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8 题,其中:
单选题 46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19 题,中等难度 28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46 题
  1. 据《通志》载:“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於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由此可见,导致曹姓形成的制度应该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世袭制

    D. 等级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国家”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文献。在《今文尚书。周书》中,“国家”一共出现过2次,分别出自成王和周公之口其含义与《尚书》《周书》中多次出现的“我邦”“朕邦”“我小国”“我王国”“我家”“王家”等大致相同。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 专制王权得到强化

    B. 中央集权已经形成

    C. 贵族等级秩序森严

    D. 家国同构局面确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用适当的方法解决。”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礼乐制

    D.宗法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始皇廿八年的“峄山刻石辞”中载:“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今乃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兵不复起”主要是由于秦朝推行了

    A.郡县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皇帝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荀子·君道》称:“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B.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C.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D.推行行省制度,加强地方控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西汉初年,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以长安为中心的周边地区被划分成十五个郡,实行郡县制;对燕、赵、齐、魏、楚等地,则分封同姓子弟,实行分封制。刘邦意在

    A.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B.维护政权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C.让郡县与王国之间相互牵制 D.推动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汉武帝实行中外朝制度,任用身边侍从等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官职。中外朝制度的形成反映了

    A.地方势力的削弱 B.三公九卿制的废除

    C.决策中枢的转移 D.外戚和宦官的专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唐初,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经唐太宗签署下发到门下省,门下省官员提出异议,该敕书终没有施行。此后门下省逐渐具有封还敕书的权力。尚书省承接地方政府上报的事务也须通过门下省审读同意,最后报皇帝签字认可。上述现象主要说明了

    A.唐初皇权与相权形成权力制衡

    B.尚书省起到沟通中央和地方的作用

    C.中书省是唐代的最高决策机构

    D.门下省具有使决策合理化的功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这说明

    A.秦汉时相权范围进一步明确 B.唐朝宰相的职权更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C.宋代分割相权导致了官僚体系的混乱 D.元朝的宰相没有实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有学者指出,自秦代确立监察制度以来,单线垂直的监察体系就初具规模。这种以皇权为中心的监察体制确定了监察与行政的相对独立、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据此,对监察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 能够确保古代官僚集团清正廉明

    B. 确保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科学化

    C. 促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化

    D. 能够促进监察权力独立高效运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秦汉以后,随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除帝王继统仍由皇族血缘确定之外,各级权力机构官员的任用主要是通过体现“尚贤”原则的各种选拔制度。这种现象

    A.是科举制推行的必然结果 B.表明封建专制皇权日益衰弱

    C.意味着宗法影响的消除 D.说明政权与族权进一步分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科举制度下,考中进士或举人,就有机会进入宫廷或地方衙门为官作吏;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这反映出科举制

    A. 造成了官员队伍的分化

    B. 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

    C. 进一步固化了社会等级

    D. 使儒学统治地位得到巩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材料中“汉以后出于郡县吏”所指的是

    A.世官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元代某学者曾经评论行省制度:“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以下关于元朝行省制度的评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 元朝的行省制度具有宗法制的特点

    B. 行省主要设立于京城之外的区域

    C. 河北、山东等地都曾经设立了行省

    D. 行省制度有利于防止割据维护统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有学者认为,元朝皇帝的职责在于“慎择宰相,委任责成”“如欲赏一人,则当询诸省台……如欲罚一人,亦当询诸省台”。此举折射出元朝

    A.皇帝无为而治

    B.行中书省事务繁多

    C.相权高于君权

    D.中书省的权力过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明代嘉靖皇帝对首辅的特殊地位公开表示认可,他认为“内阁掌机务辅导群臣”;在教谕内阁辅臣夏言时云:“朕之简任倚信,在卿独重,况职居辅首。”这表明明代内阁

    A. 权位高于六部

    B. 作用日益重要

    C. 有效制约了皇权

    D. 获得了法定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有学者讲二述明代内阁制度时说:“内外一应章奏。先由大学十看过,拿一张小签条,写出意见,送进宫甲,再山皇帝细阅决定……又称‘票拟’……待皇帝自己看过。拿这条子撕了,亲用红笔批下,名为‘批红’。批好拿出去,这便足正式的谕旨。”据此可知,明代

    A. 皇帝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B. 内阁制度利于皇权专制加强

    C. 中枢机构职责不断健全

    D. 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史料记载,“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由此可见,清朝军机处

    A. 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 参与政务,涉及广泛

    C. 机构完备,人员精干

    D. 架空内阁,威胁皇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清初,以议政王大臣会议决策军国大事,内阁只是作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执行机构。康熙时,设立南书房,雍正时,设立军机处,乾隆下令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这体现了

