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0 题,其中:
选择题 2 题,null 1 题,单选题 25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6 题,困难题 1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 题
  1. 南朝时期,政府推行一种“土断”制度,即清查大量被“私门”“大户”吞噬的人口,把他们编入国家户籍。这一制度

    A. 造成了国家户籍制度的混乱

    B. 使得均田制得到进一步推广

    C. 使政府脱离了对门阀的依赖

    D. 瓦解了士族门阀的经济力量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许有壬云:“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虞集说:“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元史》中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这表明元朝行省的独特之处是

    A. 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B. 是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C. 是地方最高军事机构

    D. 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有学者在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时提出,“民主制度往往可能是低效率的,有时还可能是腐败性的,但它能把人民和政府以其他制度所没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这说明

    A. 政府低效和腐败引发公民不满

    B. 直接民主的弊端更为突出

    C. 公民参政必然带来行政的低效

    D. 城邦至上根植于民主制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5 题
  1.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 君主专制被颠覆   B. 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 君权至上的后果   D. 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参考消息网16年8月6日报道,地质学家发现了4000年前中国黄河发生大洪水的首个证据。并对废墟中发现的三名儿童骸骨进行放射性碳年代测定,结果显示,他们死于公元前1920年,当时恰好是中国重大的文化转型期,研究人员据此推断,夏朝始于公元前1900年左右,而不是夏商周断代工程认为的公元前2070年。据此推断

    A. 因此夏朝应该建立于1900年左右   B. 在历史研究中地质学家比考古学家重要

    C.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唯一发源地   D. 历史结论在历史的研究中将不断被质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子张问孔子:“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据此“继周者”为

    A. 王位世袭制   B. 内外服制度   C. 封国并行制   D. 皇帝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孔子批评季氏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反映

    A. 礼崩乐坏   B. 分封制崩溃   C. 井田制瓦解   D. 百家争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由“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礼乐征伐自卿大夫出”转变的史实为

    A. 楚王问鼎   B. 三家分晋   C. 周公辅佐成王   D. 秦灭六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这样划分依据的角度是

    A. 社会经济形态

    B. 地方行政组织

    C. 专制集权的程度

    D. 生产力的发展阶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钱穆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定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据此

    A. 三代至唐皆为封建贵族社会

    B. 平民社会推动民主思想发展

    C. 唐宋间社会形态发生了变化

    D. 其判断依据为选官制度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提出唐代是中世纪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他认为隋唐时代开始,“人民从贵族手中得到解放”…… “唐代中叶开始,……改为两税制,人民从束缚在土地上的制度中得到自由解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国从宋代开始已向近代社会过渡   B. 两税法取消了人头税

    C. 唐宋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   D. 唐朝更具有中世纪特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汉代以后儒学大家们惊呼“孟子后,千载无真儒”。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汉代以后的儒学背离了孟子性善论

    B. 今文经学不是真正的儒家思想

    C. 古文经学已失传无法找回孔孟思想

    D. 儒学已成为统治者统治的工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唐朝后期,代表庶族官僚的牛党,与代表士族官僚的李党之间政治争斗近四十年,最终以牛党胜利结束。唐文宗曾说。“去河北贼(指藩镇割据)非难,去此朋党实难”。唐代朋党之争

    A. 客观上体现了社会阶层的变动

    B. 具有近代政党政治的雏形

    C. 是中央与地方斗争的必然产物

    D. 推动科举制度的逐步完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古希腊农业文明与大河流域不同,人地矛盾更为突出,古希腊人更早地提出节育、晚婚的理论。也更早地向希腊半岛以外移民。土地所有权是公民的专有权利,希腊的政治集体、公民集体和土地所有者集体是一回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古希腊以奴隶制工商业文明为主   B. 古希腊以农业文明为主

    C. 古希腊节育政策导致了小国寡民   D. 贵族因经商而积累财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215年英国贵族们联合起来,迫使约翰王签署了“大宪章”。大宪章公开阐明了法律高于王权的思想,指出王权必须受到监督,提出了保护基本人权的条款。材料反映

    A. 确立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B. 英国代议制是习惯形成的

    C. 欧洲中世纪已有了宪政   D. 基本人权已经得到了保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公元前494年,大批平民由于受债务所迫,有丧失自由沦为奴隶的危险,奋而以激烈手段自卫。他们以“撤离”(离开罗马)为武器迫使贵族接受承认平民政治权力的协议,创立了护民官制度。这是罗马平民政治运动的开始。其反映

    A. 罗马平民以暴力的方式反抗贵族   B. 护民官制度缓解了贵族与平民间矛盾

    C. 平民与贵族斗争推动自然法发展   D. 平民政治运动推动了共和制的确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古希腊,一般城邦都禁止不婚,斯巴达还惩罚晚婚。结婚不是公民的私人事务,生育下一代是公民的责任。公民的教育、生活方式,包括服饰、饮酒、娱乐等都受到控制。由此可见,在古希腊

