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语言表达题 1 题,语言应用 6 题,名著阅读 1 题,名句默写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语言表达题 共 1 题
  1. 言为心声。请写一段鼓励自己的文字,以镇定心情,顺利完成考试。要求真实并有一定文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6 题
  1. 用其他的词语替换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要求不得改变句意。

    ①智者和愚者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天赋的差异,更在于面对困境,愚者往往束手无策,而智者却能化解困难,走出一条新路。

    ②登高远眺,青山茹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报道的内容。(限20字以内)

    新华社北京10月4日电    (记者汪涌)国家体育场“鸟巢” 10月4日免费接待了刚刚参加完国庆;阅兵的8000余名解放军官兵,英姿飒爽的参阅官兵同时也成为国家体育场的一 道亮丽风景。

    这些子弟兵的到来,受到国家体育场员工们的热烈欢迎。官兵们走进“鸟巢”,真切地感受到去年北京奥运会的辉煌,以“鸟巢”为背景纷纷留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请用《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对出下联。

    鞠躬尽瘁,孔明义感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请另选某一物进行仿写。要求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符合该物的特征并寄寓一定的思想感情,符合原诗的句式特点。

    原作:蜡烛

    你注定一生与黑暗为伴,时时为别人发光发亮,却燃烧了自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读“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原图主色调为绿色),用简洁的文字解说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阅读

    1.用“/”标出下面画线句子最明显的一处停顿。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翻译。

    ①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

    4.《望岳》一诗题为“望岳”,全篇却没有一个“望”字,这样是否离题,试做简要分析。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一口气陈述了六个人发迹于民间而被举荐的事实。试分析他们的共同点并说明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在动物们的集会上,猴子登台跳舞,深受欢迎,赢得大家的称赞,个个为之喝彩。骆驼却十分嫉妒猴子,他也想获得大家的喝彩。于是他站了起来,自我得意地显示自己的舞技,结果他怪模怪样的舞姿,洋相百出。使动物们大为扫兴,他们用棍棒打他,把他赶跑了。

    1.本段文字节选于       ,它大部分是       ,广泛采用      手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默写 共 1 题
  1. 默写。

    ①感时花溅泪,                        ②海内存知己,

    ③海日生残夜,                        ④                   ,江入大荒流。

    ⑤                  ,可以为师矣。  ⑥问渠哪得清如许,

    ⑦学而不思则罔,                      ⑧无可奈何花落去,

    ⑨人生自古谁无死,                    ⑩                  ,听取蛙声一片。

    ⑾               ,蜡炬成灰泪始干。 ⑿                  ,直挂云帆济沧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读书是风雅乐事》,回答问题。

    读书是风雅乐事

    鲁先圣

    我十分钦佩杨绛先生关于读书的观点: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先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 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

    把读书看成拜师访友,是那种没有任何功利的读书,优雅而闲适。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像杨绛那样去看待读书,把读书当做是去拜访高人名流,那读书纯粹是一件风雅乐事了。

    苏格拉底对于读书另有高论。他声称,一册好书,能够引诱他走遍全世界。他是为求知而读书的,读一本书就了解了世界的一个方面。可以想象,苏格拉底不是像杨绛那样优雅地读书的,可以想象他的挑剔,他的如饥似渴,他的求知的贪婪,还有他目光的锐利。而金圣叹那句“雪夜闭户读禁书”的情景就更大相径庭了。他是一个探险家,一个猎奇者,那种神秘的氛围和意味,那种不为外人道的秘密,或许只有这位伟大的批注家才能享受的了。

    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里,读书却没有这份 风 雅的。读书是为了寻找黄金屋、千钟粟和颜如玉的,因而就要头悬梁、锥刺股。这里,读书是为了入仕博名的,读书的快乐当然就荡然无存了,反而让人生出几分胆怯和畏惧。今天我们中的许多人,读书更是全然没有风雅境界和心境了,多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读书不过是一种装潢而已。家里大大的房子,宽阔的书架,上面像垒积木一样垒满了精装的经典书籍,但不是为了读,而是为了显示学问的。其实,这实在是对书的亵渎。书是用来读的,现在做了装潢用品,岂不是书籍的悲哀?

    林语堂认为读书的主旨在于摆脱俗气。黄山谷说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说的有些过头了。纯朴的乡村农夫目不识丁,并未见其面目可憎,但是说读书摆脱俗气,使人优雅,倒是确切的。

    读书的目的有很多,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读书会使人生充实,读书会让我们了解我们不知道的过去的世界,也能够让我们了解无法到达的遥远的地方。譬如我们都知道历史中很多的故事,熟悉几千年前的著名人物,我们还知道冰封的南极,知道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知道西伯利亚的原始森林,这些毫无疑问都因为我们读书的缘故。因此说,读书会丰富我们的学识,读书会使我 们的认识深刻,读书还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

    读书是有功用的,这毫无疑问。当然如果能够达到像杨绛先生那样犹如串门访友的达观,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了。(选自《人民日报》2009年11月22日)

    1.作者在文章中表明了怎样的观点?

