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句子默写 1 题,选择题 4 题,字词书写 1 题,语言应用 1 题,课内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作文题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

    (1)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遥怜故园菊,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大漠似雪,月华如霜,边城夜色,凄神寒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论语>十二章》一文中强调学习与思考不可偏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5)请默写《峨眉山月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对古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诗人处于军旅之中,又遭遇战乱,“强欲登高”,感叹“无人送酒”,其中的惆怅、凄凉,难以言表。

    B.《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在凄清的夜晚,笛声在扩散,愁思在蔓延,集体的失眠是不会发生的。

    C.《江南逢李龟年》中“落花”寓意甚多,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

    D.《峨眉山月歌》中作者连用五个地名,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老人拄着拐杖走在山路上,背上的柴火使她步履蹒跚。

    B.一生气我打了她的屁股,本就瘦弱的她也没吃好饭,抽噎着上学去了,现在想想多少有些歉疚。

    C.一年一度的四川甘孜山地旅游节拉开了帷幕。远远望去,大渡河畔人声鼎沸。

    D.“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近几年“双11”期间的消费盛况,使我们认识到中国内地不可限量的内需潜力。(去掉“通过”或“使”)

    B.由于经济不景气,乌克兰2018年进口猪肉、牛肉等肉类产品的数量将会减少1倍,即进口量将仅为10万吨。(“减少1倍”应该为减少50%)

    C.建立健全互联网安全监管体制不仅有利于全世界各国人民,而且也有利于中国人民。(“不仅”改为“不但”)

    D.受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仅我国广东地区就约有3万左右大大小小的工厂倒闭。(删掉“约”或“左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选项中全部都是褒义词的一组是(  )

    A.精益求精、渊博    B.拈轻怕重、热忱    C.麻木不仁、突兀    D.花团锦簇、虐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字词书写 共 1 题
  1. 根据拼音写词语。

    (1)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xiá ài(______)民族主义和xiá ài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2)如果他kāng kǎi(______)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3)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hùn wéi yī tán(______)。

    (4)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guài dàn bù jīng(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参考划线句形式,仿写两组句子。

    拿起七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我常常思绪飞扬:我梦想:来到朱自清笔下的春天在旖旎春光中感受“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温柔我梦想:来到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在朗朗书声中感受“历览千载书”的惬意;我梦想:________,________;我梦想: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课内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面划线词。

    ①非学无以广才(______)

    ②淫慢则不能精(______)

    ③险躁则不能性(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下面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诸葛亮写给侄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文章虽不足百字,却把修身治学的大道理谈得透彻深刻,许多语句垂诸久远。

    B.作者开篇即以“君子之行”这种高标准的道德规范来要求其子,并以此告诫,人生在世首先要修身养德,这是为人的根本、做事的基础。

    C.“静”就是淡泊、宁静,是一种摒除杂念和干扰而安宁专一的精神状态。

    D.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言文,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当你自卑时,一定要自己看得起自己

    邓为

    ①16岁那年,我考上了全县城最好的高中。听人说,考上这所学校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父亲欣喜不已,千叮咛万嘱咐,希望我将来能考上大学,将来坐办公室就不用下地种田了。

    ②恰巧这时我家在县城的一个亲戚要搬到省城去住,他们想让我父亲去帮忙照看一下房子,还给父亲建议说在县城养猪是条致富路子,因为县城人多,消费水平也高,肯定比农村卖的价钱好。父亲欣然答应,一来这确实是个好法子,二来在县城还可顺便照顾一下我。

    ③等我在高中读了一个学期后,父亲在县城也垒好了猪圈,买来了猪崽。我平时在学校住宿,星期六的时候就去父亲那儿过夜,帮父亲照料一下小猪,好让父亲腾出时间回家去推饲料。

    ④猪渐渐长得大起来,家里的饲料早已吃了个精光,亲戚送给我们家的饲料也日趋减少。买饲料吧,又拿不出钱来,父亲整日显得忧心忡忡。

    ⑤我愁在眉上、急在心里,但也一筹莫展。有天我去食堂打饭时,发现许多同学常常扔馒头、倒饭菜。我突然想到,把这些东西拾起来喂猪不是挺好吗。

    ⑥我回去跟父亲一说,父亲高兴得直拍大腿,说真是个好主意,第二天他就去拾馒头剩饭。

    ⑦我为自己给父亲解决了一个难题而窃喜不已,却未发现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父亲那黑乎乎的头巾,脏兮兮的衣服,粗糙的手时常成为许多同学取笑的对象。他们把诸如“丐帮帮主”、“黑橡胶”等侮辱性的绰号都加在了父亲头上。

