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2 题,单选题 27 题,null 1 题,非选择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20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 题
  1.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

    ①“仁者爱人”

    ②“克己复礼”

    ③“敬鬼神而远之”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是以难治。”老子实际上主张

    A. 民贵君轻,实行仁政

    B. 事物是对立和统一的

    C. 杜绝浪费,勤俭治国

    D. 无为而治,缓和矛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7 题
  1.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过程中,最具有创造性的是

    A. 实现两次国共合作

    B. 组织革命武装,进行武装反抗

    C.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 提出反帝反封建的目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邓小平提出教育应该优先发展的思想,国家制定一系列政策方针,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大量增加教育投入,即

    A. 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B. 制定《义务教育法》和启动“希望工程”计划

    C. 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D. 实施“211工程”计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 儒家“仁爱”思想   B. 墨家“兼爱”思想

    C. 儒家“礼治”思想   D. 墨家“非攻”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阮元在《畴人传》(我国第一部记述中国历代天文学家学术活动的传记)中指出:“良以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故但言其所当然,而不复强求其所以然。”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A. 重视抽象规律

    B. 天文学居于首要地位

    C. 重视天人合一

    D. 重实践轻理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山不死,国共求同”是北大学生欢迎连战时打出的标语。孙中山为国共“求同”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是

    A. 领导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 召开国民党一大,把共产党改造成了国民党

    C. 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D. 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迫使袁世凯下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题文)《美的历程》中说:“它们一个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伟豪壮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收纳凝练在一定形式、规律、律令中。”下列作品最能体现盛唐书法特征的是

    A. 王羲之

    B. 张旭

    C. 颜真卿

    D. 米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清朝人钱泳在《履园丛话》说:“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材料表明我国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我国戏曲地域性色彩浓厚

    B. 思想解放运动的风起云涌

    C. 商业发展与市民阶层壮大

    D. 我国经济中心的日趋南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学者认为:从1840年至1945年这百年来,爱国主义演进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开始萌芽,但并未完形,爱国主义重在行动。在第二阶段,新型知识分子群体与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爱国主义从自发到自觉,从情绪到理性,现代爱国主义观念形成。这两个阶段最确切的分界线应是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辛亥革命

    D. 抗日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增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前124年)开始创办太学,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宣帝时,五经博士增至十二人。弟子员也有增加,到东汉质帝本初元年(公元146年)时,太学生已多至三万人。太学大量扩充的社会根源是

    A. 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完善

    B. 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C. 儒家政治势力日益膨胀

    D. 儒学教育取得发展进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中国近代在学习西方政治模式的历程中,其学习对象经历的演变是

    A. 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

    B. 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

    C. 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

    D. 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中存在着君臣、君民两个基本关系。(孟子)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这反映出

    A. 孟子立论的基础是儒家的道德体系

    B. 在君臣关系上孟子与孔子的观点截然不同

    C. 在君民关系上孟子秉承了孔子“礼”的学说

    D. 孟子用“民本主义”思想阐释君臣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五四时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人中国。从新实在论到尼采主义、国家主义,从先验主义到英美经验主义、实验主义乃至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都曾化为众多中国人的言谈和文章。这一现象

    A. 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未传人中国

    B. 体现出国民崇洋媚外心态

    C.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

    D. 说明了政府倡导思想自由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有一说法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 “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文学作品中,能体现“中华民族追求国家统一、向往安定太平”天下观的是

    A. 《红楼梦》

    B. 《西游记》

    C. 《三国演义》

    D. 《水浒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唐朝禅宗大师惠能有一首偈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下列与该诗思想一致的是

    A. 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B. 存天理,灭人欲

    C.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D.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18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文章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重,盲从欧美之风盛行。该文针对的是( )

    A. 中体西用思潮   B. 维新思潮   C. 新文化运动   D. 马克思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功绩是

    A. 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

    B. 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 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 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图是韩非子“法、术、势”思想主张示意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法”是核心,是“术”和“势”的落脚点

    B. “势”是核心,是“法”和“术”的出发点和归宿

    C. “术”是核心,“法”和“势”为“术”服务

    D. “法、术、势”相辅相成,共同维护君主的权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自晚唐五代以来,词的内容上多以闲愁别恨的婉约词为主流。然而,      横空出世,打破了这道数百年的樊篱,他以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自成一家,成就了宋词的另一座高峰”。上述材料划线处应填入的是

