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情景默写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对比阅读 1 题,名著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1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撺掇        凫水        油馍        羁绊

    B.磅礴        思慕        次第        彗星

    C.格物至知       抉择        狡辩        敦实

    D.眺望        苍劲        翌日        巉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华文化崇尚“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故宫的三大殿被命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商人们常说“和气生财”,贺人新婚要讲“和和美美”“琴瑟和谐”

    ②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

    ③“和”的重要性体现在我们的语言当中

    ④“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

    ⑤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A.①②⑤④③ B.③⑤④①②

    C.④①⑤②③ D.⑤④②③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京张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重要交通保障设施。

    B.2019年3月12日,十余个国家的一百多名代表出席了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天文台公约的签署仪式。

    C.对于知网不断涨价的问题,有人评论说学术资源的分享和共享,是现代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的起码机制之一。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转发用户短信功能,已经累计救助渔民约万人左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B.《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C.信天游本是民歌的一种,属于山歌性质,流行于陕北一带。歌词一般由上下两句构成一节,经常是上句道出真意,下句比兴。

    D.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是他写给当时的名士、北海太守李邕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理想中的山中寺院的自然环境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是这样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蒹葭》)

    (3)翩翩两骑来是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4)“伯乐相马”是一个古老的传说,韩愈在《马说》中另翻新意提出的新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表现作者心境孤独和志趣高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参考所给示例,从下列事物中任选一个写在括号中,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立意,写两个有寓意的句子。

    (示例)事物:火柴

    正面:为了照亮别人的路点燃自己,牺牲自己。

    反面:追求一时的虚荣,因为短暂的璀璨辉煌而失去生命。

    事物:彩虹    天平    白雪    (__________)

    正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诗中有不少精彩的描写,请赏析首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2.下面对本首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行”的动感。

    B.这首诗有二言、七言、九言句,不讲究平仄、对仗。

    C.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特征在本诗中体现非常明显,如顿挫,是就内容而言的,包括题材的严肃、境界的阔大、感情的悲壮等。

    D.“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而不动安如山。”三句,理想崇高,境界阔大,朗读时要激情奔放,铿锵有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对比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甲)昔者仲尼与于蜡宾①,事毕,出游于观②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③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于其子,使老有所终,杜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注释:①蜡(zhà):年终举行的祭祀,又称蜡祭。②观(guān):官门外两旁的楼台。③言偃:子游,孔子的学生。④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不独亲其亲:

    (2)女有归: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3.阅读乙文,说一说孔子“大同社会”的理想,来由是什么?

    4.下列对乙文的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句话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B.“天下为公”是说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要有公德心,为人们多做好事。

    C.“选贤与能”是说社会的管理者应由社会成员选举产生。选举的标准是“贤”和“能”。

    D.“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之间要讲求诚信以消除欺诈,要崇尚和睦以止息斗争。

    5.联系《桃花源记》描绘的理想境界和(乙)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回答下列小题。

    1920年8月30日  柯察金仍然没有复知觉。现在已经把他移到专门的病房去了,都是一些危重的病人。一个叫弗茹霞的女护士守在他身旁,几乎寸步不离。原来她认识他。他们从前在一起做过工。地对待这个伤员多么体贴入微啊!不过现在连我也觉得他没有希望了。

    1.保尔住院了,一直处于昏迷之中,联系全文想一想,保尔因何事受伤了?他和弗如霞在哪里一起做过工?

    2.下面这幅图画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一幅经典插图——保尔与冬妮娅重遇。他们是在什么场合下重遇的?冬妮娅结婚了,保尔与冬妮娅为什么没有走到一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课文《壶口瀑布》的节选部分,回答下列小题。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1.选文的两种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为本文的这种写法写一句赏析式批注。

    2.举例说一说选文在语言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宗月大师

    老舍

    ①小时候,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叫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欺侮,更因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说不定,我会一辈子也得不到读书的机会。因为母亲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可是每月间三四吊钱的学费,实在让她为难。母亲是最喜脸面的人。她迟疑不决,光阴又不等待着任何人,晃来晃去,我也许就长到十多岁了……母亲很爱我,但是假若我能去做学徒,或提篮沿街卖樱桃而每天赚几百钱,她或者就不会坚决的反对。穷困比爱心更有力量。

    ②有一天刘大叔偶然的来了。一进门,他看见了我。“孩子几岁了?上学没有?”他问我的母亲。他的声音是那么洪亮,他的衣服是那么华丽,他的眼是那么亮,他的脸和手是那么白嫩肥胖,使我感到我大概是犯了什么罪。 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的声音的震动。 等我母亲回答完,刘大叔马上决定:“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钱、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我的心跳起多高,谁知道上学是怎么一回事呢!

