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语言应用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2 题,名著阅读 1 题,小作文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醉落魄①

    范成大

    栖鸟飞绝,绛河②绿雾星明灭。烧香曳簟眠清樾③。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④三弄临风咽。鬓丝撩乱纶巾折。凉满北窗,休共软红⑤说。

    [注]①此词写于作者归隐石湖后。  ②绛河:天河  ③樾:交相掩映的树木  ④昭华:古管乐器名,此处指笙。   ⑤软红:即红尘,指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第一句以飞鸟归林栖息暗示时间已是夜晚,此时天河中的星光在雾霭中时隐时现,闪烁不定。

    B. “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句中的“花影吹笙”,即在花影下吹笙,笙的音乐声与扶疏花影互相映衬,显得空灵剔透,朦胧含蓄。

    C. 下片“鬓丝撩乱纶巾折”一句,侧面写出了词人的形貌,其中“撩乱”、“折”又与“好风”、“临风”相呼应。

    D. 词中眼前景、耳边笙与词人的心中情相契相合,可谓情景交融,意蕴悠长。

    2.结合全词,下列对“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一句所表达的复杂情感,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此句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

    B. 此句传达出作者享受夏夜清凉的惬意之感。

    C. 此句表现了作者对热衷功名利禄之人的不屑和对自己人生态度的坚守。

    D. 此句流露出作者归隐石湖后内心淡淡的落寞和伤感。

    E. 此句表达了作者无法解脱的苦闷心情。

    3.“好风碎竹声如雪”一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赏析此句的妙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父啊,我的父啊

    徐可

    父亲是他76岁生日的前一天走的。那天上午,接到家中电话后,我争分夺秒地往回赶,傍晚到家时,父亲已处于弥留状态。他双目紧闭,神态安详,仿佛睡着了一般,家人喊他,告诉他我回来了,没有反应;又让我喊,我握着他的手,一迭连声地喊:“父啊!父啊!”父亲还是没有任何反应,我却哽咽得喊不出来了,一会儿,父亲终于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眼晴也睁开了,仿佛刚刚睡醒一样。转瞬间,他又闭上了眼睛,我终是克制不住,跑到屋外捂着嘴啜泣,生怕被别人听到。过不多时,侄子过来告诉我,爷爷走了。我进去一看,父亲神态安详,仿佛睡着一般。这一刻,距我到家仅十几分钟。

    从小到大,我和父亲并不很亲。我们家乡有很多很奇怪的习惯,其中之一便是:家境较好的、父母对孩子较娇惯的,叫“爸爸”“妈妈”或“娘”;家境较差的、父母对孩子没那么宠爱的,都单叫一个“父”“妈”,“父”后加语助词“啊”,叫“父啊”。我家穷,孩子多,父母对我们自然宠爱不过来,理所当然地是后者,父亲读过初小,算是一个文化人,当过村(那时叫生产队)里的会计。但是他太轻信别人,村民从队里借点钱、粮什么的,他从来不记账。到年底一查账,亏空了,谁也不认账,只好由他赔偿,于是,会计的职位丢了,家也被抄了,稍值钱一点的八仙桌之类被抬走了。屋漏偏逢连夜雨。当地一个有名的小偷又光顾了我家,把能拿走的全拿走了。抄家、遭窃,都被年幼的我看见了,心里留下深深的阴影。

    我们与别人家的孩子有了冲突,他不仅不护着我们,反而责备我们。我自小很乖,不爱惹事,挨打算是少的了,但也有刻骨铭心的几次。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不知为什么打我,一巴掌把我打得摔倒在地上,我捂着脸含着泪却不敢哭,心里恐惧极了。那时父亲在我心目中就是一副暴君的嘴脸。直到长大懂事后,听到村人夸老徐家的孩子懂事有教养,我才对父亲的严厉有了一丝感激。

    在我19岁那年,我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那时交通不便,我要到十几里外的县城坐长途汽车到省城,再坐火车到北京。前往学校报到的那天下着大雨,大哥用自行车驮着我的行李,天不亮就出发了,父亲坚持要送我,我们在沉沉的夜色中默默地走了一程又一程,只听到刷刷的雨声和脚踩泥泞的路面发出的咯吱咯吱声.我一次次地催他回去,他总不肯。大概走了半个小时或是一个小时,天色微微亮了,父亲总算停下了脚步,叮嘱我到了就给家里写信。我走了几步回头看看,他还在原地站着,我鼻子有点酸酸的。后来才知道,父亲回到家后扑在床上大哭了一场。

