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1 题,语言应用 2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缪篆先生演绎老庄之学,其对“大”字,于《老子古微》一书中有极准确的解说:“于人中加一画,特称曰大。一画,阳也。人而以一画盖之,则为抱阳;一画而以人盖之,则为负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而人所肩荷者,独一阴一阳之谓道也。处其厚实曰大丈夫,不失赤子之心曰大人。”

    于是,我们知道这“大”字,原来是先民造字之时的象形标志,包含着人的生命状态——负阴抱阳的大道理在。在此,“一画”于“人”的关系是双重的,“负阴”与“抱阳”同时体现在这“一画”之中。近数十年来,美术史界对石涛《画语录》中之“一画”论,众说纷纭,然以缪篆之说验之,恐怕都是皮相之论,不切要领。我们更进一步知道了,原来“大丈夫”云者,不仅是孟子所谓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英烈贤哲;而以老聃之见,则是能负阴而抱阳、与天地精神相往还的“真人”。当一个人能保持着这种天地间本真心性的时候,则被称为“大人”。我们平日称“父母亲大人”时,其实是包含着这种对天地好生之德的礼赞。

    那么,天地之大美,这儿的“大”,所指也非止其体积之横无际涯。固然碧海苍天、崇山大川、雪霰云霓、日月星辰都是大美所在,而寸草片叶、滴水露珠、纤毫发丝、吉光片羽,也都是大美所在。

    文艺界对“大作”一词不免有些奢侈,够得上“大作”的,其实不会很多。因为对“大作”的内涵理解上的差异,某些艺人最大的误区在于对体积和篇幅的沉醉和痴迷。于是,文艺界颇有上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癖好,或因其长度、或因其体积、或因其重量、或因其篇幅,都具备了超常的表现,然而,这一切都不是美学的标准,与艺术品位的高低杳不相关。同时,我们似乎不应忘记一个近乎常识的道理,吉尼斯世界纪录,不仅记录人类的睿智,也同时记录人类的愚蠢。

    莫奈的《日出印象》,大可盈尺,比起西方古典或浪漫主义的鸿篇巨制,以面积计,那是不可同年而语的,但它却标示着西方绘画一个新世纪的来临。同时莫奈对喷薄而出的朝阳充满着人类至善的赞美,因此,它是大美之所在。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以短篇小说而于文学史永执牛耳,原因十分清楚,他以无法更简省的文字,展示他对一个族群“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全部愤怒、同情、恻隐和爱怜,包含着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对大丑的揭示,正是对大美的追逐,也同样是大美所使然。

    对于宇宙本体,老聃怀着敬畏之心,诚惶诚恐地讲:“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二十五章》)据缪篆先生说:“然则大为本名,道为附丽于名之字,字也者,敬其名也。”所以,我们应该知道,所谓“大道”,“大”为名,“道”为字,“道”对“大”,亦如字之敬名。苏东坡,轼,名也,子瞻,字也,“子瞻”二字,敬“轼”字也。我们在称赞某艺术作品近于天地之大美时,称之为“大作”,那是这些作品有返璞归真的“赤子之心”(王国维评李后主语)在,故能“真切如此”(王国维评纳兰性德语)。

    今天为“大道”和“大作”正名,目的是匡正评论家们挥霍的时弊,让他们在使用“大作”二字时,有所撙节。

    (摘编自范曾《大美之“大”》,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认为“大”道至简,作者认为所谓大丈夫,是能负阴而抱阳、与天地精神相往还的“真人”。

    B.石涛所谓“一画”,既是负阴,也是抱阳;老聃强调前者,而孟子则倾向于后者。

    C.“大”在造字法上属于象形文字,其中包含着人的生命状态,即负阴抱阳的大道理。

    D.作者通过莫奈的《日出印象》告诉我们,自然美景也可以传达人类至善的美好情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引缪篆对“大”字的解释,从而提出对大丈夫、大人中“大”字的理解。

    B.文章列举美术史界评价石涛“一画”论的例子,从反面肯定了缪篆之说的正确性。

    C.文章举莫奈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大美既是对人类至善的赞美,也是对大丑的揭示。

    D.文章写作目的是为大道和大作正名,匡正评论家挥霍的时弊,慎用“大作”一词。

    3.根据原文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大人”是可以保持天地间本真心性的人,人对父母的感情就包含这样的真心性。

    B.天地之大美不能以景物的体积大小来衡量,而应以是否引发至善至真的情感作为标准。

    C.大道之道,是对宇宙之美的敬畏;而对大作的称赞,亦是因这些作品有返璞归真之美。

    D.那些认为篇幅大的作品品位一定高的人是愚蠢的,因为优秀的艺术品往往都是短小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嘱咐

