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推恩令” “五铢钱”“盐铁官营”等举措共同体现了下列哪一主题(  )

    A.推行儒家文化 B.加强思想控制 C.加强对外交往 D.巩固大一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般来说,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被称为史前时期。下图所示化石,文物,遗址的发现能共同反映出

    A.中国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70万年前

    B.我国史前时期的化石,文物,遗址全部分布于北京,浙江和山西

    C.我国史前时期结束于距今4000年前

    D.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学生去参观一处原始居民遗址,他在遗址及遗址内的博物馆里看到了如下展览品。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他们会制造陶器,饲养家畜   ②他们已经不再进行狩猎和采集

    ③原始建筑业和原始手工业已经产生   ④从事农业,定居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人说,尽管它迄今为止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但它仍是世界上古老而充满生机的生态工程,它消除了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它是

    A.灵渠 B.长城 C.都江堰 D.海上丝绸之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各种学说蓬勃兴起,对后世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

    墨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孔子

    “仁者爱人”“有教无类”

    C

    韩非子

    “兼爱”“非攻”

    D

    老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A.A B.B C.C D.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战国时期的特点是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以下典故中与战国时期无关的是

    A.尊王攘夷 B.纸上谈兵 C.三家分晋 D.朝秦暮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唐章碣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该诗反映了

    A.秦灭六国,统一度量衡 B.秦灭六国,秦末农民起义

    C.秦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 D.秦的暴政,统一度量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是两汉时期的盛世局面,它们出现的共同原因有

    ①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教训②休养生息政策③轻徭薄赋④减轻刑罚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通丝绸之路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

    B.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洛阳

    C.通过丝绸之路,汉朝的核桃,苜蓿,良种马等传人西域,西域的凿井技术,歌舞等传入中原

    D.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东汉中期以后,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东汉王朝走向衰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黄巾起义 B.自然灾害

    C.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D.战争不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曹操有一个老毛病,一旦发作就头痛欲裂。某天恰巧发作,曹丕请路过的华佗为曹操看病,华佗看后说曹操的疾病已经深入骨髓,需要切头。华佗说的“切头”是指

    A.“麻沸散” B.外科手术 C.治未病 D.针灸穴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司马迁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可见《史记》的体例是

    A.编年体通史 B.纪传体断代史 C.编年体断代史 D.纪传体通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三字经》是中国儿童的启蒙读物之一。下图节录的是叙史部分,“▲”处应该填

    A.南宋 B.吴国 C.北朝 D.南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天气新晴,是夜必霜。”“小雨不接湿,无以生禾苗。”等谚语,歌谣会出现在以下哪部著作中

    A.《水经注》 B.《齐民要术》 C.《伤寒杂病论》 D.《道德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表格归纳法是常用的历史学习方法,下表是小明阅读了《科学家祖冲之》后进行的内容归纳。表格中数学方面的贡献是

    人物

    朝代

    贡献

    数学

    历法

    机械制造

    祖冲之

    北朝

    《大明历》

    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

    A.《九章算术》 B.最早提出了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

    C.最早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D.发明算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中华民族是充满智慧的民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化成就,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1)汉字是文化自信的伟大基石,请根据提示信息分别写出下列文字的名称。

    文字:   ①      

    时期:商周

    书写材料:龟甲、兽骨

    相关人物:王懿荣

    地位: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文字:   ②      

    时期:秦朝

    书写材料:竹简、帛

    相关人物:李斯

    意义: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

    文字:   ③      

    时期:东晋

    书写材料:纸

    相关人物:王羲之

    代表作品:《兰亭集序》

    地位: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2)请你说说最早使用下列原料造纸的是谁?该造纸技术有何意义?

    (3)工程技术推动人类文明,艺术塑造反映人类文明,它们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请你任选一幅图片为其写一段解说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多种因素的推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器耕种土地,这是我国有关使用铁器进行农业生产的最早文字记载。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的精耕细作,并为扩大耕地,开发山林,发展水利交通创造了条件。

    ——改编自《管子》

    材料二决裂阡陌(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教民耕战(鼓励农业生产,论军功授爵,鼓励参军作战,并且军民合一,闲时练兵忙时耕作)。

    ——《战国策·秦策》

    材料三自魏晋以来(东汉末年以来),原居中原的客家先民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江流域,最后定居在闽粤赣交界地区。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艺,并与原居的闽越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客家人。

    ——《闽西历史》

    (1)根据材料一说出春秋时期推动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原因。

    (2)材料二所述为哪一事件的措施?该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魏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4)综上所述,归纳推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杰出人物在推动历史进程方面起到重大作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请说出秦始皇开创了什么政治制度?并归纳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完成。

    ——张岂之《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是如何使“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的?

    材料三汉武帝是两汉时期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旧史往往以他与秦始皇并举,称为“秦皇汉武”。

    (3)根据材料三,请你在经济和民族关系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史实分析比较“秦皇汉武”的相似措施,并说明其产生的共同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有哪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现象。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制定了以下活动方案,请你参与完成。

    活动一(读图学史——时空观念)

    (1)对比秦朝与西汉形势图,归纳异同点。

    活动二(提取信息——史料实证)

    (2)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概括出民族交融有哪些方式?材料中的孝文帝是如何使鲜卑族实现“整体的汉化”的?

    活动三(编写简史——历史解释)

    (3)请你根据下列人物的思维导图,简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活动四(提升认识——家国情怀)

    (4)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何认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