    随着我在事业上取得了一点成绩,父亲对我的态度变得尊敬、谦恭,甚至有点拘谨、小心翼翼。他跟我说话总是小声地,陪着笑脸。小时候觉得父亲很高大、威严,现在才发现他原来是那么瘦小、卑微。我知道父亲是为我高兴,为我自豪,在他的眼里,这个最小的儿子还是有点出息的,是让人尊敬的,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这种尊敬。我没有制止他这样做,但这却让我很是不安。

    我对父亲一向是客客气气的,从来不顶撞他,但有一件事令我一直心怀愧疚。有一年我回老家,家乡领导要请我吃饭,并请我父亲和村支书参加,领导的意思是,我不在家,请村里多多照顾我年迈多病的父母。不巧村支书不在家,我想那父亲也别去了,免得有蹭饭之嫌.当时父亲已经换好了新衣服,等着走呢。我跟他说了,他没说什么,事后母亲告诉我,父亲已经跟左邻右舍说了,市领导要请他和儿子一起吃饭。我一听后悔莫及!父亲那点可怜的虚荣心,就这么被他的儿子轻轻地戳破了。

    父亲去世前半个月左右,已经报过一次病危,我匆匆赶回家去,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被吓了一跳。父亲本来就瘦,现在更是瘦得只剩下骨头了,眼窝深陷,颧骨突出,看着非常吓人。那时他生活已经无法自理,我帮他擦洗身子,他像个孩子似的不好意思,轻轻地说:“脏。”我心里很不好受,一个曾经那么要强的人,现在只能任人摆布,在家待了几天,大概母亲跟他说了什么,有一天他跟我说::“你工作忙,先回去吧,有了特殊情况再回来。”我嗯了一声,一出门眼泪就下来了。

    过去,我曾经很不喜欢“父啊”这个称谓,觉得它土,乡里乡气的,当着别人的面都叫不出口。现在,我却特别怀念可以叫“父啊”的时光。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多么希望一直这么叫下去:

    父啊!我的父啊!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用倒叙的手法,先写父亲临终时的情景,渲染气氛,继而由眼前转入对往事的追忆,突出了“我”对父亲的怀念。

    B. 小时候家里穷、孩子多,父母对我们照顾不过来,“我”很少得到娇惯、宠爱,因而和父亲并不很亲,只觉得他高大威严。

    C. 父亲为人懦弱,在外胆小怕事,以致丢职、抄家、遭窃,这些变故严重刺痛了“我”幼小的心灵,在“我”心里留下深深的阴影。

    D. 文章十分注重于细微之处写人,在画线语句中,一个“脏”字写出了父亲尴尬不忍、不想拖累儿子的复杂心理。

    2.从全文看,作者眼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简要分析。

    3.“父啊,我的父啊”这个标题好在哪里?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为画线处选择适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象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小题。

    川江号子

    蔡其矫

    你碎裂人心的呼号,

    来自万丈断崖下,

    来自飞箭般的船上。

    你悲歌的回声在震荡,

    从悬岩到悬岩,

    从漩涡到漩涡。

    你一阵吆喝,一声长啸,

    有如生命最凶猛的浪潮

    向我流来,流来。

    我看见巨大的木船上有四支桨, 一支桨四个人; 我看见眼中的闪电,额上的雨点,我看见川江舟子千年的血泪, 我看见终身搏斗在急流上的英雄,宁做沥血歌唱的鸟, 不做沉默无声的鱼;

    但是几千年来

    有谁来倾听你的呼声

    除了那悬挂在绝壁上的

    一片云,一棵树,一座野庙?

    ……

    歌声远去了, 我从沉痛中苏醒, 那新时代诞生的巨鸟 我心爱的钻探机,正在山上和江上 用深沉的歌声

    回答你的呼吁。

    1958 年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作者游历长江,借助于对江上号子的动人的刻写,将“号子”和“船夫”两种形象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船夫悲壮地搏击激流的英雄气概的敬仰与赞美。

