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4 题,其中:
单选题 30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
中等难度 29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30 题
  1. 宣德八年(1433年),提升安南(今越南)州土巡检李保担任州判官,成为当地土司官。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石南龙州(今四川青川等)土知府段龙死,养子段进忠杀死段龙儿子段嘉龙,自任土知府,朝廷派兵镇压并在此地改设流官。以下对明朝做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因地制宜,保持西南地区稳定

    B. 改土归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C. 统筹全局,推进西南社会进步

    D. 先设后废,扼制地方武装增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礼记》中说:“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爱百姓故刑罚中,刑法中故庶民安,庶民安故财用足,财用足故百志成,百志成故礼俗刑,礼俗刑然后乐。”这段话反映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家国一体

    B. 礼乐文明

    C. 宗法血缘

    D. 上尊下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观察下图,图中九原、闽中、南海、蜀郡的郡治大致包括今天的

    A. 包头、福州、广州、成都

    B. 银川、厦门、深圳、重庆

    C. 银川、福州、深圳、重庆

    D. 包头、厦门、广州、成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题文)下图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竹简《论语》,考古工作者1973年在河北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刘修墓中发掘而出。中山怀王刘修死于汉宣帝五凤三年(公元前55年)。这批《论语》残简行文中,只避讳“邦”字,汉惠帝以下诸帝皆不讳。以下推断正确的是定州汉墓出土的竹简《论语》

    A. 残简避讳“邦”字说明《论语》成书于刘邦时期

    B. 残简中的文字字体表明《论语》编篡于西汉时期

    C. 中山怀王刘修墓藏《论语》与当时主流思潮不符

    D. 儒家学说在西汉时期已经受到统治者的极大重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据《耒耜经》,唐后期江东地区已使用犁地、碎土、去草、平田等各种农具,加上从岭南引来的耖(把土弄得更细的农具),由此形成一整套生产技术措施。据此可知唐代农耕技术

    A. 形成完整体系

    B. 达到古代顶峰

    C. 江东落后于岭南

    D. 岭南领先于全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关于古代四大发明的讲法正确的是

    A. “蔡侯纸”发明使西汉进入纸、帛、竹、木四种文书用品并行使用的时期

    B. 指南针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西方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技术保证

    C. 成书于1044年的《武经总要》记载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D. 宋代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1450年前后德国受中国影响制成金属活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古代一大儒与弟子有这样一段对话。弟子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这一段对话的大意是,人的成长需要做到

    A. 克己复礼

    B. 格物致知

    C. 发明本心

    D. 知行合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清史稿》中说:“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据材料可知,清朝军机处设立后

    A. 需要秘密行动

    B. 决策军国大计

    C. 成为中枢机构

    D. 内阁随之撤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845年有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货“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松太布市,削减大半。”据材料可知

    A. 通商口岸附近经济结构出现变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西方侵略者控制了中国海关

    D. 外商在中国私设企业并迅速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读表,表中内容表明1869—1936年中国市场商品量年均增长率(%)

    1869—1894

    1894—1908

    1908—1920

    1920—1936

    国产商品

    0.97

    3.51

    11.37

    3.81

    进口洋货

    3.59

    6.53

    5.65

    1.72

    合计

    1.25

    4.02

    10.46

    3.60

    A. 中国商品市场先发展后萎缩

    B. 列强逐步放松对华商品输出

    C. 中国市场商品总量不断增长

    D. 国产商品逐步超过进口洋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近代某思想家被人批评为“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 魏源

    B. 李鸿章

    C. 康有为

    D. 严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01年,清廷颁谕宣布实行“新政”:“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说明新政的原则是

    A. 儒学道统

    B. 三纲五常

    C. 中体西用

    D. 皇权至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题文)如果历史是一架巨大的钟摆,五四运动之后的前三十年,中国为追求现代化,基本上朝着丢失文化主体性的方向摆动;后七十年重新思考、定义、创造现代性,试图获得一份文化坚守。五四时期“丢失文化主体性”主要表现为:

    A. 废除文言旧体,开展文学革命

    B. 反对尊孔复古,信奉天演进化

    C. 抨击封建礼教,宣传启蒙思想

    D. 否定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这种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一种具体的右倾机会主义的表现。”做出这一决议的会议最有可能是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瓦窑堡会议

