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1 题,其中:
选择题 22 题,解答题 8 题,填空题 1 题
中等难度 3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2 题
  1. 1,5-戊二醛(简称GA),是一种重要的饱和直链二元醛.2%的GA溶液具有广谱、高效、无刺激性、无腐蚀等特点,对禽流感、猪流感等疾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戊二醛分子式是C5H10O2,符合此分子式的二元醛有4种
    B.戊二醛不能在加热条件下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C.戊二醛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2%的GA溶液能破坏菌体蛋白质,杀死微生物,具有消毒杀菌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查阅资料发现,金属钠不仅能跟氧气和水反应,还能跟多种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其中包括与酒精在常温下反应.要研究金属钠跟酒精反应的性质以及它与金属钠跟水反应的异同点,下列研究方法中用不到的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分类法
    D.比较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2H、13C、15N、18O、34S等常用作环境分析指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4S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
    B.在相同条件下1H216O比1H218O更易挥发
    C.13C和15N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2
    D.2H+的酸性比1H+的酸性更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酸、葡萄糖、淀粉的最简式均为CH2O
    B.的名称为:2,2,4-三甲基-4-戊烯
    C.PCl3、H2O2、COCl2三种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
    D.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实验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瓶口有白雾产生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加水溶解后可能得到绿色溶液
    D.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碳酸钾粉末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可观察到明亮的紫色火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L电子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都是非金属
    B.第三、四、五、六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8、18、32、32
    C.由左至右第8、9、10三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D.只有第Ⅱ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据悉,2010年田径世锦赛上使用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烟雾.撞击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5KClO3+6P→3P2O5+5KCl,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6
    B.产生白色烟雾的原因是生成的P2O5白色固体小颗粒(烟)吸水性很强,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磷酸小液滴(雾)
    C.上述反应中消耗3 mol 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
    D.因红磷和白磷互为同分异构体,所以上述火药中的红磷可以用白磷代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结论都正确的是( )
    A.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说明铝箔表面氧化铝熔点高于铝
    B.将SO2通入含HClO的溶液中,生成H2SO4,说明HClO酸性比H2SO4 强
    C.FeCl3溶液可以腐蚀线路板上的Cu,说明Fe的金属活动性大于Cu
    D.将饱和氯水滴到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先变蓝后变白,说明氯水具有漂白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只给出下列甲和乙中对应的量,可以组成一个有关(或含有)物质的量的公式( )
    物质微粒数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固体体积 非标准状况下物质质量 溶液质量分数
    阿伏伽德罗常数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 固体密度 物质的摩尔质量 溶液体积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平衡和电离平衡,在如图的容器中按图示操作,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氨水的浓度增大,pH减小
    B.液面上氨气的压强不变,水溶液的pH不变
    C.液面上氨气的压强增大,溶液的浓度增大,pH变大
    D.液面上氨气的压强变大,溶液的浓度增大,NH3•H2O电离程度变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在能使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溶液中:Na+,AlO2-,S2-,SO42-
    B.由水电离的H+浓度c(H+)=10-12mol•L-1的溶液中:Cl-,CO32-,NH4+,SO32-
    C.在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NH4+、Na+、Fe2+、NO3-
    D.pH=2的溶液中:Na+、SO42-、NO3-、Al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Mg(HC0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Mg2++2HC03-+20H-═MgC03↓+C032-+2H2
    B.向NH4Al(S042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42-反应完全:2Ba2++40H-+Al3++2SO42-═2BaS04↓+Al02-+2H2
    C.足够的C0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C02+CO32-+H20=2HC03-
    D.向Fe(N03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3Fe2++4H++N03-═3Fe3++NO↑+2H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外太空的某个星球的大气层中含有大量的CH2=CHOH,此物质常温下为液体,不稳定,易转化为CH3CHO,方程式为CH2=CHOH→CH3CHO+Q(Q>0).据此,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该星球表面温度很低
    B.低温下稳定性:CH2=CHOH<CH3CHO
    C.该星球表面温度很高
    D.高温下稳定性:CH2=CHOH>CH3CH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化学反应经常伴随着颜色变化,下列有关反应获得的颜色正确的是( )
    ①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无色    ②淀粉溶液遇单质碘→蓝色
    ③溴化银见光分解→银白色        ④热的氧化铜遇乙醇→绿色
    ⑤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含酚酞指示剂的盐酸,终点时溶液无色→粉红色
    ⑥苯酚在空气中氧化→粉红色.
