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论述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2 题
  1. 唐代的科举制有“投牒自举”一项,就是自学有成就的人可以书面提出申请,经考试合格后,再由州县送尚书省参加考试。而宋代的科举制建立了糊名和誊录制度,既糊住举人试卷上的名字、乡贯,也糊住初考官所定的等级。对于唐宋科举制变化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

    A. 唐代考生只能通过“投牒自举”方式参加科考

    B. 宋代糊名和誊录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了舞弊现象

    C. 反映了科举制在人才选拔机制上的进一步僵化

    D. 严格选拔途径和手段从而使人才选拔更加公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俞森《荒政丛书》卷5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A. 重农抑商已有所改变

    B. 农业是财政的主要来源

    C. 已显露近代化的曙光

    D. 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美国政治的伟大之处在于作为一个“制衡机器”,它具有相当的自我纠错能力……一个充分制衡的政治制度,等于无形中增加这个制度里的“协商点”,从而尽显消减公共政策中的专断性。材料说明

    A. 三权分立和制衡利于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B. 维护民主利于提高政治决策的理性成分

    C. 联邦制度有利于避免中央权力过于集中

    D. 分权与制衡利于人民充分实行民主精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公元前560年,雅典开始举办城市酒神节,戏剧表演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由公民大会选出的执政官指定富有的雅典公民担任赞助者。在戏剧公演前,以抽签方式选出评委以行使戏剧评判权,这与集体议政程序如出一辙。当时古代雅典的戏剧表演活动

    A. 推动了财产等级制度的确立

    B. 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C. 利于营造城邦民主政治氛围

    D. 反映出旧贵族特权被基本铲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唐后期,武进开凿孟渎,引江水溉田四千顷。《新唐书》记载:“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这表明当时

    A. 兴修水利是江南发展的唯一因素   B. 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江南地区

    C. 江南地区的粮食生产居全国首位   D. 江南粮食高产推动地域商帮出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西周统治者从商的覆灭中认识到“天命靡常”,看到了人民的武装倒戈,使西周打败了商王朝,于是提出“天惟时求民主”,“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说明

    A. 儒家思想逐渐居于统治地位

    B. 民本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C. 中国自古以来不乏民主思想

    D. 西周抛弃了神权政治而走向德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致信宋教仁说:“民国大局,此时无论何人执政,皆不能大有设施。若只从政治方面下药,必至日弄日纷,每况愈下而己。必先从根本下手,发展物力,使民生充裕,国势不摇。而政治乃能活动。”在此,孙中山认为

    A. 推行民主制度必须首先发展经济

    B. 民主制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C. 中华民国的未来发展将困难重重

    D. 革命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学者认为,世界格局进入了一个无领导者的“碎片化”时代。自二战结束以来,首次没有任何单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推动国际议程。这里的“碎片化”

    A. 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B. 有利于国际政治关系的民主化

    C. 表明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D. 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自1950年1月始,新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果断地采取了如下措施:先后收回了美、法、荷、英等在中国的兵营;宣布由中国政府管制对外贸易,实行进出口许可证;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是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这一措施体现了新中国初期的哪一外交方针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你们面前受审的是个有钱人,他指望以财富来开脱罪名。可是在一切公正无私的人心中,他本身的生活和行为就足以给他定罪了。假如今天他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那不是因为缺乏罪证,也不是因为缺乏检察官,而是因为司法官失职。”上述材料反映了

    A. 本身生活和行为是定罪主要依据

    B. 自然法精神在实践中面临挑战

    C. 罗马法的理念在现实中无法实现

    D. 罗马法不重视证据和法律程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某同学在上大学先修课中国古代文化时,在周振鹤的《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中看到下图,请问这幅行政区划图描述了哪个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A. 西周

    B. 秦朝

    C. 汉初

    D. 元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形成表格所示这种局面的原因有

    项目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数量

    22

    25

    25

    9

    25

    7

    7

    8

    8

    ①统治阶级的重视和支持  

    ②发展农业的需求

    ③传统科学注重应用学科  

    ④科举取士的促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中国

    西方

    15~16世纪

    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李时珍著《本草纲目》,集我国药学成就之大成

    哥伦布航行抵达美洲;布鲁诺宣扬“日心说”,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

    17~18世纪

    徐光启从澳门延请西士,募购西洋火炮;黄宗羲写成《明夷待访录》;康熙设置南书房

    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洛克发表《人类理解论》;马嘎尔尼使团访华,赠送英国“君主号”战舰模型等

    19世纪

    “一口通商”体制;鸦片战争后,签订一系列条约;“中体西用”指导下的洋务运动开始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美国工厂已达数十万家;日本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方针

    ——据《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中国近代史》整理

    上表是15世纪至19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象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三: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四: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

    (2)据材料二、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

    (3)材料三中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并说明理由。

    (4)依据材料四,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材料一:农业谚语和诗歌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对生产经验的总结。诗歌: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夏日田园杂兴》)谚语:三分种来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

    材料二: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三: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4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材料四:荣氏兄弟(荣宗敬、荣德生),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1902年,与他人合股创办无锡保兴面粉厂。1912年,荣氏兄弟与王禹卿等人集股在沪创办福新面粉厂,荣宗敬任总经理。到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12家面粉厂,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

    ——人民版教材《历史》必修第二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宋代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以及明清出现了“新经济萌芽”的依据。

    (2)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中国农业发生的变化,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指出其实质。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简析1912-1920年荣氏企业迅速发展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