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单选题 24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1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4 题
  1. 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

    A. 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

    B. 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

    C. 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

    D. 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 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

    B. 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 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 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孟德斯鸠说:“每个人既然都应该有同样的幸福和同样的利益,那么也就应该享有同样的欢乐,抱有同样的欢乐,抱有同样的希望。”由材料可知,他主张

    A. 人人平等

    B. 以法治国

    C. 天赋人权

    D. 人民主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马克思说:“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也就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这表明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诞生的实际原因是

    A.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

    B. 民族矛盾尖锐导致矛盾激化

    C. 工业革命与当时生产关系的矛盾

    D. 工业革命导致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关于罗斯福新政,有人认为“新政”的一些措施是一直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还有人谴责“新政”是披上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主义。上述认识的出现是源于罗斯福新政

    A. 有悖资本主义传统经济政策

    B. 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发展

    C. 导致经济出现“滞涨”局面

    D. 不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选官制度发生改变   B. 主流思想发生变化

    C. 民间向学之风兴起   D. 西汉君主重用儒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国人进入太空——人类对宇宙的激情再次燃起”,法新社记者理查德·英厄姆在报道中用了这样的标题。你认为这是对我国哪一项技术发表的评论

    A. “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B.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C.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 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改称为凤阁、鸾台,并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旨在

    A. 加强专制皇权

    B. 削弱地方割据势力

    C. 提高行政效率

    D. 扩大官员选拔范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表明罗马法

    A. 重视证据

    B. 重视审判程序公正

    C. 量刑宽松

    D. 注重维护平民利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18年1月20日,特朗普政府因面临无钱可用状态而启动“关门”程序。“无钱可用”的原因是国会两党恶斗导致政府预算法案搁浅。特朗普政府关门体现了美国

    A. 联邦制原则

    B. 议会主权原则

    C. 两院制原则

    D. 行政立法制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近代一位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不平等特权是

    A. 片面最惠国待遇

    B. 协定关税

    C. 在口岸巡查贸易

    D. 租界特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抗日时期,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被称作“解放区”;随后的国共内战时期,由中共控制的区域亦被称作“解放区”。材料中两个“解放区”的含义分别是

    A. 武装割据;人民主权

    B. 民主政治;思想解放

    C. 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 民族解放;民主自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79年1月30日,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在向美参、众两院议员解释中国政府对台湾方针时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A. 首次宣布争取和平统一台湾

    B. 没有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统一

    C. 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D. 直接推动达成“九二共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 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 牛耕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C. 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D.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的数量猛增。这一现象说明了

    A.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 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中国掌握了茶、丝市场

    D. 茶、丝出口给中国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选项中最能说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是

    A. 合作社经济由1.5%上升到53.4%

    B. 公有制经济由21.3%上升为92.9%

    C. 国营经济由19.1%上升为32.2%

    D. 资本主义经济由6.9%下降到不足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 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 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C. 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 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我国大范围遭受自然灾害,重建任务艰巨。中国如要向国际社会寻求贷款,应向下列哪项机构提出申请:

    A. 世界银行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世界贸易组织

    D. 亚太经合组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图是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宣传画。上面有“社社亩产万斤粮,人人共庆丰收年”等标语,它反映了当时

    A. 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

    B. 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C. 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

    D. 不切实际的浮夸之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元史以前的列女传,可以说是优秀女性的集成。元朝以后就不同了,一是数量大增,《元史》收入了一百八十七个,《明史》则收入了三百零八个。二是这些女性基本上都是所谓“贞、孝、节、烈”的典型。这主要反映了

    A. 理学影响了国家法律

    B. 妇女地位的大幅提高

    C. 理学强化了伦理纲常观念

    D. 文化主流思想的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理智、正义、节制、勇敢是“希腊四德”,仁、义、礼、智是“中国四德”,其共同点是

    A. 注重修养

    B. 强调等级

    C. 主张民主

    D. 关注人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图是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雕像《哀悼基督》。该作品取材于《圣经》:基督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丽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这表明米开朗琪罗意在

    A. 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B. 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C. 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

    D. 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先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和“师夷长技以求富”的口号。其根本目的是

    A. 用封建纲常伦理挽救封建统治

    B. 发展中国落后的近代科技

    C. 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封建统治

    D. 用西方政治制度维护统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民主与科学使当时的青年如获至宝,中国文化界也为之气象一新。孙中山先生赞叹这是“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这主要表明新文化运动

    A. 促使中华民族出现巨大觉醒

    B. 将抨击封建专制运动推向高潮

    C.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 使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中国历代王朝的监察系统都是支撑皇权的重要支柱之一。

    材料一“刺史”即是刺举不法之人。(汉)武帝时称部刺史,全国划分为十三个部(州),每部(州)包括若干个郡。每年秋八月,刺史分部周行督察,年终返京奏报,其没有常设的办事机构,走到哪里便临时设“治所”或“所止理事处”,作为中央政府派遣的监察特使其具体职责从一开始就有明文规定,即“六条问事”。对于郡国诸侯王的行为一经查出有违法之处,便可奏报皇帝,其不察小吏,专察大吏,不光举劾奏报,还可以贬退大吏,刺史受中央御史中丞直接管辖,地位并不高,属下大夫,待遇也不丰厚,每年秩六百石,但刺史所监察的对象却远远高出自身的地位,可以监察二千石的官吏(地位相当于郡守,即地方最高职位)。

    ——摘编自窦重山《浅论刺史制度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

    材料二在效忠和效率这对困扰所有国家官僚机构的矛盾中,中国传统国家一向着意点就是前者;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度,生活节奏相当缓慢,不在军情紧急情况下,行政效率一般不是大问题,而效忠与否往往关系着王朝的生死存亡,任何官员个体或者群体对皇权不忠,都是皇帝无法容忍的。一个庞大的全能式的行政体系,本身存在无限扩张权力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另外一种机制制衡,后果将难以设想。这将会导致皇权无法有效地控制局面,中国古代监察系统即是这种制衡机制的表现之一。传统中国的制衡机制,跟其他古代国家相比,应该说是比较好的。当然,其缺陷也是很明显的。

    ——摘编自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时部刺史的特点及其工作机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设立部刺史的主要目的及其意义。

    (2)据材料二,概述中国古代监察系统的功能。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监察系统中“效忠”和“效率”的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它们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纵向序列。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

    在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漫长过程中,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并不是平行的、各自独立的。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定着横向发展的规模和广度。横向发展一方面受纵向发展的制约,一方面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横向发展与一定阶段的纵向发展相适应,就往往能促进和深化纵向发展。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总序》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世界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伦威尔解散议会

    材料二英吉利共和国的最高权力由护国主和代表人民的国务会议共同掌管;护国主终身任职,兼任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陆海军总司令,并拥有任免官吏和赦免罪犯的权力;护国主每三年召开一次议会,议会从召集之日起未满5个月不得解散;议会为一院制,立法权属于护国主和议会,议会法令须经护国主同意方能生效;各地议员名额由文件具体规定,一些小选邑应被取消选派代表权,名额转交给各郡和较大的城市;财产不足200镑者不得参加竞选,天主教徒和参加议会战争者丧失选举权;行政权归护国主和国务会议,护国主的内外政策必须征得国务会议的同意;国务会议的人数在13~21人之间,其成员由护国主任命,终身任职。

    ——《施政约法》

    (1)依据材料归纳“护国主”拥有哪些权力?由此可见“护国政体”的实质是什么?

    (2)有人说“护国主”是“不叫国王的国王”。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