    A.①②③⑤
    B.①②⑤⑥
    C.②④⑥
    D.②③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是( )
    A.
    测定乙醇结构式
    B.
    合成氨并检验氨的生成
    C.  
     碘的CCl4溶液中分离I2,并回收CCl4
    D.
    配制稀硫酸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L 0.1 mol/L Na2CO3溶液中CO32-和HCO3-总数为0.1 NA
    B.22.4L氢气和4g氦气均含有NA个分子
    C.125mL16mol/L浓硫酸与足量的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小于NA
    D.0.1mol铁与0.1mol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已知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硫化氢可发生反应:2FeCl3+H2S→2FeCl2+S↓+2HCl.在标准状况下,向100mLFeCl3溶液中通入a L的H2S气体恰好反应后,再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所得溶液经测定金属阳离子的浓度为3mol/L,若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则原FeCl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5mol/L
    B.2 mol/L
    C.1 mol/L
    D.无法确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关于化工生产原理的叙述中,均符合目前工业生产实际的是( )
    A.氯碱工业中,氢氧化钠在电解槽的阴极区产生
    B.氯气和氢气混合在光照条件下生成氯化氢,用水吸收得到盐酸
    C.合成氨工业中,利用氨易液化,分离出N2、H2循环使用,总体上提高了氨的产率
    D.二氧化硫在接触室被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在吸收塔内被水吸收制成浓硫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化学中常用图象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根据图①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2AB3(g)”的△H>0
    B.图②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C.图③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D.根据图④,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采用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在4左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溶液中,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等浓度、等体积的NaOH 和二元弱酸H2A 混和溶液中:c(Na+)+c(H+)=c(HA-)+c(OH-)+c(A2-
    B.1 L 0.1 mol•L-1 CuSO4•(NH42SO4•6H2O 的溶液中:c(SO42-)>c(NH4+)>c(Cu2+)>c(H+)>c(OH-
    C.已知两种弱酸HA、HB 的电离平衡常数Ka(HA)>Ka(HB),常温下0.1 mol•L-1的HA、HB、NaA、NaB 溶液中:pH(NaA)>pH(NaB)>pH(HA)>pH(HB)
    D.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2CO3 和NaHCO3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3c(H2CO3)+2c(H+)+c(HCO3-)=2c(OH-)+c(CO3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青石棉(cricidolite)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一种致癌物质,是《鹿特丹公约》中受限制的46种化学品之一,青石棉的化学式为:Na2Fe5Si8O22(OH)2,青石棉用稀硝酸溶液处理时,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石棉是一种易燃品且易溶于水
    B.青石棉的化学组成用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Na2O•3FeO•Fe2O3•8SiO2•H2O
    C.1mol Na2Fe5Si8O22(OH)2与足量的硝酸作用,至少需消耗6L 3mol/L HNO3溶液
    D.1mol Na2Fe5Si8O22(OH)2与足量氢氟酸作用,至少需消耗5.5L 2mol/L HF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50mL盐酸 50mL盐酸 50mL盐酸
    m(混合物) 9.2g 15.7g 27.6g
    V(CO2)(标况) 2.24L 3.36L 3.36L
    则下列分析推理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
    B.加入混合物9.2 g时盐酸过量
    C.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 mol•L-1
    D.15.7 g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8 题
  1. 在2008年初我国南方曾遭遇的冰雪灾害中,使用了一种融雪剂,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Y2,X、Y均为周期表前20号元素,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1mol XY2含有54mol电子.
    (1)用元素符号将X、Y两元素填写在下面元素周期表中所对应的位置.
    ______
    (2)X元素原子核外共有______种不同能量的电子.Y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
    (3)元素D、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D与Y相邻,写出D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D与E能形成一种化学式为ED2的分子,该分子是______分子(填“极性”“非极性”),结构式为______;D所在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______ (写元素氢化物的化学式).写出该氢化物与该元素的某种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D、Y两元素哪种非金属性较强?______写出证明这一结论的一个实验事实: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下面是一个发生还原过程的反应式:
    NO3-+4H++3e→NO+2H2O
    在下列四种物质KMnO4、Na2CO3、KI、Fe2(SO43中的一种物质(甲)中滴加少量稀硝酸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
    (1)写出并配平该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
    (2)上述反应中______被还原,还原剂是______.
    (3)反应生成0.3mol H2O,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个.
