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下表是部分先秦思想家的经济主张

    人物

    主张

    孔子

    将粮食看成是社会财富最重要的部分

    老子

    只有原始的采集、渔猎和农业才是本业

    墨子

    粮食的生产和储备关系到国家的存在

    商鞅

    农、战是国家兴盛的根本

    这些主张反映了

    A. 封建土地私有制基本确立

    B. 重农抑商已经是社会共识

    C. 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快发展

    D. 工商业的社会作用被忽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东汉时,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的传统,乡闾清议成为大族扩张势力的工具。曹魏时九品中正制形成,中正官由政府委任,把私人品评变作官家品评,强迫乡闾清议与政府一致。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

    A. 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

    B. 克服了察举制的弊端

    C. 更加注重德行的考查

    D. 不利于选拔有用人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宋代学者陈亮、叶适两人针对道学家“相蒙相欺以皮天下之灾”的弊端,提出“一艺一能”的“事功”教育。叶适则主张”道则兼艺”。此类思想主张

    A. 冲击了程朱理学的主导地位

    B. 利于推动社会重视科技教育

    C. 强调技能教育优于思想教育

    D. 是宋代政府重视科技的产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明史》对巡抚制度形成脉络所作出的勾画与解读,曾被广泛认同。但仔细对比《明实录》等原始材料,就会发现这条线索太粗,遗失了许多重要的史实,易产生对巡抚制度的错误认识。这说明

    A. 官方史书解读历史的功利性强

    B. 史料占有的质量影响历史解释

    C. 利用原始史料可获得历史真相

    D. 相同史料允许多元化历史解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轮船招商局筹办之初,李鸿章定下“官督商办”的帽子。1873年唐廷枢任总会办后,一方面清除官方管理人员,另一方面还清官方投资,并声称:“嗣后商务由商任之,盈亏商认,与官无涉”。这反映了

    A. 清政府对洋务企业的管理松弛

    B. 民用工业筹办受政府刻意阻挠

    C. 官督商办形式不利于政府获利

    D. 轮船招商局积极迎合时代需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新文化运动后期,在各种进步刊物中,以“新”字命名的刊物大量涌现,如《新社会》、《新生活》、《新江西》等。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A. 催动知识分子主体意识觉醒

    B. 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

    C. 引发了许多救国思潮的涌现

    D. 对新闻出版业影响尤为突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78年11月底,《人民日报》报道,广西允许农民养猪,“凡向国家交售一头肥猪,可以自宰一头,允许上集市出售。”北京通县也出现了“把仔猪下放给社员寄养”的新现象。报道还说,那些否定上述新政策、新现象的声音,是“文革”流毒。这表明当时

    A. 群众自发的改革举措获政府支持

    B. 改革开放政策成为普遍共识

    C. 改革开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D. 经济体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据罗马法专家统计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6世纪罗马主要法学家有108名,这是“其他古代法律体系中没有出现过的一个专业法学家阶层”。法学家阶层的出现可以印证

    A. 罗马帝国扩张急需完善罗马法

    B. 罗马法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限性

    C. 罗马法兴衰取决于法学家贡献

    D. 古罗马重视法学的专业化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意大利诗人但丁最重要的理论著作是用拉丁文(教会的官方语言)写的《论俗语》(俗语:各地方言)。该书成为他用意大利语写作《神曲》的理论根据。但丁意在

    A. 创立一种全新的语言体系

    B. 摆脱宗教对民众的思想束缚

    C. 使文艺创作更契合现实需要

    D. 向民众阐释文学创作的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马克思、恩格斯所认为“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了。”在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时“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据此可知经济全球化

    A. 消除了世界各地区间的民族差异

    B. 有助于形成世界性的利益共同体

    C. 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均衡发展

    D. 推动了世界性阶级斗争不断深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是美国漫画家埃利斯1925年7月4日创作的《中国的七月四日》,画面上是一个放鞭炮的中国农民,鞭炮上写着“革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中国革命中心转移

    B. 农民成为革命主力

    C. 国民革命深入发展

    D. 美国支持中国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主要经济体经济总量占全球GDP比重(1999﹣2011)

    如图反映出

    A. 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B. 冷战结束后各经济体的发展速度放缓

    C. 美国经济正逐渐走向衰落

    D. 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矛盾渐趋尖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的“华夷”现念,至少在战国时代已经形成,中国人在自己的经验与想象中建构了一个“天下”。他们想象,自己所在的地方是世界的中心,也是文明的中心,地理空间越靠外缘就越荒茏,住在那里的民族也就越野蛮,文明的等级也越低。但是这种中心与边缘的划分并不完全是空间的,往往中心清晰而边缘模糊。但是,在北宋一切都变化了。民族和国家有了明确的边界,天下缩小成中国,而四夷却成了敌手…在关于“中国”的各种观念和话题里面,我们很可以看到当时人感受,焦虑、紧张的情绪,而这些感受,焦虑、紧张情绪所呈现的一般思想世界,就成了精英观念和经典思想的一个背景与平台,使他们总是在试图证明“中国(宋王国)”的正统性和“文明(汉族文化)”的合理性。

