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语言应用 2 题,材料作文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在一次国际文化交流展示活动中,为更好地加强文化沟通,中方拟设立一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象大使”。请你从以下人物中,推选一人担任该职,并撰写一段推选词。要求:主题突出,形象鲜明,有说服力,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5个字(包括标点)。

    庄子 毕昇 王羲之 李清照 魏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认真阅读下面的框架结构图,请以“间接抒情”为陈述对象,介绍该图的基本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表述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80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商君书·修权》

    ②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

    ③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 ——陈寿《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⑤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 ——司马光

    ⑥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以上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引用的名言警句。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木鱼

    周海亮

    冬子小时候,家里穷。不仅他家穷,全村都穷。不是吃不到米闻不到肉的那种穷,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那种穷。贫穷与饥饿贯穿了冬子的童年,即使现在想起,冬子的记忆深处,仍然是望不到尽头的饥饿。

    冬子九岁那年,村里有亲戚嫁女,娘带冬子去吃喜宴。临行前娘嘱咐冬子说,饭桌上一定要放开了吃,吃慢了,东西就没了。又说,千万别动桌上那条鱼,否则会被别人笑话。冬子问为什么,娘说那是条假鱼。鱼是木头雕刻而成,上面浇了汤汁,撒了葱花,盛在盘子里,端上桌,与真鱼别无二致。娘还说木鱼是栓叔的手艺,栓叔一晚上就能将一截木疙瘩变成一条活灵活现的鲤鱼。娘带冬子来到亲戚家门口,再次嘱咐冬子不仅要吃得快,还要尽量多吃。吃饱了,咱家晚上那顿就省了。她说。

    六个菜,一个汤,满桌人吃得像猪。普通的蔬菜,加几片肉,味道就完全变了。冬子听了娘的,快吃,使劲吃,却总是吃不饱。那条鱼摆在桌子中间,假如娘事先不说,冬子绝不会当它是一条木鱼。鱼浇了汤汁,撒了葱花和香菜,那是一条红烧口味的木头雕塑鱼。亲戚家虽穷,但厨艺高超,据说能把一条鱼烹成七八种不同的味道。木鱼也能。不过仅仅是味道的样子。满桌人心照不宣。他们的筷子和汤匙伸向不同的盘子和汤碗,却绝没人去碰那条鱼。桌上很快只剩残羹冷炙,唯有那条鱼,仍然闪烁出诱人的光泽,散发出美妙的酱香。满桌人仍不散去,他们蘸着盘子里剩下的汤汤水水,啃着手里的黑面馒头,那也是平常时日难得的吃食。

    冬子有将筷子伸向木鱼的冲动。冲动那样强烈,有那么几个瞬间,他几乎无法自控。他强迫自己不去看那条鱼,可是鱼却顽强地游进他的眼睛,挠着他的喉咙。终于冬子做出令他和他的家人从此蒙羞的举动——他动了那条鱼。他甚至夹起撒在木鱼上的葱花,他甚至将那些葱花,直接填进嘴巴。

    他挨了娘的一顿巴掌。他受到村人的说笑。以后很多年,他在村里都抬不起头。他不仅仅是动了一条木鱼,更是动了乡村的规矩,动了主人的尊严。一条木鱼,没有人动,它便是一条色香味俱全的真正的鱼,便是富足和希望;动了,它便成为一个木头疙瘩,成为欺骗,成为乡间岁月的败落与贫穷。

    那条木鱼挂在冬子的胸前,顶在冬子的头上,刻在冬子的脑门上,挤在冬子的心里,很多年挥之不去。

    后来冬子进城,吃了很多苦,终于成为一家水产公司的老总。这些年他几乎吃遍世界上所有的鱼,但童年里的那条木鱼,仍然时常游进他的心里,即使在梦里,也香气四溢,令人垂诞。然后让他在醒来以后,充满羞愧。

    常跟娘说起这件事,娘说,是那时太穷了。冬子说,或许是。娘说,是你太无礼了。冬子说,或许是。不过一个孩子动了一条木鱼,有什么大不了呢?冬子觉得一条木鱼,绝不该让他背负这么多年的沉重。

