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情景默写 1 题,名著阅读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面语段中加点字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走进院子,看着一垄垄绿油油的菜畦,他怅然的脸上多了一份活力。这粗犷的汉子也经不起生活的折腾:老房坍塌,妻子瘫痪在床,自己又下岗……只有眼前的绿,让怏怏不乐的他重燃生活的希望。

    A. qí   zhǎng   dān   yāng

    B. wā   zhǎng   tān   yàng

    C. wā   chàng   dān   yāng

    D. qí   chàng   tān   yàn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俄罗斯世界杯球场外人声顶沸,这里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忠实球迷,有的举杯狂欢,有的抱头沉思,有的相拥而泣,有的欢喜而歌。

    B. 胡适14岁的时候就离开了母亲,这样一位严师慈母在为人处世方面给了他很深的影响,然而此次一别,胜似抉别!

    C. 儿时我们在乡野小道上你追我赶、打闹嬉戏,亲密无间,如今再次相见,却形同陌路,不禁让人感概万千。

    D. 杭州桐庐的民宿大多位于山腰之间,远离尘世的纷扰,于青竹茂林间觅得一方净土,小巧的房子依溪傍山,多有野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周梅森的《人民的名义》引发了百姓对官场的关注,作品细节描写生动细致,具体而微地刻画了高育良、李达康、侯亮平等人物。

    B. 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美国政府对中国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10%关税,妄图打压中国经济的发展。

    C. 地下制假窝点里,工人们废寝忘食地加班加点,由于晚上动静太大,该窝点被周边群众举报。

    D. 经历挫折后,她一度生活在失败的阴影里,整个人也无精打采了,是老师的鼓励和帮助驱逐了她心中的黑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良好的语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书的多少,因此给书本多一些时间,也就是给自己多一份收获。

    B. 为筹备50周年校庆,学校动员社会各界开展主题征文、图片展览、文艺演出、座谈等活动丰富多彩,值得期待。

    C. 河南高考掉包闹剧终于尘埃落定,这些撒谎的孩子和家长会不会为此道歉?说谎诬蔑者是否要受到惩罚?这些都是大家关注的问题。

    D. 生活不能苟且,善待自己、真诚待人才能经营好生活,拓展人生的广度,提升人生的厚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古诗文名句填写。

    (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学习是取长补短的过程,面对干扰也要注意分辨,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5)乡情是人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之一,于游子、仕官、将士,都是不变的旋律。面对塞外苍茫之景,一曲笛声,引发“__________”的感叹。(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1)在《朝花夕拾》中,有几篇文章涉及儿童教育问题,如《五猖会》《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十四孝图》等,有些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的意义。请你联系其中二篇文章的内容说说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

    (2)“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交个好朋友,可以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如果让你在以下的名著人物中选一个朋友,你喜欢选谁?请结合具体内容说明理由。

    A.小英子   B.孙悟空   C.谢道韫   D.陈元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近日,某市正在开展“关爱留守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

    (1)(老师在行动)学校组织本校老师创办了“校园爱心辅导站”,老师们争当爱心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为本校留守学生辅导课业。

    校团委准备为辅导站拟一副对联,以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用理想的成绩回报老师。上联已拟好:老师奉献爱心育桃李。请你拟出下联:      

    (2)(你也在行动)暑假中,妈妈准备让你用“网络微课”资源自学下学期的课程,你想邀请留守学生小华到家里一起学习,你打算怎样和妈妈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可可西里回头

    骆非翔

    ①思贤是我们在楚玛尔河东岸的一个保护站认识的少年,他来自河北廊坊,17岁,是保护站里的志愿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去年,我们从格尔木顺着青藏公路去那曲,到楚玛尔河附近的时候,听到了前方路段出现坍塌的消息,于是我们在保护站停了下来,遇到了保护站的一伙青年志愿者,而思贤正是其中的一位。

    ②他在这里当志愿者的生活,就是每天和其他朋友们扯着横幅在黝黑的青藏公路上,为试图越过青藏公路向西迁徙的藏羚羊“开路”。藏羚羊每年的初夏都要赶往水草丰茂的卓乃湖、太阳湖去产崽。每一天,他们都在藏羚羊经常出现的地方静静守候,如果这些可爱的藏羚羊机警地来到了马路旁,他们就和朋友远远地站起来,在马路上扯一条上面写着“藏羚羊过公路,请停车熄火”的横幅拦住来往的车辆,然后人们就停下车、熄火,安静地等待着那被藏人称为神物的藏羚羊慢慢地犹豫着走过公路,前往可可西里的西部腹地,去繁衍后代。

    ③他说,我们虽然干的事情很简单,但是却总是莫名其妙地被彼此感动。

    ④我问他:“你这么小,怎么就想到来这里当志愿者呢?你的父母不担心吗?”

