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单选题 24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8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4 题
  1. 表:1936—1944年中国国立大学数量及分布

    时间

    国立大学数量(单位:所)及分布

    1936年

    北平4,上海3,南京、武汉、广州、杭州、青岛、成都各1所

    1938年

    云南4,四川4,广西、湖南、福建、陕西各1所

    1944年

    四川6,云南3,陕西3,贵州2,上海2,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各1所

    ——据李涛《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数量及区域分布变迁》

    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 外部侵略造成既有文化格局的改变

    B. 当时经济文化发展不充分不平衡

    C. 中央政权对文化教育的控制力削弱

    D. 当时派系林立,政权分立的状况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49年6月,毛泽东说,如果任何外国政府同蒋介石脱离关系并停止对他的援助,新的共产党政权便准备同它建立外交关系,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恢复和发展国际间的通商事业,以利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

    A. 逐步打破美国孤立和封锁

    B.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对西方国家仍持开放态度

    D. 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唐代宰相杜佑之子杜从郁被任命为门下省谏官左拾遗,遭到御史反对而改任他职。这反映出,当时

    A. 君主权威日益加强

    B. 皇权受到一定程度限制

    C. 监察制度比较成熟

    D. 世族门阀政治逐渐衰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清政府看来,《南京条约》是永保和平的“万年和约”,而英国人魏尔特把《南京条约》称作“外国对华贸易的大宪章”。两国对《南京条约》的认识说明

    A. 中英达成协议从此停止战争

    B. 清政府被迫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C. 中英实现了国际贸易的接轨

    D. 中英对条约的本质认识角度不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史载,清朝中期以前,满人官员在政权结构中占绝对的优势。然而到了1866年,满汉总督比例为1:6.5,满汉巡抚比例为1:12,汉人在国家政权结构中逐渐占绝对多数,与之前形成鲜明的对比。出现上述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 鸦片战争

    B. 洋务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

    D. 甲午中日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巴黎公社将会议讨论的重要问题、形成的重要决议等及时刊登在它出版的《公报》上,公社的许多法令和施政措施都是经过各俱乐部提出,在得到民众同意的情况下陆续颁布和实施的。这些举措

    A. 提高了公社的工作效率

    B. 保证了公社政策的正确

    C. 有利于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D. 体现了政权的民主性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国共产党在某次宣言中说:“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中共发表此宣言是在

    A. 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夕

    B. 卢沟桥事变发生以后

    C. 北伐战争行将结束时

    D. 重庆谈判的过程之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这不仅改变了美国过去在和平时期不参加美洲大陆以外任何军事集团的传统对外政策,而且标志着美国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战略部署业已初步完成。”这评论的是

    A. 北约组织成立

    B. 杜鲁门主义提出

    C. 实施马歇尔计划

    D. 柏林危机的爆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91年12月,联合国解决了3个国家的席位继承问题并新增12国加入联合国。这实际上反映了

    A. 多极化趋势大大加强

    B. 第三世界国家力量逐步壮大

    C. 战后世界政治体系崩溃

    D. 联合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申报》的报道称:五四运动是一场阻止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签署对德“和约”、要求惩办亲日卖国贼的全国性学生爱国运动。日本媒体在报道五四运动时,却将其定性为“排日”学生的一场暴动。中日媒体对五四运动的报道不同说明了

    A. 新闻报道不能作为研究史料

    B. 年代久远使历史真相难还原

    C. 新闻报道众说纷纭没有价值

    D. 立场不同影响对历史的解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利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 秦朝御史大夫   B. 汉朝丞相

    C. 唐朝六部尚书   D. 明朝内阁大学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

    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美国1787年制完会议对宪法的批准程序进行变革,由《邦联条例》规定的所有州议会的一致批准,改为在州议会的建议下召开专门的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批准新宪法,9个州批准就能生效。这一变革体现了最

    A. 三权分立由理论到实践

    B. 代议制与政党政治相结合

    C. 州权和人民主权相结合

    D. 联邦制与直接民主相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隋炀帝下令地方上报风俗、物产,编成《诸郡物产土俗记》、《区宇图志》等图经;唐朝各州也大都修有图经以备考核检查。这些做法旨在

    A. 推动地理学的发展

    B. 丰富地方志的类型

    C. 变革对官吏的考核

    D. 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中国政治制度史》载:(明朝)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可以风闻奏事,而不一定负核实的责任,所以当时的六部官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这反映了明朝

    A. 君主专制统治强化

    B. 吏治风清气正

    C. 丞相制度已被废除

    D. 谏议制度完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有学者认为用“冷战”来描述战后世界本质上是“欧洲中心主义”在作祟。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冷战”是西方人提出的概念

    B. 欧洲人将“冷战”政策道德化

    C. 欧洲“冷战”掩盖了亚洲热战

    D. 战后欧洲衰落已非世界中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希腊民主政治的原型就是从这些小城邦里萌生,但它并不是代议式的民主,用不着选举国会议员。所有的男性公民群聚于某个场所就公共事务进行讨论,法律和政策的制定都通过投票表决。”这段话说明古希腊民主政治具有

    A. 原始性与狭隘性

    B. 直接性与全面性

    C. 开放性与随意性

    D. 独立性与广泛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分封制度的加强

    B. 宗法制的衰落

    C. 选官制度的变化

    D. 井田制的推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羁縻政策起源于战国时期,唐高祖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宋朝进一步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对“其有力者,还更赐以疆土”。羁縻政策的实施