    D. 洛川会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题文)下图是曾长期通行于新中国的粮票,解读正确的是

    ①计划经济时代的缩影

    ②1978年改革开放后停止使用

    ③反映了物资贫乏的现实

    ④见证了分配领域的平均主义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伴随着一系列社会共识的形成,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非公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A. ③②①④

    B. ①④③②

    C. ④③①②

    D. ④①③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图漫画表明

    A.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 美国公开干涉中国内政

    C. 美国一贯说一套做一套

    D. 美国阻挠两岸关系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古希腊时期的雅典人普遍认为,他们的身体“是给他们的城邦使用的,好像不是他们自己的一样”;而他们培养自己的智慧,“其目的也是为着要给他的城邦做一点显著的事业”。这主要说明

    A. 民主政治牺牲了人的个性

    B. 雅典人公民意识强烈

    C. 雅典公民的素质有限

    D. 城邦是民主政治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题文)下图是《哥伦布接受印第安人接济》,想象当时的情形,哥伦布刚到美洲时与印第安人交流不可能碰到的问题是:

    A. 语言不通

    B. 商业合作协商

    C. 价值观不同

    D. 生活习惯差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十七世纪,一群清教徒移民北美,他们的领袖约翰·温斯洛普说:“我们必须想到,我们要做山上之城。所有人的眼睛都在看着我们。”从政治制度的角度看,他们的后裔所建造的“山上之城”(出自《圣经》,意思是为万众敬仰)

    ①以创立新制度、传播新文明为己任

    ②以权力分立和制约平衡为原则

    ③以保障天赋人权为出发点

    ④以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描绘的理性王国为蓝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世纪的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有一句名言:“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也曾说:“民主依赖妥协”。下列历史事件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①光荣革命

    ②辛亥革命

    ③俄国十月革命

    ④法兰西第三共和制的确立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恩所指的资产阶级所起革命作用的是:

    A. 反对专制主义

    B. 反对教权主义

    C. 开展工业革命

    D. 推动经济全球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罗斯福新政打破了政府不应干预经济生活的迷思,其在社会保障、劳资关系、基础建设等各方面的举措迄今仍在塑造着美国政治经济的面貌。罗斯福新政所塑造的“经济政治面貌”最大的问题是

    A. 破坏自由主义原则

    B. 引起垄断资本不满

    C. 扩大社会贫富差距

    D. 造成巨额政府债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在反法西斯斗争中,西方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都迫切要求联合行动。美英苏三大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联合行动开始于

    A. 《大西洋宪章》的发表

    B.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C. 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签订

    D. 三国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有学者在评论二战后某政策时说,“它为联邦德国选择西方的机制与制度铺平了道路,也为日后德国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基础。”由此可知,此政策

    A. 推动欧洲走向了联合

    B. 加剧了世界市场的分裂

    C. 缓和了法德两国矛盾

    D. 促进了德国统一的实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依据材料指出对其构成挑战的主要力量中心是:

    ①欧盟

    ②日本

    ③中国

    ④第三世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加试题)《禹贡》和《山海经》是现存仅有的两部先秦地理书,两书关于“九州”的地理方位记载多所不同。古人相信《禹贡》是大禹亲自所作,载于《尚书》,又被《汉书·地理志》叙于篇首,是华夏地理学的正宗。但近世学者们认为,《山海经》成书早于《禹贡》,早期文献中关于天下观的表述,原型和素材都是源于《山海经》,因此《山海经》才是中国地理学传统的发端之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古人观点可信,有《尚书》、《汉书》为证

    B. 先秦时期的文献记载往往荒诞不经缺乏研究价值

    C. 孰是孰非必须在新的考古发现基础上考辨

    D. 近世学者们的研究有可能改变古代原有的历史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加试题)人类历史往往以螺旋式重复为发展的形态。西方人文主义在古代和近代分别经历了从自我意识觉醒、道德理性觉醒到社会政治理性觉醒的螺旋轨迹。与上述轨迹比较吻合的排列是:

    A. 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智者学派和彼特拉克、莎士比亚、宗教改革家

    B. 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斯多亚学派和薄伽丘、莎士比亚、启蒙思想家

    C. 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和但丁、马丁·路德、孟德斯鸠

    D. 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和薄伽丘、莎士比亚、康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加试题)对德国的《凡尔赛和约》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当德国恢复发展后必然要求摆脱,后来德国摆脱和约,最先的突破口是:

    A. 收回萨尔煤矿

    B. 出兵莱茵非军事区

    C. 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D. 解决赔款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加试题)法国资产阶级史学家乔治·勒费弗尔认为:“在法国大革命后的新国家尚未定型时,拿破仑给了它一整套行政机构,这显然是大师的杰作。……拿破仑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并将近现代欧洲各国的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地区,大大加快了这一演变的过程。拿破仑个人的影响是诚然可贵的,但只有顺应正在推动欧洲文明进程的历史潮流,他的影响才能起到作用。”对上述材料中的拿破仑理解有误的是:

    A. 采取措施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B. 摧毁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和旧制度

    C. 充分肯定了其个人的历史作用

    D.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2018年是改革开放启动40周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动40周年。回顾历史,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留给我们诸多经验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公社发展的主要基础是我国农业生产全面的不断的跃进和五亿农民愈来愈高的政治觉悟……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社的组织规模,就目前说,一般以一乡一社、两千户左右较为合适……建立人民公社首先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而建设社会主义是为了过渡到共产主义积极地做好准备。看来,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

    ——《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1958年8月29日)

    材料二  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立人民公社的原因,并指出人民公社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两方面的主要表现。并综合材料一、二信息,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民主化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公元前594年,各派别一致同意任命梭伦为首席执政官,执掌政权实行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执政的背景,并推测他执政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建立新的政治制度的过程和这一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加试题)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晋商与徽商是明清时期最为强大的商帮,他们的足迹遍及全国乃至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商人因财富累积,地位在明清时期确实上升,人数也大为增加,但在中国以农立国,政府在经济政策上仍然以农为重。社会各行业的高低,大致仍按照士农工商的排序。由于商业活动必须接受官吏的监督支配,因此许多商人获利后,将资本用来购置田产,成为地主,或是纳资捐官,跻身官绅阶层,而不用来扩展事业。”

    ——台湾2013年版高中《历史》第二册

    材料二  “许多人即便做了商人也竭力打扮成‘儒商’,发了财则急忙办学,让子弟正正经经做个读书人。在这一点上最有趣的是安徽商人,本来徽商也是一支十分强大的商业势力,完全可与山西商人南北抗衡,但徽州民风又十分重视科举,使一大批很成功的商人在自己和后代的人生取向上左右为难、进退维谷。这种情景在山西没有出现,……山西的社会定位序列与别处不同,竟是:第一经商,第二务农,第三行伍,第四、读书。”

    ——余秋雨《文化苦旅—抱愧山西》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工商业发展困难的原因。并指出由此带来的严重消极影响。

    (2)徽商有“贾而好儒”的传统。对这一传统有不同的观点,①认为这一传统无助于商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二,结合明清时期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加以阐述;②肯定这一传统,认为既有利于商业活动,又提升了文化素养,造就了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请结合徽商和皖南古村落的状况予以论证。请选择其中之一予以作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加试题)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华盛顿被称为美国的国父,在两国的历史上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12月后)尽管孙中山名义上是领导人,他却未能控制全国。……实际权力掌握在官僚和军阀手中,……1926年以前的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以下几个因素可以解释这一悲惨结果。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十年来注重传统的文官候选人一直是从那里产生。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知识分子构成;而这些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著作,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战争技术。其次,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最后,年轻的、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也应负部分责任。他们中的一些人虽然在民国初期起了主要作用,但他们却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为了纪念这位伟人,新建的美国首都就命名为华盛顿。1885年在美国首都正式建成高555英尺的纪念塔,内壁嵌有190块石碑雕刻。其中有一块是中国大清政府赠送的石碑,上面刻有徐继畲撰写的批颂辞。文曰:

    “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浸浸乎三代之遗志。

    “其治国崇让善俗,不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谓人杰矣哉!”

    谢尊修罗永年编著《政治家卷——华盛顿》

    (1)结合所学,指出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出的努力,并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名存实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开疆万里”“不僭位号、不传子孙”“创为推举之法”的主要内容。综合概括华盛顿的优秀品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