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单选题 20 题,非选择题 5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0 题
  1. 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 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 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 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 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853年,法国外交官夏尔•拉沃莱写道:“这肯定算是19世纪最令人不忘的行动之一。一个人口达3万万之众的民族,被一小撮欧罗巴人打败,亚洲最大的帝国向西方贸易与文明开放,这便是现代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的这场斗争的结果。”“这场斗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明代万历年间的刑部尚书王世贞曾说:“百余年来,天子不独断必有所寄,不能不归之内阁而至嘉靖中,遂操丞相之柄,而出其上。”关于明代内阁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成为辅佐皇帝决策的中央机构   B. 阁臣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C. 成为控制六部的最高中央机构   D. 权势日重皆因君主集权的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我国某些省份有特定的称谓,如山西简称晋,山东简称鲁,河北又称“燕赵大地”。请问上述称谓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有关?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北宋有学者指出:“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法不立,则人不知统系来处。……宗子法废,后世尚谱牒,犹有遗风。谱牒又废,人家不知来处,无百年之家,骨肉无统,虽至亲,恩亦薄。”该观点认为

    ①宗法制度经久未衰、历代沿用

    ②家谱能够凝聚人心、维系宗族

    ③家族观念产生动摇、危害深远

    ④宗法解决继承矛盾、稳定秩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周礼规定国家举行祭祀大典或葬礼时,“天子九鼎”、“诸侯七鼎”。下图为春秋时期郑庄公祭祀坑遗址出土文物,这一发现可以说明

    A.春秋时期严格的等级制    B.考古发现具有偶然性

    C.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D.分封制向郡县制转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B. 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D. 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后汉书•章帝纪》记载:“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畎亩,不系阀阅。”材料体现的制度是

    A. 察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

    D. 世卿世禄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中国历史悠久,凭着相当完整的官僚体系,才能维持整个国家的运作,其运作模式基本上是专断的,但也有例外。下列哪一朝代中央政府的运作是通过“协商”,而且具有“集体领导”的性质(   )

    A.秦朝的郡县制         B.隋唐三省六部制

    C.明朝的内阁制        D.清朝的军机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顾名思义是概念研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国历史上,某一朝代的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同时具有中央派出机构的特点,体现了古人的制度创新。该制度是

    A. 西周的分封制

    B. 秦朝的郡县制

    C. 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D. 元朝的行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见面—述旨—过朱—交发……”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 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B. 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C.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D. 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为《近代英国对华商品输出额(单位:英镑)变化示意图》。这一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中国赔款增强英国实力

    B. 通商口岸增多利于中国出口

    C. 割让香港便于商品中转

    D. 协定关税利于英国对华贸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漫画常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描绘时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下列有关这幅漫画的表述错误的是

    A. 这一事件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 “文明人”是指英法

    C. 发生地点是北京郊外

    D. 与这一事件相关的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表为近代中国某次战役的军力对照表,据此判断,此次战役最有可能出现在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 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B. 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

    C. 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D.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陈登原在《中国文化史》中说:由鸦片战争,以至于庚子事变之六十年间,国人之对外态度:首为昧外,次为畏外,继为媚外。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A.主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理性认识西方先进文明

    C.西学东渐导致认识误区

    D.民族屈辱造成心理落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图所涉及到的事件是日本在侵华过程中制造的。这一事件

    A. 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B. 使得中国东三省逐渐沦陷

    C. 标志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 促使国共两党停止了内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美国《华盛顿星报》在评价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某一军事行动时称:“中国在山东方面的胜利,已经打破了日本四十年来军事胜利的纪录,为欧战后军事上又一伟绩。”该军事行动

    A. 是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B. 有力地支援欧洲战场

    C. 为中国军队主动出击

    D. 使日本军队首尝败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在吉林省档案馆收藏了一份日本昭和12年(1937年)12月23日出版的《大阪每日新闻(奈良版)》。其标题有:《南京总攻击观战记》、《情思远飞故里举杯共忆苦战》、《悼念战友誓死杀敌》、《在夷为废墟的敌都迎接新年》等。这些报道

    ①美化侵略行为

    ②颠倒战争是非

    ③否认屠杀暴行

    ④助长侵略气焰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在《寻访抗战老兵》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率领部分官兵乘车前往延安。汽车刚刚进入欢迎队伍的视线,立刻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欢迎的口号连续不断。”这反映出当时

    A. 国民党已在军事上占领延安

    B. 边区政府由国民政府直接管辖

    C. 正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D.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5 题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变法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特定的背景下兴起的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整顿吏治是其突出的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康有为曾指出:清朝“握枢密之任者,惟军机处数人。此外,则诸部只见纸册,千官皆同闲人”。……“以级尊卑任官”,以“族任官”,即扬满抑汉的中央政府“官缺制”和地方各级官员的“捐纳制”。致使大批德才皆无之人为官一世,“国未尝资其少益也,而害若丘山

    ——摘选自《康南海官制议》

    材料二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

    材料三著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会同妥速议奏,所有翰林院编检、各部院司员、大门侍卫、候补候选道府州县以下官、大员子弟、八旗世职、各省武职后裔,其愿入学堂者,均准入学肄业,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发布《定国是诏》

    材料四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官制存在的弊端。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期间整顿吏治的措施。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派变法的失误之处,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古代皇权受到多种因素制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内侍侯莫陈利用(注:人名)以幻术得幸,骄恣不法,赵普(宰相)按其罪请诛之。帝(宋太宗)曰:“岂有万乘之主不能庇一人乎?”普曰:“陛下不诛则乱天下法,法可惜,此一竖子何足惜哉!”帝不得已命诛之。