    ——摘编自葛兆光《宅兹中国一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

    材料二  :在对外关系中,整个嘉庆朝,“中国”的使用频率在微弱的增加,鸦片战争前后,“天朝”使用的次数减少,“中国”使用的频度相对增加;至光绪年间,“天朝”已经几乎不用。“天朝”减少后,出现在史料中的自称主要是“大清国”“中国”…1905年后,“世界”一词的使用次数急剧增加。在1898年超过“万国”,1903年后超过“天下”;与此同时,“国家”和“民族”这两个关键词的使用也超过“天下”。

    ——据邹明洪冯建勇《从传统天下到近代国家:清季近代国家观念之构筑一兼论民族国家构筑视野下的中国边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战国到宋代,“华夷”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简述其对宋代思想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对外关系中的称谓发生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反映的历史趋势。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两次“天下观”变化原因的相同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材料:周克商之后,虽已取得天下,但政权并不稳固。这固然来自武王的早逝和成王的年幼,更重要的是殷商的反对势力还很强大。因此,开国后很长的时间,周人还无暇顾及制度建设和文化创新,而是一方面以夏之礼乐来抗衡商文化;另一方面又因周长期为商之属国,且文化远远低于殷商,不得不对其有所借鉴。后周公摄政,平定三监之乱,始着手进行制度建设。据典籍记我,周初的礼乐改革,至少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周公摄政六年的制礼作乐。第二,周成王时的“兴正礼乐”。第一阶段以“制作”为主,有开创之功;第二阶段以“兴正”为要、行完善之事。礼乐制度既成,周王室祭祀先祖时,邀诸侯前来助祭观礼,遂有灭国而不绝祀的传统。”。

    ——摘编自付林鹏《周颂有瞽与周初乐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初礼乐改革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初礼乐改革的意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在进攻波兰的战争中,德国使用内击战战略,以每大30—50公里的速度实施钳形究去围歼破军,波军伤亡20万,被俘42万。9月27日攻陷华沙,波兰被迫停止抵扰。德国攻陷波兰后,一面作出和平姿态,一面将主力调往西线,伺机进政西欧国家。英法虽然向德宣战,实际上是宣而不战,从宣战日起到1940年5月德国进攻西欧前,双方在法德边境集结大量军队互相对峙,没有发生过一次真正的战斗。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网史纲》

    材料二  雅尔塔会议就波兰政府问题展开激烈争论。罗斯福提议另起炉灶,组织新的政府;在古尔极力为流亡政府辨护,争取让它在新政府中占据更多的份额;苏联则力主以临时政府为核心,吸收部分流亡政府的成员。最后苏联的主张占了上风。西方国家在不能控制波兰政府的情况下,力图限制其疆界西移的幅度,只同恋以奥德河为其西界,但苏联坚持要进一步西移到奥德一西尼斯河一线,取得成功。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波兰在二战前、后期面临的不同国际局势。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英法筇西方国家对波兰采取不同政策的结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材料:苏轼,眉州眉山人,生性放达,为人率真。嘉祜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得中殿试乙科。当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已任,积极议政。熙宁四年(1071年),因新法害民,苏轼上书直言其弊,获罪于改革派,于是请求出京任职。任地方官期间,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

    苏轼“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诗、词、书、画兼精,词风豪放,开创了词的新时代。其事迹广为传颂,后世有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玻桥、东玻帽、东坡话、东坡肉、苏堤等传说。

    ——据《宋史,苏轼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轼敢于直言新法弊病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轼在后世被广为传颂的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材料  1699年,格列佛出发远航。1711年,格列佛来到没有金钱,没有军队警察的慧骃国(即中国)。他向他的慧骃主人解释说:“那里(英国)的人认为,不管是用还是攒,钱都是越多越好,没有个够的时候.富人享受着穷人的劳动成果,而穷人和富人在数量上的比例是一千比一。因此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被迫过着悲惨的生活”。

    在格列佛眼中,他的慧骃主人的神态和“哲学家试图解决某种新的困难现象时并无不同”慧骃国的统治阶层也表现得和“哲人”一般,国王是个理智贤明、勤劳勇敢、仁慈友爱、公正诚信的理想人物。

    格列佛的慧骃主人批评英格兰的政府显然“严重欠缺理性,以致严重欠缺美德,因为单单理性就足以统治理性的生灵”。在格列佛眼里,慧骃代表着自然最完美的状态,它们有着天赋的理性。这种理性的完美足以带来德性,因而基督教道德成为多余的。

    ——整理自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1726年

    结合所学知识从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简要评述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评述要准确全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