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1 题,其中:
单选题 25 题,材料分析题 5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20 题,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5 题
  1. 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写到:“此后武王、成王、康王之世,不断的把兄弟、子侄、姻戚、功臣分封于外,建立新国。每一个这类新国的建立,便是周人的一次向外移植,便是周人势力范围的一次扩张。”材料主要说明分封制

    A. 开创于西周武王时期

    B. 体现了家国同构的观念

    C. 是以宗法关系为原则

    D. 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我朝二百数十年,深仁厚泽,凡远人来中国者,列祖列宗,罔不待以怀柔…乃益肆器张,欺凌我国家,侵犯我土地,蹂躏我人民…此义勇焚烧教堂,屠杀教民所由来也……故前日有拳民教民,皆我赤子之谕。”与该《宣战诏书》相关的是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说:“吾国之财(资)产阶级大都不解立宪共和为何物,提倡之者,为过剩的智(知)识阶级中之一部分,加入者为过剩的劳动阶级中之兵………其模拟欧洲之政治革命者不过是中华民国之名称”。杜亚泉认为辛亥革命

    A. 仍然是一场旧式革命

    B. 否定了王朝更替传统

    C. 建立了真正中华民国

    D.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56年9月2日,毛泽东同参加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代表团谈到中国在抗战中的作用时说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们是一个支队,不是主力军。”毛泽东在此强调

    A. 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抗战的作用

    B. 抗日战争是中国全民族抗战

    C.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作用

    D.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据学者统计,1949年一1956年间《人民日报》中“帝国主义”一词的使用频率,1950年达到了最高点,1952年后使用频率日益下降,1953年后使用频率长期处于低水平。这说明我国

    A. 与西方国家关系有所缓和

    B. 和平共处已成为外交主流

    C. 在为缓和中美关系作准备

    D. 外交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从前造访朝廷的人是极少的;但是在查士丁尼当政时,由于法官们已不再有行使审判的自由,所以法庭成为人迹罕至的地方,而君主的宫廷之中,前来恳请拜托的诉讼者却络绎不绝,人声鼎沸。”这表明当时的罗马

    A. 社会动荡政局不稳

    B. 法律遭到君主专制的破坏

    C. 法律体系并不完整

    D. 法律是奴隶主统治的工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875年,国民议会在2月至7月之间先后通过了参议院组织法、公共权力组织法、公共权力关系法,三者合起来即为1875年宪法,以三部法律一起来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的宪政体制,这在法国宪法发展史上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这一现象

    A. 体现了法国民主共和之路艰难曲折

    B. 是各政治势力相互斗争妥协的产物

    C. 说明了法国注重协调各阶层的利益

    D. 反映了法国民主政治构是已经完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48年苏联《哲学问题》杂志大力批判文艺界、学术界出现的“世界主义”“资产阶级主观主义”“无党性”“蜕化”。这一批判主要源于

    A. 意识形态的对抗加剧

    B. 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C. 麦卡锡主义甚嚣尘上

    D. 苏联内部严重右倾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朱熹说:“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天。既生此人,天又在人矣。”朱熹认为

    A.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B. “天”“人”之间是各不相干的

    C. 认识自然以便合理地利用自然

    D. “天”“人”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唐朝时,参加考试的士子常将自己平时较得意的诗文习作编辑成卷,投给达官显贵或者名人学者等,以求这些人为自己宣扬并由此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美誊度,从而贏得更大的考取机会。材料主要反映了

    A. 科举取士期待形式革新

    B. 诗文创作影响选官流程

    C. 考试内容暴露科举弊端

    D. 士族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清朝光绪《凤台县志》卷4《食货志》记载:“妇女常牵犊荷锄,与男子杂作。”这说明该地区

    A. 冲破了“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

    B. 女性是社会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

    C. 男女双方社会地位发生根本变化

    D.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趋于解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表为1844-1851年上海茶出口量及出口价格表。据此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中国茶叶出口呈量增价减的趋势

    B.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质量降低

    C. 上海出口成本比广州降低了很多

    D. 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有学者指出:当时中国传统社会,既夜郎自大,又一盘散沙,就像一辆“破车”。要拉动这辆“破车”,洋务运动只能算是一个“小脚女人”。该学者认为洋务运动

