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鸦片战争前,“外洋所产之大呢羽毛哔叽等类,并一切贵重之器物,则专有闽广商舶,赴粤运销”。战后,“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 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

    C. 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

    D. “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汉初刘邦以齐王韩信“习楚风俗”,将其改封为楚王,又封儿子刘肥为齐王;还规定只要老百姓能说齐地方语言的,都属于齐国。当时人称楚人“沐猴而冠”,称齐人为“齐虏”。这些现象促使

    A. 齐地方文化传播

    B. “独尊儒术”实行

    C. 城市经济繁荣发展

    D. 地方与中央矛盾缓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南宋时,合并中书、门下为一省,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枢密院实际上只设办事机构。这种做法

    A. 提高了行政效率

    B. 扩大了地方权力

    C. 加强了君主专制

    D. 导致了冗官局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明末清初在江南地区流行的善书,其内容多劝诫乡绅“不搀搭低银”、商贾“当银钱足其等色”及大众“不行使低假银”等。这些善书的流行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

    A. 农业生产不受重视

    B. 白银大量外流

    C. 传统义利观受到冲击

    D. 市民阶层兴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来雅典讲学的哲学家普罗塔哥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结果其著作被公焚,普罗塔哥拉被控“不敬神”,只好逃离雅典并死于途中。由此可见古代雅典

    A. 人文主义思想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 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C. 人们心中神的地位至高无上

    D. 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明人章潢论中国经济地区差异时说:“秦汉以前,西北壮而东南稚也。魏晋而下,壮者之齿益衰,稚者之年方长。至于宋朝,而壮者已老,稚者已壮矣!”造成以上经济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北方地区经过长期开发而资源耗竭

    B. 人口和生产技术向南方的不断迁移

    C. 政治中心由西北地区转向东部地区

    D. 海上丝绸之路取代了西北丝绸之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史学家柳翼谋说:“始皇时代……以一政府而统制方数千里之中国,……凡秦之政,皆待汉行之。秦人启其端,汉人竟其绪。”下列表述与此观点不符的是

    A. 出击匈奴、巩固边疆

    B. 设置郡县、管辖地方

    C. 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D. 控制思想、文化专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到:文明成长的动力来源于挑战激起成功的应战,应战又反过来引发新的挑战。……大多数文明之所以未能持续成长,是因为这些文明在许多重大关头未能连续应战,这种应战不仅要有效回应所应对的挑战,还要能够激发出大量需要做出不同应对的新挑战。以下史实不能论证上述材料观点的是

    A. 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推动工业革命开展

    B. 工业革命推动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C. 西葡新航路开辟加速国内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D. 甲午战争激发中国维新变法运动开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848年,马克思、思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到:“(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1895年,恩格斯却指出:“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这表明

    A. 思格斯主张放弃暴力斗争的形式

    B. 议会斗争得到各国工人政党赞同

    C. 19世纪末社会土义运动走向低潮

    D. 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化逐步完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评判的能力。基于下表中的史料可以得出的历史解释是

    A. 封邦建国,众星拱月   B. 王室衰微,诸侯兼并

    C. 礼崩乐坏,等级不存   D. 宗法破坏,贵族内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下图是某学者绘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同构效应正好刻画了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就此推断画横线处在内容是

    A. 科举制度地主经济

    B. 专制皇权商品经济

    C. 官僚政治地主经济

    D. 封建割据商品经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四个国家,对其近现代政治发展进程描述正确的是

    A. ①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促进国家统一

    B. ②议会产生国家元首为实际最高行政首长

    C. ③通过渐进的制度变革走向共和制

    D. ②民主政治建立中既尊重传统又注重创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摘编自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宋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宋海上丝绸之路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如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丝绸之路与19世界中期的世界市场的区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明初废弃元朝服制,对服饰制度进行了大规模改革。明初服饰制度上采周汉,下取唐宋,相关法令有上百项之多。明代皇室及百官的衣帽服饰按用途分为不同的类型,有礼服、朝服、祭服、公服、常服等;衣帽鞋履的样式、尺寸、衣料、绣样、色彩有严格界定,各等级间不得僭越。庶民服饰鞋帽甚至发型样式也有严格限制,庶民不许穿靴,服饰“不得绣金锦煊丝绞罗,止用细绢素纱”。民间妇女的首饰不得用金玉珠翠,礼服不许用金绣,只能用紫、绿及各种浅淡颜色。商贾之家只许穿绢布,不许穿细纱。如有违犯,则予以惩治。

    明初服饰总体保持俭约拙朴的传统习气,各阶层也无甚僭越。明中后期服饰制度遭到破坏,僭越无等,甚至“不以分制,而以财制”。服饰风气也一改明初的风格,追求华丽时尚,色彩面料变幻繁多,形式异常丰富,既有外来服饰,更有复古之风、好异之风。

    ——摘编自张志云《明代服饰文化探微》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初服饰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中后期服饰制度遭到破坏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读19世纪60-90年代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