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null 1 题,单选题 22 题,简答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2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A. 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 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 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A. 国际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 从封闭走向开放

    C. 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D. 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2 题
  1. 马克思曾说,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国家……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马克思的这段话,理解正确地是

    A. 殖民活动给殖民地带去严重灾难

    B. 工业革命加速殖民体系的崩溃

    C. 煤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D. 殖民活动客观上传播了新生产方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促进17世纪末18世纪初世界市场初具规模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新航路开辟和“商业革命”      B.欧洲国家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产品在世界范围内销售      D.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的推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

    A.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 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 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 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 美国经济的崛起

    C. 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 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作者评论的是

    A.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 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 工业革命开展的社会基础   D. 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 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 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 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 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汉代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 男耕女织

    B. 自给自足

    C. 连续性

    D. 脆弱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出现于

    A. 春秋战国

    B. 西汉

    C. 东汉

    D. 隋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A. 手工业的发展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D.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 民营手工业

    B. 家庭手工业

    C. 官营手工业

    D. 田庄手工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图片所示文物分别是我国四个地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根据所学知识,按照其制作技术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距今(2019年)(2019年)最近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下列关于西汉都城长安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是当时著名的商业中心

    ②城里设有专门的贸易区域

    ③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④官府设有专职的官员管理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人之所贵,主人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 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 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 百姓皆重商轻农 D. 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清文献通考》卷33中记载:“(顺治四年)户部议复两广总督佟养甲疏言:‘佛朗西国人寓居濠镜澳。以其携来番货与粤商互市,益已有年,后深入省会,至于激变,遂行禁止。今督臣以通商裕国为请,然前事可鉴,应请仍照前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载货下澳贸易可也。’上从之”。这段记载充分说明

    A. 清朝认识到开放澳门市场可以“裕国”

    B. 明末对外封闭政策在清初得到延续

    C. 清廷中开放派的主张得到暂时推行

    D. 清朝前期只准许在澳门与外商贸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观察下图,这是清朝“光绪十七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份票”。下列对其体现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中国最早的股票,开风气之先

    B. 当时中国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国家

    C. 当时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一种表现

    D. 中国金融证券业发达,大量企业上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中国近代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经营广告词宣称:“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接受批评”。从广告词中能够直接获得的信息是

    ①中国近代航运业已经出现

    ②轮船招商局业务范围较大

    ③轮船招商局资金雄厚

    ④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航运的局面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也会有差异。对哥伦布航行到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人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引导下,人们又有新认识。下列用词排列正确反映了上述三种观点的是( )

    A. 侵犯;发现;文明相遇 B. 文明相遇;发现;侵犯

    C. 发现;侵犯;文明相遇 D. 发现;文明相遇:侵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可能包括

    A.轧棉机、内燃机                B.蒸汽锤、铁路设备

    C.电灯泡、轮船                  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现”、“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 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D. 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有人形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是“全面开花”。但它仍有两个重要的发源地和中心,它们是:①中国   ②美国    ③英国     ④德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 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上升

    B. 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 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 电力工业的发展益为突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有人评论一种经济现象,认为它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这种经济现象开始盛行是在( )

    A. 18世纪末的英国 B. 19世纪末的美国

    C. 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 D. 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西汉·晃错《论贵粟疏》

    材料三  白居易诗《朱陈村》描写了唐代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扎扎,牛驴走芸芸。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纯。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自然经济的特征。

    (3)根据材料二指出自然经济对中国古代王朝统治起到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衣食足而知礼仪》

    材料二  方今其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汉书·贡禹》

    材料三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管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1)材料一反映了手工业的哪种经营方式?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三服官”和“东西织室”属于哪种手工业经营方式?这种手工业经营方式有何局限性?

    (3)根据材料三分析概括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的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唐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材料二  宋诗云:“远闻叫声声,衣服两大堆,件件来回经。”“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材料三  马戛尔尼访华并没有带来满意的结果。英国对代表理性主义工业文明成果的高度自信,在乾隆朝中高级官员以及皇帝眼中的只有不屑。清政府对马戛尔尼的所有请求概不答应,最后马戛尔尼使团除了带着一堆乾隆帝赐予的无用赏赐经广州入海外,一无所获。西方人心中关于中国形象最后崇高崩塌了。马戛尔尼在其《纪事》中写道:“中国自满洲鞑靼占领以来,至少在过去一百五十年里没有进步,或者更确切的说反而倒退了。”

    (1)从材料一、二中,你能得到唐宋时期哪些商业发展方面的信息?

    (2)分析马戛尔尼出使中国的深层次原因?清政府为什么拒绝马戛尔尼的要求?

    (3)材料三中马戛尔尼得出“至少在过去一百五十年里没有进步,或者更确切的说反而倒退了”的结论,客观上是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经济、外交政策等角度加以说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世界近代史,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可能会对15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2)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

    (3)运用材料二现代化角度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