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6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战国时期,各国官营手工业中都有一定数量的雇佣工匠,而秦朝建立后,官营手工业中的劳动者是服役的工匠、刑徒和奴婢。这反映了

    A.战国手工业水平相对领先于秦朝    B.秦朝经济政策阻碍了手工业进步

    C.秦朝建立后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D.大一统国家加强了对人口的控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明朝的监察制度具有动态机制,采取定期与临时相互交替的巡按方式对地方官员进行考察监督。这一“动态机制”

    A.保证了监查部门的独立性        B.有利于防止监察机构腐败

    C.完善了民意的舆论监督         D.破除了官官相护的陋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订烧瓷”系指外国客商根据本国需要前来中国订制的瓷器。下图为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786年在中国定制的五彩咖啡壶设计图稿(仿自欧洲银器)。材料反映了

    A.中国瓷器逐渐融入全球贸易网络

    B.订制瓷器为迎合欧洲皇室的需要

    C.“订烧瓷”成为中西贸易主体

    D.外销成为制瓷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的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上述材料对“这场革命”的认识突出反映了

    A.近代化史观   B.全球史观     C.革命史观     D.社会史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学者指出,民国初年破旧而又未能立新,社会陷入严重失范状态,只有实行具有一定现代导向的过渡性强权统治才能渐进地从封建专制过渡到现代民主。该学者的观点肯定了民国政府

    A.推崇尊孔复古  B.完善代议制民主  C.颁布《临时约法》  D.加强中央权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位毛泽东书籍收藏爱好者,因保管不善,书籍受损严重,图为该书目录。此部著作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B.《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十大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毛泽东提出,中共遵守国民党也已赞同的协议,但有些事要“先斩后奏”,有些事则“斩而不奏”。他最后说,“有些则暂时不斩不奏,例如那些做了就要妨碍大局的事情,总之,我们一定不要分裂统一战线,但又决不可自己束缚自己的手脚”。这里的“大局”是指

    A.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建立苏维埃共和国

    C.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D.争取全国的彻底解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学者引用黄仁宇的话描述我国某阶段经济发展特征:“中国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心,全在于国家如何才能把商人的资本与劳动和生产结合起来,经济要发展,没有劳动者固然不行,没有资本也不行,而没有国家把二者结合起来,引导资本不断投资于劳动,那就更是不行”这一阶段应该是

    A.1949—1956年 B.1956—1966年   C.1966—1976年   D.1976—1978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十二铜表法》第6表第3条规定:“凡占有土地(包括房屋)二年,其他物品一年的,即因占有取得所有权。”该项法律规定

    A.适用于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

    B.调节财产所有人与占有人之间权利矛盾

    C.缓和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尖锐矛盾

    D.导致私有财产得不到有效保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科学革命不仅改变物质世界,也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受下图这部著作影响而产生的是

    A.人和人性开始从宗教和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理性分析人类社会成为潮流

    C.主张“优胜劣汰”的达尔文主义广泛流传

    D.微观粒子世界的探索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新自由主义在世界各国的具体表象不一样,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命题:市场自由是好的,市场是万能的。在实践中追求所谓大市场、小政府。它认为只有市场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下列体现出新自由主义的是

    A.罗斯福新政   B.俄国新经济政策  C.战后福利国家   D.世界贸易组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比较图1和图2。下列关于二者相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了诗书画多因素结合的绘画形式

    B.以外显直白的象征性语言表现个性情感

    C.艺术家以独立的个性化视野描绘感觉

    D.根据眼睛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6 题
  1.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先来看进口商品,早期占最大比重的鸦片,到1914年已为数不多,且日益衰落。棉纱和棉布仍是最重要的进口商品,数量大增,尤以棉纱增长为速,但在进口总值中的比重已降低,煤油是这期间增长最快的进口商品,由1894年的近7,000万加仑增至1914年的2.25亿加仑,连同汽油,值3,464万海关两,约占进口总值的6%。钢铁、机械、铁路材料;交通工具的进口量在这时期都大量增长。虽然这四项加起来在 1914年的进口值只有3,362万海关两,占进口总值的5.9%,还抵不上煤油,但是与甲午前相比,已经是值得欣喜的迹象了,如果只强调它的小比例,难免不是割断历史。

    ——摘自《浅析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曲折发展与海关税率的变化》(1840—1931)

    材料二  我国改革开放前推行的是一种极端内向的、进口替代的贸易战略。其基本点就是政府对贸易活动进行严格管理,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它呈现出的贸易保护的特征有:政府通过关税以及对外汇、进出口的统一管理,或融管理与经营于一体,或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来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以保护国内工业生产,扶持国内工业体系的建立。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这种进口替代战略不是按照工业化的一般进程,而是越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直接发展资本密集型的机械加工工业。在这一时期,为建立国家工业体系的需要,我国以初级产品的出口从苏联、东欧国家换回机器和成套设备,建立起了一个以重工业为中心、密切联系国防工业的体系。同时也建立了一些一般消费品工业,实现了早期的初级工业化。到了60年代,由于大搞三线建设,由此兴建了一些三线工业并进一步加大了以国防工业为主导的机械加工工业。70—80年代初,由于引进项目的增多,进口替代型工业建设速度也加快了,一些基础原材料如化纤工业和耐用消费品工业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

