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5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西汉时,皇帝多次下令在郡国广建皇室宗庙。东汉初年,庙制逐步简化,除在长安和洛阳立高祖庙,合祭两汉诸帝,此外别无他庙。这一变化反映出

    A. 佛教东传日渐兴盛   B. 宗法观念日益淡化

    C. 皇帝制度逐步稳固   D. 外戚宦官轮流专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北宋时期,政府下令商人将粮草运至边境指定地点,得到的报酬是官卖商品茶、盐、铁、香等物资的经营许可。这说明当时

    A. 政府对商业的垄断空前强化   B. 商税成为主要财政来源

    C. 抑商政策严重阻碍商业发展   D. 政府货币短缺财政拮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世纪中后期,有近20多万广东人拖家带口、扎根上海、聚族而居,活跃在各行各业中。出现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 上海经济发展迅速

    C. 宗族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D. 华南地区战乱不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纪念巴黎公社55周年活动中,毛泽东指出:马克思认为只有国内阶级战争才能解放人类。俄国十月革命和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以自己的力量,来求人类真正的平等自由。他意在

    A. 指引中国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B. 发动民众支持国民大革命

    C. 将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指导思想   D. 为中国革命争取国际援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53年9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城市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指示》。凡是工业建设比重较大的城市,要迅速组织力量,抓紧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小城市一般不再扩大基本建设,只进行一些必要维修工作。据此可知当时

    A. 集中资源建设工业化基础

    B. 限制城市入口的过快膨胀

    C. 优先发展沿海的工业城市

    D. 将工业城市进行重新规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世纪,英国发起“拯救工厂儿童运动”,使他们逐渐回归其“儿童”本质。1880年,英国实施强制义务教育法,学校肩负起培育“新型儿童”的责任。这些举措的目的是

    A. 全面构建社会保障体系   B. 继续保持其强国地位

    C. 进一步扩大政治普选范围   D. 以多种方式干预经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题文)1798年前后,有人士指出:(法国)由于共和国先于支持共和的舆论氛围出现,激进革命派为捍卫共和制,不得不诉诸恐怖手段打击“共和国的敌人”,强迫人民接受自由。其观点重在强调

    A. 启蒙思想尚未被民众接受认同

    B. 政治变革要立足国情适时推进

    C. 共和国的敌人制造了社会动荡

    D. 革命的失败在于没有发动群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文艺复兴后,高耸入云、冷峻阴沉的哥特式建筑不再流行,建筑师们热衷于重现古希腊的柱式以及古罗马的穹顶拱券,从而营造出欢快充实的空间感受。这表明当时

    A. 建筑的宗教功能和意义被弱化

    B. 几何学发展彻底改变了设计理念

    C. 复古风格成为建筑领域的主流

    D. 市民阶层追求世俗化的生活体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应朝鲜国王请求,明朝皇帝多次颁赐书籍。除历书外,儒家经典、史地类和教化类书籍最多,如明成祖特赐《四书大全》、《五经大全》等书。这种交往

    A. 体现了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态势

    B. 巩固了中朝两国的平等外交关系

    C. 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拓展

    D. 标志朝鲜开始接受中国儒家文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题文)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渊中。”这客观上有利于

    A. 行省制度的推行

    B. 民族的平等交流

    C. 丝绸之路的复兴

    D. 西部城市的兴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题文)1937年6月13日《申报》刊登《克隆斯达海军》电影广告(下图),对此广告推断正确的是

    A. 红色文化是当时上海的主流文化

    B. 播放该片旨在激励民族抗战精神

    C. 中苏联合抗日引起西方列强不满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正式建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漫画《谆谆教诲》(下图)中,美国总统里根对人民说:“不要让任何人说你们是贫困的,你们拥有世界上最昂贵的武器。”漫画所表达的是

