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句子默写 1 题,语言应用 1 题,选择题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袁隆平不打算退却,他很清楚他拥有的有利条件是其他国家科学家少有的:进行这项研究,中国有中国的有利条件,中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又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有辽阔的国土和充足的光温条件,海南岛是理想的天然温室,育种者的乐园;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可以组织科研协作攻关;有党的正确领导,任何困难都可以组织力量克服。直到今天,袁隆平都对为攻克杂交水稻难关在全国13个省区的18个科研单位进行的科研大协作感慨不已,认为没有这样的大协作,杂交水稻研究绝不会取得今天这样世界瞩目的成果。

    (选自《喜看稻菽千重浪》)

    材料二:

    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中国科技评奖委员会评语)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真正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诉求的制度,是考虑“全国一盘棋”的制度。靠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前,我们办成了像“两弹一星”这样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大事。我们依靠中国特色的初级卫生保健制度,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我们不仅站起来了,而且挺拔地站起来了。

    (摘自《70年伟大成就使我们坚定制度自信》)

    材料四:

    有个评估机构说我的身价是一千零八个亿,要那么多钱做什么?那是个大包袱。我觉得我现在生活很好,我不愁生活,工资足够用,房子也不错。衣服对我来说感觉都一样。我最贵的西装是在北京领首届最高科技奖前,抽空逛了回商场,买了打折到七八百块钱一套的西装,还是周围同事捣鼓了半天才买的。

    我不愿当官。“隆平高科”让我兼董事长,我嫌麻烦,不当。我平生最大的兴趣在于杂交水稻研究,我不干行政职务就是为了潜心科研。学农有学农的乐趣,我就是乐在苦中啊!我们搞水稻,要在水田里呆,还要在太阳下晒,工作是辛苦点。但我觉得乐在苦中,因为有希望、有信念、有理想在支撑着。因为我认为粮食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所以我觉得我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对国家、对百姓都是大好的事情。

    (摘自《北方人》,有改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当今全国13个省区的18个科研单位为攻克杂交水稻难关而正在进行的科研大协作,充分体现中国的体制优势。

    B.袁隆平的富足在于他对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在于他立志解决人类饥饿问题及为之而付出的努力。

    C.材料三以“两弹一星”和“中国特色的初级卫生保健制度”为实例,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D.材料四是袁隆平自己的叙述,可以证明材料二中的颁奖词对袁隆平的概括是高度准确、凝练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只有中国具备研究杂交水稻的有利条件,所以,也只有中国能取得世界瞩目的杂交水稻研究成果。

    B.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上的成就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大量实践,彻底颠覆权威,才能取得卓越成果。

    C.能够真正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诉求,考虑“全国一盘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根本原因。

    D.袁隆平认为钱多对自己其实是大包袱,当官也会影响自己的科研工作,为潜心科研,他宁可选择过穷苦日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梅姐和小牛

    “我不干了,我要回红山嘴子。”这是小牛第三次提出要回家。“一个萝卜一个坑,你不干谁抬他?”吴富梅用手指了指远处躺在担架上昏睡的老陈。

    小牛本想说:“你抬呗,你又不是没抬过!”但瞅一眼吴富梅隆起的肚子,小声嘟噥道:“我不管,反正我要回家。”吴富梅说:“连长不是答应过你们的工钱从十天一块涨到一块半了吗?你还不干?”“这不是钱的事,我要回家结婚!”小牛说。

    小牛没打算跟部队走那么远,寻思着在家周围三五十里,抬抬伤员,干上两三个月,挣上几十块银圓,回他的红山嘴子村娶媳妇。爹在瓦房村已给他定了亲,那个叫巧儿的大辫子姑娘就是他的未婚妻。本来打算去年结婚的,因家里穷才推到今年。爹说割了晚稻就为他办喜事,说跟着红军挣点儿钱,钱不会少。不像那些不讲理的民团,给他们出了力,不仅要不到钱,还会挨顿臭揍!

