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施琅为郑芝龙、郑成功部将,降清后任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反对清政府的迁界禁海政策,指出这一政策不合于“天下一统”,又影响财政收入,应尽快“讨平台湾”,“百姓得享升平,国家获增饷税”。施琅上任以后,积极训练水师,督造战船,选拔将领,全心筹措征台计划。他于康熙22年(1683年)6月中旬,率清军大举进政,很快占领澎湖,一部分郑军官兵投降,郑氏败局已定,但施琅却不忙于进军台湾,而是着眼于做争取郑氏及其军队的工作。他厚待投降和被俘的郑军将士,稳定民心;同时建议朝廷“颁赦招抚”郑氏,以争取和平统一台湾。康熙同意他的招抚政策。施琅在澎湖“抚绥地方,人民乐业,鸡犬不惊”,使得台湾、澎湖军民“莫不感泣,愿内向”。结果,清军不费兵卒地抵达台湾。从此台湾成为清朝疆域的一部分。

——据王宏志《略论爱国将领施琅》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施琅能主持完成统一台湾大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施琅的历史功绩。

高三历史材料分析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