    A. 军备竞赛加重人民负担

    B. 美国在争霸中占据上风

    C. 美国军事实力世界领先

    D. “滞胀”危机影响重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5 题
  1.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唐朝“安史之乱”后,一些藩镇跋扈割据,朝廷力弱不能制。唐宪宗李纯(805~820年在位)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他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先后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剑南西川(今四川中南部)与浙西镇(今苏南、浙西地区),取得胜利,割据多年的魏博镇(今冀南、豫北)主动归顺。814年,朝廷发兵讨伐反叛的淮西镇(今河南南部),仍沿旧例以宦官监军,将帅不肯出力,战而无功。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监军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817年平定淮西,俘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迫于此战之威,原割据的藩镇主动投附,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藩镇跋扈局面告一段落,唐朝一时兴盛。因宪宗年号“元和”,史称“元和中兴”。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宪宗作为中兴之君,与唐太宗历史功绩的共同之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对外宣传是国家塑造海外形象,推进外交政策的重要方式。太平洋战争期间,罗斯福总统专门成立了美国官方宣传机构战争信息署。美国对日宣战后,战争信息署在中国相继设立了重庆、昆明等八个办事处,通过报纸、图片展、电影和广播等媒介,在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把美国描绘成“自由民主的典范”、“国际主义斗士”和“中国人的忠实盟友”。20世纪40年代,当大部分中国民众对美国和美国人尚无清晰概念时,战争信息署在形成中国人的“美国印象”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一摘编自王容恒《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宣传塑造的美国形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决策者在华塑造正面光辉的“美国形象”的原因。

    (2)抗日战争结束至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中国做了哪些不符合其塑造的“美国形象”之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在炮火中逐渐清醒并深刻反思自己的文化。第一次在鸦片战争后,主要围绕“中体西用”论进行;第二次在甲午战败以后,宣扬“西体中源”;从民国初年到五四运动前夕,第三次文化反省的“西体西用”论,最终陷入了民族虚无主义的泥潭,但也刺激了现代化探索方向的转变;开端于1928年的文化反省则因规模不大,后又爆发了华北事变,人们的注意力转移而就此结束。

    ——摘编自李晓语《钱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材料二  约翰·密尔说,英国人“生而自由”。这指引着英国把抗拒王权、限制王权看做是“自由”的传统,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英国人极为尊崇经验的理性思维使他们追求政治的实际内容而并非形式。他们实行宗教宽容政策,推动了纺织业的近代化和经济的自由化。但英国尊崇传统的风尚也阻碍了后期的革新。如钱乘旦所言。“一个民族往往容易在前进的道路上战胜迎面扑来的艰难险阻,但要战胜自己创造出来的成绩和荣耀却相对困难。”

    ——摘编自吕文辉《浅析英国传统文化对其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国人不断反思传统文化的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说明近代中、英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取向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国土上,不少城市里有所谓“租界”,那里的统治权完全属于外国人。他们设立法院、警察、监狱、市政管理机关和税收机关。租界成为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武力恐吓,实行政治和经济侵略的基地,起着极其凶狠的作用。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每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由帝国他处走过上海租界,他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建筑、整洁的街道、燃着电灯或瓦斯灯;他们可以看到机器、自来水、电报、电话、火轮船、公园。他们在这里所得到的印象,必然多少传到内地去。上海如此,香港也如此。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八册

    解读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提炼观点,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初,朝廷对百官实行月俸制。自咸平年间(998——1003年)开始,官吏队伍日渐庞大,而且物价上涨,官俸未增,于是出现了“俸禄不继,士人家鲜不穷窘”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官吏或“不守名节”“冒法受赃”,或“不耻贾贩,与民争利”,进而致使“吏有奸赃而不敢发,民有豪滑而不敢制,奸吏豪民得以侵暴”,“贫弱百姓理不得直,冤不得诉,徭役不均,刑罚不正,比屋受弊,无可奈何”。真宗时便在月俸之外恢复了前代的职田制度。范仲淹认为,职田是在国家财用匮乏、无力增加官体的情况下实行的一项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养廉,以“督其善政”,不应废除,而应“不均者均之”,“未给者给之”,至于有些官吏虽有职田仍然“侵民”“枉法”,那不是职田制度本身的问题。

    ——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恢复职田制度的背景。

    (2)结合材料,简评宋代职田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