    没承想越走越远,还时不时有战斗。他们担架队虽不参加战斗,但赶上飞机“拉粑粑”太吓人了!小牛腰里已经有几十块大洋,这些够他娶媳妇的了。要真没了命,银圆有屁用!大辫子不成了人家媳妇了?上一回小牛闹着要回家,死活不抬了。吴富梅就生气地说:“你走吧,你给红军抬担架,那些白狗子民团知道了能饶过你?”她气呼呼地抬起担架,对小牛说:“我就不信,离了你担架队就完不成任务?!”小牛还是不忍心让一个怀孕的女人替他抬。

    开始转移时,吴富梅就已经怀孕,她丈夫王顺年是红二团的政委。为了能跟队伍走,她直瞒着。后来部队受伤干部多了起来,上级确定组建干部休养连,吴富梅被查岀怀孕,属于留下的人员。那天晚上,她找到休养连党总支书记董必武要求随队。董老劝她,留下也是革命工作。好话虽然说了三千六,但还是说不过她,就借口睡觉,关上房门。董老在屋子里看书写字到了大半夜,她硬是在他门外坐了一宿。最后吴富梅还是被留了下来。

    有一天上午,一匹枣红马接走了吴富梅。天黑之前,小牛看到董老、连长陪着吴富梅回来,三个人谈到很晚。半个月后,吴富梅哑着嗓子对小牛说:“我知道你想走,等老陈能走路了,你就可以回家了。俺家老王不在了,我只有肚子里这个孩子了。我要坚持战斗,就是受再大的苦,也要把孩子养大成人。还是董老说得对,拼死争取的共产主义,咱们可能看不到,咱们的儿孙一定会看到!”

    小牛看着吴富梅布满血丝的眼睛,默默地点了点头。

    “敌机,敌机!快卧倒!”周围没有树林和庄稼,毫无作战能力的担架队完全暴露在敌机的眼皮底下。小牛和同伴用身体掩护着担架上的老陈,吴富梅扑倒在小牛身上。吴富梅背上中了子弹。她最后一句话是对抢救她的医生说的:“同志哥,求你要保住这个孩子!

    路边小山坡上的新坟里,安睡着梅姐和她的孩子,那是长征队伍里年龄最小的烈士,还没有名字,也不知道性别。

    小牛跪在那里,哭着发誓:“梅姐,革命不成功,我再也不走了。我给我爹捎个信儿,让巧儿也来和我一块儿当红军,抬担架!”

    (选自《红豆》2019年第7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军对待民夫的态度与“民团”不同,是小牛参加红军担架队的重要原因。

    B.组织上让吴富梅留下,是为了让怀孕的她能够更好地孕育孩子。

    C.小说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了吴富梅失去丈夫之后的悲痛和坚强。

    D.吴富梅在小牛第三次提出回家后,非常生气,替小牛抬起担架。

    2.请根据小说的情节,简要概括小牛成长变化的过程。

    3.本篇小说和课文《百合花》写的是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故事,却有许多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   )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条路永无止境,______;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然而,通过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仅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且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浸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   )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是为着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   );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   ),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文段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20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熟悉  休戚相关  心智  熟视无睹

    B.熟悉  息息相通  心智  视而不见

    C.熟习  息息相通  心志  熟视无睹

    D.熟习  休戚相关  心志  视而不见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然而,通过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你都会感到满足和幸福——不仅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且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B.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仅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且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C.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D.然而,通过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文段一: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皆若偻。

    文段二:

    昔罢兖曹,与一二友祠岱岳。因登绝顶,行四十里,宿野人之庐。前有药灶地,多鬼箭、天麻、元参之类。将五鼓初,各仗策而东,仅一二里,至太平顶,丛木中有真宗东封坛遗址。

    拥褐而坐,伺日出。久,星斗渐稀,东望如平地,天际已明,其下暗。又久之,明处有山数峰,如卧牛车盖之状。星斗尽不见,其下尚暗,初意日当自明处出。又久之,自大暗中日轮涌出,正红色,腾起数十丈,半至明处,却半有光,全至明处,却全有光,其下亦暗,日渐高,渐变色。五更三四点也。经真宗庙帐宿之地石上方柱窠甚多又经龙口泉大石有罅如龙哆其口水自中出又经天门十八盘,峰兀秀耸,眺青齐,诸山可指数,天下伟观也。

