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句子默写 1 题,名著阅读 1 题,语言应用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4 题
  1. 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比喻)

    B.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设问)

    C. 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

    D.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排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济南(jǐ)   澄清(chěng) 着落(zháo) 贮蓄(zhù)

    B. 粗犷(guǎng) 莅临(lì)   吝啬(lìn)  咄咄逼人(duó)

    C. 碣石(jié)   窠巢(kě)   憔悴(cuì)  捶打(zhuí)

    D. 瘫痪(tān)   仿膳(shàn)  鲜血(xuè)  霎时(sh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抖擞 静默 酝酿 哄托   B. 发髻 地毯 高邈 棱镜

    C. 娇媚 化装 菜畦 烂漫   D. 匿笑 菡萏 荫庇 决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

    B. 一进入会场就看到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C. 红杨中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校园活动的。

    D. 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房屋演变史

    ①房屋是人类栖息的场所,是人类征服自然亦是自身发展的一种象征。

    ②众所周知,人类从学会制造工具的那天起,就和动物分了家。人类既然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当然在填饱肚子的同时,也就想到了为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栖息环境。

    ③最早的房屋应推山顶洞人居住的铺有干草的洞穴。这种房屋,恐怕除了人类自己劳作之外,更多的还是大自然的恩赐。

    ④到了半坡氏族期间,人类才完全靠自己的劳动创造出自己的房屋——用双手堆砌而成的石屋。这种石屋的顶是用草铺盖的,呈圆锥状。屋的形状并不规则,屋体一半在地面以下。几个这样的屋聚在一起,便成为当时的村落。

    ⑤后来,随着人类文化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建造房屋。于是经过人们精工雕凿、科学拼接的木屋和石屋,以及木石土合用的各种形式的房屋,大量建筑起来,以至发展为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和寺庙建筑群。由于历史文化抑或风俗习惯的不同,不同民族的人们又创造了各式不同的房屋。云南傣族的竹楼,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拴马,方便安全凉爽卫生;黄土高坡的人们则因地制宜,掘土为屋,建造出一排排冬暖夏凉的窑洞;草原上的蒙古民族更是造出了遮风避雪、随意搬迁的活动房屋——毡包。各种房屋不一而足,无一不表现了人类创造的艰辛和伟大。

    ⑥近代的房屋,在本质上又有了巨大变革。人们不再单纯地依靠天然材料,而是采用钢筋水泥等人工材料,而且更加重视房屋内外的装饰。例如在墙壁上镶瓷砖,甚至涂上金粉,使得房屋变得金碧辉煌,光彩夺目。这些建筑,无论从结构还是外观,都远远超过了古代房屋。

    ⑦现代的房屋已不再是仅仅供人们遮风避雨、生活起居的庇护所,它为人类提供了生产、科研以及一切发展现代文明的实验所和工场。人们在各式各样的房屋中从事活动,可以说,房屋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⑧由于人口猛增,房屋的需要量太大,人们不得不向高空发展,于是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据统计,一座高300层的摩天大楼可以住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

    ⑨现代社会,进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房屋在性能、功用方面出现了新的突破。例如,有的房屋可以抵御地震。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座圆堡形房屋,经受了9级地震,却“毫不动容”;有的房屋可以模拟地球外的空间环境,成了地球上的太空站。

    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越来越多的欲望,在将来,人类不会满足于仅仅生活在地球大陆上……

    1.从本文看,房屋的功能是什么?

    2.第⑤段中,列举了竹楼、窑洞、毡包这些房屋,其用意是什么?

    3.第⑨段中画线句的作用是什么?