    A. 李煜

    B. 柳永

    C. 苏轼

    D. 辛弃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图是一幅漫画作品《如此“修墙”》,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下列表述内容与该漫画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

    A. “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

    B. “遗其体而求其用”

    C. “然欲自强,必先理财”

    D. “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中国某一时期的报刊上充斥着“天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新名词,有教师以“物竞”“天择”为作文题目,有些青少年以“竞存”“适之”等作为自己的字号。这些现象最能反映

    A. 社会普遍要求挽救民族危亡

    B. 民族危机促使国人逐渐警醒

    C. 达尔文进化论在中国广泛传播

    D. 清政府允许西方思想自由传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山西省方山县有个圪叉咀村,村名源于那里七股八叉的山坡。这里由荒无人烟到如今已经建成一个绿树成荫、果实累累、丰衣足食、山川秀美的小天地。村里最好的房屋是学校,白天孩子们读书,晚上村民们学文化,形成学习型的小社会。该村的变化最能说明

    A. 要想富,先种树

    B. 要想富,先修路

    C.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D. 村民们丰衣足食,衣食无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创立了新儒学,赋予了儒家学说新的含义,其“新”表现在

    A. 人定胜天

    B. 独尊儒术

    C. 君权神授

    D. 以德治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题文)《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记载:1976年全国小学生数比1965年增加了29.1%;中学更是加速度发展,1976年全国中学生数比1965年增加6. 25倍,初中生增加5.4倍,高中生的增长尤其迅速,共增加了11.3倍。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这种关于“文革”的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B. “文革”使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的观点值得推敲

    C. “文革”时期基础教育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D. “文革”时期出现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大普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表是山东某校高三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A. 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B.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C. 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D. 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下列文字内容创作的背景是

    A. 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B. 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C.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 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等级观念

    B. 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 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主张思想解放

    D. 揭露宋明道学家清心寡欲的虚伪主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以上材料体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 由平民文学向宫廷文学发展

    B. 由宫廷文学向平民文学发展

    C. 由汉赋向宋词、唐诗、元曲等发展

    D. 由地主阶级文学向农民阶级文学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约瑟认为: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费正清认为:“朱熹殁后,他的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一种僵化的正统思想……宋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滞缓,使得中国在19世纪时积弱不振。”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列举宋代获得发展完善并对西方社会转型产生影响的科技成就。根据材料提炼关于理学和古代科学技术关系的两种不同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加以论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文化史,它富含传统文化同时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  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衰”。张仲景记述道:“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务。”“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材料二  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工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材料三  从宋太祖开宝年间开始,北宋政府和私人都编辑和刊印了医药学或医方的书籍:属于医药学方面的有几次增订的《本草》等,属于医方的有《太平圣惠方》等。从唐代以来,中国和阿拉伯之间的交通贸易日益频繁,外国的香药如乳香、龙脑、蔷薇水等都先后传入中国,因而在宋代官私编刻的医药学书籍当中,新药品种得以不断增加,至北宋末年所编刻的《政和经史证类本草》新增药品628种。北宋初年的医书都是辗转传抄的,其中所载经络俞穴部位很紊乱,仁宗初年,医官王惟一设计用铜铸成人体模型,刻画经穴,标注名称,铜人的铸造是北宋医生在医学上的一大贡献。此外,膏丹丸散等熟药的大量制作和应用,也是从北宋初年开始的,熟药的应用较汤药大为便利,这也是中国医学的一大进步。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归纳材料二体现了哪些传统文化(包括外来文化)的具体观念。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中医得到发展的有利因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京师同文馆八年课程表》(1876年)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若云作育人才,储异日国家之大用,则非添筹经费,分科立学不为功。苟仅援前此官学、义学之例,师徒授受以经义帖括,猎取科名,亦复何裨大局?即如总署、同文馆、各省方言馆之式,斤斤于文字语言,充其量不过得数十翻译人才而止。……今拟分立十科:一曰天学科,算学附焉;二曰地学科,矿学附焉;三曰道学科,各教源流附焉;四曰政学科,西国政治及律例附焉……。

    ——孙家鼎《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1896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京师同文馆所设课程内容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馆是哪一派别创办,其指导思想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对待京师同文馆的态度及其理由。与材料一相比,在课程设置上有何进步之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