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1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填空题 9 题,作图题 3 题,综合题 1 题,实验题 6 题
简单题 16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小明在家过周末,联想到一些学过的物理知识的场景中所包含的物理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B. 夏天荫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湿润,这是液化现象

    C. 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

    D. 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汽化现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乐音都是乐器发出的

    B. 声音的响度越大,音调就越高

    C.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D. 响度是由声源振动频率决定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红与家人周末乘汽车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观,路上爸爸告诉她汽车发动机是汽油机,并用水作冷却剂。到达发射中心,小红刚下汽车便闻到墙内飘来的阵阵桂花香。返回时又到漫水湾温泉山庄泡温泉,小红刚进入温泉水时感到水温较高,泡完温泉从水中上岸后又觉得冷。小红结合平时学习得到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 物体的温度升高肯定是由于物体吸收了热量

    B. 汽车的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

    C. 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夏天游泳者从水中上岸后会感觉冷是由于他体表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夜晚,发着光的小萤火虫从放大镜的2倍焦距处沿着主光轴匀速飞行过程中,萤火虫发出的通过放大镜部分的光逐渐减少,则萤火虫的像(  )

    A. 远离放大镜,平均速度小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

    B. 远离放大镜,平均速度大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

    C. 靠近放大镜,平均速度小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

    D. 靠近放大镜,平均速度大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关于信息的传递与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手机既能接收电磁波,也能发射电磁波

    B.卫星通信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C.人类认识到涉及热现象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方向性的.所以必须节约能源

    D.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有限,因此,未来的理想能源是太阳能、水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  )

    A. 白塔倒影 B. 游动的鱼 C. 白云倒影 D. 绿树倒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煤油的热值大于酒精的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煤油比酒精含有的热量多

    B. 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油和酒精,煤油放出的热量要多些

    C. 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油和酒精,利用煤油刚好能烧开一壶水,那么利用酒精则不能烧开这壶水效率相同条件下

    D. 通风条件越好,供氧越充足,两种燃料的热值就越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是我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反潜巡逻机,机尾的“棍子”叫做磁异探测器,它能将潜艇经过的海域引起的磁场强弱变化转化为强弱变化的电流,从而发现潜艇的存在,下列四幅图中,所涉及的物理原理与磁异探测器相同的是(  )

    A. 甲图可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产生力的作用

    B. 乙图可探究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 丙图可探究磁能生电

    D. 丁图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制成声呐可确定潜艇的位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有关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信号在光导纤维中以声音的速度传播

    B. 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有隔音窗,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C. 养蜂人通过听到蜜蜂的“嗡嗡”声,判断蜜蜂是否采了蜜

    D. 当前核电站利用核聚变发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很多优秀学生,做笔记时都在用“思维导图”,他能将文字图形化,使于记忆和理清思路。如图是九(2)班的李强同学用“思维导图”总结光现象的应用实例,正确的是

    A. (1)(2)(3)   B. (1)(3)(5)   C. (2)(3)(4)   D. (1)(4)(5)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风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

    A. 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 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C. 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D. 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小明将微风电风扇与小灯泡按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并进行实验,用手快速拨动风扇叶片,这时发现小灯泡发光,微风电风扇居然变成了“发电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风扇发电的原理是电磁感应

    B. 电风扇发电的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C. 电风扇发电过程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 小灯泡发光是把光能转化为电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9 题
  1. “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 ______ ;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声音的优美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常常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______减弱噪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交会对接成功,为两名航天员进入天宫二号铺平道路,天宫二号中的航天员是通过_______接收地面指挥中心发出的各项指令的,天宫二号的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成_____能的装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______,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用其中一种光照射钞票,可以使钞票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光叫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两个铝块,它们的体积之比为3:2,当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之比为______;如果让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那么它们降低的温度之比为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为了公民的安全,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作案嫌疑人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如图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甲所示,这是馨月同学暑假到广西旅游,在玉林园博园拍摄的彩虹桥,已知水深5m,桥面距湖面3m,它的“倒影”距桥面______m.如图乙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挂钟,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是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冲程,若该汽油机飞轮转动的速度是3600revs/min,则汽油机每秒对外做功______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3 题
  1. 将图中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按照要求完成作图。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

    (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上方有一盏路灯,潜水员在水下E处看到了路灯的像.图中A、B两点,其中一点是路灯的发光点,另一点是路灯的像点.请你区分发光点、像点,在图中画出水下E处的潜水员看到路灯的光路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如图所示是小明利用光敏电阻为居民楼门口设计的一种智能照明电路.L为“220V 22W”的照明灯,天暗时自动发光,天亮时自动熄灭,控制电路中,电源由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电压为2.8V.R1为阻值10Ω的定值电阻.R2为光敏电阻,其阻值会随着光强的变化而变化.

    (1)①灯L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

    ②受控电路中导线a端应连接照明电路的火线还是零线?