    孙犁

    水生望着树林的疏密,辨别自己的村庄,他的家就在白洋淀边上。与日寇殊死搏斗了八年的水生,随部队经过平原时,请假回家。家近了,就要进家了!他想起许多事。父亲确实的年岁忘记了,是不是还活着?父亲很早就有痰喘的病。还有自己女人,正在青春,一别八年,分离时她肚子里正有一个小孩子。房子烧了吗?他走的很慢,他从积满泥水和腐草的水洼望过去,微微地可以看见白洋淀的边缘。

    他在门口遇见了自己的女人。她正在那里悄悄地关闭那外面的梢门。水生热情地叫了一声:“你!”

    女人一怔,睁开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子去抽抽搭搭地哭了。水生看见她脚上那白布封鞋,就知道父亲准是不在了,心里一阵痛,站了一会没动。

    他走进屋里,女人从炕上拖起一个孩子来,含着两眼泪水笑着说:“来,这就是你爹,天天闹看见人家有爹,自己没爹,这不现在回来了。”说着已经不成声音。

    那孩子从睡梦里醒来,好奇地看着这个生人,这个“八路”。水生抱了孩子一会,说:“还睡去吧。”

    女人安排着孩子睡下,盖上被子。孩子却圆睁着两眼,再也睡不着。

    女人说:“你想过家吗?”

    水生说:“想过。”

    “在什么时候?”

    “闲着的时候。”

    “什么时候闲着?……”

    “打过仗以后,行军歇下来,开荒休息的时候。”

    “你这几年不容易呀?”

    “嗯,自然你们也不容易。”水生说。

    “嗯?我容易,”她有些气愤地说着,把饭端上来,放在炕上:“爹是顶不容易的一个人,他不能看见你回来……”她坐在一边看着水生吃饭,看不见他吃饭的样子八年了。水生想起父亲,胡乱吃了一点,就放下了。

    孩子睡着了,睡得是那么安静,那呼吸就像泉水在春天的阳光里冒起的小水泡,愉快地升起,又幸福地降落。女人呆望着孩子的脸。她好像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孩子,好像不是她生出,不是她在那潮湿闷热的高梁地,在那残酷的“扫荡”里奔跑喘息,丢鞋甩袜抱养大的,她好像不曾在这孩子身上寄托了一切,并且在孩子的身上祝福了孩子的爹:“那走得远远的人,早一天胜利回来吧!”好像她并没有常常在深深的夜晚醒来,向着那不懂事的孩子,诉说着翻来复去的题目:“你爹哩,他到哪里去了?打鬼子去了……他拿着大枪骑着大马……就要回来了,多好啊!”

    现在,丈夫像从天上掉下来一样。她好像是想起了过去的一切,还编排那准备了好几年的话,要向现在已经坐到她身边的丈夫诉说了。

    “你能猜一猜我们想你的那段苦情吗?”

    “猜不出来。”水生笑了笑。

    “我们想你,我们可没有想叫你回来。那时候,日本人就在咱村边。可是在黑夜,一觉醒了,我就想:你如果能像天上的星星,在我眼前晃一晃就好了。可是能够吗!”

    从窗户上那块小小的玻璃上结起来的冰花,知道夜已经深了。水生说:“明早就要去参加保卫冀中平原的战斗。”

    女人呆了。她低下头去,又无力地仄在炕上。过了好半天,她说:“那么就赶快休息休息吧,明天我撑着冰床子去送你。”

    鸡叫三遍,女人就先起来给水生做了饭吃。这是一个大雾天,地上堆满了霜雪。女人把孩子叫醒,穿得暖暖的,背上冰床,锁了梢门,送丈夫上路。

    在河边,他们上了冰床。女人站在床子后尾,撑起了竿。女人是撑冰床的好手,她逗着孩子说:“看你爹没出息,当了八年八路军,还得叫我撑冰床子送他!”

    她轻轻地跳上冰床子后尾,像一只雨后的蜻蜓爬上草叶。轻轻用竿子向后一点,冰床子前进了,像离开了强驽的箭,摧起的冰屑,在它前面打起团团的旋花。

    太阳从冰面上升起来,冲开了雾,形成了一条红色的胡同,扑到这里来,照在冰床上。女人说:

    “爹活着的时候常说,水生出去是打开一条活路,打开了这条活路,我们就得活,不然我们就活不了。八年,他老人家焦愁死了。国民党反动派又要和日本一样,想把我们活着的人完全逼死!”

