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论述题 1 题,单选题 23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13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说中国“在文学上他们是成人,在科学上他们是儿童”。这个科学的儿童在人生之初,也有基本的科技经验与积累,但它们的实用性、整体性和直观经验性,决定了它们只能停留于初级阶段,永远没有科学意义上的突破。比如:中国的罗盘,西方人用来探险,中国人则更多的用来测风水选坟茔;中国的火药,西方人用来制造火器,中国人则过多的用来放鞭炮、点烟花;对于数学,西方人为数学而数学,中国人则更多地用来丈量土地、测量收成;对于天文学,西方人是为了发现上帝造人的方法,而中国人是为了种地和占卜。

    ——摘编自端木赐香《那一次我们挨打了: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全景解读》

    围绕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3 题
  1. “道统”即为儒者之“道”的传授谱系,明末清初的安徽桐城派就以“道统自任”。梁启超说:“桐城派……以孔、孟、韩、欧、程、朱以来之道统自任,而与当时所谓汉学(专于研究经史、训诂考据之学)者互相轻。”可见桐城派在文学创作上

    A. 提倡经世致用   B. 主张“知行合一”

    C. 颠覆了理学传统   D. 宣扬人伦即天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思想家茹兆光先生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

    A. 内心世界

    B. 自然规律

    C. 社会规律

    D. 天的意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孔子路过泰山,见一妇女在坟边痛哭,询问后才知道,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老虎吃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搬迁,她回答: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孔子感慨地对弟子化说“苛政猛于虎也!”由此他提倡(   )

    A. 克己复礼   B. 仁者爱人

    C. 为政以德   D. 施行仁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出生于安徽蒙城的庄子,“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嘲而不纳,终身不仕”。庄子“终身不仕”的决定与他的哪一思想理念有关

    A. 主政者,当以民为本

    B. 崇尚自然,清静无为

    C. 君主无为而治

    D. 相互关爱,反对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比起秦代焚书坑儒,汉代独尊儒术的成功之处在于(   )

    A. 以思想统一维护了政治的大一统   B. 以温和的手段解决意识形态问题

    C. 大力开展以儒学经典为内容的教育   D. 为君主专制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 佛教颠覆了中国传统观念

    B. 佛教受到人们的抵制

    C. 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 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程颐认为:“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 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这段话的实质是(   )

    A. 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B. 宣扬儒家伦理道德

    C. 强调理为万物之本   D. 倡导建立和谐社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两者的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

    A. “理”与“气”的地位   B. 是否反映人民的愿望

    C.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D. 是否能辩证地看问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题文)“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嫌(细绢)帛者谓之为纸。嫌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主要说明了( ) 

    A. 蔡伦为造纸术的工艺改进做出了巨大贡献

    B. 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唯一依据

    C. 社会生活的需要往往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

    D. 造纸术的发明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郭沫若称颂下列哪位诗人

    A. 屈原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日大篆,二日小篆……八日隶书。”《汉书·艺文 志》亦载:“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以上材料反映了(   )

    A. 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   B. 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

    C. 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   D. 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绘画体系大体经历了以诗入画、以书入画、以金石入画三个阶段,成为一个自足的绘画体系。这一绘画体系的作品(   )

    A. 体现了寄情山水的避世思想   B. 具有强烈的自我主观意识

    C. 拘泥于客观景物的逼真摹写   D. 反映了文化世俗化的倾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普罗泰格拉等称自己为智者或“有知识的人”,苏格拉底则称“自知自己无知”。这种差异反映出

    A. 前者的文化素养更高

    B. 后者兼顾知识与美德

    C. 两者受教育程度不同

    D. 两者对知识认识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曾说:”我们所应当悲伤的不是房屋或土地的丧失,而是人民生命的损失。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成果。.使我们城邦光明灿烂的是这些人和类似他们的人的勇敢和英雄气概。“他的这一思想

    A. 否定了基督教神学世界观

    B. 使人们树立了正确的历史观

    C. 蕴涵着人文主义精神本质

    D. 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流观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柏拉图说:“所有这一切总起来使得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 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这表明他(   )

