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2 题
  1.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相继受挫后,共产国际曾指示中共先把起义部队退到附近农村中一些“稳固”的地区去,“积蓄力量,以便重新展开全面进攻”。共产国际的这一指示

    A.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 存在严重的右倾错误倾向

    C. 有利于新型革命道路的探索

    D. 全面分析了敌我力量对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商周时期,君统是君权的继承统系,宗统则是宗子权的继承统系,君统专就天子、诸侯而言,宗统则就大夫以下而言。因此,在“继承统系”的意义上,君统和宗统彼此分离、互不干扰。商周的这一“继承统系”

    A. 易造成君权的高度集中

    B. 导致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C. 破坏了贵族的世袭特权

    D. 保证君权单线继承的稳定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是出土于河北邯郸的汉代铜酒樽及铭文摹本。铭文是“建武二十三年径梦元47年),蜀郡西工造乘舆(帝王的车舆)大爵酒樽,内者室,铜工堂、金银涂章、文工循、造工业,护工卒史挥、长汇、守垂沉、椽习、令史惜主”。据此可知,此铜酒樽

    A. 是农副业的产物

    B. 铭文字体为小篆

    C. 由官营作坊制造

    D. 适应了市场需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唐代儒学家李翱认为:“性者,天之命也,圣人得之而不惑者也;情者,性之动也,百姓溺之而不能知其本者也。”其体现的观点是

    A. 性善习远

    B. 人性本善

    C. 人性本恶

    D. 天人感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明代内阁大臣无定员,品级也没有限制,其选派或出于皇帝“钦定”,或是储君在东宫时的旧僚,或由阁臣秘密推荐,或由吏部推荐,经皇帝批准使用。这说明当时内阁

    A. 没有固定的职责权限

    B. 尚未形成完整的体制

    C. 决策机制具有随意性

    D. 无法对皇权形成制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面是近代部分年份中日两国生丝出口统计图(单位:公担)。它反映了

    A. 中日两国贸易关系的加强

    B. 中国生丝出口增幅高于日本

    C. 中日生丝竞争力的增强

    D. 中日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他们自负是学习西方的启蒙运动,却把中国两千年的学术文化,当作一野蛮、一童蒙看。他们不肯真心学佛,只借仗释迎来骂孔子、老聃。”此处国学大师钱穆批评的是

    A. 洋务派单纯引进西学

    B. 激进派否定传统文化

    C. 革命派以启蒙者自居

    D. 维新派借用孔子权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承包制深得企业拥护,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变得十分简单,仅是一个交租的关系,国企成为租赁工厂。据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到1986年底,预算内工业企业的承包比例已达7800,大中型企业已达8000。企业承包制

    A. 拓展了市场经济的空间

    B. 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 明确了国企改革的方向

    D. 增加了私营工商业的比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公元前509年,古罗马制定的《瓦勒里法》规定公民有权就执政官判处死刑的决定向民众会议申诉,而“任何执政官不得处死或鞭答已经提出申诉的罗马市民”。这一规定旨在

    A. 维护帝国的统治秩序

    B. 培养官员的社会责任感

    C. 保障司法审判的公正

    D. 限制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后,普鲁士国家行政管理领域中的顶级职位几乎处于贵族垄断状态。到1910年,普鲁士多数要职仍被贵族占据。在后备行政官员队伍中,贵族出身者所占比重也不降反升。由此可知,当时德意志帝国

    A. 国家经济实力雄厚

    B. 行政机构不断扩张

    C. 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D. 实行贵族专制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现代派文学集中笔墨反映西方现代社会四种基本关系上的扭曲与变异,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上的颠倒、错位、扭曲和脱节。因其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腐蚀作用而造成。材料意在说明现代派文学

    A. 具有深刻的现实批判意蕴

    B. 侧重对客观现实的摹写与再现

    C. 以非理性主义为思想基础

    D. 注重追求新颖奇特的艺术形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根据《建立欧洲共同体条约》第113条和第228条等条文的规定,欧共体在GATT(关贸总协定)体制中逐步取代其成员国并发展为GATT的一种“事实成员”,而各成员国只不过是一种“法律形式上的成员”。这一规定表明,欧共体