    “你应该记着爹的话,向上长进,不要为别的事情分心,好好打仗。八年过去了,时间不算不长。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

    在被大雾笼罩,杨柳树环绕的丁家坞村边,水生下了冰床。

    女人忍住眼泪,笑着说:“好好打仗,快回来,我们等着你胜利的消息。”

    一九四六年河间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从积满泥水和腐草的水洼望过去,微微地可以看见白洋淀的边缘”,表现出水生对家深沉的思念、对即将到来的重逢的渴望,也有对家人的担心。

    B.孩子“是她在那潮湿闷热的高梁地,……丢鞋甩袜抱养大的”,从一个侧面控诉了日寇的侵略罪行,表现了人民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对抗战做出的贡献。

    C.小说以“嘱咐”为题,是因为这是情感的高潮、愿望的凝聚,作者写八年分别、短暂相逢和再次离别的情景,其立意正在于烘托出妻子最后的“嘱咐”。

    D.小说没有描写前线的刀光剑影,也没有刻画根据地人民反“扫荡”斗争的英勇悲壮,而是通过极普通的生活和平淡写实的笔调,抒写出夫妻间的家国情怀。

    2.小说中的女人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小说中多用对话,这种叙事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

    材料一:

    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京开幕,此次大会主题为“科学素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自38个国家、23个国际科技组织、境内外有关方面代表1000余人参加大会,其中不乏诺贝尔奖得主和各国院士。会议交流活动围绕“科学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素质促进可持续发展、科学素质促进责任与担当、科学素质促进创新与发展”等具体议题展开,内容涉及健康素养、疾病防控、气候变化、太空探索、人类未来、人工智能等。

    大会发布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报告(2018年)》显示,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下,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大幅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已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逐步縮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此外,我国科普人才队伍明显壮大,科研经賣投入力度显著增强,科普基础设施加速宄善,大众传媒科普资源持续增加。

    年份

    2005年

    2007年

    2010年

    2015年

    2018年

    具备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

    1.60%

    2.25%

    3.27%

    6.20%

    8.47%

    (摘编自张航《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京开幕》)

    材料二:

    中国科协在北京举办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人民网承办“科学素质促进与政府的责任”主题论坛,该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该主題论坛主要分为主旨演讲和圆桌讨论两个环节,核心议题包括“科学领域的全球化合作对推动公众科学素质提升的意义”“如何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众科学素质促进’之路”“协调社会各界科技力量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实践方向”。

    在论坛现场,美国科学促进会执行主任拉什·霍尔特(Rush Holt)以“科学素养教育”为题进行了演讲:重庆市科协党组书记王合清与大家一同探讨“新时代科学普及工作的发力点”;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前主席戈登·麦克比思从全球的角度出发,分享了他关于“全球科学与政府合作共促人类社会科学素养提升”的观点;内蒙古自治区科协党组书记麻魁则结合当地特点,进行了题为“政府主导  全民参与  科协履职  全面推动民族地区公民素质跨越提升”的主旨演讲。

    摘编自郭博雅《“科学素质促进与政府的责任”主题论坛在京举办》

    材料三:

    所谓科学素养,指的是具备基本的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掌握科学思维和科学思想,以及运用科学技术处理社会事务、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按照国际标准,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个数字非常重要。可以说,8.47%反映了我国公民对科学的理解、对科学技术的态度等内容的整体状况。

    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不断缩小城乡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差距,力求到2020年实现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的目标,还任重而道远。对中国而言,实现创新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既需要一批有建树的科学家,更应该让越来越多的人具备科学素养,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面临这样那样的“科学尴尬”。比如,微信朋友圈中常常出现“喝白酒能抗癌”“地震云可以预报地震”“闪电不会两次击中同一个地方”等不科学言论,相信并转发者不在少数。须知,信息爆炸式增长并不代表科学素养会提高,相反,人们在信息海洋中披沙拣金、澄清谬误的成本在增加。此外,科学知识的通俗化传播不够,科学家、科普工作者与公众沟通不在同一频道上,输入与输出存在“中梗阻”。这些情况的存在,提醒着未来做好科学普及与传播工作,进而提升公众科学素养,需要建立一套以人民为中心政府推动、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摘编自李洪兴《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人下,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快速增长,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在多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步。

    B.人民网承办的论坛主要有主旨演讲和圆桌讨论两个环节,这些演讲和讨论都围绕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的主题开展。

