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单选题 25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1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5 题
  1.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两家棉纺织厂,但短短的时间内棉纺织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英国棉纺织品大量涌入中国

    B. 铁路交通的大规模兴建

    C. 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D. 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工人劳动的产物,应归工人所有;孙中山以纺纱织布为例,认为棉布的制成除工人外,也离不开种植棉花的有关人员,因而其认为马克思的观点“忽略了社会上其他各种有用分子的劳动”,从而提出“民生问题才可说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据此可知

    A. 二者都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

    B. 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C. 民生主义源自于剩余价值学说

    D. 三民主义比马克思主义先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52年,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指出,“俄文,它是列宁、斯大林的语言,它是社会主义大门上的一把钥匙”;1984年,教育部宣布“英语成为高考必考科目”。现代中国两个不同阶段“外语热”的变化从根本上取决于

    A. 社会文化心理的需求

    B. 政府政策的导向

    C. 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D. 国际形势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 秦、唐、元

    B. 汉、宋、明

    C. 秦、元、清

    D. 秦、唐、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明成祖时正式设立内阁,同时又重用司礼监宦官,并给予宦官“出使、专征、监军”等大权,与内阁的权势相抗衡。明成祖此举

    A. 表明皇权渐趋衰弱

    B. 意在加强君主集权

    C. 促使内阁取代六部

    D. 造成首辅权力失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这种习俗源自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苏格拉底的上述观点反映他

    A. 反对直接民主制度

    B. 要求哲学家管理国家

    C. 赞扬君主专制制度

    D. 用人要做到人尽其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历史学家巴里·科沃德认为:“(《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定期召开议会,但到底几年召开一次,法案并没有做出详细规定,更何况国王依然拥有随意召开和解散议会的权力;国王还拥有制定内外政策的权力,拥有任免各部大臣及官吏的权力。”据其描述,当时英国

    A. 实行责任制内阁

    B. 削弱了议会立法权

    C. 国王仍然拥有较大的行政权

    D.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爱因斯坦在一次演讲中说:“达尔文的生存竞争以及同它有关的选择理论,被很多人引证来作为鼓励竞争精神的根据。但这是错误的,……要启发这种创造性的心理才能,……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A. 爱因斯坦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是错误的

    B. 爱因斯坦不赞同人类社会鼓励恶性的竞争

    C. 爱因斯坦鼓励科学创新

    D. 爱因斯坦重视培养理性独立的人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A. 人文主义精神昌盛   B. 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C. 学者推崇古典作品   D. 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公元283年,雅典商人普拉希特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与当地的皮匠西努耶发生了经济纠纷,上诉至法庭。法官对他们两人的裁决将根据

    A. 罗马万民法

    B. 埃及习惯法

    C. 雅典自然法

    D. 罗马公民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礼记·月令》载:季夏之月(六月),都说烧草取灰或沤草使腐用作肥料。深耕、施肥、粪种、一年再获。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

    A. 独立发展

    B. 精耕细作

    C. 农牧结合

    D. 自给自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 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 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 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D. 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清代曾侍从过三个皇帝的军机大臣张廷玉多次被皇帝称赞,但他仍时刻小心谨慎,从不留片稿于家中,很少结交外官言事,从政多年竟“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这可用来说明军机处

    A. 仅是君主专制的工具

    B. 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 对宰相有较大的约束力

    D. 借鉴了欧美民主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明太祖曾写诗发出这样的感叹:“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到了明成祖时

    A. 分割丞相的相权

    B. 设立内阁制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C. 废除丞相

    D. 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A. 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 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 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 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 罗马法十分残酷野蛮

    B. 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C. 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D. 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理论上讲……作为雅典公民的男子不能与外国女子结婚,不管她们是出身于雅典盟国的贵族之家,还是居住在当地的迈提克(雅典官方对外来移民的称呼)。”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 古希腊小国寡民的特征

    B. 奴隶社会经济的制约

    C. 雅典对公民资格的规定

    D. 雅典人仇视外国女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当代学者顾准说:“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雅典城邦为直接民主提供的条件是

