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判断题 1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5 题
  1.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创造了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和平解决争端的范例。这直接推动了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广泛交往

    C. 中国同欧洲国家关系的改善

    D. 中美两国外交系的建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12年9月,孙中山发表演说指出“辛亥之前国民意识模糊,老百姓对外声称自己是大清子民,辛亥革命后国民意识里有了‘中国人’的概念。”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  )

    A.实现了民族独立 B.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

    C.结束了封建帝制 D.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公元前5世纪的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会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如果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B.实施残暴的统治

    C.统治遭到公民的反抗

    D.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恩格斯指出:“通过这部作品,他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的“这部作品”指的是

    A.《哈姆雷特》 B.《人间喜剧》 C.《神曲》 D.《复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

    A.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说明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

    C.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成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组成部分。下列成语内容与如图相关的是

    A.卧薪尝胆 B.破釜沉舟 C.休养生息 D.三顾茅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的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A.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权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学者谈到,中国在公元后的两个世纪里多次出现遍传南北的大瘟疫,死人无数。在此背景下,终于出现了“实为中国医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这部作品应该是

    A.《齐民要术》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这次会议

    A.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结束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C.标志着中共由幼年走向成熟 D.做出了工作中心转移的决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以下是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形成1956年国民经济比例的主要原因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重要共识,即“九二共识”(如图)。这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这一共识是指

    A.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 D.两岸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有学者指出:“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清晰看到红色基因一脉相承。”这一“红色基因”最早可上溯到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表为19世纪下半叶世界贸易情况统计表。据表可知

    A.英国失去经济中心地位 B.工业化推动世界贸易发展

    C.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D.美、德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人描述20世纪30年代初的情景是“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由此可见,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是

    A.恶化了国际关系 B.加重了政治危机

    C.破坏了社会生产 D.损害了人民生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是一幅政治漫画。提出“我们要自己组队”的是

    A.欧共体创始国 B.社会主义国家 C.七十七国集团 D.联合国创始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1 题
  1. 法治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战国末期的孟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

    (2)《十二铜表法》对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3)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法国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4)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明社会的历史如果从夏朝算起,到战国时期已近两千年。……沉积和发酵了两千多年后,内在的压力已足够大,加上适当的外部条件,就出现了春秋战国时的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造成了中国思想史上黄金时期。

    ——摘编自王磊《一个黄金时代的形成和终结》

    (1)材料一中“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是指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重要影响。

    材料二  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就是一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汇的历史,就是传统文化在西方近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向近代文化过度转变的历史。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汇”的过程中,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作了哪些有益的探索?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图2和图1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

    ——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最能体现我国“国之利器”的科技成果是什么?我国取得这些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有何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如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据张芝联等《世界历史地图集》

    (1)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1990年      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

    (2)概括指出欧洲殖民势力在非洲扩张的空间演进特征,并结合欧洲经济发展解读成因。

    (3)结合史实说明近代以来欧洲殖民侵略对非洲产生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