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3 题,其中:
单选题 40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29 题,困难题 1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40 题
  1.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戊戊变法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灭干净的。”下列有关维新变法运动的作用.与此说法吻合的是

    A. 倡导变法,开辟了向西方学习的强国御侮之通

    B. 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C. 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观念,具有启蒙意义

    D. 创办报刊,发表文章,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从“中体西用”到“进化论”,再到“阶级斗争论”,反映了中国社会对近代科学文化的理解和选择。这一选择一以贯之的主题是

    A. 否定儒家正统思想

    B. 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C. 弘扬科学与理性精神

    D. 探索国家独立与富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资政新篇》:“火船、火车、电火表、寒暑表、风雨表、日晷表、千里镜、量天尺、连环枪、天球、地球等物,皆有探造化之巧,足以广闻见之精,此正正堂堂之技,非妇儿掩饰(饰)之文,永古可行者也”这段材料表明

    A. 太平天国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B. 认为自然是不可战胜的

    C. 认为中国科技优于外国科技

    D. 不主张学习科学技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图表中,导致美国驻台湾军队“人数”及“军官衔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美国驻台湾军队人数

    美国驻台湾军队最高军官衔级

    1972年

    9 800

    中将

    1 1974~1975年

    4 500

    少将

    1976年

    2 200

    准将

    1977年

    1 400

    上校

    A. 美国严格执行中美建交公报   B. 美国放弃了对台湾的军事支持

    C. 中美关系正常化并得到发展   D. 美国军事战略重点转移到欧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35年,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年,又改为民主共和国;1937年,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指导。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共两党开始由对峙走向合作

    B. 国民大革命运动走向衰落

    C. 国共达成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 适应民族革命战争的需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 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28年底,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了苏区和国统区的贸易线,通过各种渠道,向国统区输出苏区盛产的竹木等。后来又设立了对外贸易机构,派人到国统区进行贸易,也保护来苏区进行贸易的国统区商人。这些措施的作用主要在于

    A. 打破敌人对根据地的封锁

    B. 赢得农民对根据地的支持

    C. 缓和国共两党之间的分歧

    D. 打击地方土豪劣绅的势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53年,《人民日报》发文说:“河北省合作总社应当认真克服片面营利观点,公开肥料成本,重新确定合理利润,不要使下级社在经营中发生亏累现象,以便迅速调整肥料价格,克服社价和市价脱节现象。”该文章

    A. 意在促进农村合作经济发展   B. 标志着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

    C. 有力地促进了市场经济进程   D. 反映全国掀起“大跃进”高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学者汪辉评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是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评论的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村民自治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会盟是春秋时期的一个重要现象,齐桓公曾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襄王派代表参加,会盟以周天子名义颁布盟约:不准堵塞水道;不准(因别国灾荒而)不卖给粮食;不准更换太子;不准以妾代妻;不准让妇女参与国家大事。会盟后,“诸侯称顺焉”。据此可知会盟

    A. 加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B. 扭转了春秋礼崩乐坏的趋势

    C. 体现了诸侯国经济安全的需求

    D. 避免了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主张与“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属于同一思想流派的是

    A. “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

    B.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C.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若此则天下治”

    D. “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学者阎步克以“波峰与波谷”来描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官僚政治的起伏轨迹。他指出,秦汉是波峰时期,国家的规模、制度的进步和管理的水平都处于古代世界的前列。在这个时候,中华帝国初步奠定了它的“常态”。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常态”的是

    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②集体宰相制度

    ③儒家正统   ④官僚政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提到某种制度:“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材料中体现的这一制度盛行于

    A. 汉朝   B. 魏晋南北朝   C. 唐朝   D. 宋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选项中,符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实的是

    A. 贾思勰著《齐民要术》   B.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

    C. 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   D. 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以下为某位同学对唐太宗时长安城的日常繁荣景象的描述,其中与历史史实相符合的是

    ①棋盘式的街道宽畅笔直,②大街小巷店铺林立,③出售各式各样的商品,如茶叶、丝绸、棉布、瓷器等,④到了晚上,一片灯火通明,人流如潮,叫卖之声不绝。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有学者指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微澜”的表现是

    A. 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   B. 大运河沿岸城市兴起

    C. 白银大量外流导致纸币的出现   D. 海外贸易迅速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对中国古代的某一举措争议颇多,有人认为此法发挥了类似于今天银行的作用,对人民有利;也有人认为,这是国家向人民敲诈勒索。此法可能是

    A. 青苗法   B. 均输法   C. 盐铁专营   D. 市舶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清史稿》评价康熙帝“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下列表述符合该评价的是

    A. 平三藩,开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 驱除荷兰收复台湾,维护了国家主权

    C. 设置军机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

    D. 通过对蒙藏民族首领的册封、结盟以维护边疆稳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下列现象对应不正确的是

    A.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礼崩乐坏的政治形势

    B. 唐代的尊道礼佛崇儒——纲常混乱的现实

    C. 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词——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D. 明清时期的反礼教小说——商品经济的繁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存在多种观点。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明清两代交替时期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来华那段时间作为近代中国的起点会来得恰当。下列史实能作为其论据的是

