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2 题,简答题 2 题
简单题 17 题,中等难度 1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曰:“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诗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B. 为三国鼎立形成奠定基础

    C. 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D. 最终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迁都阳后,北魏孝文帝亲自到鲁城(今山东曲单)祭祀孔子,封孔氏后人为官,并让兖州刺史修复孔子墓,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统一黄河流域

    B. 开发江南经济

    C. 笼络守旧势力

    D. 学习先进文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班的同学为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绘制了一张表格。该原始人群是(   )

    原始人群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生产活动

    约70万-20万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打制石器

    采集、狩猎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图片中,反映黄河流域半坡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鱼纹彩陶盆 B.炭化稻谷 C.猪纹陶钵 D.贾湖骨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为“甘肃出土的中国最早的铜刀”。这足以证明(   )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铜的国家

    B.在远古时代我国先民已掌握炼铜技术

    C.铜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和军事方面

    D.黄帝将先进的炼铜技术传给了后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大禹治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体现了(   )

    A.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B.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C.筚路蓝缕的创新精神 D.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表中的选项、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汤建立商朝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B

    武王伐纣

    使西周走向灭亡

    C

    禹建立夏朝

    “家天下”代替“公天下”

    D

    周初实行分封制

    縮小了周王朝的统治范国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周王朝规定,天子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使用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这说明青铜器已具有(   )

    A.军事功能 B.祭祀功能 C.礼器功能 D.饮食功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以后,出现了“百姓由宁,殷道复兴”的政治局面。该事件当时人应该记载在(   )

    A.丝帛或麻布上 B.竹简或木牍上 C.麻纸上 D.龟甲或兽骨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关于春秋时期历史现象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金属货币被更多使用 B.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C.诸侯听从周天子调遣 D.民族大规模的交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人才可以强国。它先有管仲,后来有孙膑,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它是(   )

    A.韩国 B.齐国 C.赵国 D.宋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着眼于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文明的影响。它因防洪灌溉并举,造福成都平原千年等原因而被列入世界灌溉遗产工程名录。它是(   )

    A.灵渠 B.郑国渠 C.长渠 D.都江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秦始皇认为“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于是在全国实行(   )

    A.宗法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禅让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与秦朝灭亡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征收沉重的赋税 B.实行严酷的刑罚

    C.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D.征调大规模的民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局势,汉高祖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这一政策体现的思想流派是(   )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儒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面对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尖锐矛盾,汉武帝(   )

    A.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B.削夺诸侯王的土地

    C.实施“推恩令” D.建立刺史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要目的是(   )

    A.强化思想统一 B.加强经济控制.

    C.稳定社会秩序 D.解决民族矛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

    A.采用严刑峻法,惩处贪官污吏

    B.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C.允许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D.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东汉末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这反映了东汉末年(   )

    A.政治腐败 B.宦官当政 C.经济萧条 D.徭役繁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无有张骞通异域,安有佳种自西来。”此诗反映了张骞通西域促进了(   )

    A.人员往来 B.物产交流 C.西域发展 D.海上贸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列属于东汉名医华佗成就的是(   )

    ①发明了“麻沸散”              ②提出了“治未病”理论

    ③著有《伤寒杂病论》             ④创编了“五禽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砖画山上于甘市嘉格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这组砖面可以用来直接研究图法制作系惯与烙饼

    A.江南开发

    B.民族交融

    C.政权并立

    D.经济重心南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表是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部分。从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特点是(   )

    西晋

    十六国

    北魏

    东魏

    北齐

    西魏

    北周

    东晋

    A.统一与分裂并存 B.只有局部统一

    C.分裂是主流 D.北方较安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一个北朝的商人想到江南地区购买丝绸、瓷器等,建议他去(   )

    A.洛阳 B.建康 C.成都 D.广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美不胜收,书法名家也是不胜枚举。曹魏时期独创楷书书法,其楷书被后人称为绝世之作的书法家是(   )

    A.王羲之 B.顾恺之 C.钟繇 D.胡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时代变化要求改革,改革推动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1)图中,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请分别写出①处历史时期和②处统治者的名称。

    (2)材料二中,使“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与商鞅变法中的军事方面内容有关,该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3)依据材料二,指出李斯对商鞅变法持什么样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识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事件的重要方法。观察下列战役示意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读图,你从中获取哪些有效信息?

    材料二

    (2)图2所示战役有何影响?与图3战役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3)图1图2图3所涉及的三次战役有何共同特点?

    (4)中国古代战争带来的也不全是消极影响,简要说说它们的积极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2 题
  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秦朝西部和南部疆域分别到达哪里?为了防御匈奴,秦朝采取了哪些措施?

    (2)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是什么?其管辖的范围在什么地方?

    (3)三国时期,加强大陆与台湾联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蜀汉是如何加速西南地区开发的?

    (4)综合上述问题,请为我国当今加强边疆地区管理提出你的建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拜读经典,感悟中国智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要了解“孔子的智慧”,需要阅读哪本书?请列举两条“孔子的智慧”

    (2)阅读《史记》,有助于了解哪段时期的历史?该书有何历史地位?

    (3)你认为,拜读经典对中学生有何意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