    A. 城邦人口相对集中,互相比较熟悉

    B. 城邦公民不从事劳动,闲暇时间多

    C. 城邦人口较少,而且公民数量更少

    D. 城邦政务简单,人人都有能力管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在古希腊雅典城邦政治中,它剥夺了仅为嫌疑犯的公民的辩护权,使其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愿,甚至失去公民资格。纯粹的主观意识行为可能使真正拥有先进思想而不为人们所接受的先驱惨遭不幸。这反映的是

    A. 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

    B. 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C. 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

    D. 陶片放逐法的弊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古希腊政治家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中讲道:“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只注重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下面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准确的是

    A. 突出雅典的民主政治

    B. 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C. 强调公民大会的权力

    D. 巩固国家军事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罗马法中有部法律内容相当广泛,包括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同态复仇法、氏族继承与遗嘱等,它在一定程度上对贵族的专横和滥用权力作了限制。这部法律是

    A. 《十二铜表法》

    B. 公民法

    C. 万民法

    D. 《民法大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主要用来调整

    A. 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

    B. 罗马公民与非公民之间的关系

    C. 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D. 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总统先生……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段话主要反映了英国政治体制的哪一方面

    A. 君主立宪制

    B. 代议制民主

    C. 两党制

    D. 责任内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直接依附于国王者不可担任下院议员,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都须由同意该项决定的大臣签署后才能生效,法官的任免应由议会决定,被议会定了罪的人国王不得任意赦免。这表明,英国

    ①责任制内阁尚未形成

    ②国王的行政权得到扩大

    ③议会权力高于国王

    ④首相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代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

    材料二: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有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居台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姓。……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

    材料三: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

    (1)材料中的家谱体现了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这一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这一特点被后世历代王朝所继承,原因何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

    (3)依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马法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用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二  罗马法律制度刚刚建立时就带有某些民主化色彩。其原因是战争需要平民补充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他们处于要求政治上得到进步的有利位置……他们通过平民大会选举保民官来保护自身的利益。

    材料三  罗马法虽属奴隶制社会的产物,但由于它对反映简单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作了详尽的规定,因而也就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许多法律关系,因此它对资本主义民法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它会成为核心内容?

    (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罗马法律制度刚刚建立时就带有某些民主化色彩”的原因。

    (3)据材料三,为什么说罗马法“对资本主义民法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君主立宪制度从确立到完善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君主的权力不断衰落,议会的权力不断上升,产生于议会的责任制政府也逐步确立起来。“光荣革命”为不断的变革打开了通道,这是英国最终能够引领世界潮流的最主要的因素。

    ——《大国崛起》

    材料三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资产阶级和人民掀起了一次要求议会改革的运动。1832年,英国政府进行了第一次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利。19世纪后期,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的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了半数,这是英国政治民主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三概括指出英国政治制度不断创新的表现,这些创新有什么作用?

    (3)从英国政治制度不断创新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1年,慈禧在逃往西安途中发布了“预约变法”上谕,宣布实行“新政”。1903年前后,上至普遍奏折、中至著述翻译、下至寻常报刊,“朝野上下,鉴于时局之贴危,谓救亡之方只在立宪,莫不以此为请。”1904年的日俄战争被认为是“立宪政体战胜了专制政体”的例子求采用立宪政体以成为富强之国的呼声越来越高。1905年底,以载泽等五大臣为主要成员的考察团,出使西方,开始对东西政治展开了综合察考。1906年,清朝政府颁布了“预备立宪诏”,保证“大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强调“皇帝之权以宪法规定者为限”;规定臣民有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财产、居住、人身自由等权利。颁行《法院编制法》草案,规定了审判衙门通则、审判衙门等级及其案件管辖范围、审判衙门内检察厅之配置、司法行政职务及监督权等事项。

    ——摘编自季金华《清末宪政运动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预备立宪”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预备立宪”的积极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