    ⑧我是一个山村里走出来的孩子,我不怕条件艰苦,不怕跌倒疼痛,却害怕别人的歧视。好在同学们都还不知道那是我的父亲,我也尽量躲避着父亲,每到他来时,我就离得远远的。

    ⑨但我内心害怕被别人识破和歧视的恐惧却日复一日地剧增。终于有天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叫人家都知道了,会嘲笑我……”

    ⑩父亲脸上的喜悦一下子消失了。在漆黑的夜里,只有父亲的烟锅一红一红的,良久父亲才说:“我还是去吧!不和你打招呼就是了。这些日子,正是猪长膘的时候,不能断了粮。”

    ⑪我的泪就落下来。对不起了父亲,我是真心爱你的,可你偏偏是在学校里拾馒头,我怕被别人看不起呀!

    ⑫接下来的日子,父亲继续拾他的馒头,我默默地读书,相安无事。我常常看见父亲对着张贴成绩的布告栏发呆,好在我的成绩名列前茅,“这可以宽慰父亲的”,我想。

    ⑬1996年的冬天,我期末考的成绩排在了年级前三名,而且还发表了许多文章,一下子名声鹊起。班里要开家长会,老师说,让你父亲来一趟。

    ⑭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我不知别人知道那拾馒头人就是我父亲时会怎样嘲笑我。伴着满天风雪回到家,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我对老师说你有病……”

    ⑮父亲的脸色很难看,但终究没说什么。

    ⑯第二天,我挟着风雪冲到了学校,坐在了教室。家长会开始了,鼓掌声和欢笑声不断,我却一直焉焉呆呆,心里冰凉得厉害。父亲啊,你为何偏偏是一个农民,偏偏在我们学校拾馒头呢!

    ⑰我无心听老师和家长的谈话,随意将目光投向窗外。天哪!父亲,我拾馒头的父亲正站在教室外面一丝不苟地聆听老师和家长们的谈话,他的黑棉袄上落满了厚厚的积雪。

    ⑱我的眼泪就哗哗地流了下来。我冲出教室,将父亲拉进来,对老师说:“这是我爹。掌声一下子如潮雷动……”

    ⑲回去的路上,父亲仍挑着他捡来的两桶馒头和饭菜。父亲说:“你其实没必要自卑,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

    ⑳以后,同学们再也没有取笑过父亲,而且都自觉地将剩饭菜倒进父亲的大铁桶里。

    ㉑1997年的金秋九月,父亲送我来省城读大学。我们的打扮在绚丽缤纷的校园里显得那么扎眼,但我却心静如水,没有一丝怕被人嘲笑的忧虑。

    ㉒我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歧视总是难免的,关键是自己要看得起自己。正如父亲说的那样:“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

    1.根据文中“我”的心理变化,完成下表。

    情节

    心情

    饲料即将用完

    ①______

    帮父亲解决难题

    ②______

    阻止父亲捡拾

    ③______

    拉父亲进来开会

    ④______

    2.简要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特点

    3.品味下列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每当他来时,我就离得远远的

    ②我拾馒头的父亲正站在教室外面一丝不苟地聆听老师和家长们的谈话,她的黑棉袄上落满了厚厚的积雪。

    4.有人认为本文标题改为“告别自卑”更好,你的意见呢?请简述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木鱼

    周海亮

    ①冬子小时候,家里穷。不仅他家穷,全村都穷。不是吃不到米闻不到肉的那种穷,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那种穷。贫穷与饥饿贯穿了冬子的童年,即使现在想起,冬子的记忆深处,仍然是望不到尽头的饥饿。