    去民俗博物馆,突然觉得那里面似乎缺少一条可以摆上餐桌的木鱼。他想为博物馆捐赠一条,馆长当然乐意。为这事冬子专程回了一趟乡下,他找到亲戚,问那条木鱼还在不在,亲戚找了很久,终从一堆破钢烂铁里翻出来。木鱼上布满虫眼,却依然活灵活现。木头雕刻而成的鱼比一条河水里的真正的鱼,有着更为长久和顽强的生命。

    冬子带木鱼返回城里,突然改变了主意。他找一位匠人雕刻了一条鱼。他把新雕的木鱼送到博物馆,将真正的老木鱼拿回家,刷干净,加了底座,摆上桌子。他想或许一件老物件能让他与乡村之间、与逝去的乡间岁月之间多出一点点联系,而之前,他一直试图远离乡村、试图彻底抹去那些贫穷并且羞愧的童年记忆。他想这一切或许是因他这么多年终又回到乡下,终又再一次见到那条多年不见却一直留在脑海、压在心头的木鱼。生日那天,冬子调好汤汁,切好葱花,然后将那条木鱼,恭恭敬敬地端上餐桌。

    冬子对儿子说,吃鱼。

    (选自《小说月刊》2017年第12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一段写到了一个望不到尽头的饥饿的年代,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又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B. 满桌的人都知道桌上的那条鱼是假鱼,但是都不愿说破,这反映了村里人虽然贫穷但都好面子的老好人性格特征。

    C. 一条木鱼竟能“顽强地游进他的眼睛,挠着他的喉咙”,略带夸张的描写,生动细腻地刻画出美食对饥饿的冬子的诱惑。

    D. 一条木鱼,影响了冬子的一生,冬子曾经感到羞愧、困惑,而当他决定把长满虫眼的木鱼带回家的时候,或许已得到了解脱。

    2.文章说“冬子觉得,一条木鱼,绝不该让他背负这么多年的沉重。”这里的“沉重”是指什么?

    3.小说以冬子在生日那天将木鱼烹调好,端上桌让儿子吃鱼作为结尾,请说说这样安排的用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 在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环境审美出现了新的观念——生态文明审美观。

    ② 环境审美应该说是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之所以长期以来,人们较少谈环境审美,不是它不存在,而是它为别的论述特别是为自然审美观所代替。渔猎文明时代,人们对关涉人生存的自然界已有强烈的自觉意识。这个时代只能说是环境意识的萌生期。这个时代对环境的审美突出特点一是功利性,二是崇神性。人类的环境意识是在农业文明时代建立的。农业文明一个重要现象就是生产与生活紧密联系,家族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合为一体,其环境审美意识体现出了一种原始的生态平衡的意味。工业文明的建立是由农村走向城市开始的。随着工业文明弊病的逐渐凸显,人们与这个主要由钢筋混凝土组建成的人工环境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日常生活上不再适应,审美情感上则转为厌恶以至于诅咒。人们渴望着新的文明,它就是生态文明;人们同时也在渴望着新的环境审美观——生态文明的审美观的诞生。

    ③那么,这种审美观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审美观呢?

    ④第一,生态文明的审美观强调生态与文明的共生。生态与文明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了统一,这种统一的实现,只能是共生。相比以往文明中的自然人化,这是更高意义上的自然人化。这就是我们当今说的美——生态文明的美。

    ⑤第二,生态文明审美观在涉及人的生命与其他物种生命时强调生态公正的原则。人类传统的审美观均是漠视动植物的生命的,即使重视动植物的生命,也是站在人的立场上。黑格尔就强调动植物的生命只有在见出人的生命意味时才美,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认为自然美不过是人的生命的象征。生态文明审美观持生态公正的伦理原则,认为动植物有它的生存权利包括展示其美(当然这美是在人看来的)的权利。人当然可以欣赏这种美,但人要尊重这种美。美国学者罗尔斯顿说过这样一件事:罗瓦赫原野公园过去的标牌上写的是:“请留下鲜花供人欣赏”,现在标牌上写的是“请让鲜花开放”。标牌的这一转换虽然目的都是让人爱护鲜花,但前者持的是以人为本位的立场,后者持的则是生态公正的立场,即承认鲜花也有开放的权利,人要尊重这种权利。

