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单选题 13 题,多选题 2 题,综合题 2 题,实验题 1 题,填空题 1 题,推断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3 题
  1. 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22年冬奥会聚氨酯速滑服,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近年来,“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电子烟)”风靡全球,但实际吸电子烟也会产生有害物质危害健康

    C.因制作口红时,添加天然矿物云母等着色剂,其中含Pb、Na、Mg、Al、Mn等元素,吃饭前应擦拭干净

    D.人们洗发时使用的护发素,其主要功能是调节头发的pH使之达到适宜的酸碱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正确的是

    A. : 3—甲基—2—乙基戊烷   B. :3—甲基—2—丁烯

    C. : 2—甲基丁酸   D. :1,5—二甲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图所示装置可实现制乙炔

    B.用图所示装置可吸收多余氨气且能防止倒吸

    C.用图所示装置可实现反应:Cu+2H2OCu(OH)2+H2↑

    D.用图所示装置(正放)可收集NO气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有关叙述卟啉配合物叶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配合物的配位数为4

    B.该化合物所包含元素的非金属性:O>N>C>H>Mg

    C.Mg单质晶体结构符合A3型最密堆积

    D.化合物中C元素的杂化方式sp2、sp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有机物具有抗癌抑菌活性,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可以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遇FeCl3溶液会显紫色

    B.该有机物结构中含5个手性碳原子

    C.1mol该有机物最多和4molH2反应

    D.1mol该有机物最多消耗1molNaOH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已知X、Y、Z是三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甲、乙、丙分别是三种元素形成的单质,A、B、C、D分别是由三种元素中的两种形成的化合物,且A与C中均含有10 个电子。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Z>Y>X

    B. 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极性键

    C. Y有多种同素异形体,且均具有高熔点、高沸点、硬度大的性质

    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C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实验规则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蒸馏实验中,忘记加沸石,应停止实验,待溶液冷至室温后再加入沸石

    B.加热玻璃仪器,都要加垫石棉网,以防仪器炸裂

    C.实验室保存药品时,高锰酸钾固体和无水乙醇可以放在一个药品柜里

    D.蒸馏时,为了避免有机溶剂挥发危害人体健康,应用塞子堵住尾接管的排气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中国化学家研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C3N4/CQDs),能利用太阳光高效分解水,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2中存在非极性共价键,是非极性分子

    B.反应Ⅰ中涉及到极性键的断裂和非极性键的形成

    C.非极性分子中一定有非极性键,极性分子中一定有极性键

    D.H2O由于存在分子间氢键而稳定性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晶体,C中盛有紫色石蕊溶液,则C中溶液最终呈红色

    B.实验仪器D可以起到防止溶液倒吸的作用

    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有AlCl3溶液,则C中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

    D.若A为浓H2SO4,B为Cu,C中盛有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变浑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的。乙醚浸取法的主要工艺如图所示:

    已知: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热稳定性差,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药。乙醚沸点为3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对青蒿干燥破碎后,加入乙醚的目的是溶解青蒿素

    B.操作Ⅰ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C.操作Ⅱ的名称是过滤

    D.操作Ⅲ的主要过程可能是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约翰·班尼斯特·古迪纳夫、迈克尔·斯坦利·惠廷汉姆和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对锂离子电池研发的贡献。目前最安全的锂离子电池是LiFePO4电池,结构如图所示,电池中间是聚合物的隔膜,只允许Li+通过。

    原理如下:(1-x)LiFePO4+xFePO4+LixCnLiFePO4+nC。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B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B.放电时,导线转移1mol电子,B电极室质量减少7xg

    C.充电时,A极电极反应式:xLiFePO4-xe-=xFePO4+xLi+

    D.充电时,Li+从A电极室向B电极室移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三效催化剂是最为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其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转化过程中,氮元素均被还原

    B. 依据图示判断催化剂不参与储存和还原过程

    C. 还原过程中生成0.1mol N2,转移电子数为0.5 mol

    D. 三效催化剂能有效实现汽车尾气中CO、CxHy、NOx三种成分的净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常温下,某浓度H2A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若定义pC=﹣lgC,则测得pC(H2A)、pC(HA-)、pC(A2-)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II表示pC(HA-)随pH的变化