    B. 此诗的首行,就以“碎裂人心”将川江号子的撼人魂魄的音色展现了出来;随后两行中的“万丈断崖”和“飞箭般的船”,凸显了船夫们身处环境的艰险。

    C. 第一诗节画线句采用了比喻、反复、化虚为实等手法,形象写出号子的穿透力,突出了川江号子带给我心灵震撼的持续不断。

    D. 那些“终身搏斗在急流上的英雄”,“宁做沥血歌唱的鸟,不做沉默无声的鱼”,传达了船夫们“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抗争精神。

    E. “但是几千年来”一句,其中“但是”既表示转折,又承续前面三行的意绪;随后的一个设问句“有谁……”,进一步渲染了川江号子的孤寂与悲慨。

    2.诗歌的最后一小节,作者后来把它删去了,你是否同意这种改动?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 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越石父贤,在縲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縲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縲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 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 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 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语及之,即危言                   危:正直

    B. 久之,越石父请绝                   绝:断绝(关系)

    C. 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信:诚信

    D. 论其轶事                        轶:散失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

    B.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

    C.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

    D.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晏子是春秋时齐国名相,奉事齐灵公等三位国君,他节俭力行,生活朴素;对国家忠心,绝无二心;对君主忠贞,绝不抗命,在诸侯中很有名气。

    B. 晏子解救石父、晏子的问话以及晏子对石父态度的转变,共同将晏子由求贤到礼贤的整个过程和心灵深处的变化形神毕肖地表现了出来。

    C. 晏子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窥视,见车夫驾车时扬扬自得,与晏子的谦恭神态形成鲜明对比。回家遭到妻子指责的车夫,发生了变化,知道这件事后晏子推荐他做了大夫。

    D. 司马迁推崇晏子,表示自己若能为晏子执鞭驾车,也是羡慕向往的,这既表现了他对晏子 的敬仰,也包含着自己不遇知己的感慨。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2)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名句填空

    (1)毛主席回顾峥嵘岁月,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无比低贱、卑微 ——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一个革命者的万丈豪情。(《沁园春·长沙》)

    (2)丁香姑娘飘过“我”的身旁,毫无言语,“我”只看到她默默地走远,走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失在了朦胧烟雨中。(《雨巷》)

    (3)徐志摩重回康桥,美丽的风光令他沉醉!在这涌动无数美好回忆的康河上,志摩撑着一艘小船向青草深处漫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情达到了高潮。(《再别康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面加点的成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一批头角峥嵘的年轻人,认真思考民族的命运,勇敢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②在树德中学“恰同学少年,诵生命华章”高一诗文朗诵比赛中,短小精悍的甄汉鹏同学一鸣惊人。

    ③伴随着整个社会传统文化的升温,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喜欢穿汉服,披发左衽日渐成为一种时髦。

    ④在公共网络空间形成公序良俗,需要每个人对自己的网上言行负责,涵养激浊扬清的社会正能量。

    ⑤作为私人讲学的开创者,孔子一生好为人师,特别注重因材施教,培育出了众多贤能有为 的弟子。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①②④   D. ②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辽宁舰”的舰员在选拔时,年龄、经历、任职时间、现实表现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入选者还要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和技术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航空母舰舰员。

    B. 人生苦乐并非纯粹由物质条件决定,百万富翁很可能不如身无分文的流浪汉生活得幸福,原因在于感受生活的乐趣还需要艺术的眼光与悠闲的心境。

    C. 市防汛指挥部指出,今年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有关部门要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市发展 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把防汛部署落到实处。

    D. 拍照 5 分钟,修图 2 小时,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修图群体,引发了人们的从众心理,通过修 图来展现更美好的自己,获得人际互动的快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以下《论语》片段,完成文后题目。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12.7)

    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子贡询问为政之道,孔子认为为政主要有三项:粮食充足,军备充足,百姓信任。

    B. 孔子认为食、兵、信三者,信最为重要,若迫不得已舍弃,信也是最不可舍弃的。

    C. 在孔子看来,人总有一死,若无信用则无法立身,也无法立国,因此在信与食之间,宁肯舍弃食。

    D. 孔子的话告诉统治者要考虑人民的利益,获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体现了民本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小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学生总是为成绩在拼搏,当他越看重成绩时,就越觉得只有自己不容易。其实只要我们 的心灵不麻木,多用心发现生活,就会看见他(她)们的不容易。他(她)也许是你的父亲 或母亲,也许是你的老师或长辈,也许是你的同学或朋友,也许他(她)只是校园、路边随 处可见的陌生人。

    请以“      ,你真不容易”为题,挑选一个写作对象,写不少于 300 字的叙事片段。

    要求:1、先将题目补写完整,再写作文;2、叙事、描写相结合,情真意切;3、能恰当运用细节描写;4、不采用诗歌体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