    ⑤他听后,头一低,然后淡然笑道:“我其实是离家出走的。”

    ⑥他告诉我,他是一名高中学生,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爱好是摄影。而父母对他的“不务正业”极为不满,经常指责他,父亲气得打他耳光,他从来都没有反抗过。但是就在两个月前,他最心爱的老相机被愤怒的父亲给摔碎了,他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和一群网上认识的志愿者来到了这里——梦想了好久的目的地。他想一一拍下这世界上最壮美的风景。他说,他不知道该拿什么去反抗父亲对他梦想的“压迫”,却在为藏羚羊开路的过程中有了深深的使命感。

    ⑦他说完他的故事,我不便相劝,只好拉着他去拍照了。第二天,我们离开保护站,驱车去那曲。

    ⑧他把我们送到路上,然后亲切地和我拥抱、道别。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大概是为那年少执着的梦想吧。路上,我一直在想,这个孩子应该回家,家长应该接纳他,认可他并鼓励他。只有这样,他才能活得快乐,才能走向梦想。

    半个月后,我们再次遇到了思贤,他看上去神情有些伤感,眼睛像是哭过般的红肿。他要我们带他回格尔木。我们带上他就上路了。

    ⑩我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

    ⑪他告诉我说,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情。原来,三天前,他们在路上为藏羚羊“开路”的时候,有一个鲁莽的司机为了赶路,居然不顾他们的阻拦,闯关而过,直接撞飞了一只可怜的小羊羔,羊群被切割成两半散去了。他们为此悲愤不已。然后,他们捧着那幼小的羊羔埋在了保护站特意为羊羔挖的坟墓里。他们葬了羊羔之后,却看到有一只母羊在公路旁徘徊哀号,整整一个下午都在呼唤。他们知道那是羊羔的母亲,于是,又含泪把羊羔给挖出来,放到母羊的面前。母羊悲伤的神情令每一个人心碎。直到母羊绝望地离开,他们才重新埋葬了羊羔。

    ⑫说完后,思贤的眼中有泪光泛起,年轻的脸上悲愤交集。我们听了也义愤填膺,却没有人多语。

    ⑬我搂着他的肩膀问:“你接下来准备去哪?”

    ⑭思贤忽然泪如泉涌,他握住我的手哭道:“大哥,我要回家!我妈妈一定找我找疯了!”

    ⑮我一把抱住他,将他的哭声拥在怀里。我的眼泪忽然也涌了出来。这个迷失在世界边缘的少年,在见证了真正的忧伤之后,深深地明白了一种爱,终于在美丽的可可西里回头了。

    (附)可可西里介绍:“可可西里”蒙语意为“青色的山梁”(一说为“美丽的少女”,以发音不同而异)。藏语称该地区为“阿钦公加”。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我们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之一。区内的特有生物种类不但是我国的珍稀动植物,而且为世界上所瞩目,在学术上和自然保护上均十分重要。

    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故事情节。

    2.第③段中保护站的青年志愿者们“总是莫名其妙地被彼此感动”,“彼此”指哪些人?他们彼此感动,真的“莫名其妙”吗?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其妙”的理解。

    3.结合语境,品味第⑨段画线句子,揣摩其在表达上的妙处。

    半个月后,我们再次遇到了思贤,他看上去神情有些伤感,眼睛像是哭过般的红肿。

    4.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思贤这一人物形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角梅

    刘成章

    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天天都给它们浇水,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派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对它几乎不抱什么希望了,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

    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于是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的面前叹喟,皱眉,甚至责骂。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然而,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的可怜兮兮的枝叶间,第一次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而且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又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但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关于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做出拼命的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它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和生气,非常生动地展示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它像憋屈了好几年的毛毛虫,终于要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嬗变了。

    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个妙龄女子的脸,静静地望着我,她的身子还隐在墙后,恍恍惚惚似真似假,是邻家的客人吗?我终于从迷惑中清醒过来,看清那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生命,真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奥秘和潜能的。

    1.写出作者对三角梅情感态度变化的过程。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本文的②~⑤节写了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请从描写的角度和修辞手法两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

    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4.结合全文,说一说你对文尾句中“奥秘和潜能”的理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周叙,字公叙,吉水人。年十一能诗。永乐①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作《黄鹦鹉赋》,称旨,授编修。历官侍读,直经筵②。正统③六年上疏言事,帝嘉纳焉。八年夏又上言:“比天旱陛下责躬虔祷而臣下不闻效忠补过之言徒陈情乞用而已。掌铨选者④罔论贤否,第循资格。司国计者⑤不问耕桑,惟勤赋敛。军士困役作,刑罚失重轻,风宪⑥无激扬,言官务缄默。僧道数万,日耗户口,流民众多,莫为矜恤。”帝以章示诸大臣。王直⑦等皆引罪求罢。十一年迁南京侍讲学士。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

    (注释)①③永乐、正统:明朝年号。②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④掌铨(quán)选者:负责考绩的官员。⑤司国计者:管理财政的官员。⑥风宪:古代御史掌纠弹百官,正吏治之职,故以“风宪”称御史,泛指监察、法纪部门。⑦王直:吏部尚书。

    1.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比 天 旱 陛 下 责 躬 虔 祷 而 臣 下 不 闻 效 忠 补 过 之 言 徒 陈 情 乞 用 而 已。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帝嘉纳焉______

    (2)惟勤赋敛______

    (3)莫为矜恤______

    (4)王直等皆引罪求罢______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掌铨选者罔论贤否,第循资格。

    (2)军士困役作,刑罚失重轻,风宪无激扬,言官务缄默。

    4.纵观全文,说说周叙为什么能屡屡升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寒①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②,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②“亚”通“压”,“青帘”指酒旗。

    1.颔联中的______和______体现了“春寒”。

    2.全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请简要赏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独立去面对,当我们一味寻求他人帮助时,你也许忘了最重要的自己。不要小瞧自己的能量,也不要忽视曾经的失败。成长路上,铺满的都是财富,相信自己才能不断前行。

    请以“给自己     ”为题目,结合切身经历,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