    4.第⑦段中加点的“仅仅”能否去掉,为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塞外怀古

    没有到过河西走廊的人总以为河西走廊这个地方怎样的荒凉,怎样的寒苦。到了河西走廊之后,便知道所谓荒凉寒苦并不如传闻之甚。但到了河西走廊靠近西域的酒泉以后,景象有点两样了,黄沙白草,风日惨淡,始有塞外之感。往北一望,荒野大漠,遥天无际。南天可不同了,祁连山像一道高墙,自东而西,连绵不断;不分冬夏,顶上常是积雪皑皑。人说西王母的家就在那里。远远望去,也真像有琼楼玉宇在其中隐约闪现。沿着公路的南边,可以看见无数的土堆子,有的延长好几里,有的是一个大墩子旁边连上几个小墩子。这种土堆子沿着酒泉以北的额济纳河往南,跟着疏勒河向西,以至于敦煌的南湖和西湖,几乎随处都是。这就是汉唐时代的边城和烽燧的遗址,有名的汉唐西部长城,就在这些地方。

    我最近旅行戈壁的时候,曾在酒泉一座破败的墩子上了望。已经傍晚了。太阳在西边的地平线上还有簸箕那么大。血红带黄的光芒四面放射,周围的云彩都映成了橙黄色。一个人在墩子上朝着西面和北面遥远的天际看着看着,就随人冥想中去了。俨然如在汉唐当年,墩子下面那些土堆子都是一座一座的房子,也许是人家,也许是戍边将士的营房,房顶上正炊烟袅袅。放在外边的马群和羊群先后回来了。鸡鸣犬吠以及小儿喧笑的声音,嚷成一片。那座墩子也楼柱完好,雉堞无恙;几个烽哨正在上面聚精会神的望着西边和北边,希望有平安消息到来。一天一天的过去,一年一年的过去。这些人从少年转到中年,老年,也许就死在那里,埋在附近。但是他们从来不颓丧,也从来不堕入幻想。只凭着他们的结实的身体,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敌人和自然作生存的斗争。敌人和自然败了,他们胜了,他们的西陲也固若金汤了。两千年,一千年的历史,像电光石火般一转眼过去了。这些人依然长埋地下,烽燧城堡也放弃了,荒废了;我也仍然清醒明白的站在废墩上面。西边的太阳还有一半在地平线上。但是这些废毁的烽燧城堡,照旧很英勇的迎着落日,放出黄色的光辉;西北风呼呼的怒吼,而它们依然静默无言,屹立不动。这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想到这里,我禁不住流下泪了。

    1.第二段中,作者站在墩子上“看着看着,就堕入冥想中去了。”作者“冥想”到了些什么?请用一两句概括作者“冥想”的内容。

    2.作者在第二段文末说,“想到这里,我禁不住流下泪了。”是什么引起作者如此深的感触而留下了眼泪?

    3.作者写作这篇文章运用到了象征手法,作者是怎样运用象征手法的?

    4.当看到酒泉这地方“随处都是”汉唐时期的烽燧、废墟等遗址时,有人突发奇想,觉得这都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尤其是在今天西部大开发的古丝绸路上。于是就在这里建起了酒泉汉唐历史文化遗址景区。现在,请你依据《塞外怀古》一文中相关的材料,为新景区写一份“景区简介”,以供景区对外宣传和游客参观用。100字左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经典诗文默写:

    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唱出婉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朱自清《春》)

    ④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⑥乡书何处达?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⑧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1)上面为《朝花夕时》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个写出相关文章篇名。

    (2)《狗·猫·鼠》一文中,隐鼠的结局是怎样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2015年12月在浙江省乌镇举行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大会的主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右图是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

    (1)构图要素:

    (2)图形寓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画横线的词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____________________) (2)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_)

    (3)俄而雪骤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儿女讲论文义(_________________)

    2.补充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翻译。

    3.可以从文中“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等词语营造了一种家庭气氛。

    4.兄妹两人的“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个形容飞雪的比喻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题目:那盏灯

    在我们的生命之中,总会有一些人或一些事像一盏盏明灯,在我们困惑迷茫之时,给我们指引方向,照亮前行的道路。请以“那盏灯”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除诗歌、戏剧外,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

    (2)文中不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