↑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3 题,其中:
选择题 4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4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0 题
  1. 梭伦改革措施中,打破贵族政治专权,使工商业奴隶主得以分享政治权利的是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B.颁布“解负令”

    C.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D.废除“六一汉”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是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图l所示的文物佐证了商鞅变法的哪项措施?

    A.“决裂阡陌”                      B.“初为县,有秩吏”

    C.“教民耕战”                      D.“平斗桶(斛)、权衡、丈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北魏孝文帝曾对一项改革措加以总结:“雄擅之家,不独膏腴之美;单陋之夫,亦有顷亩之分。”这项改革揞施是

    A.设立三长制                       B.推行租调制

    C.实行均田制                       D.设立三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北魏孝文帝“移风易俗”改革措施中,不包括

    A.“雅重门族”                      B.“剃发蓄辫”

    C.“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D.“班赐冠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齐民要术》记载,图2所示的草原动物,在北魏晚期的中原地区属“常畜”,但在以前却是中原地区少见的“奇畜”。这一现象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

    ①推动了中原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②促进了中原农区和北方牧区的经济交流

    ③推动了中原地区畜牧业的发展        ④促进了中原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的交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提出“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政治家是

    A.商鞅             B.范仲淹       C.王安石       D.康有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宋神宗起用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因素有

    ①土地兼并严重                      ②社会矛盾尖锐

    ③金政权的威胁                      ④政府入不敷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苏轼曾评论王安石变法:“熙宁(宋神宗年号)以前,……诸役人常苦逆送,自新法以来,官吏皆请雇钱,役人既便,官亦不至阙(耽误)事。”苏轼所称的“新法”是指

    A.青苗法                           B.市易法

    C.免役法                           D.均输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在废掉一些科目的同时设立了

    A.明经科           B.明法科       C.进士科       D.明算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马丁·路德坚持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是

    A.诸侯             B.教皇         C.国王         D.《圣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宗教改革后,不再听命于罗马教廷的教派有

    ①天主教            ②加尔文派      ③路德派        ④英国国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欧洲宗教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主要是指

    ①否定了罗马教廷的神圣权威          ②新教各派控制了整个欧洲

    ③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④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俄皇亚历山大二世的这番话,表明他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B.用改革抵制革命,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C.解决农村社会矛盾                 D.巩固农奴制度,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有关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改革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B.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

    C.维护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D.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最早提出“政治的目的是自由”的思想家是

    A.斯宾诺莎         B.洛克         C.孟德斯鸠    D伏尔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与其他启蒙思想家相比,卢梭进一步提出了

    A.天赋人权和权利平等               B.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

    C.自由与平等互相制约               D.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克伦威尔的主要活动有

    ①组建新模范军                      ②解散议会

    ③成为“护国公”                    ④发布《人身保护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近代英国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A.首相直接选举产生                 B.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C.国王审核批准法律                 D.内阁是国家权力中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主要是因为它

    A.号召反抗英国殖民压迫             B.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C.直接影响了法国大革命             D.是最早体现天赋人权思想的政治纲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列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巩固了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          ②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

    ③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法国自大革命以来,国家政体多次变换,共和制最终确定下来是在

    A.第一共和国时期                   B.“七月王朝”时期

    C.巴黎公社时期                     D.第三共和国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共同的特征是

    A.革命过程曲折反复                 B.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C.向法制化国家过渡                 D.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列中国近代重大事件,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最能体现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其具体表示为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相比,孙中山的“五权分立”方案增加了

    ①立法权        ②考试权        ③司法权        ④监察权        ⑤行政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下列有关英国宪章运动的评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该运动提出年满21岁的男女应享有选举权、秘密投票等要求

    B.该运动影响深远,至20世纪初英国基本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

    C.该运动系欧洲早期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是世界史上工人阶级首次独立争取普选权的全国性的政治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下列有关对图3的评述,正确的是

    A.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它是马克思为第一国际起草的政治纲领

    C.它是巴黎公社民主制度建设的丰硕成果

    D.它的发表标志着第二国际的成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根据地在政权建设上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建立政治协商制度                 B.实行“三三制”

    C.实行“减租减息”                 D.开展整风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下列秦始皇的举政措施,旨在巩固国家统一并顺应时代发展的是

    ①“兼并天下”“设置郡县”           ②“决通川防,夷去险阻”

    ③“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④“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唐太宗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A.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B.力倡节俭,主张无为

    C.选贤任能,不避亲仇               D.限制佛教,裁汰僧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下列康熙帝时期的重大事件,其中涉及到反抗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是

    A.平定三藩                         B.设台湾府

    C.三征噶尔丹                       D.雅克萨之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这句名言的核心思想是

    A.“道”            B“礼”         C.“中庸”      D“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下列有关图4所示人物的评述,错误的是

    A.他在多学科领域多有创见,是位博学大师

    B.他创作的《理想国》,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C.其名言“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广为知晓

    D.在逻辑学方面,他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下列美国总统中,创立总统否决权制度的是

