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20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5 题
  1. 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一部分官员和有识之士深受刺激。他们开始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寻求御敌之道。由此可见,鸦片战争

    A.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 B.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C.刺激了先进中国人睁眼看世界 D.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860年10月,一场大火在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烧了三天三夜,升腾的浓烟弥漫北京城上空,遮天蔽日,久久不散。这一场景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天朝田亩制度》中的这些内容

    A.使太平天国建立起政权组织 B.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有效实施

    C.使全国土地得到了平均分配 D.有利于鼓舞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877年,轮船招商局收购了美国旗昌轮船公司,之后,又在与英国太古、怡和等轮船公司的激烈竞争中,促使对方达成共同议定统一价格的协议。由此可见,洋务运动

    A.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B.起到了抵制外资入侵的作用

    C.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896年,诗人丘逢甲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人回忆的“往事”最有可能是

    A.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B.《马关条约》的签定

    C.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了,但在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和开设西学的书院里,出过黄兴、蔡锷等民主革命的风云人物;而随之兴起的学会,则为广开民智介绍了西方的科学知识。由此可见,戊戌变法

    A.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改变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C.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D.直接导致民主革命的兴起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该条款出自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它”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A.金田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武昌起义 D.南昌起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袁世凯通电声明拥护共和后,临时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为了限制其权力,孙中山采取的措施有

    ①要求清帝必须退位        ②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③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     ④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袁世凯称帝     ②二次革命   ③护国战争   ④军阀割据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为此,他们掀起了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反映了鲁迅

    A.弘扬传统文化 B.追求“仁义道德”

    C.抨击封建礼教 D.提倡男女平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这些口号出现在

    A.五四运动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他盛赞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热烈欢呼“将来的全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他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周恩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黄埔军校的创办打破了军事人才传统的培养局面,使学员接受革命思想,培养他们热爱国家和为革命牺牲的精神。使学会了开枪的学员明确向谁开枪。这反映了黄埔军校

    A.重视思想教育 B.偏重军事训练 C.明确北伐对象 D.促成国共合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说:“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据此,毛泽东认为武装割据的必要条件是

    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B.开展土地革命

    C.建立革命政权 D.加强军队建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这次会议后,中央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周恩来、毛泽东等负责军事。随后确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指挥小组。这次会议

    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C.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 D.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这份宣言发表的背景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皖南事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以前那些对我军能够有效抗击侵略者尚心存疑惑的思想,全部在这次“百团大战”的背景下消失殆尽。这说明百团大战

    A.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B.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

    C.扭转了抗日战争的局面 D.粉碎了敌人的“囚笼”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那次大会总结了我国民主革命二十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使全党的认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材料中的大会是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中共七大 D.政治协商会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鄙人亟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弟亦准备随即赴渝。”此次会见的最大成果是

    A.避免了内战发生 B.签署了“双十协定”

    C.实现了国共合作 D.初步建立统一战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经过连续作战,人民解放军先后歼灭国民党精锐200多万,迫使国民党军队主力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由此,中共中央决定

    A.进行战略防御 B.发动三大战役

    C.展开战略进攻 D.发起渡江战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洽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子剪辫子,女子放足,自由恋爱,神位被删……”这表明

    A.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不平衡 B.社会习俗的变化带有强迫性

    C.自由平等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D.政治变革推动社会习俗变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对以下图片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A.近代社会生活变化 B.近代教育事业进步

    C.近代文学艺术成就 D.近代新闻业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林则徐           邓世昌

    材料二 “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摘编自《瓦德西拳乱笔记》

    材料三

    ——《五四运动》(绘画)

    (1)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材料一中两人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各一例。

    (2)中国人民的哪场运动促使瓦德西得出了材料二中的认识?根据材料二,概括该运动的影响。

    (3)材料三事件的主力前后有何变化?综合以上材料和探究,谈谈你对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近代中国人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一种认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编自李鸿章《江书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余平日历查西人立国之本,体用兼备。育才于书院,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此其用。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三 若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1)材料一、二讨论的共同问题是什么?对该问题,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种观点对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和探究,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中外文化的关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请从材料一中任选两个事件,说明其内在联系。

    (2)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了中国革命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些变化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3)请为材料一、二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综合以上探究,你有什么历史学习方法上的收获?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在谈到中国工业发展时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纵横》1984年第3期

    材料二 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短暂的春天”,建立起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主的庞大家族企业。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本的棉纱也在华大量倾销,荣氏企业陷入困境。后又遭到日本侵华战火的洗劫,企业遭受重创,荣宗敬忧愤而死。抗战胜利后,荣氏企业虽然有所恢复,但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再次使它陪入生存危机。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1905年清政府决定自主修筑京张铁路。西方工程师们抱着观望与嘲笑的态度,讥讽说:“中国造此路之工程师尚未诞生。”1909年10月2日,在以詹天佑为首的中国工程师与中国工人的努力下,京张铁路顺利通车,成为中国用自己的技术力量、自行筹款、独立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一中毛泽东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影响荣氏企业发展的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和探究,你能得出哪些关于发展民族工业的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