    A. 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   B.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C.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D. 徐光启编著《农政全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鸦片战争前,在广州有许多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劳动者。战后,这些人中的大部分生计维艰,不得不加入流浪者的行列。出现这一变化的最可能的原因是广州

    A. 民族工业的崛起

    B. 对外贸易受到限制

    C. 受新通商口岸冲击

    D. 抵制洋货运动兴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英国《泰晤士报》载文称:“据估计,(圆明园)被劫掠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 万镑。”文中述及的这场战争

    A. 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B. 导致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 是列强索取赔款最多的战争   D. 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有学者指出,洋务运动虽然在客观上开启了近代中国文化启蒙的源流,但它只能算作是一支文化启蒙的前奏曲。该学者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洋务运动

    ①提出“中体西用”的主张   ②形成“救亡图存”的思想

    ③开始“师夷长技”的实践   ④突破传统的“夷夏观念”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夫西人立国……育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该材料反映出作者主张

    A. 学习西方技术   B. 学习西方制度

    C. 中体西用   D. 全盘西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回顾中西文化争论,有篇文章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和政法制度之争,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其中“今日”是指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C. 新文化运动时期   D.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下表为1894~1921年中国机器进口增减变化表。这种变化说明

    年份

    进口货值(千海关两)

    占全国进口商品总值比重(%)

    1894

    1120

    0.69

    1913

    8542

    1.46

    1921

    59051

    6.15

    A. 主权丧失损害对外贸易   B. 西方对华资本输出加剧

    C. 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D. 中国近代工业有所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有人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改造和变革社会的执着探索精神;一种团结战斗的精神。”下列能够说明这些结论的有

    ①反对巴黎和会将中国山东主权转让给日本

    ②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救国出路

    ④运动从学生扩大到工商界人士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为改变这一状况,孙中山

    A. 组建中国同盟会   B. 颁布《临时约法》

    C. 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D. 发起辛亥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20世纪30年代学术界兴起了一股研究中国历史的热潮,历史研究除了重视对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通史的研究外,另一个重要趋向就是对边疆史地研究的关注。这表明

    A. 边疆史地研究易于出成果

    B. 重视历史成为国人共识

    C. 重视国史是史学界的传统

    D. 民族危机影响史学研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从1937年8月到11月,上海一地共迁出民营工厂148家、机器设备12 400多吨、工人2 100多名。有学者将这一时期中国工矿企业的大举内迁形象地比喻为 “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上述材料表明

    A. 中国形成了平衡的工业布局

    B. 官僚资本干预经济发展

    C. 战争使中国工业布局发生了改变

    D. 近代民族工业大量倒闭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报道:“对西方而言,这一事件已是巨大灾难;对共产主义而言,这是自俄国革命以取得的最伟大胜利;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这样将意味着和平。”文中“这一事件”隐含着作者某种强烈的价值判断的是

    A. 中国赢得民族抗战伟大胜利 B. 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 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终胜利 D. 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原则的一半,在美国的压力下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周恩来同意与英国互换代办,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这种“半外交关系”

    A. 是双方在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

    B. 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特征

    C. 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基础

    D. 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1952年,教育部决定大学从一年级起即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连续出版了苏联高校教材译本1393种。同时,曾经学自美国的按系招生、选课制、学分制、淘汰制等制度均被取消。导致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A.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B. 新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

    C. 高度集中计划体制形成

    D. 美苏两极格局完全形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漫画题为《大豆过江》,画中标注了此画是“1958年秋江苏邳县农民朱会然和华君武合作”完成,邓拓配诗“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身豆荚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该漫画反映出

    A. 过度追求高速度带来的浮夸风

    B. 片面追求生产力发展的高速度

    C.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成果

    D. 探索建设道路取得的初步成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某一个时期连续十年内国内工农业总值变化情况。对图中“C”点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正确的是

    A. 国企改革协调了轻重工业比重

    B. “大跃进”促使重工业产值提升

    C.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基本完成

    D. 家庭联产责任制取得很大成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1964~1980年,以备战为中心、以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为核心的“三线建设”期间,我国共新设56个城市,城市总数由167个增加到223个,增长33.5%。其中,内地新设城市29个,占同期全国新设城市的52%。据此可知

    A. 1980年中国城市化基本完成

    B. 国家意志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C. 苏联援助促使城市数量增长

    D. 中共八大方针得到贯彻实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材料

        结论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我国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

    “文革”期间,我国未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遭到

    严重破坏

    1982年,中共确立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获得通过

    我国基层民主得到加强和

    扩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一次质的飞跃。能为此结论提供佐证的是

    A.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 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存并

