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梁启超在他的一本书中写到:“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感觉不足而采取行动是在

    A. 18世纪90年代

    B. 19世纪90年代

    C. 1901-1912年

    D. 1915-1925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德国分裂后,联邦德国期望依靠美国和北约组织的支持来实现统一。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主动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以“缓和、均势与联盟”为基础的新东方政策逐渐成熟。导致这一外交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苏联对外扩张的加剧

    B.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 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

    D. 欧洲国家逐步走向联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春秋初诸侯遍行采邑(封地),中后期始行县—郡制度,“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战国时边地繁荣,始于郡下设县,形成郡—县两级制。以上历史现象根源于

    A. 诸侯争霸的推动

    B. 铁犁牛耕的使用

    C. 分封制走向崩溃

    D. 法家思想的推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表根据国际统计年鉴数据“1996年平均每千亩耕地上使用机械台数”绘制的,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机械类型

    世界

    亚洲

    中国

    拖拉机

    19.1

    13.9

    5.4

    收割机

    3.1

    3.8

    0.9

    A. 我国农业机械制造整体水平较低

    B. 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

    C. 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D. 农民使用机械生产的动力不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以下史实到结论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史实

    结论

    A

    商鞅变法“废分封,行郡县”

    秦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文化开始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C

    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

    元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D

    明太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

    明朝严禁中外通商贸易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朱熹说:“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不知不自觉,自然醒悟”。陆九渊则说:“读书……只以晓文义为是,只是儿童之学,须看意旨所在”。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

    A. 明“理”的方法

    B. 读书的方法

    C. 明“理”的目的

    D. 读书的目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史学家徐中约曾说:“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而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该“制度”最有可能是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皇帝制

    D. 科举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由此最能说明

    A. 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仍在积极抗战

    B. 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 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D.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世纪末,罗丹为雨果、巴尔扎克所做的雕像,几经易稿。在定稿中,雨果令人吃惊的全身赤裸,而巴尔扎克披着及地的睡袍,一颗头颅硕大无比,身体则粗短臃肿,上阔下窄,显得比例失调。罗丹雕塑定稿的显著特点是

    A. 注重人的情感

    B. 捕捉瞬间印象

    C. 重视自我感受

    D. 强调理性思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清末某大臣认为,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各厂,令民间自为讲求,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者,虽定造亦必剔返,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专心致志,实力讲求,以期驾乎西制之上。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A.此方案不可行,因为当时中国民间无力经营现代工业

    B.此人是洋务派代表,认为学习西方技术便可架乎西制

    C.此人看到官办企业的重重弊端,鼓励发展民营企业

    D.说明清政府内部发生分化,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古希腊有人设想: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只能看到洞口活动的动植物因身后矮墙上前方的一堆火投射到洞壁上的影子。因此,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这一设想旨在强调

    A. 理性高于感觉

    B. 关注人的世界

    C. 认识源于感觉

    D. 美德即是知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面是苏俄(联)《农民的土地问题委托书》部分摘录据此判断,该委托书出台的历史背景是

    A. 十月革命展开

    B. 新经济政策实施

    C. 农业集体化

    D. 赫鲁晓夫改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金融学专家陈志武教授曾提出一个命题:“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他指出,当前中学和大学的历史教育中认为:“西方的兴起靠的是掠夺,然后才有金融的发达,科技的进步,才有今天的现代化,即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然而陈志武教授坚决予以否定并论证两点:一是在16世纪西班牙从美洲掠夺金银之前,西欧商业银行的发达程度已经非常高,足以解决跨国贸易支付问题。二是如果西方的兴起或者崛起靠的是掠夺,为什么成吉思汗的蒙古掠夺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为什么最早征服美洲大陆并从拉美掠夺了大量金银的西班牙从17世纪就开始没落?为什么藏在地下的石油资源没有让当今的中东国家成为世界强国?如果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的观点成立的话,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方面的发展,也没有认识到古希腊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这些发展给西欧以超前的制度和崛起的实力

    ——《历史教学》2012.

    评材料中关于“掠夺”与“西方崛起”关系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讨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社会转型就是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转型过程中各种制度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的转型时期。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

    ——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  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总结1979年至今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国在推行双重转型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把这些经验归纳为以下八项。

    体制转型是双重转型的重点。

    思想先行。……

    ——摘编自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

    (1)根据材料一,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经济“双重转型”的具体内涵。“思想先行”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经验,试以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实予以说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孝宗模仿北宋初年的办法,把州县的积余钱物集中到朝廷,设置封桩库,逐年储备,作为备战的军需。1179年,封桩库只有现钱五百三十万贯。到1183年增加到三千多万贯,加上地方桩积钱,共达四千七百余万贯。孝宗慨叹说:“《周礼》一书,理财居其半。后世儒者尚清谈,以理财为俗务,可谓不知本。”孝宗这时已完全接受了王安石的论点,再一次批驳了反理财的儒者。孝宗的所谓“理财”,只是把地方的财权更多地集中到朝廷,并没有从制度上作重大改革。所谓备战,也只是对军兵作一些整顿,并没有作北上抗战的打算。但孝宗以抗金备战为国策,却使朝内外抗战派大受鼓舞,纷纷上书,陈述收复失地的建策。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宋孝宗理财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宋孝宗的理财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