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单选题 19 题,选择题 5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9 题
  1.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历经曲折,成果丰硕。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l956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l956年”。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B. 苏联的帮助和支持

    C.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D. “双百”方针的提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

    A. 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B. 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

    C. 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D. 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国传统少儿蒙学读物《教儿经》中有如下训诫:“……不会读书把田种,种田也要用番心……无田无地做买卖,开店铺面要寻人……买卖不成仁义在,一团和气福自生……百样手艺百样好,只怕玩耍不认真……”上述引文

    A. 体现了陆王心学的道德价值观念

    B. 据表达方式判断应属于明清时期

    C. 强调了传统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

    D. 打破了传统中国对“四民”的划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明清之际,出现了重视公论、众论的思想,“一人之心有邪正,故其 言不足凭,若亿离人之心,则公而无私矣。”又如“重论未必皆是,而是不出于众论之 外。”这些说法

    A. 是西方启蒙思想传入的结果

    B. 未脱离士人“公天下”的传统政治理想

    C. 说明近代民主观念正在形成

    D. 反映出当时舆论环境比较宽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面对当时腐败的政治和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的状况,苏格拉底深感担忧。他永无休止的和朋友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他坚持认为,一问一答的考查方式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念或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

    A. 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

    B. 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

    C. 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

    D. 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薄伽丘认为,即便是马夫同国王相比也毫不逊色。《十日谈》中也有不少故事叙述了出身微贱的人以自己的智慧、毅力战胜封建主和贵族。这反映出

    A. 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奋斗   B. 文艺复兴倡导民主自由原则

    C. 薄伽丘思想充满理性色彩   D. 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不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卢梭说:“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材料反映了卢梭

    A. 天赋人权的思想

    B. 直接民主的思想

    C. 代议制民主思想

    D. 社会契约的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 乾隆落户同光扬名

    B. 明末初创生旦净丑

    C. 元末初创京城献戏

    D. 四大徽班康乾京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学术观点与科学家相匹配的是

    ①“人的结构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

    ②“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③“可以有这样一个地方,过去的事尚未发生;也可以有这样一个地方,未来的事已经发生。”

    ④“一切物体皆有引力,而且与各自所含的质量成正比。”

    A. ①拉马克②法拉第③普朗克④牛顿

    B. ①达尔文②伽利略③爱因斯坦④牛顿

    C. ①达尔文②牛顿③爱因斯坦④法拉第

    D. ①拉马克②牛顿③普朗克④伽利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材料认为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动了

    A. 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 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C.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D.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题文)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国力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B. 维新运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 新文化运动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D. 十月革命后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的民族感情之所以如此强烈的深层次原因是

    A. 学生和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文化运动洗礼

    B. 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和推动

    C. 巴黎和会上中国的领土权益被日本攫取

    D.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鼓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孙中山认为,从来没有“天赋有平等的道理”,“平等是人为的,不是天生的”;只要人民具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个方面的“民权”,其节制下的政府实行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等五个方面的“治权”,就可以实现“民有、民治、民享”。据此推知,孙中山的政治设计

    A. 体现民权的形式应当是代议制

    B. 主张平等自由立足于治权

    C. 信奉民权高于并直接节制治权

    D. 照搬欧美启蒙思想和学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邓小平说,我们的同志就是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这一讲话应该出现于( )

    A. 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

    B. 浦东开发与开放之时

    C. “南方谈话”发表之后

    D.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说:“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以下著作分别体现毛泽东思想形成、成熟、发展三个阶段特征的是

    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

    B.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新民主主义论》;《论十大关系》

    C. 《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

    D. 《井冈山的斗争》;《论十大关系》;《论人民民主专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毛泽东在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时曾说:“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下列能够为上述经验提供实践依据的是

    A. 中共一大、南昌起义、七届二中全会

    B. 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三大战役

    C. 南昌起义、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D. 辛亥革命、秋收起义、中共七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读下表,对表中现象解读不正确的是

    A. 第一阶段的情况说明我国振兴科技起步的艰难

    B. 第二阶段的情况印证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C. 第三阶段的情况表明科技领域出现了“大跃进”

    D. 这三阶段的情况证实“科教兴国”的推动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剑桥艺术史》中提及某一画家的作品时说:“(他的画)却表明:在某种意义上,经验超越现状,引向追忆,哪怕仅此而已也罢。尽管他指望观众还能看出更深层的含义。……(正如画家所述)‘那从水闸流出的潺潺水声、柳树、纤细的栏杆,还有砖砌的建筑物,我爱这样的事物……只要我能作画我就会不停的描绘这样的地方,绘画对于我来说只不过是表达情感的另一种语言’。”据此判断该画家作品的风格是

    A. 现实主义流派

    B. 浪漫主义流派

    C. 印象主义流派

    D. 现代主义流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袁振国说:“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教育公平的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育资源要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以下教育思想或措施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①“有教无类”

    ②颁布《义务教育法》

    ③“三个面向”方针

    ④发展“希望工程”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5 题
  1. “扬州八怪”是一群聚集在扬州的画家共同形成的一个画派,也称“扬州画派”。清朝中期,扬州富裕的盐商喜欢用活泼的、有生命力的绘画来装饰家园,扬州画派就是中国富有的商贾支持绘画的重要见证。扬州的画家们继承了明朝城市市民绘画的传统,把书法、诗歌、绘画与篆刻融合起来,趣味表现更加自由,颜色更加鲜明,有活泼积极的入世精神。据此,可以判断“扬州八怪”的出现