    ——摘自伍先斌《中国贸易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中国进口商品的比重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进口替代贸易战略的原因及影响。(12分)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14世纪—16世纪  欧洲大学

    10世纪—13世纪   中国书院

    课程

    教学

    主要

    内容

    文法、文学、历史

    (1)基本教材:儒家经典著作。

    (2)重要读物:理学大师著作、讲义、语录、注疏;史学著作包括《左传》《汉书》等;诗词教材包括《诗经》《楚辞》等。

    (3)其他:治民、讲武、水利、算数等学科,但比例很少,不如儒经地位高。

    文法

    辩证法

    算术

    几何学、地理学

    天文学、力学

    音乐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16世纪欧洲大学与10—13世纪中国书院的课程设置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941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精兵简政”的指示

    项目

    内容

    精兵方面

    缩编主力部队及其指挥机关,充实连队,加强地方武装和发展民兵,加强集训。

    简政方面

    整顿各根据地各级组织,紧缩机构和人员编制,加强基层。

    具体标准

    各根据地脱离生产的人员,只能占总人口的3%,其中军队系统人员占2%,党政民系统人员占1%。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二  1941年底到1943年,《解放日报》为促进精兵简政政策的正确执行,先后发表社论、专论20余篇,经验介绍及情况报道100余篇,作为中共中央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甚至还亲自着笔为《解放日报》撰写了题为《一个极为重要的政策》的社论,并在撰述《抗战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等著名篇章中多次阐述了精兵简政的重要性。

    《陕甘宁边区简政实施纲要》和《陕甘宁边区政纪总则草案》则是用行政立法的形式对此前精兵简政的积极成果予以巩固,并进而推动精兵简政工作的深入开展。”……经过努力,“精简”工作成效显著,对此民主人士李鼎铭在《边区政府简政总结》中对作了高度的评价。

    ——摘编自《困局与应对:抗战时期中共精兵简政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根据地实行精兵简政的历史意义。(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根据地精兵简政成效显著的原因。(9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圣西门简要生平

    1760年10月17日  生于法国巴黎一贵族家庭。

    幼年  受教于著名的启蒙学者达兰贝尔,受到唯物主义和民主思想熏陶,热爱自然科学,反对宗教迷信。

    1777年  与贵族家庭决裂,到军中履役,随后随法国军队参加北美独立战争。

    1789年  同情和支持法国大革命,主动放弃伯爵爵位并拒绝担任市长等职务。

    1802年  开始写作,宣传自己的思想。逐渐形成了一个圣西门主义的团体,宣传他的思想和出版他的著作。

    1825年5月19日  逝世。

    材料二  圣西门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尖锐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罪恶和弊端,指出它是一个是非颠倒的世界;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是实业制度,它以大工业为基础,人人都有劳动权利和义务,不受压迫和剥削;实业家委员会和学者组成的科学委员会对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行有计划和有组织的领导;应通过和平的社会改造、宣传和教育实现这一理想社会。

    ——《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圣西门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9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圣西门的主张与《共产党宣言》的异同。(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赔偿在方式上也明显不同。一战后的德国赔偿主要以赔款形式支付,此外还有一些商船、火车、国外财产用于赔偿。1924年“道威斯计划”生效后,德国完全以货币形式支付赔偿。这种货币赔款涉及一系列金融和汇率问题,德国政府通过一系列外交活动巧妙地减少了实际赔款支出,却利用美英的贷款使他们陷入了“替德国支付赔偿的怪圈”。二战后同盟国吸取一战后德国赔款政策的失败教训,不再要求德国支付货币赔偿, 以实物赔偿取而代之。事实上, 二战后德国境内一片废墟,已无力支付货币赔偿。同盟国对德国的全面占领,也使实物赔偿成为可能,德国对此毫无反抗之力。二战后的实物赔偿种类繁多,从基础设施到工业设备、工业产品,与一战后的赔偿相比其范围已大大扩展了。但进入联邦德国时期后,对战争受害者的个人赔偿又逐渐回到了货币赔偿的轨道。……时至今日没有一个德国政要敢于公开表示德国已经履行了所有赔偿义务、不再支付赔偿。德国背负的历史责任决定了赔偿将会延续下去。

    ——摘自《二战后德国赔偿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赔偿方式的不同。(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德国赔偿方式产生的影响。(9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论语•宪问》

    子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论语•八佾》

    材料二  以其本心论之,管仲才陈于桓公而见于行事者,皆微权小智,虽假尊周为名,其意则富强其国而已。固君子才羞道也。

    ——明·宋濂《宋学士文•静学斋记》

    材料三  迫难两全之际,捐小以全大,乃与其初心小异而不伤于大同。故管仲事雠而夫子许之为仁,以其知小大公私之辨也。使怀子纠之怨,忿戾以去其故国,北走戎,南走楚,必与桓公为难,而雪其悁悁之忿,则抑匹夫匹妇之不若,禽兽而已矣。君子之称管仲曰“徙义”,徙而不伤君子之素,则合异于同,而无媿(愧)于天下。

    ——王夫之《读通鉴论•明帝》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孔子评价管仲的标准。(8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濂和王夫之对管仲不同态度的原因。(7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