    ⑥第三,在生态文明审美观中,生态平衡成为自然环境审美的核心。持生态文明的审美观则认为,这种破坏生态平衡的自然景观不论其外在形式多么悦耳悦目,也不能给予正面的评价。

    ⑦第四,生态文明审美观特别重视荒野的审美价值。试想,如果喜马拉雅山不再是荒野,成为类似黄山那样的旅游胜地了,整个地球上的生态会遭到如何巨大的破坏。重视保护荒野,为地球留下更多的荒野,既需要从科学上认识到荒野的重要性,也需要有新的审美观来欣赏荒野。

    ⑧生态文明审美观的出现不仅为环境审美开辟一个新天地,而且会深刻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审美风尚。

    (摘编自陈望衡《再论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环境审美应该说在人类诞生之时就已存在, 它因为较少被人们谈及,所以为别的论述特别是为自然审美观所代替。

    B. 渔猎文明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对关涉自身生存的自然界已有强烈的自觉意识,环境审美意识也在此时萌生。

    C. 农业文明时代,生产与生活紧密联系,家族环境、自然环境和工作环境合为一体,其环境审美意识体现出了一种原始的生态平衡的意味。

    D. 随着工业文明弊病的逐渐凸显,走向城市的农民渴望着新的文明,同时也在渴望着新的环境审美观——生态文明审美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①段指出环境审美在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出现了新的观念——生态文明审美观,开门见山地亮出了所要阐述的中心话题。

    B. 文章②段以人类历史发展为序阐述了人类在不同的文明阶段环境审美观的变化,很自然地引出下文对“生态文明审美观”的论述。

    C. 文章第⑤段引用黑格尔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观点都是为了证明“人类传统的审美观均是漠视动植物的生命的,即使重视动植物的生命,也是站在人的立场上”这一论断。

    D. 文章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重点紧扣“是什么”,对“生态文明审美观”作了层层深入的阐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请留下鲜花供人欣赏”的标牌变为“请让鲜花开放”,其实是对鲜花自有其开放权利的承认,人类应该尊重这种权利。

    B. 自然景观的外在形式给人带来的愉悦审美感受固然重要,但只要它破坏生态平衡,人们就不会给予正面的评价。

    C. 重视荒野保护,既需要从科学上认识到荒野对于人类和维系地球自然生态的重要性,也需要有新的审美观来欣赏荒野。

    D. 生态文明审美观的出现符合时代背景,不仅为环境审美开辟一个新天地,而且会深刻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审美风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13年11月,国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切忌喊口号。如何精准?一些地方创造性地探索菜单式扶贫开发新模式。

    菜单式扶贫最大的特点,就是群众“点菜”、政府“配菜”、干部“上菜”、考核“评菜”。主动问需于民,倾听困难群众的发展意愿,做到“你点我有”“你需我供”,这是基础。根据“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树立“要什么、给什么”的帮扶理念,精心“配菜”,着力打造调和众口的“满汉全席”,这是重点。依托干部职业技能和岗位特点,为不同类型贫困户送上私人定制的“精品点心”,扶持发展特色产业,从志愿服务、慈善帮困、就业创业、增收致富等方面为贫困户贴心“上菜”,这是核心。用心“评菜”,将精准扶贫纳入部门乡镇和单位的重点工作,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联系单位和联系责任人身上,确保肩上有担子、心中有压力、工作有动力,这是保障。打造好这一完整链条,扶贫也就扶到了实处,扶到了根儿上。菜单式扶贫是对“精准”的生动诠释。只要根据困难群众的实际需要和客观诉求,对存在的问题点对点具体解决,就能定制出一桌桌香气四溢的“帮扶大餐”,一道道内容丰富的“营养菜品”。