    A. 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高度重视

    B. 城邦意识对社会多方面的渗透

    C. 每个人都有着平等的社会地位

    D. 规范公民行为以维护社会稳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专制之下无祖国”,其以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消灭封建专制,以人民主权取代了君主主权,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认同感,激发了民族意识。其说明

    A. 近代民族国家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B. 民族国家观念古已有之

    C. 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淡化了祖国观念   D. 专制与祖国是对立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有学者认为英国代议制的形成是旧瓶装新酒,非常强调制度建设的程序性和原则性,下列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 《权利法案》颁布过程   B. 迎立詹姆士二世女婿威廉到英国做君主

    C. 首相任命内阁成员   D. 议会多数党领袖接受君主任命才为首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逐步取消了“腐败选区”的议席,新兴的工业城市有了相应的议席;扩大了选举权,降低选民财产资格,并取消由上院提名下院成员的权利。此次改革

    A. 其打破了特权选举扩大了选举权   B. 这有利于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掌权

    C. 这表明了无产阶级已取得选举权   D. 其推动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777年11月15日,经过大陆会议反复讨论后,草案才得以通过,定名为《邦联和永久联合条例》(简称《邦联条例》),《邦联条例》成为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之前的一部国家基本法。该条例的颁布

    A. 巩固了美利坚民族的统一   B. 不利于各殖民地联合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C. 有利于战争期间国际贸易   D. 独立后巩固了美利坚合众国中央集权统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埃

    A.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           B.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C.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           D.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题文)下表是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数量,其说明

    A. 中国通商口岸开设的太少   B. 中国市场购买力很弱

    C. 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顽强抵制   D. 洪都拉斯工业水平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出现“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的现象,反映了

    A. 列强侵略使中国社会动荡物价上涨   B. 市场饱和米价下跌农民生活艰难

    C. 白银外流银贵钱贱使农民生活艰难   D. 商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市场不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他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其说明1860年代

    A. 华夷观念已经开始被打破   B. 中体西用思想提出并实施

    C.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D. 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斗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甲午战后,光绪帝不断“逼问御贼策”,“言及宗社声泪并发”。并提出要“痛除积弊,于练兵、筹饷两大端”。从1895-1898年戊戌维新光绪改革几乎一天也未停止过。说明

    A. 康梁上书变法正逢其时   B. 康有为说服了光绪帝努力变法

    C. 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矛盾尖锐   D. 光绪帝弘扬民族大义挽救民族危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这一任务完成预示着

    A. 国民党由发展走向灭亡的转折   B. 战略决战任务即将完成

    C. 渡江战役的形势已经成熟   D. 土改运动将在全国开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二战”后存在了四十多年的两极格局崩溃。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 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

    B. 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C. 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D. 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结论

    1

    “修昔底德陷阱”一直被西方认为是国际关系的“铁律”。它由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提出,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大国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

    2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是中国“文革”时候,与此同时,美国发生了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先从学生运动开始,后来变成全民运动,搞得轰轰烈烈。美国的群众运动有一个大的背景,冷战延续到那个时候,大家有些厌倦。如果不认同冷战中一切以“共产主义威胁”为借口,那么打越南是没有道理的。这场运动与以前不同,与经济诉求没有关系。

    中国的“文革”跟美国的群众运动是一致的。

    3

    但丁反对中世纪的“教会至上论”,他在《神曲》里写道:“宝剑和十字架都拿在一个人的手里……今日罗马教会,把两种权力都抱在一起,跌入泥塘里去了,她自己和她所抱着的都弄污秽了!”

    但丁是近代早期反对宗教的人文主义者。

    4

    对于义和团运动中“挖铁路”行为,张海鹏教授说:“为反抗西摩尔联军乘火车进京,大规模破坏铁路,完全是作战手段。”而袁伟时教授却说:“义和团毁电线、拆铁路、烧洋货……凡沾点洋气的物和人,必彻底消灭而后快。即使义和团真的立下了“扶清灭洋”的伟大功勋,也不能回避它的这些反文明、反人类的错误。”

    义和团运动扑朔迷离,难以洞察真相。

    通过解读材料推导结论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表中对四组材料的推论均有不当之处,请选择其中一组,结合所学史实说明结论的不当之处,并从解读材料方法的角度,简析“不当之处”产生的主要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海洋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

    材料二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三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节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

    (1)据材料一简析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海路”。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海路”的兴衰情况及其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欧洲殖民主义与古代中国完全不同的做法,并对此加以评价。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的时代背景。并谈谈你对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