    (2)当电压表示数为2.1V时,光敏电阻的阻值为多大?(电磁铁A的线圈电阻忽略不计)

    (3)如果控制电路的电源换成两节新的干电池,照明灯L有没有可能在白天就发光?请说明理由.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6 题
  1. 如图所示为小斌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1)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E入射时,在纸板F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小斌想要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

    (3)他让一束光线沿着B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______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中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1)加热相同时间,a液体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或“<”)b液体;

    (2)液体a的比热容______(选填“>”、“=”或“<”)b液体的比热容;

    (3)利用本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除了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添加的测量器材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用到的器材如下:铁架台、烧杯、温度计、秒表、硬纸板、石棉网等。

    (1)组装器材时如何确定铁圈(石棉网)的高度?_____。

    (2)实验时用温度计测出不同时刻水的温度,并记录在如表中,其中第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示数为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80

    84

    88

    96

    98

    98

    98

    (3)某时刻观察到烧杯中出现图乙所示的现象,表明水_____沸腾。

    (4)请在图丙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___)

    (5)小明回家后发现妈妈正在炖汤,汤沸腾后妈妈将火调小,汤仍在沸腾。小明又把火调得更小,这时虽还在加热,汤却不沸腾了你觉得不沸腾的原因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学习小组用图1甲所示的圆柱形纸质套筒做“探究小孔成像规律”的实验,发现像的大小不同,亮度也不一样。

    (1)关于像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猜想2: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猜想3:与小孔的大小有关。

    ①类比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焦距时,光屏从焦点处远离透镜过程中,光斑越大越暗的现象,可判断猜想1是______的。

    ②验证猜想2时,固定烛焰、纸筒和光屏的位置,更换使用如图乙所示的三个小孔进行实验,分别观察比较所成像的亮度。他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③为验证猜想3,固定烛焰、小孔和光屏位置,只改变圆孔直径,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

    圆孔的直径/mm

    小于1.0

    1.0

    1.5

    2.0

    2.5

    4.0

    像的清晰度

    清晰

    清晰

    清晰

    清晰

    较模糊

    模糊

    像的明亮程度

    -----逐渐变亮→

    实验现象表明:在小孔成像清晰时,______。

    (2)学习小组对像的清晰度与亮度问题作进一步探究,如图2所示。

    ①在纸筒底部中心开一小孔a,又在a上下等距的位置再开两个小孔b、c,光屏上观察到三个像。在b、c两孔处放置两相同的三棱镜,移动光屏到图丙位置时,光屏上只出现一个清晰的更亮的像。则b、c两小孔处三棱镜放置的方式可能是______。

    ②他们设想在b、c两孔之间再开若干个小孔,并在小孔处放置棱镜,所成的像都与b、c两孔处三棱镜所成的像重合,则光线通过这些棱镜的偏折程度比通过b、c两孔处三棱镜的要______(选填“大”或“小”)。

    ③若开一个大孔,并在大孔处放一合适的凸透镜替代上述所有棱镜后,恰能在图丙位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则此像是______的倒立实像;若只用a孔替代凸透镜,在图丙位置光屏上所成的像与该透镜所成的像相比,像的亮度______,像的大小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我们一般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样既能看见物体的像,也能透过玻璃板看见另一侧的物体,便于确定物体像的位置但在实验中,由于玻璃板前后两个面都能成像,并且玻璃板的厚度对研究成像规律也有影响。聪明的小明利用生活中梳洗用的两块小镜子(该平面镜的前表面为反射面)也完成了实验,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1)如图甲所示,将两块平面镜分开一定距离固定于不锈钢框架上,将铅笔A放在平面镜前,可以看见铅笔通过平面镜成上下两段不完整的_____像(选填“虚”或“实”),此像虽然不完整,但比玻璃板成像要_____。

    (2)小明用与铅笔A完全一样的铅笔B找到了铅笔A像的位置,他具体的操作是:_____。

    (3)为了消除平面镜厚度对物距和像距测量的影响,小明用图乙的方法测出了物距和像距,图丙为图乙的简化图,图丙中_____表示像距(选填“BD”或“BC“)。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在与外界没有热传递的条件下,物体内能的增加量与外界对物体做功多少相等。为了验证此规律,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容器里装一定质量的水,中间装上带有叶片的转轴,转轴上绕上绳子,绳子另一端通过滑轮与一重物相连;当重物下降时,绳子拉动转轴转动,带动叶片旋转,使容器里的水温度升高,结合水的比热计算出水增加的内能,以此验证水的内能增加量与重物的重力做功多少是否相等。

    (1)为了完成此实验,除已提供测质量的电子天平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

    (2)兴趣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水内能的增加量小于重物做功的大小,请写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种原因:______。

    (3)改进实验后,获得了如下数据,规律得到验证。

    实验

    序号

    重物质量

    (kg)

    下降高度

    (m)

    升高温度

    (℃)

    实验

    序号

    重物质量

    (kg)

    下降高度

    (m)

    升高温度

    (℃)

    1

    20

    5

    0.5

    4

    10

    10

    0.5

    2

    20

    10

    1.0

    5

    30

    10

    1.5

    3

    20

    15

    1.5

    6

    40

    10

    2.0

    若使容器内相同质量水的温度升高2.5℃,则25kg的重物需下降______m。

    (4)若已知容器中水的质量是0.2kg,计算第二次实验中,当重物下降,重物的重力做功转化为水的内能增加的效率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