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24 题,中等难度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某航海家率领的船队发现了非洲西南端的一个尖角,后来葡萄牙国王称它为“好望角”。这位航海家是

    A. 哥伦布

    B. 迪亚士

    C. 达.伽马

    D. 麦哲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7年1月签署暂停中东几国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禁穆令”),被联邦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立即暂停执行。这一过程体现的政治原则是(   )

    A. 中央集权 B. 地方分权

    C. 分权制衡 D. 联邦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7世纪末,与西欧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相比,俄国经济文化十分落后,沙皇彼得一世推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其改革给俄国带来的巨大变化是(   )

    A.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 B.赶上了西欧发展水平

    C.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开启了俄国现代化进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埃及人说:“人类害怕时间,而时间害怕金字塔。”数千年前建造的金字塔至今仍屹立于(  )

    A. 尼罗河流域   B. 两河流域   C. 印度河流域   D. 黄河流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此国王是(   )

    A.胡夫 B.图特摩斯三世 C.汉谟拉比 D.伯里克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所示的制度来自

    A. 古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印度

    D. 古希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公元前2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已成为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交通畅通无阻。这里所指的帝国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拜占庭帝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小明和小王准备编辑主题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代希腊”的历史手抄报,他们可以在下列哪一文献中查找资料(   )

    A.《十二铜表法》 B.《荷马史诗》 C.《天方夜谭》 D.《神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他收了12名弟子,在巴勒斯坦各地传教,他诅咒剥削者,说他们的灵魂要升入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这里的“他”是指(   )

    A.释迦牟尼 B.耶稣 C.穆罕默德 D.屋大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按照中世纪的法律观念,农奴的人身属于主人,主人有权随意处置、惩罚农奴;农奴除交纳地租外,还必须承担各种相关赋税,如婚姻税和继承税等。这个“主人”是(   )

    A.庄园的农民 B.农奴主 C.奴隶主 D.庄园的领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3世纪的西欧城市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市民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人身份。下列表述与这些现象相符的是(   )

    A.“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B.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身在罗马,就要像罗马人一样行事 D.大学是“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实行民主政治 B.建立穆斯林公社 C.实行大化改新 D.建立幕府统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4世纪的欧洲,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   )

    A.租地农场 B.手工工场 C.封建庄园 D.大工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4世纪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他的观点体现了(   )

    A.人文主义精神 B.理性主义精神 C.君权神授思想 D.民主科学精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到19世纪,殖民地已遍及世界各地,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是(   )

    A.西班牙 B.荷兰 C.法国 D.英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图是“三角贸易”示意图,其中②处船上运输的应该是

    A.生产原料

    B.火器、机械制品

    C.黑人奴隶

    D.黄金白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美国学者罗威尔指出:“英国17世纪40年代的政变使一个国王掉了脑袋,1688年的政变使另一个国王失去了王位。”这个掉了“脑袋的国王”是(   )

    A.詹姆士一世 B.查理一世 C.克伦威尔 D.路易十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记忆方法“一起起来气死英国佬”,有助于我们记忆1776年7月4日美国历史上发生的(   )

    A.来克星顿枪声 B.《独立宣言》发表 C.萨拉托加大捷 D.发表《人权宣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烈火熊熊,炮声隆隆,法兰西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获得新生。在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中,一度把大革命推向高潮的是(   )

    A.攻占巴士底狱 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C.雅各宾派专政 D.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工业革命发生后,有一份英国的官方调查报告说:“在接受采访的2540789人中,有2010637人说自己在工厂工作。”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人们向往城市的生活 B.火车等交通工具带来的便捷

    C.现代大工厂制度的建立 D.机器生产完全取代手工劳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60多年前,印度的巾帼英雄章西女王“不让须眉”,参与领导了(   )

    A.拉美独立运动 B.新航路开辟 C.太平天国运动 D.印度民族大起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864年,美国联邦部队中的黑人军团增加到166个,达到12.6万多人,其直接原因是(   )

    A.1787年美国宪法制定 B.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C.《宅地法》颁布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有人说:“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其中“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主要是指牛顿(   )

    A.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B.著有《人间喜剧》

    C.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D.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向日葵》(下图)以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了狂热的情感,将形式美和意境美推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其作者是(   )

    A.诺贝尔 B.巴尔扎克 C.贝多芬 D.梵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奴役一个弱小但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切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这表明1914-1918年的这场“大屠杀”是(   )

    A.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B.资产阶级性质革命 C.民族解放运动 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新化县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对民主与法制进行了专题复习,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读图说史(如图)

    (1)材料一中的这部法律文献是出自哪个文明古国?该法典在法制史上有何地位?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2)根据材料二,请你写出实行这种“民主政治”的城邦制国家名称。这一城邦制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哪一个?

    材料三

    查士丁尼大帝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国。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3)材料三中的人物在位时编成的法典统称为什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编订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演中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只有驯服了他们,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对你们讲话。”

    (4)根据材料四的意思回答,哪一部文件的制定标志着人类首次将王权关进了制度的笼子?该文件的颁布,使英国逐步确定起什么政治体制?

    (5)综上所述,人类社会民主与法制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

    —摘自《困说天下·世界历史》

    (1)材料一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指哪场运动?这场运动适应了当时哪一新兴阶级打破封建教会精神统治的需要?

    材料二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动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同一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则一切便都完了。”

    —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2)材料二中孟德斯鸠这一学说最早在哪一个国家成功实现?孟德斯鸠等人倡导的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有什么影响?

    材料三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3)材料三中这部文献的发表有何标志意义?在其光辉思想的指引下,无产阶级为建立政权最早进行的一次探索实践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先进思想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世界历史,浩浩荡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独立和自由植根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

    —《大国崛起》

    (1)材料一中“与母邦兵戎相见”指的是哪次战争?“一位伟大的总统”指的是谁?

    材料二   拿破仑个人的影响诚然是可贵的,但只有顺应在推进欧洲文明的那些潮流,他的影响才能起到作用。

    —《拿破仑时代》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拿破仑采取哪些措施顺应了时代“潮流”?

    材料三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材料四  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役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材

    (3)材料三和四分别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些事件的历史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以上事件拟一个主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知识整理:两次工业革命

    名称

    开始时间

    标志成果

    进入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中后期

    电力

    (1)以上表格是新化县某校九年级学生对两次工业革命的知识整理,请你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展现了工业革命后英国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的无限想象力。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英国举办这届世博会最有利的经济条件是什么?要将这些展品运到博览会现场,可以采用当时哪一先进的交通工具?

    材料三  然而今天,金属和塑料补充了石块和木头,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内燃机和原子动力(原子能)代替风和人力推动船……电使蜡烛黯然失色,并已成为只要按一下开关,便可做大量功的动力之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指出材料三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两项发明,“使蜡烛黯然失色”,为世界带来光明的发明家是谁?

    材料四  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这年6月,臭气熏天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就连河边议会大厦的窗上也不得不挂起一条条浸过消毒水的被单。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4)材料四说明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