    某些地方的扶贫之所以总是“涛声依旧”,与一些干部找不准穷根却热衷于大上项目、大造声势、撒胡椒面的急功近利,大有关系。菜单式扶贫开发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可以有效克服大呼隆式扶贫的弊端,扭转贫困数据来自抽样调查、扶贫项目千人一面、脱贫规划千篇一律的状况,增强了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的针对性、灵活性、实效性和长远性。与此同时,菜单式扶贫还有助于倒逼干部转变观念,锤炼一支沉得下去、扎得住根、出得了力的扶贫队伍,打通惠民政策落地生根的“最后一公里”。

    (摘编自《菜单式扶贫,要害在“精准”》,2016 年08 月25 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

    消除贫困,人类有史以来即为无数仁人志士之宏伟理想,然实现之难,亦是人类公认之难题。中国历史上,大同小康之梦从未停歇。今天执政党提出关于2020 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消除贫困人口的口号具有重大意义,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就此角度而言,本届政府将在民生政治上创造奇迹。

    这一结论的大背景当然是中国经济过去近四十年的增长和社会总财富的积累,但如果仅靠经济发展就能够消除所有贫困,那扶贫就不会成为一个困扰很多国家甚至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公认难题。事实上,扶贫工作极具技术性难度,因为扶贫的目标不只是让贫困人口接受资助,资助永远消除不了贫穷,而是要让贫困人口同时具有创造财富的能力,这才能导致结果并非“济一时之贫”而是“开终身财富之源”。

    中国经济发展积累的确为扶贫打下深厚基础,过去五年的扶贫工作相较之前取得了重大进步,不只体现为消除贫困人口数量和速度的增长,还表现为质量的明显提升,扶贫工作越来越趋于扶贫的本质——造血功能增强,形式主义弊病大为减少。

    扶贫工作的进步来自两大推动力。首先是本届政府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将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将精准扶贫作为民生政治的主要抓手。“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成为各级扶贫干部工作遵循的基本准则。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扶贫工作新模式层出不穷。

    精准扶贫能够取得如此成效既归功于中央的战略眼光,也得益于市场和社会力量的配合。过去五年里,中国政府深度利用了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并且引领相关企业一同参与扶贫事业,成为过去五年中国精准扶贫的一大特色。陕西贫困县洛川产苹果,2015 年洛川县政府与电商达成合作,2016 年洛川农民曾11个小时内卖掉了18 万斤苹果,一时名声大噪,目前该县农民九成以上的收入来自种植苹果,全县贫困人口基本消除。

    有战略层面的空前重视,有利用新技术创造“政府主导、市场引领”的扶贫模式,完成人类史上的罕见奇迹也就水到渠成。由此,中国扶贫奇迹从何而来也就不难解释了。

    (摘编自《中国扶贫奇迹从何而来》,2017 年10 月19 日《南方周末》)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菜单式扶贫”一词采用形象生动的方式,将精准扶贫活动的几个关键环节以群众“点菜”、政府“配菜”、干部“上菜”、考核“评菜”的方式阐释出来。

    B. 群众“点菜”是基础,主要侧重于问需于民,做到“你需我供”“你点我有”“要什么、给什么”,认真倾听困难群众的发展意愿。

    C. 考核“评菜”是保障,主要指责任落实到每一个联系单位和联系责任人身上,确保肩上有担子、心中有压力、工作有动力。

    D. 一些地方扶贫工作一成不变、毫无起色,与一些干部热衷于大上项目、大造声势的急功近利和找问题不精准有关,菜单式扶贫可以有效控制这些问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当前农村致贫原因多样,主观原因大于客观原因,未来要解决贫困问题,就可能会面对复杂多变的扶贫状况。

    B. 材料二通过正反对比,强调了精准扶贫的具体方式和重要性;材料三以总分总的结构集中分析了中国扶贫奇迹的原因之所在。

    C. 消除贫困是人类有史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宏伟理想,只要致力于此理想,则必将创造民生与政治上的奇迹。

    D. 陕西省洛川县为国家贫困县,当地九成以上的农民其收入来自于种植苹果,目前该县人口贫困状态已基本消除。

    3.中国的扶贫奇迹从何而来?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衡,字建平,河内人也,幼怀志尚,有骨鲠之风。年十五,诣太学受业,研精覃思,为同辈所推。衡又就沈重受《三礼》,略究大旨。累迁掌朝大夫。高祖受禅,拜司九侍郎。及晋王广为扬州,衡拜扬州总管掾,王甚亲任之。衡亦竭虑尽诚事之,夺宗之计,多衡所建也。

