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学者杨宁一认为:“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这表明西周政治

    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 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C. 实现了家国一体

    D.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光荣革命后,王权适应了新的形势,完成了关键性的历史演变,于是,它在新的时期为自己找到了新的位置,这是英国王权在剧烈的社会转型的动荡中未被淘汰而终于留存下来的根本原因。”这一“关键性的历史演变”是

    A. 放弃专制统治,承认议会权力

    B. 出让行政大权,建立内阁制度

    C. 取消征税特权,遵从议会许可

    D. 停止任命首相,接受政党政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公元前31年,伯利克里宣称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伯利克里为了消除这种“障碍”采取的措施是

    A. 按财产多少把公民分成四个等级

    B. 给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

    C. 以抽签方式组成“五百人会议”

    D. 对野心家实施“陶片放逐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就时间轴而言,20世纪可分为三个时期:一、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战争时代(1914年至1945年);二、两大超强相互对峙的时代(1945年至1989年);三、传统的国际强权系统终结之后的时代。”这种历史时期的划分注重了

    A. 大国对历史的影响

    B. 时间的不断更替

    C. 战争对世界的影响

    D. 国际关系的变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古代中国有两个典型的中央建制:一个是汉武帝为分割外朝权力而由身边亲信组成的“内朝”(官职有中书令、尚书令、门下侍郎等)长期演变而来;另一个被称为“名不师古,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材料中提到的两个中央建制的相同点是

    A. 都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和管理

    B. 都是中央设置的行政处置机构

    C. 都体现了“分化事权”的制度安排

    D. 都提高了中央政府的办事效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材料中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C. 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D. 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A. “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 “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 “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 “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关于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将这棵大树砍断”指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

    B. “树墩还在”指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C. 袁世凯称帝是“萌发”的重要表现

    D.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文明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28年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1929年修改为《兴国土地法》,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1931年又通过了土地革命路线,提出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该法律得到广大群众积极拥护,农民踊跃参军支持革命。土地法的不断变化发展表明

    A. 标志着中国苏维埃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B. 党对土地斗争的认识已经达到最高度

    C. 必须根据主要矛盾变迁调整法制战略

    D. 这些法律不符合当时农民的革命需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漫画《步步高升》中,各阶层人民代表通过人民政协的大门,沿着一级级阶梯“步步高升”,走向顶端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漫画中的“人民政协”

    A. 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B. 发展并完善了政治协商制度

    C. 通过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文件   D. 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熊猫外交”是中国一种独有的外交方式。熊猫曾被作为最高规格的国礼赠送给外国,如下表所示,“熊猫外交”得以推行的关键因素是

    A. 亚非拉国家不是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

    B. 中国外交重心由倒向苏联到倒向西方

    C. 中美关系的改善

    D. 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下图所示,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它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 习惯法是罗马共和国早期的公民法

    B. 《十二铜表法》主要维护平民的利益

    C. 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共和国时期

    D. 万民法是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的产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政治制度是影响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影响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朝统一后采取什么地方管理制度?作者赞成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分别提到的制度及主张出发,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和局限。

    (3)材料三中的两部宪法分别颁行于哪一年?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它们各自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国家的外交事务是一国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政的延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第54条规定

    材料三: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展示的分别是哪两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情景?这两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后所采取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在新中国初期有何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说中谈到:“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转引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材料二:研究表明,美国革命者在进行建国的政治实验时,既未彻底抛弃雅典民主的精神理念,也没有完全认同罗马共和国的制度安排,而是基于他们的政治智慧和现实关怀,同时借助了英国的传统、近代的理论等多种资源,对两者进行了改造和转化,从而形成了一种新型共和政体,走出了一条新的建国道路。

    ——摘编自李剑鸣《古典传统与美利坚共和国的创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伯里克利所说的“多数人”是指雅典哪一社会群体?材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体有哪些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新型政体”的建立与哪些因素有关?举出一例说明美国政体的创新之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