    (邵伯温《泰山日出》)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曰          或:有人             皆若偻     而:但,表转折

    B.五更三四点也   度:估计,推算         伺日出     以:来,表目的

    C.眺青齐       北:向北             久        之:音节助词

    D.天下伟观也     信:实在,确实         其下暗     则:却,表转折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经真宗庙/帐宿之地/石上方柱窠甚多/又经龙口/泉大石有罅/如龙哆/其口水自中出/

    B.经真宗庙帐宿之地/石上方柱窠甚多/又经龙口/泉大石有罅/如龙哆其口/水自中出/

    C.经真宗庙帐宿之地/石上方柱窠甚多/又经龙口泉/大石有罅/如龙哆其口/水自中出/

    D.经真宗庙/帐宿之地/石上方柱窠甚多/又经龙口泉/大石有罅/如龙哆/其口水自中出/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戊申,天干地支的一种组合,古人常用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戊申日是丁未日的后一日。

    B.鼓,在这里指更。古人将一夜划分为五更,戌时初(今19时)称为定更,定更时击鼓,所以,也将“更”称为“鼓”。

    C.兖,即兖州,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划天下之地为九州,兖州即为其一。商周时期,九州所指略不同,但兖州都在其列。

    D.真宗,是北宋第三位皇帝赵恒的庙号。隋唐后,皇帝死后普遍有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康熙帝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2)星斗尽不见,其下尚暗,初意日当自明处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临近期末考试,老师组织了一节古代诗歌复习课,对一些诗句进行赏析。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有误的一项是

    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道出了词人的雄心壮志,特别是“谁主沉浮?”这一反问,表达了词人要具备像大地一样宽广的胸怀,虚怀若谷,好好学习,不负韶华的意愿。

    B.“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诗人把自己对人才渴望的情怀形象化为高山江海,借用周公的典故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服,点明了本诗的主题。

    C.杜甫《登高》的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悲凉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D.李清照的《声声慢》开头用十四个叠字,不仅富于音乐美和韵律美,而且充分表达了孀居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词人连遭不幸,她苦苦寻求精神上的寄托,然而,找到的只是“冷冷清清”,而“凄凄惨惨戚戚”更看出悲痛之深。

    2.如果你选择赏析“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作用,请把你的发言写下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开荒南野际,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园居(其一)》)

    (2)____________,恍惊起而长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4)____________,最难将息。          (李清照《声声慢》)

    (5)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6)耳得之而为声,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7)还顾望旧乡,____________。         (《涉江采芙蓉》)

    (8)爱而不见,____________。          (《诗经·邵风·静女》

    (9)____________,术业有专攻。         (韩愈《师说》)

    (10)金风玉露一相逢,____________。     (秦观《鹊桥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仿照下面例句的句式,展开想象,另写两个句子。

    例句:树干上留着一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本学期我们阅读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一书,根据对本书的理解,完成下列小题。

    以下是《乡土中国》“礼治秩序”部分的解说,和原书说法不符的一项是

    A.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B.礼和法维持规范的力量是不相同的。法律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礼则是依靠传统来维持。

    C.礼治实施的前提是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此它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

    D.法治和礼治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社会情态中。现代社会虽然变迁很快,但是,礼治依然可以作为法治的辅助和补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韩愈说:“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毛泽东说:“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

    梁启超说:“片言之赐,皆事师也。”

    高尔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

    韩非子说:“万物可以为师。”

    生活中的人、物、事等,凡能使人受教益的,皆可视以为师。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以使我学习到人生道理的人、物、事等为对象,以“你,是我的老师”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