    C.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科学素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D.当今科学普及与传播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来解决“科学尴尬”、纠错成本增加科学知识的通俗化传播不够等问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在我国北京举办的第一次世界性大会,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得到了不少国家国际科技组织和相关专业人士的认可。

    B.人民网承办的论坛有助于凝聚政府和科学界的力量,共同担负起科学传播的责任,引导社会以多种形式和途径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

    C.我国要实现创新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既要有一批优秀的科学家,也需要越来越多具备科学素养、能“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的民众。

    D.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整体状况虽有大幅改善,但要实现2020年的“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的目标依然任务艰巨。

    3.以上三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①

    陈子昂

    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

    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

    莫卖卢龙塞②,归邀麟阁③名。

    (注)①本诗写于公元696年,契丹孙万荣、李尽忠发动叛乱,梁王武三思赴边讨伐。崔融时任著作佐郎,随军出征。②卢龙塞:即当时北平郡的边境要塞。曹操北征乌桓时,田畴献策自卢龙口进军,曹操从之,果获大胜,论功行赏时,田畴拒不接受,说:“岂可卖卢龙塞以易赏哉!”③麟阁:即麒麟阁,汉宣帝时曾画霍光等十一名功臣像在此阁中,以表彰他们的功绩。这里借指对功勋的表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一方面歌颂王师是非好战的仁义之师,另一方面也劝诫友人慎用兵力。

    B.尾联运用卢龙塞和麒麟阁的典故,委婉规劝友人要积极为国效力,建功立业。

    C.全诗用典丰富,感情真挚感人,表达了对友人真切深厚的感情。

    D.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写景议论不事雕琢,词句铿锵,撼人心魄。

    2.诗歌首联和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请结合全诗分析它们各自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宜中,字与权,永嘉人也。少甚贫,而性特俊拔。既入太学,有文誉。宝祜中,丁大全以成里婢婿事权幸卢允升、董宋臣,因得宠于理宗,在台横甚。宜中与黄镛等六人上书攻之。大全怒,削其籍,拘管他州。司业率十二斋生,冠带送之桥门之外,大全益怒,令自后有上书者,前廊生看详以牒报检院。由是,士论翕然称之,号为“六君子”。宜中谪建昌军。

    大全既窜,丞相吴潜奏还之。贾似道入相,复为之请,有诏六人皆免省试令赴。景定三年,廷试,而宜中中第二人。德祐元年二月,宜中上疏乞正似道误国之罪。似道行时,以所亲信韩震总禁兵,人有言震欲以兵劫迁者,宜中召震计事。伏壮士袖铁椎击杀之,以示不党于似道。

    时宜中与留梦炎分列左右丞相,都督军马而不出督。御史王熗奏言:“盖大敌在境,非陛下自将则大臣开督。今丞相不出督,不知国家尚堪几败邪?”宜中愧,始与梦炎。上疏乞行边。而熗子乃嗾京学生伏阙上书,数宜中过失数十事。书上,宜中竟去,遣使召之,不至。其后罢熗,命临安府捕逮京学生。召之亦不至。太皇太后自为书遗其母,使勉谕之。宜中始乞以祠官入侍。

    十月壬寅始造朝寻为右丞相然事已去矣已而常州破兵薄独松关邻邑望风皆遁陆秀夫奉二王入温州,遣人召宜中。宜中至温州。益王立,复以为左丞相。宜中欲奉王走占城,乃先如占城谕意,度事不可为,遂不反。二王累使召之,终不至。至元十九年,大军伐占城,宜中走暹,后没于逞。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七十七》,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十月/壬寅始造朝/寻为右丞相/然事已去矣/已而/常州破/兵薄独松关/邻邑望风皆遁/

    B.十月壬寅/始造朝/寻为右丞相/然事已去矣/已而/常州破/兵薄独松关/邻邑望风皆遁/

    C.十月壬寅/始造朝寻/为右丞相/然事已去矣/已而/常州破/兵薄独松关/邻邑望风皆遁/

    D.十月壬寅/始造朝/寻为右丞相/然事已去矣/已而/常州破兵/薄独松关/邻邑望风皆遁/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戚里,原指帝王外威聚居的地方,文中借指帝王外戚,表示陈宜中显赫的身份。

    B.司业,古代学官名,主管世子学业教育,隋以前国子监设司业,掌管儒学训导。

    C.省试,科举中的礼部试,在京城举行,由尚书省的礼部主持,明清时称“会试”。

    D.廷试,古代科举制度,会试通过后,由皇帝亲自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又称“殿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宜中性情耿直,抵忤权贵。当时丁大全因得到理宗宠信,非常骄横,陈宜中等人上书皇帝,批评攻击丁大全,因此被削职,并被拘押到其他州府。

