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单选题 25 题,选择题 4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22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5 题
  1. 美国在1921年倡议召开华盛顿会议的目的不包括

    A. 限制日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

    B. 限制愈演愈烈的海军军备竞赛

    C. 维护并扩大美国在中国的利益

    D. 解决日益复杂的德国赔款问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37年近卫文麿上台组阁,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此时的欧洲

    A. 法西斯国家正式结成了军事同盟

    B. 德国空军轰炸了城市格尔尼卡

    C. 西班牙马德里被佛朗哥军队攻陷

    D. 意大利正式吞并了埃塞俄比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巴黎和会上,美英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在华盛顿会议上,它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美英转变态度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

    B. 中国是国际联盟的参加国

    C. 英日同盟宣告失效

    D. 力图遏制日本势力扩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各种意识形态、政治派别、经济利益的冲突日益加剧。是以国内斗争来解决问题,还是以国家之间的斗争来解决问题,已成为一个跨国性的议题。最终,这些问题在一个国家进行了“演习”。这个国家是

    A. 德国   B. 西班牙

    C. 波兰   D. 捷克斯洛伐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条约》的共同点之一是

    A. 维护了美国的利益,抑制日本的势力

    B. 日本在受限制有同时也保持局部特权或优势

    C. 华盛顿会议参与各国平等协商的结果

    D. 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导致这种“过时”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 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C. 列强力量对比的变化

    D. 局部战争的不断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关于阿房宫,《史记》载:始皇“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阿房宫未成。”杜牧在名作《阿房宫赋》中写道:“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当代考古学者在《史记》所载阿房宫位置没有发现红烧土、木炭等物质。这说明

    A. 史事的真实性必须得到考古的证实

    B. 文学作品推动历史知识的普及传播

    C. 不同来源的材料提供了不同的历史解释

    D. 不同类型的材料相互印证得到历史事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历史关注的不仅是独特事件,同时还是被评定为重要的独特事件。从许多方面来说,历史都是一种判断”。作者旨在表达

    A. 历史的存亡由史学家的个人意义构建来取舍

    B. 历史学家应关注个别现象多于典型现象和普遍现象

    C. 历史掺杂着价值观念,是事实与史学家个人意义判断的结合

    D. 历史难以捉摸,但可以使用普遍性法则进行解释以昭示其特殊内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题文)下列有关到20世纪初才出现世界性战争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体世界形成

    B. 科学技术为世界性战争提供了必要手段

    C. 少数大国成为拥有全球性利益的大国

    D. 欧洲开始衰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07年,英国外交部在克劳备忘录中谈到:“英国的政策是维持均势,把自己的力量加在这一边或那一边,但是总是加在一边以抵制这一时期内最强大的国家或集团的政治霸权。这几乎成为一个历史上的真理。”英国“均势”政策的表现不包括

    A. 参加反法同盟

    B. 巴黎和会上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

    C. 英法俄组成协约国

    D. 与法国联合,与美国争夺国联领导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大数据分析为历史认识提供了新的方法。下图所示为德国在1820—1870年、1870—1913、1913—1950、1950—1973年四个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结合所学分析判断,反映1913—1950年经济增长情况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一战期间作为主要战线的西线战场发生了多次重大的战役。结合地图标数,理解正确的是

    A. ①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

    B. ②英国首次使用了自己的新武器坦克

    C. ③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

    D. ④兴登堡防线突破后同盟国彻底瓦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持续了300多天”、“几乎由法军独自承担,最终又以将战线恢复到原始状况告终”、“给徒劳无功的德军留下了难以恢复的伤痛回忆”,这段文字描述的战役最有可能是

    A. 马恩河战役

    B. 凡尔登战役

    C. 索姆河战役

    D. 兴登堡战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凡尔赛条约》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协约国和参战国政府认定而德国也承当,由于德国及其盟国进行侵略而把战争强加于协约国和参战国政府及其国民的身上造成的全部损失与破坏的责任”。下列史实不能佐证这个观点的是

