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选择题 2 题,句子默写 1 题,字词书写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文,回答14—17题。(20分)

    母爱的温度

    (1)我10岁时,她偷偷塞给我的糖块要比给弟妹们的还多;我13岁上初中时,她常步行十几里路给我送来饭菜;16岁我考入中师,她逢人就夸我聪颖好学;我22岁结婚时,她不顾儿女们反对给我准备了丰厚的嫁妆;我34岁被丈夫抛弃时,她曾拿着菜刀为我拼过命讨过说法;到我40岁以后,她仿佛变成了我的孩子,紧紧依赖着我舍不得离去……

    (2)别人都说我们母女情深,可我知道,她是我的后妈,也不曾忘记她以前对我的不好。

    (3)她嫁给爸爸时带来四个孩子,四个孩子跟我的年龄不上不下。她懒得叫我的大名,一口一个三丫头,叫得我真跟个丫头似的低眉顺眼,忍气吞声。我为哥哥姐姐们洗衣做饭,为弟弟妹妹们梳头叠被,她还不满意,常常是手叉在腰里骂上半天。

    (4)她一辈子争强好胜,一辈子不说软话,一辈子不肯吃亏。这么一个强硬的人,却在去年病重时,泪水涟涟地拉着我的手反复提起一件关于鸡蛋的往事。

    (5)她以为我当时年幼如今早已忘记。那天是她第一次给我吃鸡蛋,那天是她第一次紧紧地搂抱我,那天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爱的开始,这么重要的事情,我怎会忘记?

    (6)30多年前,鸡蛋是那么稀罕,可那次父亲竟一下子捎回五个熟鸡蛋。在饭桌上,她小心仔细地剥开蛋壳,每剥好一个鸡蛋,她都会放在鼻子前深深地吸口气,说:“好香啊!” 【A】然后再一一递到她的四个儿女手中,一边幸福地欣赏他们狼吞虎咽,一边不时地骂道:慢点吃,噎不死!

    (7)最后,她把剩下的小鸡蛋扔到我面前。我小心地剥开,正准备一口吞下时,突然想起我那升了天堂的母亲,又想起刚才她嗅鸡蛋时陶醉而又贪婪的神情,我强忍着口水掰了一半分给她吃。【B】她惊诧了片刻,继而一把搂住我,当我回头时,却看到她满脸的泪水

    (8)此后,她看我的眼神温柔了许多,甚至当着她亲生儿女的面亲我的脸蛋,说我是她最贴心的乖女儿。很长时间,父亲和我都无法适应她突然的转变。

    (9)不敢辜负这么一个厉害女人的爱,我亦从心底去爱她:心疼她,为她洗脚搓背,为她勤奋学习……而她,也像是把对五个儿女的爱全集中到我一人身上,即便我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在长达40多年的共同生活中,我们早已融为一体。

    (10)子女都工作后,她的四个儿女其实都过得比我好,她却固执地挤在我不足70平方米的房子里,为我训骂孩子,为我与邻居争吵,甚至把兄弟姐妹们塞给她的生活费悄悄攒起来给她的外孙做学费。

    (11)去年她过世后,我常想:“为什么我们的感情比有血缘关系的母女还深?”很久很久,我才明白:我们一直以为母爱是无私的,并心安理得地享用它,却从来不曾想过母爱也是有温度的,你用冷心去触摸它,它是低温的;你用热心去触摸它,它才会燃烧得更炽烈

    (选自阅读网 ,本文有删改)

    1..

    概括“鸡蛋往事”的内容(25字以内),并说说这件事在文中说明了什么。(5分)

    2..