    B.陈宜中公私分明,揭发罪臣。贾似道曾请求让陈宜中还朝并免省试直接赴任,但陈宜中依然请求惩治贾似道误国之罪。

    C.陈宜中知错就改,而受非议。他统率军队却不外出督战,受到御史王熗指责,感到惭愧,请求赴边督战,但王煸儿子依然指责他。

    D.陈宜中善于计谋,行为果敢。他以商量事情为由召贾似道心腹韩震,暗中安排壮士在衣袖中藏铁锤将其击杀,以表明自己没有与贾似道结为同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大敌在境,非陛下自将则大臣开督。今丞相不出督,不知国家尚堪几败邪?

    (2)宜中欲奉王走占城,乃先如占城谕意,度事不可为,遂不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以桑叶落下暗示女子年长色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晏殊在《浣溪沙》中以“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对暮色中春花飘零的感叹;用“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他在花间徘徊、心绪难宁的情形。

    (3)苏轼《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表达个人在天地间的渺小与短暂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良渚文化与殷墟文化、河姆渡文化一样,承载着悠久的文明,具有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永恒魅力,是见证城市变迁的“历史年轮”,是彰显城市个性的“遗传密码”,是树立城市自信的“金色名片”,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与许多历史文化名城一样,杭州的独特魅力首先来自于世代匠心营造,来自于历史文化的保护,来自于江南韵味的传承。值得注意的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       ),甚至把文化遗产视为发展的“包袱”和负担,一拆了之,造成“千城一面”和文化“同质化”,让人迷失在钢筋水泥的丛林,“找不到回家的路”。每一座城市在新时代都要有强烈的責任担当,传承好、利用好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努力使城市的历史古韵与时代新凤相得益彰,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有的抹杀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的城市,盲目追求物质环境的现代化

    B.有的盲目追求物质环境的现代化的城市,抹杀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C.有的城市抹杀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盲目追求物质环境的现代化

    D.有的城市盲目追求物质环境的现代化,抹杀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遗传密码”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人写文章讲究“有物有序" :“有物”就是有内容,"有序”就是有条理。

    B.外国的地摊书,到了国内摇身- -变成了“传世经典" ,这种现象发人深思。

    C.当今世界需要多元文化交流这样的“润滑剂”来加快政治经济发展的列车。

    D.适当改变出行方式,岂但“你管得着吗”,而且是顺乎天理,合乎人情的。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新时代,每一座城市 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担当,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努力使城市的历史古韵与时代新风相辅相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B.在新时代,每一座城市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担当,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努力使城市的历史古韵与时代新风相得益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C.在新时代,每一座城市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担当,传承好、利用好、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努力使城市的历史古韵与时代新风相得益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D.每一座城市在新时代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担当,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努力使城市的历史古韵与时代新风相得益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掩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通过DNA信息的比对,警方能够有机会破解一些多年悬案。如20世纪70年代制造了12起谋杀案的美国“金州杀手”在2016年落网,这要归功于一家基因检测公司的开放数据库,________,匹配到了“金州杀手”一位远亲的DNA样本,最终在四十年后将其绳之于法。__________,这让很多人颇有微词,因为基因信息的隐私遭到侵犯导致的纠纷不胜枚举。因此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语段,把文中画横线的散句改成整句,可以改换和增加词语,改换标点。

    烟雨檬漾,情也潆濠,飞花如梦,人也如梦。一觉睡去,睡在花里了;一觉醒来,又醒在花里了。心,都是桃红、粉色、洁白的了,早已辩不出,自已究竟是花,还是人了。空气里弥漫的,全是那粉色的诱感,一壶酒,喝到薄醉;一壶茶,品到微甜。原来空无一物,就是万紫千红开遍。柳丝就是发丝啊;啊,飞花就是离人;烟雨犹如离人的泪,离人的眉眼啊就是山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孩子们问老师:“朝花夕拾”是什么意思?”

    老师答:“‘朝’是早晨,指一个人的少年;‘夕’是傍晚,指一个人的老年。少年时盛开的花到老年再捡拾。”

    孩子甲急切地说:“花很美,我等不到老年了,我现在就想检拾。”

    孩子乙困惑地问:“我的少年怎么没有看到花呢?”

    孩子丙有些忧伤:“假如少年的花还没到老年就凋谢了呢?”

    ……

    老师沉默了……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班(统称“高三20班”)同学写-篇 演讲稿,立足你“少年时代”的经历,体现你对少年时代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