    (4)若反应后还生成KIO3,且其它物质保持不变,则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将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或“不能确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化学方程式如下:
    2NO+2CO2CO2+N2+Q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时间 1 2 4 4 5
    c(NO) 10.0 4.50 2.50 1.50 1.00 1.00
    c(NO) 3.60 3.05 2.85 2.75 2.70 2.70
    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1)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Q______0〔填写“>”、“<”、“=”〕
    (2)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 (N2)=______.
    (3)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只写出计算结果)
    (4)假设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______.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缩小容器的体积
    (5)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实验编号 T/℃ NO初始浓度/mol•L-1 CO初始浓度/mol•L-1 催化剂的比
    表面积/m2•g-1
    280 1.20×10-3 5.80×10-3 82
    280 1.20×10-3 5.80×10-3 124
    350 1.20×10-3 5.80×10-3 124
    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表中的三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并标明各条曲线的实验编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以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某教师设计了如图装置(夹持装置仪器已省略),其实验操作为:先按图安装好,先关闭活塞a、b、c,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然后打开活塞a、b、c,通过控制活塞a和b,而有节奏(间歇性)通入气体,即可在M处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试回答以下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H2O+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机化学基础】某有机物X(C7H8O)与另一有机物Y发生如下反应生成化合物Z(C11H14O2).
    X+YZ+H2O
    (1)X是下列化合物之一,已知X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则X是______.
    A.B.C.D.
    (2)Y的分子式是______,可能的结构简式是______和______.
    (3)Y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E发生银镜反应后,其产物经氧化可得到F(C4H8O3).F可发生如下反应:
    F+H2O
    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4)若Y与E具有相同的碳链,则Z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已知:①NaNO2具有强氧化性

    奥沙拉秦是一种抗菌药.其合成路线如下: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水杨酸→A______;
    A→B______.
    (2)写出D的结构简式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D→E______,F→奥沙拉秦______.
    (4)整个合成路线看,设计B→C步骤的作用是______.
    (5)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6)有机物G(结构简式)也可用于合成奥沙拉秦.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X是α-氨基酸,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其分子中共有6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将一定量的SO2和含0.7mol氧气的空气(忽略CO2)放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550℃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2+O2  2SO3(正反应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过量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了21.28L;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吸收O2,气体的体积又减少了5.6L(以上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求该反应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用百分数表示).
    (2)若将平衡混合气体的5%通入过量的BaCl2溶液,生成沉淀多少克?(要有解题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CO和CO2都可以合成甲醇:CO+2H2→CH3OH;CO2+3H2→CH3OH+H2O,CO、CO2和H2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①CH4+H2O(g)→CO+3H2;②CO+H2O(g)→CO2+H2;反应①的产物合成甲醇时H2过量,反应②的产物合成甲醇时H2不足.为了充分利用原料,可将两个反应的产物混合使用.
    (1)以CH4、CO、H2O混合气体为原料气,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所得气体以合成甲醇,为使原子的利用率达到最高,则CH4、CO、H2O的最佳配比为______.
    (2)若以100L CH4和H2O的混合气体为原料,制备CO、CO2和H2混合气体,当CH4和H2O均完全反应后,在相同条件下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______L(写范围).
    (3)若反应①的气体产物共为V1L,则合成甲醇时H2过量0.25V1L;反应②的气体产物共为V2L,则合成甲醇时H2不足(H2少V2L).为了充分利用原料,可将两个反应的产物混合使用,则V1与V2最佳比例为______.
    (4)在100L CH4和H2O的混合气体中,CH4所占的体积分数为x,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y(L),求:x的取值范围和气体产物的体积y(用含x的函数表达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2006年世界锂离子电池总产量超过25亿只,锂电池消耗量巨大,对不可再生的金属资源的消耗是相当大的.因此锂离子电池回收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需要重点回收的是正极材料,其主要成分为钴酸锂(LiCoO2).导电乙炔黑(一种炭黑).铝箔以及有机粘接剂.某回收工艺流程如下:

    (1)上述工艺回收到的产物有________.
    (2)废旧电池可能由于放电不完全而残留有原子态的锂,为了安全对拆解环境的要求是________.
    (3)碱浸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酸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如果用盐酸代替H2SO4和H2O2的混合液也能达到溶解的目的,但不利之处是________.
    (5)生成Li2CO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已知Li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最后一步过滤时应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