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null 1 题,单选题 22 题,选择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null 共 1 题
  1. “(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

    A. 春秋战国

    B. 唐末宋初

    C. 元末明初

    D. 清末民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2 题
  1. 黄宗羲从万民忧乐的角度重新认识君权,认为如果君主背离了兴利除害职责的话,那些恨其君如“寇仇”、视其君为“独夫”的“天下之人”就可以起来推翻暴政。据此可知黄宗羲

    A. 主张废除君主制度

    B. 推崇西方民主政治

    C. 深化了传统民本思想

    D. 改变了儒学的本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汉代是少数人在宫廷里整理书籍,南朝则不论官私都拥有大量藏书,整理书籍并进而从事文化总结的不再局限于宫廷里的少数人,而是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成为一个醒目的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的形成得益于

    A. 隶书成为了通用字体

    B. 书写材料的革命性改进

    C. 书法强调个性化创造

    D. 传统文化进入总结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王夫之认为“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表明他

    A. 强调郡县制存在有其必然性

    B. 通过理学解释治乱兴衰

    C. 意识到郡县制改革的迫切性

    D. 利用盛衰论谴告统治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记述

    出处

    “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

    (后晋)刘昫《旧唐书•文宗本纪》

    “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

    (后唐)冯贽《云仙散录》

    “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

    (民国)王修《版本述》

    A. 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

    B. 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

    C. 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

    D. 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道德经》载:“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A. 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 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 主张统治者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 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佛罗伦萨,1340年,6-13岁的孩子,有45%-60%都上过小学;(而)既然更多的男孩子上学,那接收基本教育的男孩的百分比肯定很高。”

    ——《私人生活史》菲利浦∙阿利埃斯主编

    对上面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当地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B. 当时男女受教育的权利不平等

    C. 为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做了准备

    D. 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智力支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题文)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代理学

    A. 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B.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 主张实现世俗化、生活化

    D. 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西方近代思想史上有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其中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和前两次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A.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B.提出了理性王国的政治构想

    C.披着宗教的合法外衣

    D.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A. 汉赋和唐诗

    B. 风俗画和文人画

    C. 宋词和元曲

    D. 话本和小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幅堪称绝世珍品的古画,专家对它的评价是:“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这幅画应是(    )

    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B.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C.马远的《山径春行图》  D.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假如你是《十日谈》作者的朋友,那么你在与他的交往中会了解到他的哪些思想

    ①讴歌人性         

    ②讽刺基督教会的虚伪、腐败

    ③揭露、批判封建等级观念   

    ④提出人类平等

    ⑤认为人是最高级的动物,应该有更高的追求,歌颂人间的仁爱与友谊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是元代画家倪瓒的《柯竹石亭图》,画面宁静柔和,干笔冷漠超然,内敛自持。作者自题诗云:“读书衡茅下,秋深黄叶多。原上见远山,被褐起行歌。……遐哉栖遁身,身外岂有它。人主行乐甚,世事将如何!”下列表述与该画作相符的是

    A. 描绘景物明快、栩栩如生

    B. 表达了画家浪漫主义情怀

    C. 表达了画家对人生、现实的感悟

    D. 构图完整,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上述材料揭示的主旨是

    A.三纲五常               B.家国同构

    C.社会起源               D.君主专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著作在1986年均被法国的《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关于这四部书相对应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伏尔泰的名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反映了启蒙思想家 ( )

    A. 主张限制王权,保障议会自由 B. 提倡君主立宪,倡导言论自由

    C. 反对教权主义,倡导信仰自由 D. 宣扬权利平等,争取政治自由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他的作品客观地反映了劳动者气喘吁吁,勾勒出当时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画出生活的无奈与潦倒”。下列文学作品中,与他的作品风格相似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白居易《卖炭翁》)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当时实行坊市制

    B. 当时政府对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间控制

    C. 反映了劳动人民悲惨的生活

    D. 作者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关于普罗塔格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     B.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至高无上

    C.知识就是道德        D.其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为此提出有效制约权力的政治学说是(  )

    A. 天赋人权说   B. 法治学说   C. 三权分立学说   D. 人民主权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这首古诗反映了(   )

    A. 孟子的仁政思想   B. 荀子的“人性本恶”思想

    C. 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   D.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朱元璋偶览《孟子》,当他看到“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那一段时,不禁勃然大怒,当天就下令将孟子逐出文庙殿外,不得配享。不久,朱元璋又下了一道谕旨:“孟子辨异端,辟邪说,发明孔子之道,配享如故。”这反映了

    A. 孟子反对君主制`   B. 宋明理学的影响深远

    C.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 儒家独尊地位受到冲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现珍藏于西藏博物馆的明代“孔夫子讲学”唐卡是国家一级文物,它中央绣有孔子披袈裟讲学的形象,四周则是藏传佛教和儒学人物的绣像,画面生动有趣,人物形态逼真传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魂宝。 该唐卡反映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 儒学在明朝时期传入西藏   B. 儒学文化影响深远

    C. 汉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D. 中华文化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美学家蒋勋在评价西方某一时期文化运动时写道:“仿佛经过漫长的中世纪,沉睡的人文精神重新觉醒了;好像经过漫长、寒冷、幽暗的冬天,春天再度来临;好像度过沉滞悠长的停顿死亡,生命再次诞生,喜悦光明重临人间。”下列属于这一时期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是

    A. 苏格拉底   B. 莎士比亚   C. 巴尔扎克   D. 罗曼·罗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伏尔泰对古代中国政府的行政机制大加赞扬,认为比之印度、波斯和土耳其的政治统治形式,中国要幸运得多。在这里,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在中国,这些衙门就是治理一切的机构。六部属于帝国各官府之首,六部之下有44个常设在北京的下属机构,每个省每个城市的官员都有一个辅佐的衙门。因此,在伏尔泰看来,人类肯定想象不出比中国的政治形式更好的政府。

    ——摘编自伏尔秦《风俗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伏尔泰的观点。(要求:对材料中的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年 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

    百分比

    公元l-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l-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l-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l-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2分)

    (2)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4分)

    (3)你认为3至13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明清时期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启蒙运动”,的意思是思想解放运动、社会解放运动。在西方,从公元14世纪幵始的文艺复兴运动,至16—18世纪的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前导的反封建反宗教的思想解放运动,皆属于启蒙运动阶段。西方的启蒙运动持续了约400年,形成了两大思潮、两种文化。从近代来说,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哲学家,他们始终以人和意识为研究对象,运用的是理性主义的逻颯方法,形成一种文学文化。以培根、洛克为代表的哲学家,以科学和语言为研究对象,运用经验主义的逻辑方法,形成了一种科学文化,这就是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和科学主义思潮的由来。其影响—直持续判今天。17、18世纪,一方面,西欧国家的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封建专制制度己经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要结束旧的制度,资产阶级首先必须做好興论准备。另一方面,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多的人幵始挣脱封建迷信的束缚,他们相信,人类可以征服自然.也可以推动人类社会自身的不断前进。

    (1)根据材料,概括作者笔下的西方启蒙运动具有怎样的的特点。(不得摘抄原句)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这一时期开始的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有何相同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