    以母忧去职,岁馀,起授扬州总管司马,赐物三百段。开皇中,拜开府。及王为皇太子,拜衡右庶子,仍领给事黄门侍郎。

    炀帝嗣位,进位银青光禄大夫,迁御史大夫,甚见亲重。大业三年,帝幸榆林郡,还至太原,谓衡曰:“朕欲过公宅,可为朕作主人。”衡于是驰至河内,与宗族具牛酒。帝上太行,开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帝悦其山泉留宴三日因谓衡曰往从先皇拜太山之始逢经洛阳瞻望于此深恨不得相过不谓今日得谐宿愿。衡俯伏辞谢,奉斛上寿,帝益欢。衡以藩邸之旧,恩宠莫与为比,颇自骄贵。

    时帝欲大汾阳宫,令衡具图奏之。衡乘间进谏曰:“比年劳役繁多,百姓疲敝,伏愿留神,稍加折损。”帝意甚不平。后尝目衡谓侍臣曰:“张衡自谓由其计画,令我有天下也。”时齐王暕失爱于上,帝密令人求暕罪失,有人谮暕违制,帝谴衡以宪司皆不能举正,出为榆林太守。

    明年,帝复幸汾阳宫,衡督役筑楼烦城,因而谒帝。帝恶衡不损瘦,以为不念咎,因谓衡曰:“公甚肥泽,宜且还郡。”衡复之榆林。俄而敕衡督役江都宫。有人诣衡讼宫监者,衡不为理,还以讼书付监,其人大为监所困。礼部尚书杨玄感使至江都,其人诣玄感称冤,玄感固以衡为不可。玄感具上其事,江都丞王世充又奏衡频减顿具。帝于是发怒,锁衡诣江都市,将斩之,久而乃释,除名为民,放还田里。

    帝每令亲人觇衡所为。八年,帝自辽东还都,衡妾言衡怨望,谤讪朝政,竟赐尽于家。临死大言曰:“我为人作何物事,而望久活!”监刑者塞耳,促令杀之。义宁中,以死非其罪,赠大将军、南阳郡公,谥曰忠。

                                    (节选自《隋书·张衡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帝悦其山泉留宴/三日/因谓衡曰/往从先皇拜太山之始/途经洛阳/瞻望于此/深恨不得相过/不谓今日得谐宿愿/

    B. 帝悦其山泉/留宴三日/因谓衡曰/往从先皇拜太山之始/途经洛阳/瞻望于此/深恨不得相过/不谓今日得谐宿愿/

    C. 帝悦其山泉/留宴三日/因谓衡曰/往从先皇拜太山之始/途经洛阳/瞻望于此/深恨不得/相过不谓/今日得谐宿愿/

    D. 帝悦其山泉留宴/三日/因谓衡曰/往从先皇拜太山之始/途经洛阳/瞻望于此/深恨不得/相过不谓/今日得谐宿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宗族,宗是尊奉同一祖先的人,族是同一家族的人,同宗即同族。

    B. 掾,佐助,后来成为古代官府中属官的通称,类似的还有参佐等。

    C. 太山,即东岳泰山,历史上帝王常有到泰山封禅祭拜天地的传统。

    D. 宪司,古时御史的别称。因为张衡时任御史大夫,故称其为宪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衡勤于学问,为人所重。他15岁就进入太学学习,因勤学精思被同辈推重,跟随沈重学习《三礼》,后受到重用。

    B. 张衡与帝有旧,恩宠非常。早在杨广镇守扬州时他就辅佐杨广,很受信任;杨广继位以后还曾留宿他家,君臣尽欢。

    C. 张衡体恤民情,直言进谏。炀帝想扩建宫室,张衡借机进谏,规劝皇帝爱惜百姓,惹得皇帝很不高兴,但他并不回避。

    D. 张衡失宠被杀,结局悲惨。他被贬为平民之后,仍然被皇帝派人监视,因被妾告发他批评朝政、最终被杀于自己家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衡亦竭虑尽诚事之,夺宗之计,多衡所建也。