    A. 标志着绘画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B. 完全摆脱了文人画的影响

    C. 反映商品经济发展后的市民文化需求

    D. 反映了清朝君主专制弱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题材差别很大,一属历史演义,一属英雄传奇;其主人公,一是

    帝王将相,一是绿林豪杰。然而,明朝人雄飞和杨明琅将二者予以合刻,题曰《英雄谱》,认为这两部小说的创作宗旨是一致的,即

    A. 意主忠义,旨归劝惩

    B. 区别尊卑,明确等级

    C. 谄媚于上,以邀荣宠

    D. 修身齐家,治平天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英国的李约瑟博士指出:“如果没有火药、纸、印刷术和磁针,欧洲封建主义的消失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 如果没有四大发明,就不会有欧洲封建主义的解体

    B. 欧洲封建主义解体的根本动力在于四大发明的完成

    C. 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向近代迈进的步伐

    D. 四大发明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下列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思想或主张是

    A. 百家争鸣,思想自由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D. 君权神授,君主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礼记》中说:“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叫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孝悌)。”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孝是儒学核心内容

    B. 孝悌以尊长为前提

    C. 儒学强调:三纲五常

    D. 儒学维护封建等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宣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兴起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16、17世纪的中国,时当明中叶以后,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它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产生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材料三  梁启超曾于1902年《新民之议》一文中指出:“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那么,决定着中国历史存续与现代命运的精神是什么?自严复、梁启超、辜鸿铭始,中国知识界给出了种种界定,要言之,无非是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两大主题。正如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所讲:“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刘成纪《中国精神的传统基源与现代转换》

    (1)结合材料一及史实说明汉代新儒学是如何“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的?

    (2)材料二中“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指的是什么?并谈谈你对这股新思想的认识。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精神”的含义。结合史实说明春秋战国秦朝时期“中国精神”为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种新的思想,开始于对传统权威的质疑。简单说,光明孕育于黑暗之中,并驱散黑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虽然现代学者对这些早期希腊的思想家钦佩不已,但许多与他们同时代的希腊人却带着怀疑的眼光来看待这些似乎忽视神去探索世界的人。

    ——(美)丹尼斯·谢尔曼《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文艺复兴:第一是经济和社会环境的转变;第二种在此转变基础上的艺术和文化运动。而且阿尔卑斯山南北的文艺复兴也大不相同。在南方(意大利),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精神是世俗的,而且是反教权主义的。在北部(欧洲德语国家),人们更为关注宗教改革而不太强调各个人的优点。

    ——(美)菲利普·J·阿德勒《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启蒙思想家们尽管在不同的领域提出了不少的观念,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向人们提出一种态度和思想方法,重新质疑和检验所有已被接受的观念和价值;他们不是闭门造车自我欣赏的文化精英,而是主动面向大众和社会的宣传家。

    ——赵立行《欧洲文明史》

    (1)以古希腊智者学派为例,说明“这些早期希腊的思想家”为什么遭到同时代的希腊人的怀疑?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希腊思想家的观念产生的社会政治根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经济转变的内涵。为什么说阿尔卑斯山南方的知识分子的精神是“世俗的,而且是反教权主义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态度和思想方法”。他们“主动面向大众和社会”的宣传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西学东渐是表述西方文明输入中国的裁略语。其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艰难探索和吸收过程,大大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材料一

    (1)有人认为,“中学”到了近代所面临的机遇并不佳,请从“中学”本身的内容特点和社会两个方面分析其机遇不佳的原因。

    材料二“19世纪中期以后传入的西学,以其自身具有的相对高势能,不可逆转地占据了优势。”就其制度而言,大体有三种制度引入中国……。在西学的影响下,中国至少有三次大的思想观念的更新……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第3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近代以来引入中国的“三种制度”。指出近代前期中国的“三次思想观念更新”。

    材料三鸦片战争以后,受到西方的影响刺激,中国人开始对西方的历史产生兴趣。西方史学著作的翻译,早期有马礼逊的《外国史略》、莫维廉的《大英国志》,这些译著也影响到中国人对西方历史的研究,如魏源的《海国图志》、王韬的《法国志略》,黄遵宪的《日本国志》。

    但历史学本身的转变,则要到20世纪初,梁启超受到西方民族主义史学影响,主张为国家国民社会而非朝廷的新史学。西方19世纪盛行的实证主义史学,也在此时传入,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也影响到史学界。到了民国初期,这些史学思潮逐渐落实于史学界,史学家们开始用不同于传统史学的方式撰写中国史,中国现代史学逐渐形成。

    中国传统史观是一元的,是以中国为中心的,是静态的,是以古代为尊的。但受到西方新的历史知识的影响,不得不承认西方亦有一自成系统的文明,甚至如古埃及年代更早于中国。而进化观念的传入,根本上改变历史时间的观念,由静态变为动态,由视古代为最理想的社会,逐渐接受文明逐渐进步的想法。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化》

    (3)根据材料三,归纳在西学影响下,中国近代史学有哪些方面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