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2 题
  1. 商朝人多占卜,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包括祭祀、收成、征伐、天气、祸福、田猎、疾病、以至于生育等,几乎无事不卜;将所卜之事及应验情形记录在龟甲兽骨上,由此留下了珍贵的甲骨卜辞。这反映出商朝时期

    A. 珍藏了第一手的研究资料

    B. 形成了完整的史学体系

    C. 具有贯通古今的历史观点

    D. 编辑了最初的历史典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史记·律书》记载文帝时期,“百姓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天下殷富,粟至十余钱,鸡鸣狗吠,烟火万里,所谓和乐者乎?”这一记载反映了当时

    A. 民安国富,内外交流

    B. 物价上涨,时运维艰

    C. 轻徭薄赋,经济恢复

    D. 郡国并存,国家一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唐朝,一般官员须经过四次考绩才能升转,而作为专司监察的御史三考即可;但御史若挟私弹事,则以“诬告反坐”律严厉处罚。这说明唐朝

    A. 官吏考核制度执行并不严格

    B. 严格要求官员遵从皇帝的旨意

    C. 监察系统独立履职秉公尽力

    D. 考试成绩决定御史官员的升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明清时期地方戏曲流行。其中,山西祁太秧歌《换碗》中唱道:一办竹器河南省,二办磁器九江行,三办花布到山东,四办农货归化城,五办丝线上北京……这反映出当地

    A. 民营手工业独具特色

    B. 工商业者地位明显提高

    C. 民间艺术呈现多样化

    D. 建立起跨区域商业网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是近代时期的一幅时事漫画。它反映了近代时期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侵华列强存在矛盾

    C. 列强联合瓜分中国

    D. 美国独自控制中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近代著名“状元实业家”张謇一生创办了大生纱厂等20多个企业、复旦公学等370多所学校,还修建了原料基地、港口、电厂、公路、船运公司、博物馆、剧场种种设施,其家乡南通也因此成为与西方建筑理念相结合的花园城市,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张謇的这些做法

    A. 属于恶劣投资环境之中的无奈举措

    B. 诠释了企业家实业救国的宏伟理念

    C. 显示了民族资本家造福桑梓的情怀

    D. 是近代中国人建立垄断集团的尝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颁布《条例规定:“边区一切抗日人民,不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职业与宗教,都有言论、出版、结社、集会、居住、迁徙及思想信仰之自由”。这说明陕甘宁边区

    A. 建立统一战线,实现共同抗日

    B. 重视政治建设,保障人民权利

    C. 贯彻民主原则,实行议会政治

    D. 加强政权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53年10月起,我国实行“统购统销”制度,即国家把农民生产的大部分粮食收购(统购),城市居民所需要的粮食全由国家统一供应(统销),严格禁止粮食自由买卖。后来,统购统销的范围又继续扩大到棉花、纱布和食油。这一政策的实施

    A. 保证了工业发展的基本需求

    B. 加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C. 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D. 建立起人民公社的体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古罗马曾设置专门法官处理民事纠纷,罗马法学家的著述和活动也着重于私法方面,罗马法关于经济交往中的契约,如商业贸易、借贷、租赁、财产转让、遗嘱继承等,强调以双方意思一致为契约基础。这说明,罗马法

    A. 在法官学者的推动下不断革新

    B. 特别重视个人的权利义务

    C. 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相适应

    D. 继承了古希腊的人文主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8世纪后英国议会出台一系列法律,规定产权所有者有出租、抵押、出卖等权利,公用土地的产权可以分给个人,也可转换用途,如住房或厂房,允许建立法定的公共机关,用于建设、运行和维护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些法律规定

    A. 反映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 显示了议会的立法地位

    C. 扫除了工业经济发展的障碍

    D. 促进了立宪政制的完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末日审判》是米开朗基罗创作巨幅壁画,绘有约四百个人物。在画中央,基督正气凛然,高举右手,即将发出最后的判决。然而,巨作中的裸体人物却引起争议,一些人认为此举猥亵了神灵。在米开朗基罗去世不久,新教皇就下令给所有裸体人物画上遮羞布或衣饰。这说明

    A. 文艺复兴运动走向低潮

    B. 意识形态被宗教神权牢固控制

    C. 资产阶级文化建立起来

    D. 人文主义与神权思想相互较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表2015年度德国对外投资存量与吸收外资存量统计表(单位:亿欧元)

    全部

    欧盟

    欧元区

    美国

    中国

    德国对外直接投资

    10514

    5788占比55%

    3855占比37%

    2270占比21%

    653占比6%

    德国吸收外国投资

    6703

    5031占比75%

    4144占比61%

    527占比7%

    28占比0.4%

    ——据德国央行年报

    上表可以用来说明

    A. 欧洲一体化的新进展

    B. 德国在欧洲的发展优势

    C. 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

    D. 世界各经济体间的联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期英国)因为工人们都住在同一地区,在同一幢压抑的建筑里劳作,互相交往互相同情,加入同样的行业或民间组织,他们把自己看作是一个独立的阶级。这种团结感,一部分来自手工业者和工匠行会的传统。各种工人组织,如兄弟会、行业组织和互助协会仍然存在。会员享有一些好处,包括意外保险、退休收入和死亡赔偿等。这些团体为工会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于1824年在英国取得了合法地位。到19世纪中期,劳工领袖已经开始组建全国性的工会,比如,1834年出现在英国的“全国大联合工会”、1834年出现在美国的“全国工会”,1848年出现在德国的“全体劳工兄弟组织”。