    ③第二天,我像一条不体面的小狗似的,随着这位阔人去入学。学校是一家改良私塾,在离我的家有半里多地的一座道士庙的大殿里。大殿里很黑、很冷。神像都用黄布挡着,供桌上摆着孔圣人的牌位。学生都面朝西坐着,一共有三十来人。西墙上有一块黑板。老师姓李,一位极死板而极有爱心的中年人。刘大叔和李老师“嚷”了一顿,而后教我拜圣人及老师。老师给了我一本《地球韵言》和一本《三字经》。我于是,就变成了学生。

    ④自从作了学生以后,我时常的到刘大叔的家中去。他的宅子有两个大院子,院中几十间房屋都是出廊的。院后,还有一座相当大的花园。宅子的左右前后全是他的房屋,若是把那些房子齐齐的排起来,可以占半条大街。此外,他还有几处铺店。每逢我去,他必招呼我吃饭,或给我一些我没有看见过的点心。他绝不以我为一个苦孩子而冷淡我,他是阔大爷,但是他不以富傲人。

    ⑤在我由私塾转入公立学校去的时候,刘大叔又来帮忙。这时候,他的财产已大半出了手。

    ⑥到我中学毕业的时候,他已一贫如洗,什么财产也没有了,只剩了那个后花园……他太乐善好施了。尽管他自己的儿女受着饥寒,尽管他自己受尽折磨,他还是去办贫儿学校、粥厂等等慈善事业。他忘了自己。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和他过往的最密。他办贫儿学校,我去作义务教师。他施舍粮米,我去帮忙调查及散放。

    ⑦在我出国以前,刘大叔的儿子死了。而后,他的花园也出了手。他入庙为僧,夫人与小姐入庵为尼。……在以前,他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现在,他每日一餐,入秋还穿着件夏布道袍。这样苦修,他的脸上还是红红的,笑声还是洪亮的。

    ⑧去年,有一天他正给一位圆寂了的和尚念经,他忽然闭上了眼,就坐化了。火葬后,人们在他的身上发现许多舍利。

    ⑨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受过他的好处,现在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领我向善,正像在三十五年前,他拉着我去入私塾那样!

    ⑩他是宗月大师。

    1.请自选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1)第②段“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的声音的震动。”

    (2)等我母亲回答完,刘大叔马上决定:“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钱、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

    2.结合语境分析“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接受过他的好处”一句上“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具体含义。

    3.宗月大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原文,写下你的阅读感想。(70字左右)

    (链接材料)在老舍先生住的房子的不远处有一个破旧的庙宇,里面住的全是平日以乞讨、卖艺为生的盲人,将近40名……每次一经过“瞎子庙”,他的心便隐隐作痛,想要尽自己的所能,帮助这些可怜的人……他不顾外人的反对,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把这些盲人都组织起来,并自掏腰包买了多件乐器,组成了一个乐团进行集中培训,给予合奏配合上的种种指导。忙了一天,他还要熬夜为乐团写歌,编排适合他们演奏的曲目。等这一切完成后,他又忙着联系演出单位和场所,并说服对方给予一定的演出报酬……而对于那些没有任何才艺和特长的盲人,他则通过各种关系,不惜降低身份到处求爷爷拜奶奶,最终靠着自己的“面子”和关系,把他们一个个安排进周边的橡胶厂、皮革厂、印刷厂和服装厂里。为此,他都跑烂了好几双布鞋。

    这之后,每天晚上,当他下班从街上路过时,住在街上的盲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放下手中的活,点亮屋内的灯,这几乎成了那条街上一道不变的温馨风景线,一直持续到他去世的那一天,从未错过一次。盲人们都说,那是因为他们能听出他的脚步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按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每天都去河边钓鱼,但每次都把鱼放了,邻居问他为什么,老人笑了,说:“为了钓,而不是为了鱼!”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在乎的是充满想象、希望与美丽,甚至有着许多荆棘、坎坷与变数的“过程”,我们在乎的就是在过程中体验到的美感。

    请以“过程之美”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②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③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