    A. 有利于扩大中华民族的统治区域

    B. 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管辖

    C. 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

    D. 激化了边远少数民族与中央的矛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西魏诏书曰:“今之选举者,当不限资荫,惟在得人。”此后,“周氏以降,选无清浊”。这表明当时

    A. 察举制的选才作用日益凸显

    B. 门阀士族政治逐渐走向鼎盛

    C. 九品中正制选举不全凭门第

    D. 科举制选拔人才更注重才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舆论对世界形势的描绘。据此推断

    记述

    出处

    夫今日泰西大局……绝似周末战国形势;时局又与春秋相仿

    1898年《申报》

    彰彰西报,日播瓜分之谣;渺渺中州,将踵波兰之辙

    1898年《知新报》

    居此有强权无公理,与帝国主义之民族相遇,安所往而不居劣败之数耶

    1906年《通学报》

    协约者,战争之新法也,强国之战弱国也

    1907年《外交报》

    A. 维新变法时期华夷观念开始动摇

    B. 辛亥革命推动进化思想传入中国

    C. 近代国人国际观念逐渐居于主导

    D. 世界战争迫使政府外交转为被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20世纪50年代,北京市长彭真要求人民大会堂设计建造要体现出以人民为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使工人农民一进大会堂不仅感到庄严雄伟,同时也感到自己就是建筑物的主人。人民大会堂兴建的背景是

    A.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胜利召开

    B.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立

    C. 我国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D. 以阶级斗争为纲盛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十二制表法》中规定,在进行财产交易时,当事人要说出规定的套语,至于这种套语的言辞是否反映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法律不予过问,只要交易的仪式符合要求即可。这说明当时罗马

    A. 公民法不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B. 经济领域容易出现法律漏洞

    C. 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影响司法公正

    D. 公民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法国大革命之所以在现代民主政治发展史上具有典范意义,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对“平等”原则的落实。这种落实的一个典型表现是

    A. 高度认同政党政治

    B. 不惜牺牲部分自由以保证平等

    C. 定期召开三级会议

    D. 通过三权分立以确立制衡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建军初期,南昌起义部队实行了政治指导员制度。政治指导员的任务是负责军中的党组织工作和宣传工作,协助指挥官完成战斗、给养、管理、训育等各项任务,一切工作以争取军事胜利为主要目标,其在军中的地位低于同级指挥官。1927年9月,毛泽东对参加秋收起义的部队进行了“三湾改编”,正式建立了党代表制度。党代表制度在全军推行。1928年中共六大前后,中共中央多次指示红军仿效苏联,废除党代表制度,改为政治委员制度,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肯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1930年10月,中央军委颁布了《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突出强调“红军中只允许党在政治上唯一领导”。

    ——摘编自王建强《红军由党代表制度到政治委员制度的变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土地革命时期人民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民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基层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明代中央权力只延伸到县一级,县以下的广大乡村就形成了乡绅、宗族长老支配下的地方自治组织,其权威的合法性并不来自官府授予,而是依赖于他在家族中的辈份,以及对地方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的贡献。他们一方面代替国家征收赋税,维护社会治安,宣讲教化,使国家权力渗透到社会基层。另一方面,地方自治组织也是制约国家权力的一种形式,对于缓解那种横暴的、非理性的专制政治对社会带来的全面破坏,客观上具有积极作用。在国家大乱时,乡绅、宗法力量主导的自治自救活动既可避免社会的全面崩解,乡村社会一般不会随着国家的瓦解而瓦解,反而会担负起文化储存器的功能,保护了一批社会精英,使社会政治秩序得以重建,中华文明得以积累传承。

    ——据张星久《对传统社会宗族、乡绅历史地位的再认识》等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乡绅、宗族组织形成的原因,并从国家的角度分析乡绅、宗族组织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收回租界一览表

    收回时间

    国别

    租界

    名称

    收回时间

    国别

    租界

    名称

    收回时间

    国别

    租界

    名称

    1917年

    德国

    天津德租界

    1945年

    日本

    苏州日租界

    1945年

    日本

    厦门日租界

    1917年

    德国

    汉口德租界

    1945年

    日本

    沙市日租界

    1945年

    日本

    天津日租界

    1917年

    奥地利

    天津奥租界

    1945年

    日本

    福州日租界

    1945年

    意大利

    天津意租界

    1924年

    俄国

    天津俄租界

    1945年

    日本

    汉口日租界

    1945年

    各国

    北平东交民巷使馆区

    1925年

    俄国

    汉口俄租界

    1943年

    美国

    上海美租界

    1927年

    英国

    汉口英租界

    1902年

    美国

    天津美租界

    1945年

    各国

    上海公共租界

    1927年

    英国

    九江英租界

    1943年

    英国

    上海英租界

    1946年

    法国

    上海法租界

    1929年

    英国

    镇江英租界

    1943年

    英国

    天津英租界

    1946年

    法国

    天津法租界

    1930年

    英国

    厦门英租界

    1943年

    英国

    广州英租界

    1946年

    法国

    汉口法租界

    1931年

    比利时

    天津比租界

    1945年

    各国

    鼓浪屿公共租界

    1946年

    法国

    广州法租界

    1941年

    日本

    重庆日租界

    1945年

    日本

    杭州日租界

    ——摘编自《中国抗日战争史地图集》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