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单选题 11 题,非选择题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1 题
  1. 尊天、法祖,尚人文、重史乘(史乘:即正史),构成中华原创性典籍文化的主动脉,显示中国式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这强调的核心思想是

    A. 传承古制、重史传统

    B. 尊重自然、恪守古训

    C. 神化王权、天人合一

    D. 人文关怀、以史为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著名学者易中天在其《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中指出:“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南北朝的历史意义,我认为那就是: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的有了。什么没了?五胡。什么有了?南北。”这说明

    A. 汉民族对少数民族的单向融合导致五胡的消失

    B. 南北分野对中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C. 国家分裂严重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

    D. 民族融合是导致民族消失的根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近代欧洲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印刷术所起的促进作用是

    A. 促进了地理大发现

    B. 推动了文艺复兴

    C. 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

    D. 打败了骑士阶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唐后期著名诗人元稹在为白居易《长庆集》所作序言中说,白诗被“缮写模勒(仿照原样雕刻),卖于市井,处处皆是……自篇章已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由此可见

    A. 白诗关注民生最为流行

    B. 民众商品意识普遍增强

    C. 技术进步有益文化传播

    D. 政局变动刺激文学繁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之学,重视实地考察和试验观察。徐霞客的地理之学,全由亲身旅行各处,实际观察之后的记录。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都有工艺器械的制作过程,并有实绘的图样,还介绍了一些外来技术。这表明,他们都

    A. 具有理性主义学风

    B. 强调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C. 力图总结传统科技

    D. 受到西方自然科学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如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建立夏政权的匈奴首领自称“大禹之后”、“(将)复大禹之业”。这表明

    A. 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   B. 中原文明的影响扩大

    C. 游牧民族转向农耕生活   D. 北方地区统一进程加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王祯在《农书》总序中记载:“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板木为字,用小细锯搜开,各作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比试大小高低一同,然后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夹之,盔字既满,用木檐捐之,使坚牢,字皆不动,然后用墨印刷之。”下列关于材料中的印刷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A. 刻板费时费工费料   B. 大批书版保存不便

    C. 出现错字易于改正   D. 不适于小规模印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提到“王者异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在《史记·历书》中说“敬授民时”。这说明古代帝王们

    A. 认为天象直接关系皇家的命运

    B. 十分注重其统治的合法性解释

    C. 重视历法以维护封建统治利益

    D. 重视农业以维护封建统治基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

    A. 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   B. 《九章算术》、罗马法

    C.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   D. 《春秋繁露》、《理想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应朝鲜国王请求,明朝皇帝多次颁赐书籍。除历书外,儒家经典、史地类和教化类书籍最多,如明成祖特赐《四书大全》、《五经大全》等书。这种交往

    A. 体现了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态势

    B. 巩固了中朝两国的平等外交关系

    C. 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拓展

    D. 标志朝鲜开始接受中国儒家文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中国形象”最主要指

    A. 君主专制

    B. 统一帝国

    C. 儒家思想

    D. 科举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太祖有言:“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政治。”北宋政治家、书法家蔡襄曾感叹:“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北宋官员田况在《儒林公议》中记述:“(宋太宗)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饥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

    材料二张载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范仲淹名句:“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司马光《涑水纪闻》记述:宋太祖尝弹雀(用弹弓打鸟)于后园,有某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尚急于弹雀。”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邪?”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既惧又悦,赐金帛慰劳之。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政治的突出特点,结合史实分析形成这种政治特点的主要原因,并指出这种政治特点对宋代科技文化带来的多方面影响。

    (2)材料二的名育名句和事例集中体现了怎样的一种精神?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中官员体现出这种精神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