    ②冬子九岁那年,村里有亲戚嫁女,娘带冬子去吃喜宴。临行前娘嘱咐冬子说,饭桌上一定要放开了吃,吃慢了,东西就没了。又说,千万别动桌上那条鱼,否则会被别人笑话。冬子问为什么,娘说那是条假鱼。鱼是木头雕刻而成,上面浇了汤汁,撒了葱花,盛在盘子里,端上桌,与真鱼别无二致。娘还说木鱼是栓叔的手艺,栓叔一晚上就能将一截木疙瘩变成一条活灵活现的鲤鱼。娘带冬子来到亲戚家门口,再次嘱咐冬子不仅要吃得快,还要尽量多吃。吃饱了,咱家晚上那顿就省了。她说。

    ③六个菜,一个汤,满桌人吃得像猪。普通的蔬菜,加几片肉,味道就完全变了。冬子听了娘的,快吃,使劲吃,却总是吃不饱。那条鱼摆在桌子中间,假如娘事先不说,冬子绝不会当它是一条木鱼。鱼浇了汤汁,撒了葱花和香菜,那是一条红烧口味的木头鲤鱼。亲戚家虽穷,但厨艺高超,据说能把一条鱼烹成七八种不同的味道。木鱼也能。不过仅仅是味道的样子。

    ④满桌人心照不宣。他们的筷子和汤匙伸向不同的盘子和汤碗,却绝没人去碰那条鱼。桌上很快只剩残羹冷炙,唯有那条鱼,仍然闪烁出诱人的光泽,散发出美妙的酱香。满桌人仍不散去,他们蘸着盘子里剩下的汤汤水水,啃着手里的黑面馒头,那也是平常时日难得的吃食。

    ⑤冬子有将筷子伸向木鱼的冲动。冲动那样强烈,有那么几个瞬间,他几乎无法自控。他强迫自己不去看那条鱼,可是鱼却顽强地游进他的眼睛,挠着他的喉咙。终于冬子做出令他和他的家人从此蒙羞的举动——他动了那条鱼。他甚至夹起撒在木鱼上的葱花,他甚至将那些葱花,直接填进嘴巴。

    ⑥他挨了娘的一顿巴掌。他受到村人的讥笑。以后很多年,他在村里都抬不起头。他不仅仅是动了一条木鱼,更是动了乡村的规矩,动了主人的尊严。一条木鱼,没有人动,它便是一条色香味俱全的真正的鱼,便是富足和希望;动了,它便成为一个木头疙瘩,成为欺骗,成为乡间岁月的颓败与贫穷。

    ⑦那条木鱼挂在冬子的胸前,顶在冬子的头上,刻在冬子的脑门上,挤在冬子的心里,很多年挥之不去。

    ⑧后来冬子进城,吃了很多苦,终于成为一家水产公司的老总。这些年他几乎吃遍世界上所有的鱼,但童年里的那条木鱼,仍然时常游进他的心里,即使在梦里,也香气四溢,令人垂涎。然后让他在醒来以后,充满羞愧。

    ⑨常跟娘说起这件事,娘说,是那时太穷了。冬子说,或许是。娘说,是你太无礼了。冬子说,或许是。不过一个孩子动了一条木鱼,有什么大不了呢?冬子觉得一条木鱼,绝不该让他背负这么多年的沉重。

    ⑩一次冬子去民俗博物馆,突然觉得那里面似乎缺少一条可以摆上餐桌的木鱼。他想为博物馆捐赠一条,馆长当然乐意。为这事冬子专程回了一趟乡下,他找到亲戚,问那条木鱼还在不在,亲戚找了很久,终从一堆破铜烂铁里翻出来。木鱼上布满虫眼,却依然活灵活现。——一条木头雕刻而成的鱼远比一条河水里的真正的鱼,有着更为长久和顽强的生命。

    ⑪冬子带木鱼返回城里,突然改变了主意。他找一位匠人雕刻了一条鱼。他把新雕的木鱼送到博物馆,将真正的老木鱼拿回家,刷干净,加了底座,摆上桌子。他想或许一件老物件能让他与乡村之间、与逝去的乡间岁月之间多出一点点联系,而之前,他一直试图远离乡村、试图彻底抹去那些贫穷并且羞愧的童年记忆。他想这一切或许是因他这么多年终又回到乡下,终又再一次见到那条多年不见却一直留在脑海、压在心头的木鱼。