    A. 完全取代了成员国地位

    B. 成为超国家的国际组织

    C. 成为事实上的独立国家

    D. 成员国丧失了独立地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东)汉明帝刘庄即位后“遵奉建武(汉光武帝刘秀)之教,有加而无改永平(汉明帝年号)二年,汉明帝以大司空窦融管教子弟不严,数次下诏责罚并最终将其罢官。后来,楚王刘英、广陵王刘荆、驸马都尉韩光等也都先后犯法坐事论死,群臣震恐,朝廷肃然。永半九年,“令司隶校尉、部刺史岁上墨绶长吏视事三岁以上理状尤异者各一人,与计偕上;及尤不政理者,亦以闻'他还制定对地方官吏的考察勘陟制度。西汉末年以来,黄河年久失修,为患益甚,“兖、豫百姓怨叹”,汉明帝乃令著名水利专家王景率兵卒数十万人治水。汉明帝还曾多次下诏减免賦税摇役,令官吏劝督农桑。汉明帝尚儒学,倡导“以孝治天下”,并在南宫设太学,聘任高明的经师传道授业,学生最多达万余人,甚至连匈奴责族也派遣弟子万里求学。永平十六年,汉明帝遣窦固等击敗北匈奴,后又派班超出使西域各国,使西域各国重新归附汉朝。一时之间,上行下效,“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史称永平之世。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汉明帝的为政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明帝为政措施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以前,我国只有带“丝”字旁的“绵”字,没有带“木”字旁的“棉”字。“宋元之间始传其(棉)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朱元璋重视棉花的生产,曾令天下“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课征税额规定:麻亩课征八两,棉亩四两,不种麻和棉,出麻布和棉布一匹。明朝中后期,人们结合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将棉花品种以及棉花加工工具都做了很大的改进,甚至出现了作为资本主义生产萌芽的手工业工场。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也将棉布的品种做了重要详细的介绍,如“江花出楚中”“北花出山东”“浙花出余姚”等。

    ——摘编自王璨《明清关中棉桑关系研究》等

    材料二  十八世纪,来自西印度群岛的棉花开始进入英国。十八世纪末期,美国、埃及等地的棉花也逐渐开始进入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棉花进口贸易中,沟通进口商、经销商、纺织工之间联系的重要媒介是经纪人。通过经纪人的活动分别将他们两两连接。所以,棉花贸易这项原本琐碎而复杂的商业活动。在交易中并没有烦琐的订立商业合同或者契约的情况出现。

    由于曼彻斯特地区繁荣的棉纺织贸易,人们甚至通常将棉纺织制品贸易商人称为“曼彻斯特”商人。进入十九世纪之后,曼彻斯特棉纺织制品的强劲势头继续上扬,仅欧洲就消耗了约一半的曼彻斯特棉制品,美洲也有三分之一的份额。逐渐繁衍壮大的棉纺织工业改变了英国原本的工业进程,棉纺织工业中所产生的大工厂生产制度和新型工业机械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家庭手工工业制度被打破。

    ——摘编自王璨《1700-1830年曼彻斯特棉纺织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棉花种植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曼彻斯特棉纺织贸易繁荣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英棉纺织贸易的认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29年,马奇诺再次出任法国陆军部长,经过多方努力,最终促使国会在1930年通过了防御工程的预算拨款。1935年底,绵延数百公里的地下钢铁长城马奇诺防线基本竣工。20世纪30年代,世界军事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法国军方也及时地捕捉到这一信息,但法国因为仰赖绵亘防线的作战形式,其军事学说基本上停留于20世纪20年代对一战经验的总结。当戴高乐将军系统地提出组建机械化装甲化部队的意见时,遭到了军方高级领导人的群起攻击。军事当局对马奇诺防线的过分重视和渲染,使法国军界产生了严重的自满心理,在这种氛围中戴高乐的机动战思想难逃厄运。尽管法德主要兵器的数量和质量之比不相上下,然而,在使用这些部队和武器的军事学说和作战原则上双方大相径庭。

    ——摘编自杨凯《二战前法国军事战略透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修建马奇诺防线的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马奇诺防线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奇诺防线对法国产生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在1875年“马嘉理”事件和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的处理和规定当中,郭需焘因时事需要出使英国,成为晚清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先人一步,根据自身的认识,用“本末观”实现了对“体用观”的超越。他说“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

    郭禹焘上奏《新加坡设立领事片》以“保护商民,与国政相经纬”,从而做到“官商之意常亲”,于是就有了中国在外设立的第一个领事馆﹣新加坡领事馆。郭嵩焘对“夷夏观”进行了理性的批判和认识,主张应该主动与世界各国平等交往。郭焘在得知英国将向喀什噶尔派大臣以保全阿古柏政权时,对英国政府提出了严肃抗议,并要求英国政府撤回使臣。在郭焘使英前后,时人尤其是洋务派对西洋文明的认识,还停留在坚船利炮的层面上。而郭焘则不然,他着重去把握西方文化和科学的精神实质。

    ——摘编自刘平《郭荡焘出使英国述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76年郭嵩焘成为晚清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郭嵩焘的历史功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上图中的国旗变迁进行历史解读,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