    ——《宋史纪事本末》卷三

    材料二嫔妃久不得迁,屡有干请。上(宋仁宗)答以无典故(制度),朝延不肯行。或对曰“圣人出口为敕,谁敢不从?”上笑曰:“汝不信,试为降旨政府。”政府奏无法。上收以示嫔曰:“凡事必与大臣佥议(共同商议),方为诏敕。”

    ——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

    材料三上(南宋孝宗)因言:“朕近览《神宗纪》见是时灾异甚多,何故?”魏杞(宰相)等奏:“天出灾异谴告人君,正如父母训饬人子者。不必问自己有过无过,但常恐惧修省而已。”上曰:“卿之言甚善,若不恐惧修省,自取灭亡之道也。”

    ——《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二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宋太宗对治罪“侯莫陈利用”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宰相的职责和地位。

    (2)据材料二,概括宋朝对“诏敕”制度的规定。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规定在唐朝的制度渊源及具体表现。

    (3)据材料三,概括“魏杞等奏”体现的思想观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早完整提出这一思想的儒学家。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中国制约皇权的主要因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关于鸦片战争,许多历史学家基于史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结论差异很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正当满清嘉庆、道光两朝国势开始下降的时候,世界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变成走遍世界寻求殖民地的头等侵略国了。随着工业的发展,英国涌现了许多新兴工业大城,这些工业城市具有大规模的工厂,制造着各种工业品。由于英国工业的飞跃发展,提高了商品对殖民地和其他国家输出的要求;又由于新式交通工具的使用,英国得以广辟新市场和新殖民地。在印度,英国侵略势力继续向广大腹地推进,获得剥削殖民地的无限利益。这个贪婪强暴而又在印度积有经验的英国海盗,对满清政府统治下的封建中国,抱着极大野心,一刻也不肯放松侵略的机会,是势所必然的。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近代史》1947年版

    材料二陈恭禄1934年完成60万字的巨著《中国近代史》,当时被列为大学丛书之一。他认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中英冲突的结果,这种冲突源自于中英两国误会:“中外政教之悬殊,夷夏之别太严”。英国要求通商与平等往来,但“北京政府不知国际关系之变迁,本于轻视外人之心理,囿于旧档成案”,视英国为藩属之国,视为蛮夷,拒绝平等往来,因此战祸之促成,自中国方面言之,殆由于官吏知识之幼稚。战争失败,“证明了清代政治上、军备上积弊,非留心外事,彻底改革实无国强之道”。对鸦片战争的后果,他认为虽然丧失了部分主权,“但五口开放之后,贸易机会之大增,外商教士来华者日多”,“交通益变,而中国之闭关政策根本上不能生存矣!”从总体上看,他对鸦片战争的评价是正面的,从对整个事件的评价来说,他更多的强调中国自身的责任和对中国的积极影响。

    ——摘编自龚云《反映学者立场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范文澜先生对鸦片战争起因及后果的认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史学家陈恭禄先生对鸦片战争起因及后果的认识。

    (3)据上述材料,指出史学家范文澜、陈恭禄两位先生分析鸦片战争的角度有何不同,结合两部著作出版的时代背景推想他们研究鸦片战争的共同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和结论,我们在进行历史研究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题文)(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克伦威尔和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代表人物,后人对他们的认识褒贬不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克伦威尔没有真心实意地努力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而只图填个人欲壑,无所不为,丑态百出,终于导致了封建王朝的复辟。这样,还能说克伦威尔是真正的革命者吗?他还能算是一个矛盾人物吗?——蒋孟引《论克伦威尔》

    材料二在拿破仑统治区,人身依附关系、等级制度、贵族和僧侣的特权均被取消,代之而起的是资产阶级的平等、宗教自由……实行行政集中化并设立了新式的、各司其职的政府部门以取代封建特权和由此而产生的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这一切大大激发了人们对年轻的天才皇帝的敬慕

    ——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作者评价克伦威尔的史实依据。

    (2)据材料二,概括拿破仑备受德意志地区人们敬慕的原因。

    (3)分别指出材料一、二在认识历史人物活动方面的不足之处。据此,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在世界人物史册上,牛顿总是毫无意外地名列前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牛顿在数学、天文学、光学尤其是力学成就,使科学不再是一些杂乱孤立的事实和定律,他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能解释大量的自然现象,也能用来做准确的预测。

    ——摘编自刘畅《基于历史解释的牛顿再认识》

    材料二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它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在一定时期内,使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些中心概念和发展方向发生了确实是极富创造性的转变。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三牛顿从来都没有把物质世界完全的与上帝分开,他也从来没有把玄妙、神秘的色彩从他对自然的认识中完全肃清,他毕生都在找寻并信仰上帝的秩序和理性。牛顿是自然神论的重要代表,这一定程度上把牛顿从对宗教的信仰引向了对理性的崇拜,使他的思想从传统意义上的宗教束缚中解脱出来,对他的科学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

    ——摘编自刘畅《基于历史解释的牛顿再认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牛顿的力学成就。举例说明“这个体系能解释大量的自然现象,也能用来做准确的预测”。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牛顿科学成就在思想领域引发的深刻影响。

    (3)牛顿一生行走在科学和神学两大殿堂之中。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理解宗教和科学之间的关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