    2.文中画线的语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一、二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4.标题“读书是风雅乐事”中的“风雅乐事”具体指什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永不录用

    朱晖

    已是凌晨三点,当他从网吧出来时,满脑子仍然是充满游戏里的刀光剑影,他如网游中的大侠般麻利地翻过校园墙头,突然一个黑影横亘眼前,他意识到:这次真的要挂了。

    班主任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卷铺盖回家吧。

    他慌了:“在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保证今后一定改。”班主任冷笑:“你还好意思求我,这已经是第11次了,上次我已经在全班同学面前宣布你只有最后一次机会。”

    父亲来了,穿着布满灰尘的破棉袄,在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里显得分外扎眼。父亲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A 道:“农家孩子考上重点中学不容易,如果被开除了,他一辈子就完了。”

    “给他机会够多了,而且我不希望班里有个害群之马。”班主任B    拒绝。

    父亲踉跄了一下,“扑通”跪倒在地,所有的人都惊呆了。他心如刀割,仿佛在滴血,终于爆发了,一把扶起父亲,,口气C    地说:“爸,别求了,我们走。”

    班主任D      地说:“对,回你的乡下撒网吧,只要有我在,就永不录用你这个无可救药的人。”

    回到家,他躺在床上睡了三天,感觉前途渺茫,世界一片黑暗。可怜的父亲,仍不愿放弃,又出去四处求人,希望能有个学校接受他。他心里更加难受, 一个被开除的 学生,哪个学校还愿意要呀。

    但父亲却真的办到了。父亲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他,镇中学同意让你插班旁听了。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四处求过多少人呀!他哽咽地说:“爸,您受苦了,都是儿子不孝”。父亲憨憨地笑:“只要你能改就好。”他下跪起誓:“一定痛改前非,考上大学”。

    毕竟底子不错,加上刻苦攻读,他的成绩进步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已升至高三,书本和大学占据了他所有的心灵空间,偶尔想起曾经的网游岁月,恍若隔世。

    一天晚上,父亲突然对他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以前的那个班主任调到省附中了。”他毫无兴趣:“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孩子,你不知道,你还保留了学籍,就是因为他你才回不去的。”停顿了片刻,父亲又说:“我今天又到学校去求校长,他答应让你回去读书。”

    一切简直难以置信,当他重新跨入那个熟悉而陌生的校门时,他狠狠地对自己说:“我不仅要从这里爬起来,还要从这里起飞,证明给那个家伙看看我是否无可救药。”

    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实现了诺言,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上学前的那个晚上,父亲拿出了珍藏多年的老酒。

    他恭敬地敬了父亲一杯,又敬了母亲一杯,然后父亲为他斟满第三杯,说:“孩子,这杯酒你该敬敬当年的那个班主任。”

    他不可思议地望着父亲,父亲回忆起三件事。

    那天父亲跟班主任办理相关手续。班主任悄悄告诉他:“老大哥,学校那晚查到您儿子又去上网,因屡教不改,要强行开除他。我做得绝情,一是迫于学校的制度,二是想让他的心灵有所触动,真正戒掉网瘾。更重要的是,我先以他主动休学的名义上报校方,可以为他保留学籍。”父亲似懂非懂,但隐隐约约感到,儿子还有希望。

    几天后,父亲接到班主任的电话:“镇中学的校长是我的老同学,我和他说过了,让您的儿子暂时先到那儿插班。”父亲连连道谢,班主任又嘱咐:“暂时不要告诉他我做的事,这对激励他有好处。” 父亲不是很明白,但相信老师的话必然有道理。

    后来班主任来到家里。“我就快调到省里了,走之前我会做通校方的工作,让您儿子高三一开学就回来。”父亲感激涕零,班主任又掏出五百块钱,说:“知道你们家困难,这点钱给他买点学习资料。另外,还是让他继续恨我吧,因为现在他那口气还没下去呢,就让他一鼓作气考上大学吧。”

    听到这里,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火车到达省城的时候,接站的同学问他是否是某某大学的。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

    1.通读全文,将故事的主要情节填写完整。

    ①沉迷网络,遣返回家②          ③           ④           ⑤省城上学,先访恩师。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ABCD处。

    词语:轻蔑、凛然、断然、蔑视、哀求、恳求

    A            B             C                  D

    3.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中人物的心里活动。

    ①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四处求过多少人呀!

    ②听到这里,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4.文章结尾写到:“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请写出这样结尾的好处。

    5.这篇文章后半部分记叙的顺序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6.文章结果虽出人意料,但文中却多次埋下伏笔。在文中找出运用伏笔手法的句子,写下来。

    7.文中的班主任是怎样的一位老师?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40分)

    提示:

    1、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要真实、有个性地表达,凡抄袭、套写的文章均酌情扣分。

    3、文中的校名、人名、地名一律用化名,以免透露有关信息,影响得分。

    题目一:期盼

    题目二:阅读下面材料,然后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

    镜头一:运动场上,“跳高健将”王山纵身一跃,跨过了1.5米的横杆;小个子李川连跳三次,也没能越过1.2米的高度。老师说:尽力去跳就好。

    镜头二:春游途中。在一处悬崖的石缝里,生长着一棵小松树。同学们驻足观望,担心它难以枝繁叶茂。老师说,尽力去长就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