    A. 大战前,德国在欧洲同英国展开激烈的竞争,还想重新瓜分世界

    B. 萨拉热窝事件事件后,德国支持下的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

    C. 从1892年到1907年,英法俄分别签订条约,三国协约形成

    D. 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战争改变历史》中提出:“总体战所提出的需求残酷地暴露了这种行政方式的弱点。……到1915年初,双方将领都在抱怨弹药短缺;人们发现旧的供应体系——政府向私有公司订购,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需求。”该材料主要表明

    A.一战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B.政府职能无法适应战争需要

    C.一战催化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D.一战导致妇女进入生产部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图是在1921年在美国召开的一次会议,会后美国朝野上下一片欢腾,美国领导人喜形于色,这是因为

    ①《四国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②《五国海军条约》使美国海军得以与英国海军并驾齐驱③华盛顿会议剥夺了日本在大战期间夺得的德国的殖民地④通过《九国公约》,美国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争夺中国的过程中占得先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二十世纪初主要大国之间“以利相交”的有

    A. 美国加入协约国,参加一战

    B. 三国同盟军事集团的形成

    C. 三国协约军事集团的形成

    D. 塞尔维亚的参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国际联盟是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下列有关国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总部设在日内瓦万国宫   B. 正式成立于巴黎和会期间

    C. “促进国际合作”是其宗旨   D. 对战败国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美国参议院认为国际联盟盟约中的某一条款,最终将引导美国陷入与欧洲事务相关的义务之中,因此拒绝批准加入国际联盟。这一条款最有可能涉及

    A. 裁军

    B. 集体安全

    C. 委任统治

    D. 发展国际贸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调整,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决定因素是( )

    A. 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B. 列强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体系都比较满意

    C. 两种制度的矛盾尚未激化

    D. 帝国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题文)1924年9月,国际联盟第五届大会上,英国首相和法国总理共同提交了《日内瓦议定书》。议定书保证维护《凡尔赛和约》规定的领土,包括维护法国东欧盟国边界的现状。会上,含法国在内的十国签署议定书,但英国却最终宣布拒绝接受《日内瓦议定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表达了国联尝试维护世界和平的愿望

    ②迎合了战后民众要求和平的思潮

    ③践行了《非战公约》解决争端的原则

    ④体现了战后欧洲局势的纷繁复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938年9月13日,希特勒收到张伯伦一份十万火急的电报。电文是:“由于局势越来越严重,我有意前来看你,以寻求和平解决的办法。我想乘飞机前来,并准备明天动身。”张伯伦解决的办法是

    A. 默许德国进入莱茵非军事区

    B. 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C. 静观德国吞并奥地利

    D. 签订慕尼黑协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图是一幅题为《怀疑蜜月究竟能持续多久》的漫画,描绘了二战全面爆发前欧洲发生的某一重要事件。这事件

    A. 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B. 使得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落空

    C. 客观上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D. 成为不同社会制度合作的典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英国著名史学家惠勒·贝内特在论述二战期间某一政策时说:“在用和平变革与和平解决的方法解决问题和争端方面,有它合理、适当的地方,但是在对待侵略的时候,是不能允许的。”惠勒·贝内特论述的是

    A. 德、日签订的《反共产国际协定》

    B. 苏联建立的“东方战线”

    C. 英、法、美等国推行的绥靖政策

    D. 美国通过的“中立法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读“纳粹党党员及议席变化情况统计表”(如下)影响表中数据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时间

    1928年

    1930年

    1932年

    纳粹党党员

    10.8万

    35万

    85万

    国会议席

    12

    107

    230

    国会名次

    9

    2

    1

    A. “大萧条”的出现

    B. 希特勒的煽动性宣传

    C. 德国人的民族情绪

    D. 《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签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4 题
  1. 学者在评论某亊件的影响时说:“加快了徳、意法西斯的勾结步伐,促成德、意法西斯联合阵线的形成。欧洲的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法西斯而不利于民主进步力量的变化”。该事件最有可能是

    A.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B. 西班牙内战

    C. 德国吞并奥地利

    D.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缔约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在上述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威胁时,缔结国应进行协商,以便联合或单独地采取应对措施。”该条款