    B.常温下,=104.50

    C.将等浓度等体积的Na2A与H2A溶液混合后,溶液显碱性

    D.a、b、c三点对应的溶液,c(HA-)+c(A2-)+c(HA)始终不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2 题
  1. 生活污水中的氮和磷主要以铵盐和磷酸盐形式存在,可用铁、石墨作电极,用电解法从溶液中去除。电解时:如图1原理所示可进行除氮,有Cl-存在时,主要依靠有效氯(HClO、ClO-)将NH4+或NH3氧化为N2;翻转电源正负极,可进行除磷,原理是利用Fe2+将PO43-转化为Fe3(PO4)2沉淀。图2为某含Cl-污水在氮磷联合脱除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法除氮有效氯HClO氧化NH4+的离子方程式为3HClO+2NH4+=3Cl-+N2↑+3H2O+5H+

    B.溶液pH越小有效氯浓度越大,氮的去除率越高

    C.图2中20~40min脱除的元素是磷元素,此时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D.图2中0~20min脱除的元素是氮元素,此时铁作阳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废水对自然环境有严重的破坏作用,水污染治理刻不容缓,BMO(Bi2MoO6)是一种高效光催化剂,可用于光催化降解苯酚,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O2-e-=O2-

    B.①和②中BMO+和O-都表现较强氧化性

    C.催化剂BMO能降低反应的反应热和活化能

    D.该过程为放热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为解决燃料危机和温室效应,科学家尝试用CO2与CH4制取CO和H2。

    (1)已知:①CH4(g)+H2O(g)CO(g)+3H2(g)     ΔH1=+206.1kJ·mol-1

    ②2H2(g)+CO(g)CH3OH(1)     ΔH2=-128.3kJ·mol-1

    ③2H2(g)+O2(g)2H2O(g)     ΔH3=-483.6kJ·mol-1

    ④2CH4(g)+O2(g)2CH3OH(1)    △H4

    在合适的催化剂作用下,采用甲烷和氧气一步合成液态甲醇在低温下能否自发进行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

    (2)某温度下,CH4(g)+H2O(g)CO(g)+3H2(g),将1molCH4(g)和1molH2O(g)加入100kPa的密闭容器中,正反应速率v正=k正×p(CH4)×p(H2O),逆反应速率v逆=k逆×p(CO)×p3(H2),p为分压(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则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p=____(以k正、k逆表示)。若k正=4.4×104kPa-1·s-1,当CH4分解20%时,v正=____kPa·s-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CO2用于生产乙烯,已知:2CO2(g)+6H2(g)CH2=CH2(g)+4H2O(g)   ΔH=QkJ/mol。

    一定条件下,按不同的投料比向某容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CO2、H2,测得不同投料比时CO2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X1____X2(填“>”或“<”,后同),Q____0。

    ②图中A、B、C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为_____。

    (4)常温下,用NaOH溶液作CO2捕捉剂不仅可以降低碳排放,而且可得到重要的化工产品Na2CO3。

    ①若某次捕捉后得到pH=10的溶液,则溶液中c(CO32-)∶c(HCO3-)=____。

    [常温下K1(H2CO3)=4.4×10-7、K2(H2CO3)=5×10-11]。

    ②欲用5LNa2CO3溶液将23.3gBaSO4固体全都转化为BaCO3,则所用的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____。[已知:常温下Ksp(BaSO4)=1×10-7、Ksp(BaCO3)=2.5×10-6]。(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火箭使用的推进剂燃料由N、H两种元素组成,且原子个数N:H=1:2,其水溶液显碱性,则该物质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笑气(N2O)曾被用作麻醉剂,但过度吸食会导致身体机能紊乱。预测N2O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的基态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态-1价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作第一电子亲和能(E),-1价阴离子再获得一个电子的能量变化叫做第二电子亲和能,部分元素或离子的电子亲和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元素

    C1

    Br

    I

    O

    O-

    电子亲和能(kJ/mol)

    349

    343

    295

    141

    -78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电子亲和能越大,说明越难得到电子

    B.一个基态的气态氧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成为O2-时放出141kJ的能量

    C.氧元素的第二电子亲和能是-780kJ/mol

    D.基态的气态氧原子得到两个电子成为O2-需要吸收能量

    (4)在电解炼铝过程中加入冰晶石(用“A”代替),可起到降低Al2O3熔点的作用。冰晶石的生产原理为:2Al(OH)3+12HF+3Na2CO3=2A+3CO2↑+9H2O。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①冰晶石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冰晶石由两种微粒构成,冰晶石的晶胞结构如图甲所示,●位于大立方体的顶点和面心,○位于大立方体的12条棱的中点和8个小立方体的体心,那么大立方体的体心处所代表的微粒是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

    ③冰晶石溶液中不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有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 离子键   B 共价键   C 配位键   D 金属键   E 范德华力      F 氢键

    ④Al单质的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乙所示,其晶胞特征如图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图丁所示:

