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0 题
  1. 创作于明代,主要研究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状况,被外国人称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科技巨著是(  )

    A. 《农政全书》   B. 《齐民要术》   C. 《天工开物》   D. 《九章算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

    A. 注重考查诗赋

    B. 打破门第限制

    C. 采用八股取士

    D. 考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明太祖实录》: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主要目的是(  )

    A. 提高效率 B. 造福子孙 C. 加强皇权 D. 限制大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明朝的科举制度“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此材料反映了这一制度

    A. 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B. 不利于皇权的加强

    C. 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D. 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明朝永乐年间,国家强盛统一,政治较为清明,开展了大规模的外交和外贸活动。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 张骞出使西域

    B. 班超经营西域

    C. 玄奘西行天竺

    D. 郑和下西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表是一位同学整理的关于明朝加强专制统治措施的学习笔记。请你从下列选项中帮他再补充一项(  )

    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1

    废丞相,权分六部

    2

    设内阁大学士

    3

    A.完善三省六部制 B.建立行省制度

    C.设立军机处 D.设厂卫特务机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英国人加文·孟席斯在2002年出版了《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书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中国探险家早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这里的“探险家”是指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转战于闽浙粤沿海诸地……”其历史功绩是(  )

    A.荡平东南沿海倭寇 B.收复台湾全部领土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抗击沙皇俄国入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用毕生精力编写,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著作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终于引发了明末农民大起义。下列不属于明朝中后期政治状况的是(  )

    A.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B.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C.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D.国家财政充裕,实行“均田免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一丝绸之路是_____(朝代)时开始出现的,对这条路的开通做出最大贡献的是_____。

    (2)图二历史人物郑和是(朝代)时伟大的航海家,他一共下西洋____次,途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时派郑和下西洋的皇帝是_____。

    (3)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逐渐形成全方位、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追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否则,考生就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即使文章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录取。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

    ——部编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秦始皇开创了哪些制度?

    (2)材料二中董仲舒的建议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述明朝科举制出现的变化并予以评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材料解析题

    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其主题是“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民族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丰富发展,同时与世界文明互通有无、携手前行。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材料二:

    材料三: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对后世行政区划影响很大,并对不同地区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

    材料四:“皇华使者承天敕,宣布纶音往夷域。鲸舟吼浪泛沧溟,远涉洪涛渺无极。洪涛浩浩涌琼波,群山隐隐浮靑螺。”

    ——(明)马欢:《瀛涯胜览》

    (材料大意:强大的华夏使者秉承皇帝的旨意,到番夷地区传达皇上的诏令。庞大的船队在一望无际、波涛汹涌的蓝色大海中航行,隐约看得见两旁的青山和海中的海螺。)

    (1)材料中的“这条路”的名称是什么?根据材料一说说“这条路”有何作用?请列举“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的一例史实。

    (2)材料二中图1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何作用?

    (3)材料二中图2所示人物在清朝前期的重大历史功绩是什么?

    (4)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时在西藏地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是什么?

    (5)材料四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