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6 题,其中:
单选题 43 题,选择题 2 题,材料分析题 1 题
简单题 22 题,中等难度 20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43 题
  1. “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这两个国家是

    A. 英法

    B. 英美

    C. 法德

    D. 法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 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 海峡两岸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巴黎公社与俄国十月革命同为无产阶级革命,都建立了政权,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点在于

    A. 十月革命比巴黎公社晚了近半个世纪

    B. 十月革命是列宁领导的,巴黎公社是马克思领导的

    C. 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 巴黎公社失败了,十月革命因未遭到临时政府的镇压而取得了成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梭伦改革时“按每年收入多少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这是因为

    A. 工商业奴隶主获得了政治权力

    B. 下层平民获得部分政治权力

    C. 以财产资格代替部落血缘资格

    D. 因债务沦为奴隶的人重获自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5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对前来访问的苏共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说:“先生,您在着手大规模改革,这当然好!我只是劝您不要操之过急。靠跳跃两步跨越鸿沟是相当难的,还可能会坠入沟中”。这从侧面反映了

    A. 英国对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敌视

    B. 赫鲁晓夫改革犯了急躁冒进错误

    C. 西方国家大肆攻击社会主义制度

    D.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严重弊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跨国公司的罪状很多:侵犯劳工权利、破坏生态环境、加剧第三世界国家的贫困、影响力超越国家之上等等。接下来受到攻击的是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因为它们被认为是全球化进程的主要推动者,跨国公司的“奴仆”。这说明

    A. 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B. 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抵制作用

    C. 自然资源成为南北争夺的重点

    D. 当今世界需要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明代时期关于苏南太湖地区生产生活的《便民图纂》载:“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讲相当。”这反映了

    A. 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B. 农民生活悠闲且富足

    C. 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

    D. 家庭生产的经营形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苏(俄)联某领导人指出:“一条是资本主义道路,就是用在农业中培植资本主义的方法使农业成为大农业……另一条是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农业中培植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任何第三条道路都是没有而且不可能有的。”这一论断

    A. 是对苏联国情的准确概括   B. 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要求

    C. 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D. 不利于苏联农业经济长期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它反映的20世纪五十年代末的现象主要是由于

    A. 建设经验缺乏

    B.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 国际形势紧张

    D. “左”倾错误泛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

    B. 《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 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D. 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A.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 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 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周人经过克殷之战和周公三年东征,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造成了广大地区的权力真空,周得以“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这说明分封制

    A. 以政治权力重构为前提

    B. 从西周时期开始实行

    C. 确立周代基本政治原则

    D. 稳定西周的统治范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梁章钜《枢垣记略•规制》:“凡京外王大臣有奉特旨到军机处恭听谕旨恭读朱笔及阅看各处奏折者,方得在军机堂帘内拱立,事毕即出。其余部院内外大小官员不得擅入。其帘前窗下,均不许闲人窥视。满汉章京之值房亦如之。”这一材料旨在强调军机处

    A. 极具机密性

    B. 参与军政决策

    C. 办事效率高

    D. 办理军政要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哦,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

    A. 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

    B. 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

    C. 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 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十二铜表法》规定: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如诉讼当事人为富有者,则担保其按时出庭的保证人,应为具有同等财力的人;如为贫民,则任何人都可以充任。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点是

    A. 条文清晰,实用性强

    B. 尊重传统,灵活性强

    C. 保护贵族,阶级性强

    D. 承认契约,原则性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36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期间,国民政府针对长江部分航道堵塞情况严重的问题,花大力气对长江从道进行了疏理,炸毁了威胁船只的暗礁,清理淤积的河床,扩大了长江的航运量。以上举措

    A.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 适应了全面抗战需要

    C. 抵制了列强的经济扩张

    D. 强化了经济统制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这“三次高潮”的相同点是

    A. 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

    B. 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

    C. 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

    D. 革命对象与领导阶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在宋代,“发展众多,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交换市场,是沟通城乡的桥梁”。以上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 草市   B. 夜市   C. 晓市   D. 街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这体现了舒曼的初衷是

    A. 掌握联营机构的领导权

    B. 与英国争夺欧洲市场

    C. 联合西欧抗衡美苏

    D. 实现和德国的和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题文)“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是至今流传在上海地区的一首民谣。下列对“黄婆婆”历史贡献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促进了古代蚕桑生产的发展

    B. 推动了古代丝织技术的发展

    C. 促进了汉代纺织技术的改进

    D. 推动了元代棉纺织业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52年4月20日,周恩来在一次我国驻外使节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历史上,有在革命胜利后把旧的外交关系继承下来的,如辛亥革命后,当时的政府希望很快地得到外国承认而承袭了旧的关系。我们不这样做。”这里的“不这样做”是指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A. "一边倒"

    B. "另起炉灶"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反对霸权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皇帝在国际上代表帝国,以帝国名义宣战、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或条约,首相主持帝国政府,不对议会负责,可以解散议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立法权;帝国司法机关为帝国法院,地方法院则是各邦法院。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 有明显的专制主义色彩

    B. 政体体现出分权的思想

    C. 建立起了责任内阁制度

    D.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题文)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 重农抑商