    文中描写细腻感人。对文中描写母亲的【A】【B】两个画线句加以品析。(4分)

    3..文中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4..先说说文章(11)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再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8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说明文《中国墨》,回答后面小题。

    ①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墨在“文房四宝”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好的墨锭常被冠以“金不换”的美名。2007年,乾隆的御墨在拍卖中拍出448万元的天价,“中国墨”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②为什么墨的价值如此昂贵呢?这源于它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其实是一种“烟”,是一种以油烟、松烟等为原料纯手工制成的黑色颜料。它的制作,首先要点燃桐油、猪油等各种油类或松木取烟;再在烟中加入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等,和成烟料团;然后将烟料团放入铁臼中捣练三万次左右,或用铁锤锤击一万次左右,制成墨团;最后把墨团放入墨模中,合紧锤砸即可制成松烟墨或油烟墨的成品——“烟墨”。

    ③烟墨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神采,由于制作原料的差异,松烟墨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墨,只有着色的画偶尔用松烟墨。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接要素。浓墨书写时行笔实而沉,墨不浮,具有凝重沉稳,神采外耀的效果。淡墨介于黑白之间,呈灰色调,给人以清远淡雅的美感。涨墨是指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这种墨法既保持了笔画的基本形态,又线面交融,富有朦胱的墨趣。

    ④由于人们对墨的喜爱,“墨”已经超过了它作为一种书写工具的内涵,成为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从字形上看,“墨”字上“黑”下“土”,表明墨是用黑灰制成的;后来,“墨”因它的颜色而有了“黑色”的意思;“墨”又因用它创作的艺术作品的形式,引申为“诗文或书画”。“墨客”指的就是善于书写作画的文人,他们的作品被称为“墨迹”,珍贵的字画则被称为“墨宝”。

    ⑤成语“胸无点墨”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学问。“惜墨如金”形容绘画写作诗文的态度极其严谨,从不轻易落笔,“舞文弄墨“常指玩弄文字技巧,而“孟母三迁”更是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内涵演化到极致了。

    (原文有则改)

    1.文章开头引用名句有什么作用?

    2.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

    4.阅读全文,说说本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中国墨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2017年中考四川巴中卷)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在书法醇美放入墨香中,在二胡悠扬的弓弦上,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

    A. 绽放  闪烁  跳动   飘散

    B. 飘散  绽放  跳动   闪烁

    C. 闪烁  跳动  绽放   飘散

    D. 绽放  闪烁  飘散   跳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愿意在相向而行的前提下增加自美进口贸易量,推动中美经济的共同发展。

    B. 晚会上,梧州市粤剧名家潘楚华将成名作《女驸马》唱得字正腔圆,令观众刮目相看。

    C. 《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祖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备受国人追捧。

    D. 梧州市市树六旺树,树形美观,四季常绿,它的大量栽种,将使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处相应的句子。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万里风鹏正举。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将磨洗认前朝。

    ⑷《饮酒》中描写诗人悠然自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雁门太守行》描写战斗惨烈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字词书写 共 1 题
  1. 给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bá shè_________的行旅。

    (2)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xuān xiāo _________的歌声。

    (3)线条遒劲__________、笔法灵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综合性学习

    某校开展“光影流年——电影主题周”活动,活动中有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本周五下午学校举办“电影文化”主题讲座,需推迟20分钟放学,阿德同学拟写了一条发给本班家长的短信。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本周五下午学校举办电影文化讲座,需推迟一会儿放学,特此告知。请您妥善合理安排接孩子的时间。谢谢!

    ①为表示尊重,短信开头应添加称呼及礼貌用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短信中推迟放学的时间交代不具体,应将“_________”改为 “__________”。

    ③画线句子有语病,可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得改变原意)

    (2)校团委组织了“戏曲电影展映”活动,并在学生中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戏曲电影展映前后“喜爱与支持率”调查情况统计图。

    仔细阅读上图,请用简洁的语言作答。(每空限10字以内,不得出现字数。)

    ①展映后,学生对戏曲电影的喜爱及支持率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四部电影中,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在展映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A. 首联的“国破”直说国家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字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

    B. 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

    C. 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

    D. 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

    2.请说说你对诗歌尾联的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豉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苦其心志 _______

    (2)衡于虑_______

    (3)至于鄙 _______ 

    (4)卒得反国 _______

    2.下面对甲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从个人和国家两个不同角度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B. 文章开篇以六位先贤的经历证明:只有出身贫贱的人,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C. 文章列举事例和阐述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结构紧凑,论证缜密。

    D. 本文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对今天的写作仍具借鉴意义。

    3.请翻译下列句子。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4.结合甲、乙两文,请你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题目:请以“美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 字;②文中不得出现自己和他人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要写错别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