    若已知A1的原子半径为d cm,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A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则晶胞中Al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Al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用字母表示)。

    (5)配合物Fe(CO)5的熔点-20℃,沸点103℃,可用于制备纯铁。Fe(CO)5的结构如图所示。

    ①Fe(CO)5晶体类型属于__________晶体。

    ②关于Fe(C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Fe(CO)5是非极性分子,CO是极性分子

    B.Fe(CO)5中Fe原子以sp3杂化方式与CO成键

    C.1mol Fe(CO)5含有10mol配位键

    D.反应Fe(CO)5=Fe+5CO没有新化学键生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硫代硫酸钠可由亚硫酸钠和硫粉通过化合反应制得:Na2SO3+S=Na2S2O3。常温下溶液中析出晶体为Na2S2O3•5H2O。Na2S2O3•5H2O于40〜45℃熔化,48℃分【解析】
    Na2S2O3 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水中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如图所示。

    I.现按如下方法制备Na2S2O3•5H2O:

    将硫化钠和碳酸钠按反应要求比例一并放入三颈烧瓶中,注入150mL蒸馏水使其溶解,在分液漏斗中,注入浓盐酸,在装置2中加入亚硫酸钠固体,并按如下图示安装好装置。

    (1)仪器2的名称为__________,装置6中可加入________。

    A. BaCl2溶液      B.浓 H2SO4 C.酸性KMnO4溶液   D. NaOH溶液

    (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注入浓盐酸使反应产生的二 氧化硫气体较均匀的通入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并用磁力搅拌器搅动并加热,反应原理为:

    ①Na2CO3+SO2═Na2SO3+CO2      ②Na2S+SO2+H2O═Na2SO3+H2S

    ③2H2S+SO2═3S↓+2H2O        ④Na2SO3+SNa2S2O3

    随着SO2气体的通入,看到溶液中有大量浅黄色固体析出,继续通SO2气体,反应约半小时。当溶液中pH接近或不小于7时,即可停止通气和加热。溶液pH要控制不小于7的理由是:______(用文字和相关离子方程式表示)。

    Ⅱ.分离Na2S2O3•5H2O并测定含量:

    (3)为减少产品的损失,操作①为_______,操作②是抽滤、洗涤、干燥,其中洗涤操作是用______(填试剂名称)作洗涤剂。

    (4)蒸发浓缩滤液,直至溶液呈微黄色浑浊为止。蒸发时要控制温度不宜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制得的粗产品中往往含有少量杂质。为了测定粗产品中Na2S2O3•5H2O的含量,一般采用在酸性条件下用KMnO4标准液滴定的方法(假定杂质与酸性KMnO4溶液不反应)。 称取1.28g粗样品溶于水,用0.40mol/LKMnO4溶液(加入适量硫酸酸化)滴定,当溶液 中S2O32-全部被氧化时,消耗KMnO4溶液20.00mL。(5S2O32-+ 8MnO4-+14H+=8Mn2++l0SO42-+7H2O)

    试回答:

    ①滴定终点时的颜色变化_______________。

    ②产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元素周期表中的28号元素Ni有重要的用途,它有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防锈功能,在电池、催化剂方面也有广泛应用。工业上以硫化镍矿(含少量杂质硫化铜、硫化亚铁)为原料制备并精制镍的基本流程如下:

    已知:电极电位(E)能体现微粒的氧化还原能力强弱,如:

    H2-2e-=2H+   E=0.00V   Cu-2e-=Cu2+      E=0.34V

    Fe-2e-=Fe2+   E=-0.44V      Ni-2e-=Ni2+      E=-0.25V

    (1)镍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镍矿破碎细磨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焰色反应实验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镍丝代替铂丝蘸取化学试剂灼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造渣除铁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物以氧化形式表示)。

    (5)电解制粗镍时阳极发生的主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工业上由NiSO4溶液制得Ni(OH)2后,再滴加NaC1O溶液,滴加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电解精炼镍的过程需控制pH为2~5,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阳极泥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写名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下列是化工生产重要原料甲叉琥珀酸的合成路线:

    已知:R-Br+NaCN→R-CN+NaBr,R-CNR-COONa+NH3↑,R-CCl3R-COONa+NaCl。

    (1)已知A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组吸收峰,且A不存在顺反异构,则A的名称为____。

    (2)E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

    (3)写出下列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E→F:_____。

    (4)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甲叉琥珀酸的同分异构体M的结构简式___。

    ①M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②1molM和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最多放出2molCO2

    ③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三组吸收峰

    (5)应用已学知识,以为原料设计合成的路线图(无机试剂任选)。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