    ⑫生日那天,冬子调好汤汁,切好葱花,然后将那条木鱼,恭恭敬敬地端上餐桌。

    ⑬冬子对儿子说,吃鱼。

    1.下列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写村民嫁女,在喜宴上摆一道红烧木鱼,只看不吃,不仅表现了当地的风俗习惯,更体现出当时物质的匮乏,生活的贫困。

    B.第③段“六个菜,一个汤,满桌人吃得像猪”,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在喜宴上人们狼吞虎咽的情形。

    C.第⑤段“冬子有将筷子伸向木鱼的冲动”,是因为栓叔高超的手艺,使木鱼像一条色香味俱全的真正的鱼。

    D.小说的结构简洁中见精细,叙述风格沉稳老练,语言质朴冷静,却张力十足,不造作矫情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文章两处划线的“顽强”,第一处使用拟人手法,从木鱼的角度写出了木鱼的诱人和冬子饥饿难耐的感受;第二处木鱼虽被虫子蛀食,但仍然像原来一样活灵活现,镌刻着冬子童年的记忆。

    B.文章开头一段交代了故事发生在贫穷年代的特定生活背景,为下文冬子忍不住动了木鱼、被娘打、受歧视、奋发有为等情节做铺垫。

    C.文章多处使用对比手法,比如喜宴上,满桌的人绝不碰那条木鱼和冬子忍不住动了木鱼形成对比,突出木鱼的诱人和冬子的饥饿难耐,表现了冬子天真、率直的个性。

    D.小说情节曲折有趣,按照顺序依次写了冬子忍不住饥饿动了木鱼、时常回忆起木鱼、请儿子吃木鱼、向亲戚要木鱼这几件事。

    3.试从“今”“昔”两个角度,分别说说“木鱼”的含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行者上前叫:“牛大哥,开门,开门!”呀的一声,洞门开了,里边走出一个毛儿女,手中提着花篮,肩上担着锄子,真个是一身蓝缕无妆饰,满面精神有道心。行者上前迎着,合掌道:“女童,累你转报公主一声。我本是取经的和尚,在西方路上,难过火焰山,特来拜借芭蕉扇一用。”那毛女道:“你是那寺里和尚?叫甚名字?我好与你通报。”行者道:“我是东土来的,叫做孙悟空和尚。”

    那毛女即便回身,转于洞内,对罗刹跪下道:“奶奶,洞门外有个东土来的孙悟空和尚,要见奶奶,拜求芭蕉扇,过火焰山一用。”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便似撮盐入火,火上浇油。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口中骂道:“这泼猴!今日来了!”叫:“丫鬟,取披挂,拿兵器来!”随即取了披挂,拿两口青锋宝剑,整束出来。行者在洞外闪过,偷看怎生打扮,只见他:

    头裹团花手帕,身穿纳锦云袍。腰间双束虎筋绦,微露绣裙偏绡。凤嘴弓鞋三寸,龙须膝裤金销。手提宝剑怒声高,凶比月婆容貌。

    那罗刹出门,高叫道:“孙悟空何在?”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奉揖。”罗刹咄的一声道:“谁是你的嫂嫂!那个要你奉揖!”

    1.请将选段章回题目补充完整。

    2.结合整部名著,请分析孙悟空为什么叫罗刹“嫂嫂”?为什么罗刹一听说“孙悟空”会“恶狠狠、骂”?

    3.唐僧师徒四人,你最喜欢谁,写一篇短文介绍这个人物。要求:概括介绍人物的身世;简要勾勒他的性格,并引用一些故事来印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

    在我们的人生路上总伴着一声声提醒:出门前,家人总会提醒注意安全;得意时,老师总会提醒戒骄戒躁;失落时,朋友总会提醒重整旗鼓……正是这些提醒让我们常常处于温暖之中。

    ①请以“温馨的提醒”为题,写一篇文章。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④不少于5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2019年4月23日,是第24个“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宣传读书活动)

    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

    读好书,     

    (2)(调查读书现状)

    读书现状调查表

    调查项目学段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1.5小时

    1.2小时

    0.5小时

    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

    27.8%

    35.8%

    45.6%

    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     

    (3)常言道:开卷有益。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识。也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认为开卷未必有益。就上述两种不同的观点,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