    (2)有人诣衡讼宫监者,衡不为理,还以讼书付监,其人大为监所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苏秀道中①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①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令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1.下列对这首宋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久已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得复苏了。

    B. 颔联正面写一个“喜”字,表现出一种体恤民艰的崇高感情。

    C. 末联突出了广大农民对这场甘霖的狂喜之情,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

    D. 这首诗语言诙谐风趣,轻巧明快,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关心。

    2.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诸葛亮《出师表》中,以对偶的句式,表明作者临危受命、勇于担当的精神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运用比喻描写乐曲高潮部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4)即使极力眺望远方,也不如借助地势的改变来拓宽视野“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用这两句话说明要善于借助外力提升自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阅读是永恒的,载体却不断更新。第二十三个“世界阅读日”前夕,一些商家推出新的电子书阅读器,努力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纸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                   )。

    ②经典作品的魅力,并没有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而消散,相反,阅读方式和载体的丰富,让人们可以更轻松地接触经典。近两年,中国互联网界最引人关注的现象之一,就是       的“知识付费”。通过缴纳一定的费用,用户可以收听收看包括经典作品在内的各种知识讲座,甚至可以让专家为自己答疑解惑。移动互联时代的经典作品,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释放出的          魅力。

    ③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开拓出一个巨大的文化和阅读空间。对中国来说,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之所以能够兴起,一个重要的社会基础就在于,经过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高等教育改革,当代中国社会已经积累了规模庞大的“知识大众”和“文化大众”群体,他们拥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文化水平,有着较强的精神诉求。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为他们提供包括经典作品在内的优质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刚需。

    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的动态一项思想活动,还将是个体的、静穆的一项文化生产。一部作品从诞生到成为经典,就是“经典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因为有了无数读者的参与和拣选,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构成了经典的谱系。其实,已经进入经典谱系的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通常也和大众有着亲密的关系。简·奥斯汀的作品在成为经典之前和之后,都是很多英国家庭晚饭后的谈资;美国西进运动中的拓荒人,结束一天的伐木后也会读上一幕莎士比亚;对于不少有一定年龄的中国人来说,听老人摇着蒲扇讲《三国演义》的情景,又填满了多少个夏日黄昏?正是在大众的口耳相传之中,成就了人类文明史上          的经典作品。

    ⑤因此,我们阅读经典作品,也要以优质的创作、精纯的阅读、大众的文化参与,成就今天的经典。前几天,美国《纽约客》杂志网站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在中国

                     的一位作家:金庸。文章称他在中国的文化价值,大约相当于《哈利·波特》加《星球大战》。这一评价,恐怕也是看中了金庸作品作为大众文化“今典”的价值。当然,“经典化”的过程难免        ,大部分风靡一时的流行读物都成了泥沙。这就需要我们的大学、知识群体以及负有文化责任的媒体做出引导,让年轻人在更广阔的世界里,以更高质量的阅读,形成自己的精神视野。

    ⑥书林新叶催陈叶。移动互联时代,知识正以裂变般的速度更新,人们期待更多经典作品。今天,我们阅读前人经典,更要成就当代“今典”。技术发展赋予我们时代的读与写更大的开放性,需要我们好好把握,善加运用,让久远的经典面目可亲,让优秀的当代作品脱颖而出。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变的却是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

    B. 而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是不变的。

    C. 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是不变的。

    D. 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人们是不变的。

    2.一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络绎不绝      名噪一时      兼容并蓄      鱼龙混杂

    B. 风起云涌      延绵不绝      家喻户晓      泥沙俱下

    C. 寿终正寝      名垂青史      博采众长      鱼目混珠

    D. 粉墨登场      空前绝后      举足轻重      差强人意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一项动态的思想活动,还将是一项个体的、静穆的文化生产。

    B. 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个体的、静穆的一项思想活动,还将是动态的一项文化生产。

    C. 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一项个体的、静穆的思想活动,还将是一项动态的文化生产。

    D. 有了大众的参与,阅读将不仅仅是个体的一项静穆的思想活动,还将是个体的一项动态的文化生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