    A. “中体西用”导致失败

    B. 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

    C. 学习西方以适应列强

    D. 除旧布新遭政府阻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根据《中国近现代名人图鉴》收录的33个革命党人的照片统计,穿西服者有16人,穿中山装(包括企领文装)者6人,穿军装者2人,穿和服者2人,穿长袍马褂者7人。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 传统服饰文化逐渐在消亡

    B. 服饰具有新旧杂陈的特点

    C. 革命党人积极倡导新服饰

    D. 服饰文化正走向中西合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39年2月,中国共产党通过颁布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放弃了工农民主,对选民参选资格明确规定无阶级区别的条款,实现普遍的公民权。该条例

    A. 有利于巩固抗日民主政权

    B. 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

    C. 使得边区普选制完全确立

    D. 推动全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邓小平指出:“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主要反映了

    A. 加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要性

    B. 破除个人崇拜思想的重要性

    C.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紧迫性

    D.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艰巨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图为1978—2012年我国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统计图。图表说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A.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B.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C.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

    D.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化策略是温故以立新,在复兴古典的基础上推进人文主义,从而形成了近代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的这一策略

    A. 与古典人文主义本质相同

    B. 体现出文化创新以继承传统为基础

    C. 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借鉴

    D. 促进了欧洲社会各阶层的思想解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表为1700—1801年英国结婚率和出生率统计表。表中数据变化说明,当时英国

    A. 原有的人口比例基数比较小

    B. 世界市场推进人口均衡发展

    C. 工业革命影响人口发展变动

    D. 工业革命推动了人口的迁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中指出:“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事业。至于哪一个国家的无产者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期间把这一事业进行到底,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列宁旨在说明

    A. 十月革命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B. 十月革命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C. 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结果并不重要

    D.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具有伟大世界意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图为20世纪30年代初期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情景图。造成这一情景的主要原因是

    A. 世界经济危机的巨大破坏性

    B. 加快发展工业化建设的进程

    C. 对资本主义经济原则的妥协

    D. 集体农庄土地所有权的丧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图为德国1970—2010年三大产业占GDP比重变化图。导致图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国民经济比例结构失调

    B. 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C.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D. 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图为《看得见的手》漫画,该漫画旨在揭示

    A. 美国反恐怖主义维护国家利益

    B. 当今美国维护霸权主义的特点

    C. 美苏大国争霸影响世界的稳定

    D. 恐怖主义严重威胁全人类安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表反映了近代以来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的变化情况。这表明近代以来

    A. 科学技术发现发明的基本历程

    B. 科学发现促进了技术不断更新

    C. 科学发现孕育于技术发明之中

    D. 科学成果与实际运用日益密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图为1916年法国油画,在大师的笔下,睡莲的叶子是纯绿色的,而花朵却像暗红的火焰。看似随意的彩色线条笔触柔美,似乎让水流动起来,又像是捉住了一瞬间水面似真似幻的光和影。该油画的风格是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印象画派

    D. 现代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5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针对众多的边疆民族,唐王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广置都督府和州、县;以边疆民族的首领为都督、刺史,管理府州的具体事务,并可以世袭;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同时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与此同时,唐王朝对边疆民族实行以怀柔、招抚为主的边疆民族政策,如采取和亲政策、通过册封来规范和边疆民族的臣属关系以及把边疆部分民族迁徙到内地等。不仅如此,唐王朝还采取了积极开发边疆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唐王朝对边疆地区采取的这些政策对于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发达的中原文化对边疆民族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边疆民族向唐王朝派遣子弟求学,以及请求颁赐书籍的记载频频见于史书记载。

    ——据马大正《中国古代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国家主权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是中国历史上果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边疆地区形势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从总体上看,边疆地区形势呈复杂、严峻态势。