    ——(美)丹尼斯·谢尔曼等《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民有半数是没有土地的,迫于这种窘境,许多贫困农民背井离乡。据估计,在不同地区这样的贫民占农民总数的8%到20%。另外,由于灾荒和内战,出现了农业人口的大迁徙。这批贫困农民和迁移人口中,有些人可能会流入城市和工厂,但限于初生期中国工业的容纳能力,多数人不得不另谋生路或者忍受饥荒。很多人成了职业军人,其他人则沦为匪徒或流浪者。这批流浪人口对近代中国意义重大,因为他们为军阀主义提供了温床,尤其是在五四运动前的那段时期。农民阶层的这种分崩离析,还助长了社会风气的败坏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据(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工人争取自身权益的途径及其社会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中国大量农民迁徙的原因及迁徙农民的生存出路和相应的社会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基层社会治理的看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视门阀,有《百家谱》供吏部诠叙之用,“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以至于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贞观年间,唐太宗认为门阀制度“既轻重失宜,理须改革”,应“刊正姓氏”,“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命人编成《氏族志》,以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原世家大族崔民干等被降为第三等。

    显庆年间,由于陆续杀戮、贬黜了一大批李唐皇族和不肯附已的大臣,同时大力拔擢出身较低层或投靠武氏集团的人担任要职,官僚队伍发生明显变化,唐高宗命人修成新谱《姓氏录》,仍以现任官职高低为划分等级的标准,不仅当时五品以上职事官得以录入,就是兵卒中以军功获五品以上勋官者也谱中有名,而未在当朝任五品以上官职的旧士族均被摒弃于外。

    《姓氏录》颁布后,舆论哗然,许多士人将其贬称为“勋格”,以被录入为耻。《氏族志》和《姓氏录》并未能彻底打破延续多年的正统门阀观念。

    ——摘编自岑仲勉《隋唐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氏族志》和《姓氏录》倡导的改革精神和这一改革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改革的效果及其相关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施里芬(1833—1913)曾作为下级军官参加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对当时指挥作战的总参谋长毛奇等人运用的集中优势兵力、实行速决战的战略战术原则有深切的理解。数年之后,他在回忆中还说:“能参加普鲁士军队经历这一伟大的战役,赢得辉煌的胜利,目睹无与伦比的欢呼场面,我感到是多么幸福啊!”

    1891年,施里芬担任了德军总参谋长,他遵从德皇威廉二世的旨意,致力于德军的组织建设和军事训练,为德国将要进行的战争作了战略和战术准备,到1905年最终形成了“施里芬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集中强大兵力于西线,通过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从侧翼包围法国,采用歼灭战,闪电战的战略,先发制人,一举彻底打败法国,然后挥戈东向,对付俄国,迫其缔结和约。施里芬的战略思想除了源于毛奇的战略原则外,还受德国著名军事战略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的影响。克氏曾断言“法兰西王朝的心窝在巴黎和布鲁塞尔之间”,这成为德军选择战略方向的依据。

    施里芬的战略学说是以单纯军事观点为基础的。他无视经济实力对速决战的影响,也不顾其他国家对德国的公愤,认为“谁抓紧时机首先占领布鲁塞尔,并征收几十亿战争税,谁就有优先权”。这样做,德国必然首先撕毁国际法,破坏比利时等国的中立,在外交上处于被动。加之,战争开始后法国的坚决抵抗与俄国迅速完成战争动员,这些都加速了施里芬计划的破产与失败。

    ——摘编自(德)史蒂文奥茨门特《德国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施里芬计划出笼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施里芬计划制定的主要依据,你如何看待施里芬计划破产这一史实?。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秦汉之际,秦南海龙川令赵佗,攻占桂林、象郡等,自立为南越武王。汉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邦遣陆贾使南越。

    陆贾至南越,见赵佗梳南越人的发式,箕倨而坐,便生气的说:足下是中国人,亲戚和祖坟都在真定。今足下反天性,弃冠带,予以区区之越与汉抗衡,祸将临头。他继续说:秦失政,诸侯豪杰并起,汉王最先入关灭秦,项羽背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最强。然汉王起巴蜀,率诸侯鞭笞天下,五年剪灭项羽,平定天下,此天助也。足下非但未助汉王诛暴逆,反而自立为王。汉朝将相对此很生气,欲移兵诛足下。天子怜悯百姓遭受战争之苦,欲令百姓休息,故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非但不去郊迎,北面称臣,反而欲以新造未集之越,称强于此。如汉闻之,掘足下先人之冢,夷灭宗族,遣一偏将,率十万之众临越,越人杀足下降汉,易如反掌。

    赵佗听后,承认由于久居蛮夷之中,有失礼仪。后留陆贾数月,相谈甚欢。陆贾拜赵佗为越王,令称臣,奉汉约。至此汉与越从对立变为一家。刘邦赞赏陆贾出使成功,拜其为太中大夫。

    ——据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贾出使南越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陆贾此次出使获得成功的原因及意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资本摧毁了传统社会,导致了社会的不确定性和革命的无序状态。19世纪,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兴起,这既是资本主义的产物,也对资本构成一种莫大的威胁。没有一个有序的社会(市场),资本就很难正常运作。这样,福利政策就开始了。早期的福利政策服务于资本,是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的产物。自上而下提供的福利是为了预防工人运动,因此具有保守主义性质。进入20世纪中叶之后,随着大众民主扩展到更多的社会群体,包括妇女和少数族群,福利的概念演变成一种“权利”的概念,即人人都应当享有的权利。西方经济形态从原始资本主义演变到福利资本主义,是社会和政治改革的结果。国家在资本力量和社会力量之间充当了协调者,从而保证了市场秩序,为资本的正常运作提供了政治和制度条件。

    ——摘编自郑永年《国家与资本主义:西方经验》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