    A. 军机处成为统率六部的最高机构

    B. 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C.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满清旧贵族被排除于国家政治之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清朝为近代中国版图的基本奠定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其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

    B.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御史台

    C.明代形成的土司制度发展到清代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

    D. 清代设置宣政院对西藏进行管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大门、占领中国市场,对华采取“敲门”“推门”和“砸门”的步骤。下列对“敲门”“推门”和“砸门”的理解正确的是

    A.商品、鸦片、炮舰 B.鸦片、炮舰、商品

    C.商品、炮舰、鸦片 D.炮舰、商品、鸦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近代史上一次外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外国政府对自己的谈判代表提出要“废除垄断性的广州贸易制度”。提出这一要求的目的是( )

    A. 扩大鸦片贺易掠夺更多财富

    B. 增加对华商品输出的集散地

    C. 以上海代替广州的贸易地位

    D. 加强对清朝中央政府的控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双方都谨慎地避免提及鸦片之未来地位问题。”下列规定属于该“条约”内容的是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美国获得领事裁判权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交涉的焦点是“公使驻京”,这被清政府列为谈判中的“第一要事”,而开放外贸口岸等很快达成了协议。这反映出当时的清政府

    A.认为公使驻京违背国际法

    B.认为英法违背国家平等原则

    C.维护天朝上国的传统规制

    D.担忧公使驻京破坏司法主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晚清载泽说:“我国道光以前,财权操自户部,各省不得滥请丝毫。咸丰以后,各省用兵,大吏率多自筹,从未仰给京部!”这反映了晚清

    A.民族危机加剧

    B.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C.土地兼并严重

    D.中央集权受到冲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1864年,京师同文馆聘请的英文教习丁韪良翻译出版了惠顿的国际法著作。当时正值普丹战争,普鲁士军舰在渤海湾扣押了一艘丹麦船,清政府按照惠顿著作中提到的关于领海的规则,向普鲁士提出抗议,并使该船获得释放。这反映出清政府

    A.初步具有近代外交意识 B.抛弃了传统夷夏观念

    C.开始接受国际交往原则 D.推动政治体制的变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如果中国不先与日本开仗,日本应该也不会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就是谁理亏,因此没有进行军事准备与战前部署,而是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这表明

    A. 西方列强的干扰使清政府延误了战机   B. 舆论在国际冲突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C. 战前动员的不足是清政府战败的主因   D. 清政府对近代外交的认识和运用不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甲午战争时,日本以“文野战争”之名,举国之力上下整体动员起来对中国作战。而黄海战后,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李鸿章说:“以北洋一隅之力,博倭人全国之师。”郭嵩焘也说:“中国官民之势,隔悬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这反映出

    A. 日本己经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B. 中日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备战上

    C. 中国缺乏现代民族国家意识

    D. 洋务运动未能实现中国的富强民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中国是一个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的国家。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搭配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反割台斗争

    B.鸦片战争——义和团反帝运动

    C.八国联军侵华——黄海海战

    D.《辛丑条约》——左宗棠收复新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19世纪末,俄、德、法、日等国企图通过划分“势力范围”来瓜分中国,英国对此持反对态度。1898年,英国议会通过“维护中国的完整和独立”的决议,声称英国只坚持维护它在条约上的权利,主张实现在中国全境无限制的贸易。这表明英国

    A. 主张与中国平等外交

    B. 力图维护其在华利益

    C. 坚持公平贸易的原则

    D. 丧失了殖民霸主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19世纪末,一份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中提到:“中国现行之关税,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之一切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为适用。”这段话的真实含义是(   )

    A.维护中国关税统一 B.反对划分“势力范围”

    C.“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D.提出协定关税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陈旭麓指出:“由传统意识所维系的民族心理防线在震荡中的解体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显著变化之一。慈禧太后的奴颜和谀态是过去所未曾有过的。在她身上,民族战争的失败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材料中的显著变化发生在

    A. 鸦片战争爆发后

    B. 甲午战争失败后

    C. 八国联军侵华后

    D. 武昌起义爆发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1861年,应列强要求设立了专门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1901年《辛丑条约》又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列强这样做的意图是

    A. 加快其瓜分中国的进程

    B. 推动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C. 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

    D. 便利其对清政府的控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华制华的历史事件是

    A. 《马关条约》

    B. 《辛丑条约》

    C. 太平天国

    D. 甲午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

    A.“灭洋”与“扶清”