    C.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D.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邓小平指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而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国际社会试图干扰中国收回香港

    B. 国际社会一致认可“一国两制”

    C. “一国两制”方案在联合国得以通过

    D. “一国两制”对解决国际争端有借鉴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0. 1988年9月邓小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文中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科技发展最终要靠生物工程技术

    B. 启发袁隆平成功选育“南优二号”

    C. 促成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制定

    D. 对“科教兴国”战略有重要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时代与思想的变迁”

    (1)有学者认为,儒家心目中尽善尽美的政治就是所谓的“圣王之治”,亦即由圣人充任君主对民众进行统治,但也要对君主加以节制。依据下列历史上儒家的有关言论,并结合时代背景,对上述观点进行论述。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孟子·离娄章句上》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号为诸侯者,宜谨视所候奉之天子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天子是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近代以来,中国的传统政治思想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康有为认为:“人道进化,皆有定位,自族制而为部落,而成国家,由国家而成大统,由独人而渐立酋长,由酋长而渐正君臣,由君主而渐至立宪,由立宪而渐为共和:……盖自据乱进为升平,升平进为太平,进化有渐,因革有由,验之万国,莫不同风。”严复则认为,“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在他看来,西洋的国家是国民的公产,政府是人民的公仆。而生活在专制制度下的中国国民则是君主的奴仆。“设有战斗之事,彼其民为公产公利自为斗也,而中国则奴为其主斗耳。”孙中山则认为“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

    (2)阅读上述材料,概括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的各自思想特点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出现的共同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流动”

    材料一  中国古代史上两大区域的人口数量(单位:万)

    时期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

    4117

    1448

    东汉永和五年(140年)

    2789

    1915

    唐天宝十一年(752年)

    3174

    2398

    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

    2841

    4257

    明弘治四年(1491年)

    2432

    5177

    ——数据源于张国雄《长江人口发展史论》

    (1)依据上表,概述人口数量与分布的变化状况,并简析长江流域人口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近代华工,无论是被拐贩出国的契约华工,还是为生计所迫而沦落海外的华工,都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伴随着中国主权的丧失和传统经济的崩溃而产生的。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兴起、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及战后达到高潮的苦力贸易,历时三十年之久。据不完全统计,这个时期有大量华工被西方殖民者贩往美洲、澳洲和东南亚。到十九世纪后期、二十世纪初期,仍有大批华工被西方殖民者募往东南亚地区、乃至非洲。破产的农民、手工业工人被迫出洋,与被拐骗出国的契约华工一同,沦为西方资本的奴隶或雇佣劳动力。

    ——摘编自《鸦片战争与近代华工》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华工出洋的特点。

    材料三  1978—1988年,我国国家招工的农民为1110万,而在各类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达到9000多万人。镇成为当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最主要目的地,以广东省为倒,1982—1987年,镇吸纳了乡—城迁移人口的41%,城市吸纳了33%,县城则吸纳了26%……1990年代后,呈现出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流动和内地人口向沿海地区流动的趋势。1982年,规模最大的10个城市吸纳了11.86%的流动人口,1990年上升为17.04%。

    ——摘编自《中国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

    (3)依据材料三,对比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人口流动的状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士人·国民·人民”

    材料一  从思想文化角度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人兴起是最值得注意的现象。在周代,士是贵族阶层的一员,他们接受教育并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其地位居于大夫之下,庶人之上。在社会大变动时期,少部分的士跻身于卿大夫的阶层,大多数人则降入庶人的行列,成为士农工商的一分子,这是士人的主要来源。此外,王官下降、庶人上升也增加了士人。士人既在本邦国“学而优则仕”,也在各诸侯国之间流动“仕无定主”。随着君主对于士的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养士之风逐渐盛行。

    ——整理自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士人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士人兴起”对于当时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国民一词出现于近代中国。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述及法国时写道:“道光二十七年,民叛,国王逃避于英国,国民又自专制,不复立君矣”。李鸿章在奏陈皇帝与巴西修约情形折中写道:“华民有赴领事官控告巴国民,在中国者,领事官亦应一体劝息”。甲午战后,国民所指发生变化。20世纪初的十年,国民一词在中国政治文化中大量涌现。梁启超在《论立法权》中写道:“立法权属于民,非徒为国民个人之利益而已,而实为国家本体之利益。何则?国也者,积民而成。” 1906年,孙中山写道:“今日为国民革命。所谓国民革命者,一国之人皆有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即皆有革命之责任”。1922年,陈独秀在《造国论》中指出,以前的革命不成熟,“只有两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的时期是已经成熟了,这个时期的成熟是可以拿……要求打倒军阀、建设民主政治的呼声可以证明的。”

    (2)从“近代人士对国民理解”的角度解读上述材料。

    材料三  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

    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因为这两个阶级占了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到九十。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主要是这两个阶级的力量。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

              —摘自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

    (3)结合所学,指出上文发表的背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