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判断题 3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

    A.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1956年1月25日的最高国务会议上,陈云对毛泽东说:“公私合营以后,东来顺的涮羊肉嚼不烂了,芝麻酱不香了,糖蒜不甜了;全聚德的烤鸭也不好吃了……”以上材料表明(    )

    A.进行三大改造,很有必要 B.进行三大改造,效果极好

    C.进行三大改造,违背规律 D.三大改造后期,出现问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罗纳德指出:“几乎所有的西方学者都没有注意到当今世界现存的高级公务员制度起源于中国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中国对于这一制度的影响,而它往往被西方学者所忽视。罗纳德认为“高级公务员制度”起源于中国古代

    A.世官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属于中国古代加强对西北地区统治措施的是

    ①设置西域都护  ②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③宣政院直辖

    ④平息回部、准噶尔部贵族叛乱  ⑤设立澎湖巡检司  ⑥设立伊犁将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⑥ D.①④⑤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庚子这一年,有三种不同的力量挟着武器,次弟发难于南北之间。武装“灭洋”,武装“勤王”,武装革命。不同的阶级力量和政治力量在相近的时间里用暴力斗争的方式操刀一割,为自己和中国寻找出路。这里的“庚子这一年”指

    A.1840年 B.1842年 C.1900年 D.1901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42年,日军占领缅甸,切断了同盟国援助中国抗击日本的惟一通道滇缅公路。中国政府代表和美国陆军部长、陆军参谋长商议决定开辟后来称为“驼峰”航线的空中补给走廊代替滇缅公路,继续为中国提供抗战物资。下列关于开辟“驼峰”航线的背景不正确的是

    A.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全民族抗战开始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D.太平洋战争爆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取材于1945年一幅政治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A.国共联合构成抗日战争整体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企图 D.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成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是1988年初香港中国旅行社发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有了这张“台胞证”,台湾同胞终于实现了“少小离家老大回”。对这一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A.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B.两岸实现真正的停火

    C.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D.两岸“三通”已实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查士丁尼承袭万民法,承认奴隶处于主人的权力之下,主人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但他在立法中又规定,主人非依法不得“毫无理由地杀害自己的奴隶”,并且要求主人“善待”自己的奴隶。如果主人非法杀害或过分虐待自己的奴隶,将受到处罚。实行该法律的国家是

    A.古巴比伦王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二)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之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第二条,缔约各国协定,不得彼此间及单独或联合任何一国或多国,订立条约或协定或协议或谅解,足以侵犯或妨害第一条所称之各项原则者。”……该条款出自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北大西洋公约》 D.《华沙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作战方案示意图,该作战方案名称或代号是

    A.“施里芬计划” B.“白色方案”

    C.“巴巴罗萨计划” D.“霸王计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批又一批东德人千方百计争相穿越柏林墙。1963年,肯尼迪总统来到西柏林,发表《我是一个柏林人》的演说,为逃往西方的东德人加油打气。1987年6月,美国总统里根在西柏林勃兰登堡门,发表《推倒这座墙》的著名演讲,公开呼吁苏联领导人拆掉柏林墙。……1989年,风从西方来,东欧剧变爆发:罗马尼亚用了10个小时,捷克斯洛伐克用了10天,东德10个星期。柏林墙倒塌后的次年,东西德实现了统一。以下对柏林墙倒塌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西方的鼓动宣传  ②美苏“冷战”开始  ③东欧剧变  ④两德统一是大势所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3 题
  1. 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学者对近代中国某一事件作了如下描述:“它不是清朝廷号令全国一致举办的活动”“旨在引进机器方面下功夫”“部分企业采用官督商办体制”。这一事件是洋务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英国广播公司2019年7月25日报道:“曾经担任过伦敦市长、英国外交大臣的鲍里斯·约翰逊,在执政保守党党内投票获胜,应女王邀请成为英国的第55任首相,组建新一届政府。”小王同学对该报道的解读是英国女王掌握国家最高立法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共和政体兴,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新礼服兴,翎顶礼服灭;剪发兴,辫子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时报》(1912年)

    材料二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来。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

    ——鲁迅《故乡》(1921年)

    (1)材料二与材料一有何矛盾之处?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你对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政治制度名称。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种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大梦唤醒)

    材料一  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梁启超对此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也。”

    ——刘新如《中国传统文化历来看重六十一轮回的甲子之年》

    (1)据材料一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相关史实,说说你对梁启超观点的理解。

    (冲破藩篱)

    材料二  13世纪的欧洲,教权已经远胜于王权。然而在经历了黑死病以后,教皇的权力受到了明显的削弱。教会无休止的贪婪索取和骄奢淫逸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不满,各国君主利用社会的不满情绪加强对教权的遏制。

    ——裴世东《黑死病对中世纪欧洲社会影响的历史分析》

    材料三  “欧洲人对这场死亡的体验是前所未有的,人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劫后余生者从他人的死亡恐惧之中唤起了对自我生命存在幸福的追求和对生之权利的百般珍惜。于是不失时机地追求现实享乐便成为人们的生活信念,歌颂人生,申扬人权成了新的社会观念”。

    ——沈之兴、张幼香:《西方文化史》(第2版)

    (2)据材料二、三,概述黑死病给欧洲社会带来的变化?

    (文明共享)

    材料四  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上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工业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平民百姓有机会享受过去帝王将相也想象不到的文明,舒适生活。

    ——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3)据材料四,归纳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材料五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引用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典故。2014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总书记指出,“近代中国由盛到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因循守旧,畏惧变革、抱残守缺,跟不上世界发展潮流。‘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2015年在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时,他指出,“‘穷则变,变则通。’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世界都需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保持活力。”在2018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总书记在讲话中,近30次提到了“改革”。他用“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提出希望,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才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来源:央广网

    (4)请用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史实,说明材料五的核心观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