    ——据马大正《试论当代中国边疆治理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治理边疆的政策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边疆地区形势发生变化的原因并指出边疆地区态势严峻的表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的“三世进化论”是在龚自珍的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把“三世”解释成为历史不断前进的运动,打着孔子的旗号建立了他的进化论思想。首先他肯定社会是变异进化的,由野蛮向文明,由低级向高级,历史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即所谓“始于粗粝而后致精华”,进化的轨道是由据乱世到升平世,再到太平世或大同世,大同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极乐世界。与这三个进化阶段相适应的是一个政治不断发展的过程,即政治上也是由君主专制而发展到立宪君主制,最后发展到共和制。而这种进化论必然是渐进的,只能沿着三个发展阶段循序渐进,不能跳跃前进,不能突变飞跃。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原因是“民生”的发展,“民生”即指人类求生存的问题,涉及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人类为了满足这些方面的需求,为了实现求生存的愿望,就会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不断地改造环境和征服自然,从而必然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因此,正是在这种求生存的动力推动下,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要经历四个阶段,即远古洪荒时期、渔猎时代、游牧时代以及工商时代。

    ——据张前《浅论进化论思想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及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进化论思想的特点并对其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原则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孙中山进化论思想的异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顺治元年(1644年)定“开垦荒地条例”,规定凡州县卫所荒地给流民及官兵屯种,有主者令原主开垦,3年起科。在顺治六年(1649年),又规定;“无主荒田,州县官给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耕至6年之后,有司官亲察成熟田数,抚按勘实,凑请幸旨,方议征收钱粮。其六年以前,不许开,不许分好敛派差徭。”即凡垦荒者,垦田归己所有,6年之内不征赋差徭。顺治十四年(1657年),又颁布了垦荒的劝惩条例,内容为:“督、抚官员,1年内主持开垦2000顷以上者,纪录;6000顷以上者发给印照,定为永业。”同时还规定:“若开垦不实,及开过复荒,新旧官员,俱分别治罪。”

    ——摘编自《清初的土地政策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顺治帝时鼓励垦荒政策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顺治帝时鼓励垦荒政策的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莱特湾海战,涉及13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是二战史上最为壮观,美日双方投入海上作战规模最大的一次。是美英盟军必攻,日军必守的要点。盟军意想夺取莱特湾做跳板,由南至北,直接攻击日本本土。莱特湾一旦失守,日本在东南亚的战争资源区丢失,通往海外的路线被切断,日本等于坐以待毙。为了阻挡盟军,日本筹划了“捷号”作战方案“捷1号”“捷2号”“捷3号”“捷4号”四个作战计划分别保卫菲律宾、台湾,琉球群岛、日本本土。日本绞尽脑汁,招招出奇,拿航母做诱饵,出动神风特攻队,最终也没有逃脱水上兵力彻底覆没的命运。莱特湾海战是太平洋战争中最后一次大海战,也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海战。这场海战消灭了日本的海军力量,除了陆上基地的飞机外,日本海军几乎已不存在了,美军取得了绝对的制海权。

    ——摘自《探索·发现》中的《百年航母莱特湾大海战》

    (1)根据材料,概括莱特湾的战略地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莱特湾海战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施琅为郑芝龙、郑成功部将,降清后任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反对清政府的迁界禁海政策,指出这一政策不合于“天下一统”,又影响财政收入,应尽快“讨平台湾”,“百姓得享升平,国家获增饷税”。施琅上任以后,积极训练水师,督造战船,选拔将领,全心筹措征台计划。他于康熙22年(1683年)6月中旬,率清军大举进政,很快占领澎湖,一部分郑军官兵投降,郑氏败局已定,但施琅却不忙于进军台湾,而是着眼于做争取郑氏及其军队的工作。他厚待投降和被俘的郑军将士,稳定民心;同时建议朝廷“颁赦招抚”郑氏,以争取和平统一台湾。康熙同意他的招抚政策。施琅在澎湖“抚绥地方,人民乐业,鸡犬不惊”,使得台湾、澎湖军民“莫不感泣,愿内向”。结果,清军不费兵卒地抵达台湾。从此台湾成为清朝疆域的一部分。

    ——据王宏志《略论爱国将领施琅》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施琅能主持完成统一台湾大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施琅的历史功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示意图

    根据材料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信息,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主题鲜明,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