    A. 排斥人文主义   B. 注意到人文主义的局限

    C. 宗教意识浓厚   D. 对雅典民主政治的不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历史上某一运动兴起期间,“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这一运动

    A.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B. 构成欧洲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C. 促使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D. 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构建提供理论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490年,米开朗基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了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A. 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B. 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C. 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

    D. 呈现人间的母子亲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6世纪,马丁窑路德说:”善功不能造就善人,但是善人行善功。邪恶之行不能制造邪恶之人,但是邪恶之人行邪恶之事.善功不是凭借着上帝之言,也不是出自人的内心,只有信仰上帝之言才能对人的内心加以改造。“马丁窑路德此话的主旨是

    A. 肯定基督教礼拜仪式的作用

    B. 强调善功对于灵魂救赎的意义

    C. 善功是信仰的前提而非结果

    D. 灵魂救赎的关键是自我的信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 人民主权说

    B. 社会契约论

    C. 自由平等说

    D. 天赋人权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有学者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了启蒙思想,但前者是封建社会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后者被看成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主要是因为它

    A. 推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B. 促进了亚洲国家的社会改革

    C. 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准备

    D. 规划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蓝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846年9月23日,德国柏林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发现了太阳系中第八颗行星海王星,它是唯一利用数学预测而非有计划的观测发现的行星。这一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 哥白尼的日心说

    B.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C.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观察下图,可以推知

    A. 初级产品占世界贸易的比重持续下降

    B. 国际组织促进世界贸易稳定增长

    C. 技术革命使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

    D. 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题文)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A. 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 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规律

    C. 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 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2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是私学教育的鼻祖,但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等。

    ——2008年,中国网《孔子的十种形象》

    材料二:西汉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有关古代长沙教育的最早记载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西汉的建立,结束了秦朝的残暴统治和思想禁锢的时代,“诸儒始得修其经艺,讲习大射乡饮之文礼……于是喟然叹兴于学’,文化教育开始从沉闷肃杀的氛围中走出来……在文化教育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还兴办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学。……(太学)其教授选择德高博学的经师大儒担任,称博士;……太学的教学内容都是儒家的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之外,《论语》、((孝经》人人必修……。地方官学按行政区划设立,在郡国称为学,县称为校……”

    ——长沙文史网《西汉儒家教育与官学模式的确立》

    材料三:黄宗羲提出了国家的人才必须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学校要肩负起为国育才的重任。他设想的学校体系有国家的最高学府一太学、地方的郡县学、乡村的小学,还有私立的学院。受教育的对象既有王公贵族的子女,还有黎民百姓的子女。黄宗羲认为学校还应是政府监督机构,他意图赋予学校议政的功用,使学校成为监察机关。他的理想中的学校是国人的代表机构,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与以天子为代表的政府进行对话的检察机构。这种对话不是一种对立,而是通过议政来起到限制君权的作用,从而实现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

    一摘自高维英《论黄宗羲的民主教育思想》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创办私学的重大贡献。分析当时“矮化”孔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教育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黄宗羲设想的学校有何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传统,它对精神迷失、“无家可归”的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黄伊梅《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

    材料二  针对中世纪宗教神学对人性及人的世俗生活世界和感性欲求的排斥、贬低和压抑,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充分肯定人性及人的感性欲求的合理性,反对超自然的禁欲主义,坚持灵肉一致。他们认为,人的幸福不在天国而在尘世,不在来世而在现实生活世界,在现实生活世界,凡是人所具有的,我作为人也应该具有。

    ——摘编自韩庆祥、王勤《从文艺复兴人的发现到现代人文精神的反思》

    材料三  “在人文主义的伟大思想光辉和永恒艺术魅力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因为文艺复兴期间人文主义者的启发,欧洲随之而来的是商业革命、宗教改革、政治革命,并且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世界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恩格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核心及其社会根源。

    (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洲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文艺复兴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