    B. 农商并重

    C. 重商主义

    D. 自由主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爱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A. 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C. 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

    D. 发展基层民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1784年,英国下议院以208票对196票延搁了首相小威廉·皮特关于增收补助金的议案,并上书国王要求改组政府。小威廉·皮特宣称:“我信任我的同僚,但我更信任自己。”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A. 交给最高法院裁决 B. 提交国王作出决策

    C. 悍然出兵驱散议会 D. 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德国经济学家路德维希·艾哈德指出:“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这表明他主张

    A. 实行大规模国有化改革

    B. 取消市场调节作用

    C. 放弃对经济的干预

    D. 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人大和国务院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管理机关,如果把人民政协也搞成国家权力机关,就成为二元论了,这样就重复了、分散了,民主集中制就讲不通了.”与毛泽东这段话直接相关的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D.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召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某学校的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二战后的国际关系课题时,要给“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朝鲜战争”这些材料冠一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 美苏冷战

    B. 和平与动荡并存

    C.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D. 多极化趋势加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从这一变化中受益的国家不包括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意大利

    D. 英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有人说,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而古希腊的战略家狄米斯·托克利也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17世纪控制海洋、拥有海上殖民霸权的国家是

    A. 西班牙      B.荷兰       C.法国       D.英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19世纪的一则名人讣告这样评价他的某项成果:“他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的力大无穷……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这位名人是

    A. 牛顿

    B. 瓦特

    C. 西门子

    D. 爱迪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种势头的最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盈利指数

    -4.38

    7.61

    36.93

    21.43

    70.56

    A. 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鼓励

    B. “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C. 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D.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英国首相撒切尔(1979-1990年在任)上任后毫不妥协地进行了改革,信奉“自由主义”的她开始对英国的“懒人”模式宣战,铁腕对付工会改革,并大刀阔斧地削减公共开支和社会福利。她坚信个人应该通过自己的力量和能力改善生活状态。上述政策的最大特点是( )

    A. 对经济进行大力国家干预 B. 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C. 减少经济干预,减少福利 D. 完善“人民资本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5.02亿公斤;1981年产粮6.70亿公斤;1982年产粮7.15亿公斤。”这则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凤阳县粮食产量的逐年提高

    B.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地调动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D. 改变了凤阳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格局,其正确顺序是

    A. 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B.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D.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有人认为自大航海时代以来,布雷顿森林体系大概是最重要的一次全球化进展。该观点的提出是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A. 提供全球经济技术援助   B. 确立了美国全球领导地位

    C. 有利于消除各国贸易壁垒   D. 建立了稳定的世界货币体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属敕。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这主要是因为

    A. 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

    B. 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

    C. 门下省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

    D. 分割相权避免君主独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色诺芬《回忆录》记载:“(苏格拉底)主持人民大会,不允许人民非法投票,而是要符合法律,他反对群众的反复无常,无法无天”。材料反映出(  )

    A. 苏格拉底维护民主政治   B. 苏格拉底之死的直接原因

    C. 民主政治导致雅典灭亡   D. 雅典奉行法律至上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下面关于美国联邦政府的“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联邦法院的大法官是由总统任命的,但需参议院同意,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B. 总统及其内阁向国会负责

    C. 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都是任期6年

    D. 国会拥有立法权和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0.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你认为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A. 战争赔款太少

    B. 外国商品滞销

    C. 清政府的抵制

    D. 鸦片仍然不能输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1. 《马关条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国家一致要求的是

    A. 开通内河新航线

    B. 增开内地通商口岸

    C. 允许在通商口岸设厂

    D. 赔偿巨额的军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2. 素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接受采访时指出,“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

    A. 由外国领袖组织改动的   B. 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

    C. 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   D. 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3. 毛泽东说:“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该军事行动的“战略作用”是

    A. 解放军迫使国民党停止全面进攻

    B. 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C. 解放军拉开战略决战的序幕

    D. 解放军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现存的全球治理格局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强权仍在,美元霸权仍在,与此同时,区域秩序重构也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越来越频繁上演的‘动作戏’。”材料中的“动作戏”说明

    A. 美国在到处干涉国际事务   B. 世界上联合抗美力量增强

    C.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加强   D. 地区冲突己成世界新危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社会转型趋势的是

    A.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B. “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C. “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D. “凡有仿造外国火车、轮船、器皿者,给予专利鼓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1 题
  1. 工业革命、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是改变人类命运和世界面貌的三位一体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1848年)

    材料二  只要发展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就具有不可阻挡之势。19世纪,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发动了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反思第一次经济全球化利弊得失的基础上,世界进入了“战后秩序”时期。……美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领头羊……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曾经进行过非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最辉煌尝试的原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等亚洲国家,在20世纪实行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但最终未能取得成功:或者解体,或者“归顺”市场经济。

    ——金碚《论经济全球化3.0时代》

    材料三  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共同繁荣。

    ——习近平2016年《G20工商峰会主旨演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原因。并以中国为例概括世界市场的形成对“未开化和半开化国家”的双重性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如何构建世界经济“战后秩序”的?试从全球经济视角分析原苏联东欧等国家经济体制转变的主要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当今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理念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19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