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名著阅读 1 题,句子默写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
中等难度 1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掺和chān    澄澈dènɡ   缥缈miǎo   钦差chāi

    B. 羞怯qiè     禁锢ɡù     叮嘱zhǔ    蜷伏quán

    C. 怂恿sǒnɡ    庇护bì     爱慕mù     窠巢kē

    D. 嗔怪chēn    虐待nüè    怅然chànɡ   懒惰du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神通广大     灵机一动     眉开眼笑     杞人忧天

    B.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不可救药     怪诞不经

    C. 大相径庭     神彩奕奕     畏罪潜逃     哄堂大笑

    D. 淅淅沥沥     各得其所     不求甚解     美不胜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对下面句子带点词语的感情色彩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贬义词)

    B. 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褒义词)

    C.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一顿惩戒。(贬义词)

    D. 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贬义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结合语境,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具有形容词词性的一项是(   )。

    A.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B. 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C.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D.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对下面的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那是1887年3月3日,当时我才六岁零九个月。(叙述)

    B.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议论)

    C.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抒情)

    D.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议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提供的材料后,回答问题:

    一个村子里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裁缝,一个是车把式,还有一个是船夫。村里谁家有什么事都请他们去帮忙。有一次村里有一户人家哥俩分家,请这四个人去“说和”。这四个人先在厨师家里碰头。厨师说:“     ”裁缝说:“     ”车把式接过话茬:“       ”船夫最后说:“      

    ①请你根据语言的逻辑顺序和人物职业特点选择以下句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只填写字母代号)厨师的话是______;裁缝的话是______; 车把式的话是_______;船夫的话是______。

    A.咱们也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太出格就行。

    B.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碗瓢盆分不清。

    C.咱们到那儿见风使舵,看情况办,实在不行,就来个顺水推舟。

    D.我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也过得去才行。

    ②请你任选一句说出你选择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话说唐、多二人把匾看了,随即进城。只见人烟辏集,作买作卖,接连不断。衣冠言谈,都与天朝一样。唐敖见言语可通,因向一位老翁问其何以“好让不争”之故。谁知老翁听了,一毫不懂。又问国以“君子”为名是何缘故,老翁也回不知一连问了几个,都是如此。

    多九公道:“据老夫看来,他这国名以及‘好让不争’四字,大约都是邻邦替他取的,所以他们都回不知。刚才我们一路看来,那些‘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光景,已是不争之意。而且士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恭而有礼,也不愧‘君子’二字。”唐敖道:“话虽如此,仍须慢慢观玩,方能得其详细。”

    说话间,来到闹市。只见有一隶卒在那里买物,手中拿著货物道:“老兄如此高货,却讨恁般贱价,教小弟买去,如何能安心!务求将价加增,方好遵教。若再过谦,那是有意不肯赏光交易了。唐敖听了,因暗暗说道:“九公,凡买物,只有卖者讨价,买者还价。今卖者虽讨过价,那买者并不还价,却要添价。此等言谈,倒也罕闻。据此看来那‘好让不争’四字,竞有几分意思了。”只听卖货人答道:“既承照顾,敢不仰体!但适才妄讨大价,已觉厚颜;不意老兄反说货高价贱,岂不更教小弟惭愧?况敝货并非‘言无二价’,其中颇有虚头。俗云:“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今老兄不但不减,反要加增,如此克已,只好请到别家交易,小弟实难遵命。”唐敖道:“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原是买物之人向来俗谈;至‘并非言无二价,其中颇有虚头’,亦是买者之话。不意今皆出于卖者之口,倒也有趣。”只听隶卒又说道:“老兄以高货讨贱价,反说小弟克己,岂不失了‘忠恕之道’?凡事总要彼此无欺,方为公允。试问那个腹中无算盘,小弟又安能受人之愚哩。谈之许久,卖货人执意不增。隶卒赌气,照数付价,拿了一半货物,刚要举步,卖货人那里肯依,只说“价多货少”,拦住不放。路旁走过两个老翁,作好作歹,从公评定,今隶卒照价拿了八折货物,这才交易而去。唐、多二人不觉暗暗点头。

    ①以上故事片段是________代文人李汝珍在写作的长篇小说《________》中描写的君子国市集贸易的一个场景。

    ②文中画横线句子与文中的哪一句成语相对应?

    _________________

    ③你认为“君子国”的这种买卖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有可能实现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②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⑤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______?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⑥子曰:“__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⑦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⑧子夏曰:“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下面对诗歌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句即对偶,既工丽,又跳脱。

    B.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失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现出了春意。

    C. “日生残夜”表示地域的交替;“春入旧年”,表示时序的交替。

    D.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诗人用“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了淡淡的思乡之情。

    2.请你从写景的角度赏析“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

    ①俭以养德 ___________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_

    ③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___

    ④遂成枯落___________

    2.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 “夫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3.下面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夫君子之行”的“夫”与“逝者如斯夫”的“夫”用法一样。

    B. “淫慢则不能励精”的“则”与“学而不思则罔”的“则”都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C. “夫学须静也”的朗读节奏应是“夫\学\须静也”。

    D. 结合文章的语境,“将复何及!”的语义可以理解为“(即使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非学无以广才。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

    ⑦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下面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C.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点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D. 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2.对文章第⑤自然段画波浪线部分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

    A. 朦胧   B. 淡雅   C. 古朴   D. 灵秀

    3.请你赏析文中第③自然段画横线句子带点的“绿”字使用的妙处。

    4.请你找出文章第①自然段的三组对比。

    ①对比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比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比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珍珠鸟(有改动)

    ①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把这对鸟儿放在一个用(  )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子里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而又温暖的巢。

    ②我把它挂在窗前。一盆吊兰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

    ③三个月后,那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拨开绿蔓一看,正是这个小家伙!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④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来瞧瞧我的反应。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⑤白天,它淘气地陪伴着我;傍晚,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到笼子边,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绿叶钻进去。

    ⑥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梦呢!

    ⑦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1.古代也有一些描写人鸟相亲的诗篇。陆游的这首“初见梁间牖户新,衔泥已复哺雏频。只愁去远归来晚,不怕飞低打着人。”描写的是( )。

    A. 喜鹊   B. 麻雀   C. 燕子

    2.文章第①自然段画横线句子括号内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简单   B. 简洁   C. 简陋   D. 简易

    3.第⑤自然段中带点的“再三”能否删除?为什么?

    4.请你简要分析第⑥自然段运用拟人的描写手法的表达效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①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②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③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④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论述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

    ①分论点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论点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分论点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用哪一句话从理论上论述了“国际主义精神”,请你找出并写下来。

    3.文章中对白求恩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医生”、“白求恩同志”三种称呼,对此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从共产党员角度称白求恩为“同志”。

    B. 从病人和医务工作者角度称“白求恩医生”。

    C. 转述前线回来的人说的话,直称“白求恩”。

    D. 换用不同的称呼,表明白求恩多种身份。

    4.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表达效果看,哪一句好些?为什么?

    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5.请你找出文中的一处排比句,并把它写下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