    A. 使美国成功地拆散了英日同盟   B. 承认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

    C. 缓解了列强在海军军备上矛盾   D. 反映英国在亚太地区实力不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38年9月,中国在国联会议上强烈要求全面制裁日本。因为欧洲剑拔弩张的形势,各大国的外交部长多数不在日内瓦。国联作出了成立以来最强硬的决议,指称日本违反国际协定,各国可以力所能及地个别援助中国。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此时中国国内正值武汉保卫战

    B. 欧洲大国忙于处理苏台德问题

    C. 中国的抗日获得一定国际同情

    D. 反法西斯力量已有初步的联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势力逐步对外扩张,最终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以下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为

    ①西班牙内战爆发

    ②中国卢沟桥事变爆发

    ③意大利军队入侵埃塞俄比亚

    ④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A. ②①④③   B. ②④①③   C. ③②①④   D. ③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近代以来列强通过战争不断攫取中国特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延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边界、领土是一个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边界、领土的争端影响两国关系甚至世界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教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  历史上法德关系恶化并诉诸武力的重要导因在二战后初期又有重复的可能。将引发德法历史冲突的症结问题改变为促进德法和解的引擎,法国政治家找到一个突破口,这就是:从煤钢问题入手,通过经济合作的方式将法德双方的利益连接起来,使之成为法德和解的良性开端。

    联邦德国与比利时在理性合作基础上,经过短暂谈判,于1956年9月签订《联邦德国与比利时王国关于边界变更和其他问题》条约,解决了两国的边界纠纷。

    1960年8月《联邦德国与荷兰王国关于埃姆斯河口合作规定》签订,缩短了两国边境线的长度,确定了双方对存在争议地区共同勘探与开采的原则。

    ——据丁丹《二战后德国与邻国边界、领土争端的解决述评》整理

    (1)结合所学,根据材料一中数字标识指出法国在领土与边界问题上极力压缩德国的措施,并说明日后德国是如何突破的?

    (2)材料二中“法德和解的良性开端”指什么事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二战后联邦德国解决与邻国的边界、领土争端的特点及对60年代的欧洲所带来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20世纪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的一个结果是193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中国爆发,当时日本军队在中国领土上建立了殖民帝国。②20世纪30年代,纳粹政权执行领土扩张政策,冲突扩大到了欧洲。③到1941年,世界上所有的大国都卷入了这场吞噬了大部分欧洲国家,几乎所有的亚洲和太平洋国家和地区、非洲部分地区的暴力和痛苦的大漩涡之中。……④随着美国和苏联在战争中起主导作用,盟国于1945年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仅保留其警察力量……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和约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严厉报复的手段。

    ——劳合·乔治《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1919年3月)

    (1)根据材料一,用四句话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并概括材料一关于二战的新观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原因和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世纪初期,美国借“海权”东风,迅猛发展。

    材料一  西奥多·罗斯福继任总统时(1901年),美国刚刚走上了海外扩张的道路,如何使美国这个新兴经济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扮演一个世界政治强国的角色,是这位年轻总统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罗斯福坚持“白人优越论”,认为扩张夺取落后民族的自治权是执行上帝的使命,只有武力干涉才是文明大国教育落后民族的重要手段。他接受了马汉的“海权”思想,认为美国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以维护美国国旗的荣耀”。……美国通过改革,建立了世界第二的“大海军”,使美国的“太平洋帝国”的梦想得以实现,也为美国的全球扩张莫定基础。因此,西奥多·罗斯福被称为美国的“海军之父”。

    ——摘编自张江宁《外国名家重大军事改革述评》

    材料二  1922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终于缔结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了五国主力舰吨数限额为:美英各52万5千吨,日本31万5千吨,法意各17万5千吨(5:5:3:1.75:1.75)根据规定,美国不得在关岛和菲律宾建立海军基地或新的要塞.由于日本刚刚完成了小笠原群岛的要塞工程,所以,关于基地的规定对日本比较有利。美国以此让步,换取日本同意接受主力舰比例。

    ——摘编自张陀《亚太争夺: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西奥多•罗斯福改革海军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在海军军备竞赛方面的胜利,并分析《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