    B.反帝与反封建

    C.爱国与保守

    D.正义与非正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国民革命失败至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采取的态度经历了从“反蒋”到“蒋”再到“联蒋”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 国民党反共政策不断调整

    B. 阶级矛盾逐渐缓解

    C. 共产党领导阶层发生分化

    D. 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德国顾问史培曼报告:“数日来,(日)敌用大部空军炮队及战车进攻,以求占领崞县(在今山西省)及原平(在今山西省),我军虽极英勇反攻,但崞县终于昨日被敌军占去。……十八路军之一部,现向宁武敌军之后背进攻。”材料反映了

    A.国军消极避战

    B.山西成为全面抗战的始发地

    C.国共合作抗战

    D.八路军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有人评价某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八路军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此战役应是

    A.百团大战

    B.太原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会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0.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曾表明抗战不是一年半载可以了结之事,必须“抱定三年五年如一日的精神……铲除短期得失之念,不致因小胜而浮,因小败而丧气……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全面抗战路线成为国共的共识

    C.国民党放弃了片面抗战路线 D.国共抗战策略有一定的一致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1. 美国著名报刊《纽约时报》1936年涉及中国的报道为17篇,1937年为46篇,1938年为122篇 ,1939年为539篇,1940年为531篇。这种状况表明(  )

    A. 对日宣战提升了中国国际影响力

    B. 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数量增多

    C. 中国战时国际战略地位不断强化

    D. 美国政府加强了对华支持的力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2. 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

    A. 鸦片战争

    B. 辛亥革命

    C. 义和团运动

    D. 太平天国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3. 有学者认为,同为中国近代影响深远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却比义和团运动更好地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其主要原因是太平天国

    A.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B.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D.在中国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4. 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出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A.宣扬人人平等思想 B.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C.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D.将基督教教义与儒家大同思想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5.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浙江和江苏的太平军颁布告示:“令凡有田者,得自征半年租”“业主租收五成”。在这种情况下,地主收租“如乞丐”,佃户“善者给数斗,黠者不理,或全家避出”。对此,合理的结论是太平天国运动

    A.引发了农民恐慌出逃

    B.得到了农村地主的支持

    C.触动了封建生产关系

    D.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6. 《资政新篇》问世后,曾国藩僚赵烈文在其《能静居士日记》中说:“《资政新篇》一本,贼族洪仁玕所作以上洪逆者,文理较明白。其中所言,颇有见识。”“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赵烈文如此评价主要是因为《资政新篇》

    A.有利于实现农民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

    B.学习西方的精神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

    C.体现了与洋务派一致的改革追求

    D.可作清政府全面改革内政的借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三省,除各种抗日义勇军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依靠群众,直接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极其艰苦的斗争。中共满洲省委指示各地党组织,加强与抗日义勇军的联系,并组织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从1932年起,先后组织了由汉、满、朝鲜、蒙回等民族的爱国志士参加的十余支抗日游击队……执行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党组织主动地争取团结各种抗日力量,收编和改造各种义勇军。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

    材料二  中国的抗日战争……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战场是抗击法西斯侵略时间最长(1931—1945年)的战场……在长达10年以上的时间里单独抵御了穷凶恶极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牵制了日军主力,扼制了日军北进,推迟了日军南下。

    ——摘编自刘宗绪、黄安年《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  讲》

    材料三  中华民族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进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

    ——摘编自姜廷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抗战活动。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两千年时间里,中国依靠其优越的文化、富足经济、军事力量,在东亚保持领袖地位,而朝鲜、琉球、安南、缅甸等周边小国则接受小伙伴的地位。构成这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国家的不平等,“国际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由国际法来制约,而是由所谓的封贡体系来支配。封贡体系体现了儒家的礼仪观念,并确认一个等级制的世界秩序中国在其中享有优越地位,安如磐石且不可侵犯。清廷坚持封贡体系不仅适用于亚洲周边国家,也适用于其他想与中国建立关系的西方国家。清廷把西方国家的使节当作藩属国使臣对待,作为内政的一部分由礼部和理藩院负责处理,而没有专门常设的外交机构。

    ——摘编自徐中约《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强势力的纷纷涌入,打破了中国传统的闭关政策。清廷中一些比较早的“开眼看世界”的大臣开始探索在西方外交语境下建立适应国际交往需求的外交机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与英、法、俄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增开通商口岸、列强公使驻京。1860年,“总理各国事务街门”在京设立,门办理对西方各国的交涉及各项洋务。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应西方列强要求清政府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摘编自王承庆《中国外交体制的建立与近代化转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外交体制形成的原因,并分析说明其与西方近代外交体制的区别。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外交机构的变化趋势,并对中国近代外交进行评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