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5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这主要反映了苏格拉底

    A. 反对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B. 蔑视雅典城邦制度和法律权威

    C. 承认神灵的权威,反对发现“自我”

    D. 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

    A. 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B. 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

    C. 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D. 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

    B. 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C. 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

    D. 豪门望族势力壮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题文)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 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 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 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使西方重拾对民主和资本主义的信奉,加速了业已存在的欧洲统一运动,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军事大国。”这段话评述应指

    A.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B. 冷战局面的结束

    C. 欧盟的诞生   D. 世贸组织的成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代议制民主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也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复兴与发展的产物,从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来分析,每一种文化对以前的文化都是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A. 古希腊民主政治是代议制的源头

    B. 代议制的核心是民主与议会

    C. 英国光荣革命后实行君主立宪制

    D. 美国首创资产阶级代议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前夕,对美国民众说“我们唯一感到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又说“当人们自由地追求真理时,真理就会被发现。”下列各项中,对“恐惧”原因和追求“真理”的理解最为贴切的一项是

    A.一战爆发和美国参战           B.经济危机和国家干预

    C.法西斯主义和民主制度         D.竞选失败和竞选成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周礼·地官·司市》载:“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这段材料能够说明

    A.西周分封制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   B.周人主要从事商业活动

    C.西周重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       D.西周时期打破了“工商食官”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党政府决定推行训政及地方自治。为此,1935年蒋介石致电河南省政府王安石政略研究会熊公哲,“令其对王安石遗规作一深切研究,并作庐山训练教材之一”。据此判断,最有可能被“深切研究”的“王安石遗规”是

    A.将兵法      B.保甲法       C.保马法       D.均输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历九代国君。其中,兄终弟及3人,次子继位1人,孙子继位2人,不明嫡庶1人,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仅2人。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分封制度瓦解

    B. 王位继承混乱

    C. 宗法制度松弛

    D. 中央集权确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对比近代英、德两国政治制度,选择正确的内容填入表格空白处

    A. 君主凌驾议会之上,掌握国家实权

    B. 议会至上,君主是国家的象征

    C. 君主权力有限,只掌握行政权

    D. 君主代表容克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利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刘谕在《民主的细节》中说道:“如果我是美国人,很可能不会去给大大小小的选举投票。这倒不是说我这人政治冷漠,没有公民责任心目,而是我觉得┅┅其实选谁都差不多。”他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基于美国

    A. 两党的政见趋于一致

    B. 选举的程序具有欺骗性

    C. 国民民主自由意识强

    D. 分权与制衡的运行机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5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

    太子(刘爽,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今后富贵人左右皆诵读之

    ——《汉书》

    材料二  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材料三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钱大昕(清)《十架斋养新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体主要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对此你有何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重农抑商政策,就是代表土地资本的统治阶级,用以维持封建势力的唯一方法。中国历史,自秦汉以至民国成立,其间每当更迭朝代的时候,便有所谓“群雄并起”,这种“群雄”,就是封建的割据之代表人物,他们都是些狡黠者,利用朝代更迭人民骚动的时机,来攫取统治阶级的地位,以保持地主阶级宰割天下的局势。所以朝代只管更迭,却依旧不曾脱离封建社会,而走入到另一个阶段上面去。但是,为什么不能脱离封建社会呢?最简单的答案,就是:因为中国的产业没有发达。产业没有发达,所以即令有势力雄厚的商业资本,其力量也不足以摇动封建社会的秩序,却不能代替土地资本,而使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走到另一个阶段上面去。一部二十四史的政权推移,翻来覆去,都不能跳出封建社会的圈子外面,其根本原因,即在于此

    ——杨东莼:《中国文化史大纲》

    材料二  大量贵金属经过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被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16世纪的政治经济学专家们针对这个时期提出了一套“国富”理论。他们认为这个理论没有任何瑕疵,并且可以给他们本国带来最大限度的利益。他们认为,只有黄金和白银才是最实际的财富……重商主义将财富的价值无限扩大,而对于普通人来讲,成为“有钱人”则成为其毕生的追求。经济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像外科手术技术和时尚潮流一样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就我所知,到了19世纪,重商主义被摒弃,迎来了开放与竞争并重的自由经济体系

    ——(美)房龙:《人类的故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当时中西商业政策的不同并分析这一不同背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经济政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魏源为代表的中国地主阶级改革派,对阿里改革评价很高。《海国图志》一书对埃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作了全面介绍,对阿里内政和对外扩张作了评述。魏源说: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材料二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穆罕默德·阿里

    材料三  真正的独立需要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穆罕默德·阿里

    材料四  穆罕默德·阿里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在取得埃及政权后,他表面上装着向素丹称臣纳贡,内心里却想摆脱素丹的统治……穆罕默德·阿里的最终宿愿是以埃及为中心,建立一个庞大的阿拉伯帝国,以取代日益衰落的奥斯曼帝国。

    ——《埃及近代史》杨灏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阿里是如何“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的?

    (2)根据材料三、四回答,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3)穆罕默德·阿里在工业方面的改革措施与中国的洋务运动有何相同之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有关

    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的材料:

    “十四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①杜绝秘密外交,签订公开的和约;②确保平时和战时海上航行的绝对自由;③取消一切经济壁垒,建立贸易平等条件;④裁减军备;⑤公正地处理殖民地问题,在决定一切有关主权问题时,既要顾及到殖民地人民的利益,也应考虑殖民政府的正当要求;……⑩允许奥匈帝国境内的各民族实行自治;……⑫承认奥斯曼帝国内的土耳其部分有稳固的主权,但土耳其统治下的其他民族在自治的基础上有不受干扰的发展机会,同时规定达达尼尔海峡在国际保证下要永远开放为自由航道;……⑭根据旨在国家不分大小、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特别盟约,设立国家联合机构。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中①、②、③、④的主要内容,其矛头指向哪一国家?目的是什么?

    (2)威尔逊在领土和殖民地问题上提出了怎样的主张?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5年,凯末尔党人废除了一夫多妻制;1926年,强制推行文明婚礼;1934年,国家规定妇女和男人在担任公职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1926年上半年,土耳其开始采用欧洲历法,并同时照搬瑞士民法和意大利刑法;在社会生活中取缔封建时代的敬称;1925年9月,土耳其封闭了所有的宗教神殿和托钵僧修道院;同年11月,国家禁止男人戴传统的土耳其费兹帽,代之以西方式的礼帽。

    ——昝涛《对土耳其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反思》

    材料二  M·哈坎·雅乌兹在评价凯末尔政权的世俗化改革时,认为尽管国家实行世俗化的政策,但对于民众来讲,伊斯兰教仍保留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世俗化政策使得土耳其国家和社会逐渐疏离。国家与社会疏离是传统社会的特征,而凯末尔是以一种专制代替了另一种专制,同样造成国家与社会的疏离,似乎说明其改革少有进步可言。

    ——周术情《现代化语境中的权力重构》

    (1)据材料一,概括凯末尔改革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的观点是否正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