    A.华盛顿           B.亚当斯       C.杰斐逊       D.麦迪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拿破仑改造法国的措施中,对资本主义社会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创办法兰西银行                   B.将政府改革成高效的军事体制

    C.编纂《民法典》                   D.废除雇佣兵制,代之以征兵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甘地和凯末尔在斗争方式上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坚持

    A.民族独立                         B.反对帝国主义

    C.暴力革命                         D.维护民族尊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政策。他说的“改良主义”是指

    A.实行国家粮食税                   B.利用市场和资本主义

    C.实行余粮征集制                   D.建立公有制经济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图5为位于北京八达岭青龙桥车站的一座纪念铜像。这位被人们永远怀念的人,他的突出贡献是

                                                          

    A.是为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

    B.编成中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C.在核物理学方面做出重大成绩

    D.开创了中国人独立自主设计建造铁路干线的历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0. 牛顿在科学研究上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①奠定了光谱学的基础                ②建立了量子力学理论

    ③构建了经典力学理论                ④提出了相对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是亚洲近代化历程中接踵发生的两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2分)

    (1)1868年4月6日,日本明治天皇率领群臣在皇宫紫宸殿举行宣誓。时隔30年,1898年6月11日,中国光绪皇帝亲临天安门,颁布“明定国是”诏书。下面是明治君臣的“五条誓文”和光绪皇帝的“明定国是”诏书:

    五条誓文

    一、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二、      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三、      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

    四、      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五、      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明定国是”诏(部分)

    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奋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五条誓文”和“明定国是”诏书分别是在怎样的形势下颁布的?(4分)从两者宣称的主旨看,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2)比较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改革措施,完成下列表格:(6分)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改革措施(部分)

    奉还版籍,废藩置县;取消封建等级制,宣布“四民平等”。

    精简机构;

    ①鼓励________上书言事;

    ②取消________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军事

    实行义务兵役制,灌输________

    ________精神,建立效忠天皇的新军队。

    裁汰旧军,建立新式军队。

    经济

    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大力推行“殖产兴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际预算决算;

    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文教

    倡导“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①改革科举制度,废除________;

    ②奖励________;③在京师设立________。

    (3)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结局大相径庭。对此,康有为和梁启超有所反思;

    日本所以能骤强之故,或以为由于练兵也,由于开矿也,由于讲商务也,由于兴工业也,由于广学校也,由于联外交也。固也,然皆非其本也。其本维何?曰:开制度局,重修会典,大改律例而已。

    ——康有为

    (如果)皇上既有兵力以行其大权,则西后无能为。

    ——康有为

    一切权柄皆归守旧之徒,……处士(指维新派)以一身毫无凭藉,惟有引颈就戮而已。                        ——梁启超

    ①康有为认为日本由弱变强的关键是什么?(不得抄原文)(2分)他认为的“关键”改革,在明治维新措施中有什么体现?请举例说明。(2分)

    ②康有为、梁启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4分)你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资产阶级提倡的自由民主完成了从思想层面到法律层面以及政治实践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

    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人民享有恢复他们原来的自由的权利,并通过建立他们认为合适的新立法机关以谋求他们的安全和保障。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然享有最高的权力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                                                        ——约翰·洛克

    (1)洛克是17世纪英国思想家。他认为立法者与人民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2分)

    17世纪,面对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英国资产阶级采取了哪些斗争方式来建立他们认为“合适的新立法机关”?(4分)

    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如此频繁更换宪法实属罕见。……但它们大都接受大革命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反映和巩固法国革命的成果。很多宪法还将《宣言》作为序言或确认《宣言》的基本内容。                                        ——摘自《外国法制史》

    (2)资料所说的《宣言》,系指哪部历史文献?(2分)其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

    法国“很多宪法还将《宣言》作为序言或确认《宣言》的基本内容”,意图何在?(2分)

    共和政体的定义应当是:“它从大部分人民那里直接、间接地得到一切权利,并由某些自愿任职的人在一定时期内或者在其忠实履行职责的期间进行管理。”

    ——詹姆士·麦迪逊

    (3)麦迪逊是《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主要制定人。他对“共和政体”的定义可以分解为哪几个要点?(不得抄原文)(2分)这一定义在美国宪法中是否得到体现?请举2例说明。(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毛泽东、邓小平的“足迹”,践行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民族解放与民族复兴的前进历程。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2分)

    追寻毛泽东的“足迹”:

    (1)根据下面的示例,写出图7、图8所对应的历史时期:

    示倒:图6——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图7——________;图8 ________。(2分)

    (2)根据上列相关图文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为中国民主革命在实践和理论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4分)

    示例: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3)图9记录了什么重大事件?(2分)其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

    追寻邓小平的“足迹”:

    (4)分析图10,邓小平是在什么背景下讲这番话的?(2分)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分)

    (5)分析图11,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什么解决方案?(2分)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分)

    (6)分析图12,邓小平的这一论述阐明了什么问题?(2分)对党的决策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